诸论 1
第一篇 彝族毕摩文化概述 4
一、毕摩文化源远流长 5
二、以经书和仪式为载体表现的多面性立体文化 8
(一)毕摩文献 8
(二)毕摩仪式 12
三、濒于消失的毕摩文化 21
(一)历经摧残的毕摩文化 21
(二)毕摩文化存在的社会基础在日渐消失 22
(三)毕摩文化的易损性极强 23
(四)毕摩文化的异化在日益加快 24
第二篇 毕摩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性 26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标准 26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26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 28
二、毕摩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性 31
(一)毕摩文化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多方面的珍贵价值 31
(二)毕摩文化扎根于彝民族这个特定群体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民族独特性 44
(三)毕摩文化处于濒危状态,具有“面临消失的危险” 46
(四)毕摩文化是符合人性,顺应可持续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的 46
第三篇 保护毕摩文化的法律机制设想 50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现状 50
二、保护凉山彝族毕摩文化的法律机制设想 54
(一)建立依法保护毕摩文化的法律观念机制 56
(二)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凉山保护毕摩文化的法律体系与执行、遵守机制 61
(三)打破传统,设计合理的传承人培养保护机制 65
(四)加大投人,制定落实文献保护操作规范 70
附录一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 72
附录二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 83
附录三 云南省丽江市东巴文化保护条例 91
附录四 安徽省淮南市花鼓灯艺术保护条例 97
参考文献 101
后记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