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社会资本、知识螺旋与产品创新》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戴万亮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7516163740
  • 页数:1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创新理论,借鉴“场”的思想,构建了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知识螺旋与产品创新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及AMOS7.0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三者之间的关系与知识螺旋的中介效应。通过中国本土化数据实证研究,验证了内部社会资本、知识螺旋、产品创新价值链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丰富了社会资本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创新理论,为我国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管理、知识管理和产品创新管理提供了本土契合度较高的操作框架。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目的 4

三 研究意义 5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7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8

一 研究方法 8

二 技术路线 9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0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2

第一节 社会资本与创新关系研究综述 12

一 外部社会资本与创新关系研究综述 13

二 内部社会资本与创新关系研究综述 17

三 社会资本与创新关系研究热点与前沿知识图谱 20

第二节 内部社会资本与知识关系研究现状 24

第三节 知识与创新关系研究综述 26

第四节 对已有文献的简要评述 30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构建 31

第一节 理论基础 31

一 资源基础理论 31

二 社会资本理论 36

三 知识管理理论 39

四 创新理论 44

五 “场”的思想 50

第二节 理论模型构建 50

一 理论拓展 50

二 理论模型构建 52

第四章 研究框架 54

第一节 内部社会资本三维度的关系框架及研究假设 54

一 结构维度与认知维度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55

二 结构维度与关系维度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56

三 认知维度与关系维度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57

第二节 内部社会资本与产品创新的关系框架及研究假设 58

一 结构维度与产品创新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58

二 认知维度与产品创新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59

三 关系维度与产品创新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60

第三节 内部社会资本与知识螺旋的关系框架及研究假设 61

一 结构维度与知识螺旋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62

二 认知维度与知识螺旋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64

三 关系维度与知识螺旋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66

第四节 知识螺旋与产品创新的关系框架及研究假设 68

一 知识螺旋与创意产生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69

二 知识螺旋与创意转化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71

三 知识螺旋与创意扩散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72

第五节 产品创新价值链三维度的关系框架及研究假设 74

第六节 知识螺旋的中介效应分析框架及研究假设 75

第七节 待检验研究假设汇总 77

第五章 研究量表设计与小样本检验 80

第一节 实证研究流程 80

第二节 测量条款的产生 81

一 内部社会资本的初始测量条款 81

二 知识螺旋的初始测量条款 82

三 产品创新的初始测量条款 85

四 控制变量的初始测量条款 86

第三节 小样本检验 86

一 小样本数据描述 87

二 初始测量量表的信度分析 88

三 初始测量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94

第六章 样本描述与假设检验 100

第一节 数据收集 100

第二节 数据描述 102

一 调查样本企业层面描述性统计 102

二 调查样本个人层面描述性统计 104

三 测量条款描述性统计 105

第三节 模型适配度指标 108

第四节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110

一 同质性信度分析 110

二 内容效度分析 116

三 聚合效度分析 117

四 判别效度分析 123

第五节 整体结构方程模型及假设检验 126

一 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 126

二 内部社会资本、知识螺旋与产品创新的路径关系检验 132

第六节 结果讨论 142

一 假设检验汇总 142

二 内部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的关系 143

三 内部社会资本与产品创新的关系 144

四 内部社会资本与知识螺旋的关系 146

五 知识螺旋与产品创新的关系 146

六 产品创新价值链三个维度的关系 147

七 知识螺旋的中介效应 147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149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149

第二节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151

一 理论贡献 151

二 实践启示 152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 152

一 本研究的局限性 153

二 未来研究展望 153

附录 调查问卷 155

参考文献 159

跋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