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为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新良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8215299
  • 页数:230 页
图书介绍:本专著从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软件行业的人才需求入手,根据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特点,结合建构主义、实践主义、问题中心综合课程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等理论的思想,积极探索了“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中的应用策略,主要强调从市场出发,根据企业的工作岗位和职业能力需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引进企业真实项目贯穿教学过程,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注重产教结合,以软件工作室的形式实现经营性实训生产,培养能承担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际工作项目的、有经验的、高技能的中低层技术人才。本专著在编写过程中主要应用了问卷调查、访谈、文献查阅等方法,通过深入企业、学校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的结果分析出了当前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与软件专业相应的职业岗位需求及相应的工作任务,明确了人才培养过程中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最终提出了“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本书可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

第1章 软件产业研究与分析 1

1.1 有关软件的三个概念 1

1.2 全球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2

1.3 中国软件产业的现状 3

1.4 中国的软件产业 4

1.5 中国软件产业模式分析 14

1.6 小结 16

第2章 软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18

2.1 软件行业发展 18

2.2 国外软件行业人才培养需求与现状 19

2.3 中国软件行业人才培养需求与现状 23

2.4 软件行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 25

2.5 现高职人才培养已使用的策略 28

第3章 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分析 31

3.1 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的理论研究 31

3.2 有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界定 39

3.3 国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6

3.4 中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55

3.5 中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65

3.6 中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问题剖析 67

3.7 提高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 69

第4章 基于岗位群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及岗位分析 78

4.1 软件人才需求分析及与软件技术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群分析 79

4.2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分析 81

4.3 软件行业的职业岗位分析 90

4.4 基于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确定 95

4.5 基于职业岗位的重要学习领域开发 96

第5章 基于职业岗位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开发 110

5.1 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及开发流程 110

5.2 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结构 111

5.3 基于典型程序员岗位的课程链 113

5.4 基于关键职业岗位能力的软件技术课程体系的实施要求 115

5.5 总结 117

第6章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开发 119

6.1 引言 119

6.2 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开发理论基础 120

6.3 基于关键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开发总体思路 121

6.4 基于关键岗位能力的课程开发模型 122

6.5 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开发课程 127

6.6 基于软件工程师岗位的C#程序设计课程开发 139

第7章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147

7.1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研究 147

7.2 研究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 149

7.3 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 151

7.4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156

第8章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性途径研究 188

8.1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意义 188

8.2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89

8.3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查分析 190

8.4 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是解决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200

第9章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娄底职院软件技术专业的应用研究 209

9.1 娄底职院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目标 209

9.2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过程 210

9.3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建 211

9.4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剖析 214

9.5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策略分析 219

9.6 结论与反思 224

参考文献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