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提出研究问题 1
一、我国国有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形势分析 1
二、我国国有建筑企业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
第二节 研究背景 5
一、理论背景 5
二、现实背景 6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9
一、研究目的 9
二、研究意义 10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0
一、建筑企业文化研究现状 10
二、企业文化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13
三、目前研究成果评述 14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
一、研究方法 16
二、技术路线 17
第六节 本文结构框架和创新 18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发展及基本概念 21
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形成 21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23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25
第二节 企业可持续发展 27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内涵 27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28
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制定 29
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2
第三章 企业文化综述 35
第一节 企业文化的概念、构成与特征 35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界定 35
二、企业文化的构成 38
三、企业文化的特征分析 39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相关理论 42
一、心理契约理论 42
二、组织公民理论 44
三、社会资本理论 45
第三节 企业文化的类型分析 48
一、基于领导与员工关系视角的类型划分 48
二、基于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效率的视角的类型划分 49
三、基于企业所处环境视角的类型划分 50
四、基于个人行为与组织文化关系视角的类型划分 52
五、基于企业文化对市场环境的适应程度视角的类型划分 53
第四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 55
第一节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 55
一、基于不同层面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 55
二、基于不同功能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 60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管理构建 65
一、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概念界定 65
二、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构建原则 66
三、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构建内容 71
第五章 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影响因素分析 77
第一节 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涵义及特点 77
一、国有建筑企业涵义及特点 77
二、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 82
第二节 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环境 84
一、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外部环境 84
二、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内部环境 87
第三节 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影响因素 89
第六章 基于OPM3的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文化评价模型构建 91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91
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91
二、制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92
三、现有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92
第二节 组织项目管理OPM3理论相关概念 93
一、OPM3的基本作用 94
二、OPM3的三个基本部分 94
三、OPM3的构成 95
第三节 基于OPM3思想的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文化评价模型构建步骤 98
一、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 98
二、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文化的五个阶梯 99
三、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的测评过程和路径 99
第四节 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文化评价模型构建 101
一、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文化评价模型改进 101
二、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文化评价概念模型 102
三、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文化评价模型评价步骤 102
第七章 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05
第一节 指标体系筛选原则及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105
一、指标筛选原则 105
二、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105
第二节 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指标初选 107
一、确定初选指标范围 107
二、指标备选库的确定 108
第三节 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评价指标复选 111
一、基于德尔菲法的指标筛选 111
二、指标复选流程 112
第四节 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评价指标终选 114
一、数据收集 114
二、基于相关性分析的指标终选 117
第五节 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文化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评价级别界定 121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21
二、企业维度评价级别界定 122
第八章 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文化评价模型实证分析 125
第一节 模糊评价数学模型 125
一、确定评价指标集 125
二、确定评语集与权重级 126
三、指标评判矩阵 126
第二节 确定指标权重 127
第三节 实证分析 129
一、企业背景 129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文化评价 130
三、维度等级评价 132
四、企业等级评价 134
五、实证检验 135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37
第一节 研究结论 137
第二节 研究展望 138
参考文献 139
附录Ⅰ 151
附录Ⅱ 155
附录Ⅲ 159
附录Ⅳ 163
附录Ⅴ 167
附录Ⅵ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