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何为方剂学 1
二、方剂学的历史情况 1
三、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2
四、方剂学的参考书目 2
五、编写的特点 3
第一章 方剂与治法 4
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4
二、常用治疗大法 4
第二章 方剂的组成 7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7
二、方剂药物组成 8
三、常用剂型及其特点 9
第三章 解表剂 13
第一节 辛凉解表剂 14
第二节 辛温解表剂 19
第三节 扶正解表剂 27
第四章 泻下剂 32
第一节 寒下剂 33
第二节 温下剂 36
第三节 润下剂 38
第四节 逐水剂 39
第五节 攻补兼施剂 40
第五章 和解剂 42
第一节 和解少阳剂 43
第二节 调和肝脾剂 47
第三节 调和肠胃剂 50
第四节 表里双解剂 52
第五节 治疟剂 52
第六章 清热剂 54
第一节 清气分热剂 55
第二节 清营凉血剂 57
第三节 清热解毒剂 59
第四节 清脏腑热剂 63
第五节 清热祛暑剂 69
第六节 清虚热剂 72
第七章 温里剂 75
第一节 温中袪寒剂 76
第二节 回阳救逆剂 81
第三节 温经散寒剂 84
第八章 补益剂 87
第一节 补气剂 88
第二节 补血剂 93
第三节 气血双补剂 97
第四节 补阴剂 99
第五节 补阳剂 103
第六节 阴阳双补剂 105
第九章 祛痰剂 107
第一节 燥湿化痰剂 108
第二节 清热化痰剂 110
第三节 润燥化痰剂 112
第四节 温化寒痰剂 113
第五节 治风化痰剂 114
第十章 祛风剂 117
第一节 疏散外风剂 118
第二节 平息内风剂 122
第十一章 固涩剂 128
第一节 固表止汗剂 129
第二节 敛肺止咳剂 131
第三节 涩精止遗剂 131
第四节 涩肠固脱剂 132
第五节 固崩止带剂 134
第十二章 安神剂 136
第一节 重镇安神剂 137
第二节 滋养安神剂 139
第十三章 开窍剂 142
第一节 凉开剂 143
第二节 温开剂 145
第十四章 理气剂 147
第一节 行气剂 148
第二节 降气剂 155
第十五章 理血剂 162
第一节 活血化瘀剂 164
第二节 止血剂剂 174
第十六章 消导剂 182
第一节 消食导滞剂 183
第二节 消痞化积剂 186
第十七章 祛湿剂 188
第一节 芳香化湿剂 189
第二节 清热祛湿剂 192
第三节 利水渗湿剂 198
第四节 温化水湿剂 202
第五节 祛风胜湿剂 206
第十八章 润燥剂 209
第一节 清宣外燥剂 210
第二节 滋润内燥剂 213
第十九章 驱虫剂 219
第二十章 涌吐剂 222
方剂名称索引 223
附1:方剂速记法 235
附2:126种功能相近的药物应用比较 239
附3:56种中药特长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