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主权理论的历史源考与发展轨迹 12
一、何谓主权 13
(一)民主政治的雏形 16
(二)“人民主权”思想的萌发 23
二、近代意义上的人民主权理论 26
(一)博丹的绝对主权思想 26
(二)霍布斯的单一主权论 32
(三)洛克的分权思想 45
(四)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 52
三、人民主权思想的延续 56
第二章 卢梭主权观的思想脉络与理论延展 64
一、人民主权论 68
(一)公意 70
(二)自然状态 72
(三)法律 74
(四)个人自由 80
二、主权何在 84
(一)主权在民 85
(二)“公意”如何运用 91
三、服从与抵抗 99
四、直接民主制 106
五、卢梭之后主权学说的新进展 116
第三章 马克思主权观的内在规定与思想指引 124
一、“市民社会”的成熟 126
二、马克思的民主政治理论 130
(一)民主观的哲学根基 130
(二)人民主权的政治实践 134
三、无产阶级政权的政治原则 142
(一)人民民主的前提:摧毁旧的国家机器 148
(二)人民民主的实现:普选制与代表制 149
(三)巴黎公社的政权特点:议政合一的民主新形式 150
(四)人民监督 151
四、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新发展 152
(一)阶级 153
(二)阶级意识 158
(三)阶级斗争 159
(四)解构“普遍人权” 160
(五)政府职能 163
第四章 社会主义人民主权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形态 172
一、人民主权的合法性 174
二、人民主权与行政权 180
三、社会主义民主 185
(一)作为体制的民主 185
(二)民主的共和路径 186
(三)民主的内在逻辑 187
四、人民主权的特性与运行图 189
(一)主权的分离与回归 189
(二)主权的对立与统一 191
(三)主权的衔接与耦合 195
五、国家主权的正义性 199
六、人民主权原则的宪法形式体现 205
七、人民主权原则的新发展 206
第五章 主权理论的逻辑演绎与现实诉求 214
一、主权逻辑的历史演绎 215
(一)相对主权 216
(二)绝对主权 220
(三)否定主权 223
(四)维护国家主权 227
二、政治权力的特性 231
三、西方民主政治理念的模式 235
四、自由主义民主 237
五、西方民主政治的原则透视 239
六、西方主权的逻辑与现实阐释 242
(一)主权的层次问题 243
(二)主权的层次困境 246
七、人民主权与代议制民主的平衡 251
八、多数与少数统治的协调 254
九、政府职能理论的历史演绎 259
(一)市场失灵与凯恩斯主义 259
(二)政府失灵与公共选择 260
(三)公共行政危机与政府再造 261
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诉求 262
参考文献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