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传承与民族凝聚力提升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祖鲲,王慧姝,马伟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206132216
  • 页数:341 页
图书介绍:本书研究了本土文化传承与提升民族凝聚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本土文化合理转化为提升民族凝聚力的正能量,克服社会变迁和民族关系变化带来的离散力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以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方法回应全球化对民族凝聚力的挑战。本书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既有理论学术上的研究价值,又有服务现实践的意义。

绪论 1

第一章 本土文化与民族凝聚力概念及理论介说 11

第一节 本土文化的理论剖析 11

一、本土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内容 12

二、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概念之厘说 15

三、西方冲击下的中国近现代本土文化 17

四、马克思主义学说激发本土文化的存在性 20

五、全球化视域下的本土文化 23

第二节 民族凝聚力的理论阐释 26

一、民族凝聚力的生成与表征 26

二、民族凝聚力、国家凝聚力之概念异说 29

三、文化认同是民族凝聚力构建的基石 32

四、爱国是民族凝聚力构成的核心要素 37

第三节 本土文化与民族凝聚力的耦合 42

一、民族凝聚力与本土文化的理论关联 42

二、主流文化催化本土文化的内生性 45

三、主流文化提升本土文化的内聚性 48

第二章 文化遗存是中华民族凝聚的实践载体 54

第一节 宗祠与中华民族的社会凝聚 54

一、宗祠传承与宗祠建筑 55

二、宗祠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 57

三、宗祠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 61

第二节 书院与中华民族的思想凝聚 67

一、书院的发展与演变 68

二、书院的道德教化 71

三、书院的社会政治功能 75

四、书院文化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推动 78

第三节 方志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凝聚 82

一、方志的基本功能及其传播性 82

二、方志对民族文化的整合功能 86

三、方志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渊薮和依托 89

第三章 制度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的规范体系 94

第一节 经济制度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物质保证 94

一、经济制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95

二、土地制度对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97

三、互市政策与民族区域的融合 99

第二节 政治制度是中华民族凝聚的控制核心 102

一、政治制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102

二、科举制度与国家治理逻辑 104

三、监察制度与国家权力运作 107

四、民族政策与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 109

第三节 社会制度是中华民族凝聚的整合体系 112

一、社会制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112

二、宗法制度的社会治理功能 114

三、宗法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 116

第四节 教育制度是中华民族凝聚的思想文化推进力 122

一、教育制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122

二、官学体系与国家人才政策 125

三、私学与中华民族自由精神 129

第四章 文史传统是中华民族凝聚的价值支撑 133

第一节 文学是本土文化的有效载体 133

一、汉字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特有符号 134

二、古典诗词的社会教化功能 138

三、传奇话本小说叙述体系的民族文化价值索求 141

第二节 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凝聚的重要手段 144

一、中华传统绘画的社会认知功能 145

二、乐礼传承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内象 147

三、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具体的文化表征 150

第三节 史学传统是中华民族凝聚的价值旨归 153

一、“大一统”史学传统 154

二、天统是传统政治一统的直接命题 157

三、正统观重构民族凝聚力的思辨命题 161

第五章 公序良俗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社会惯习助力 166

第一节 婚姻家庭是中华民族凝聚的基本单位 167

一、婚姻体系与传统的人伦纲常 167

二、孝忠文化与国家社会秩序 174

第二节 基层社会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社会依托 178

一、礼治观念下的基层传统社会秩序 178

二、宗族社会与乡里制度 185

三、帮行会所与中国传统商业模式 190

第三节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的民间象征 195

一、民间信仰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 196

二、祭祀文化与传统敬祖情怀 199

三、节庆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 204

第六章 近现代以来的民族精神 211

第一节 近代政治精英“民族复兴之梦” 211

一、传统观念下“师夷”与“制夷” 212

二、洋务派对民族出路的最初探索 214

三、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探索 21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的精神遗产 219

一、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 220

二、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红岩精神 223

三、东北抗联精神 227

四、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 229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建设时期的精神实质 232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精神 232

二、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倡廉精神 240

第七章 本土文化传承的民族凝聚特质 245

第一节 本土文化传承的民族性表征 245

一、本土文化的内部效应 247

二、本土文化的价值效用 248

第二节 物质文化见证中华民族发展段落 251

一、物质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 251

二、传统农业文明是中华民族凝聚的源泉 257

三、近代工业文明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新动力 260

四、现代信息文明助推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 262

第三节 精神文化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 265

一、精神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价值导向 265

二、传统精神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268

三、当前精神文化面临机遇与挑战 272

四、制度文化强化中华民族规范认同 278

五、传统精神文化的传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塑 282

第八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285

第一节 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的多重视角 285

一、经济持续发展下的民族凝聚力 286

二、加强执政党建设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保证 289

三、民族素质与民族凝聚力 293

第二节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本土文化指向 297

一、中华民族凝聚力蕴含本土文化机理 298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亟需本土文化丰实 302

第三节 本土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的重要路径 309

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309

二、文化传承与文化自觉、自信 312

三、本土文化在传承创新中为民族凝聚力提升提供多重路径 315

结语 320

一、当前影响民族凝聚力的因素分析 321

二、提升民族凝聚力的基本对策 324

三、推动民族凝聚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330

参考文献 333

一、经典文献类 333

二、资料类 334

三、著述类 334

后记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