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什么是视觉人类学 1
第一节.视觉人类学的定义 3
一.什么是视觉人类学 3
二.视觉人类学概念的变迁 4
第二节.视觉人类学在人类学科中的位置 6
一.人类学和视觉人类学的亲子关系 6
二.人类学为什么要走向田野 10
三.视觉人类学在人类学各分支中的作用 15
第三节.视觉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 19
一.人类的视觉本能和图像的文化意蕴 19
二.人类学对视觉资料研究的介入 25
三.视觉的原始能量及其视觉展示人类生命活动的优势 32
第二章 视觉人类学解决什么问题 43
第一节.记录与文化传承 45
一.视觉的“前语言” 45
二.人类的先天不足 48
三.形象思维和语言思维 50
第二节.视觉人类学与人类认知 54
一.视觉表述的独特性 54
二.解谜之钥的视觉分析 60
三.视觉人类学与文化语境 63
第三节.视觉如何呈现并阐释文明 65
一.史前史和文明前的“文明”溯源 65
二.文明杠杆:图画的革命性意义 68
三.叩响文明的大门: 文字的产生 71
四.视觉写作的催生和复活 85
第三章 视觉人类学怎样解决问题 95
第一节.破译视觉符号这张“富有意味的网” 97
一.文化生成的语源学 97
二.Etic和Emic 98
第二节.寻找文化的“通码” 99
一.语料与认知 99
二.本能与文化地图 102
第三节.探讨史前学的证据 105
一.做减法的启示 105
二.“需要理论”和“两种生产” 106
第四节.人类为什么要画画 109
一.生存需要还是艺术冲动 109
二.视觉的百科全书 111
第五节.原始视觉:绘画需要被破译吗 112
一.视觉表述的写实和表意 112
二.人类存在决定人类意识 116
第六节.我画故我在:可听的语言和可视的语言 119
一.视觉记忆和其呈现的母题 119
二.原始绘画的功能性意义 121
三.用稚拙的画笔写《史记》和生存教科书 125
第七节.探讨文明发展的时态和语态 128
一.用“活化石”去破解死化石 128
二.从画到字:蒙昧与文明的门槛 130
三.经济行为是文明的杠杆 136
四.一步可及的文明曙光 141
五.劳动是人类文明的滥觞和源头 150
六.性别革命是人类文明的推手 153
七.顺势推想:性的门坎 169
八.原始思维涌入现代生活 177
第四章 视觉人类学对人类的阐释 181
第一节.人类起源及生殖崇拜 183
一.永恒的人类生死之谜 183
二.为什么产生生殖崇拜 185
第二节.多神崇拜 193
一.神的形象与视觉思维 193
二.从拜物到拜人 196
第三节.祖先崇拜 197
一.部落神、祖先和私有制 197
二.祖先崇拜与国家的起源 199
第四节.人类自身及身体 200
一.神创造人还是人创造神 200
二.信人还是信神 202
三.人本主义的诞生 203
第五节.人与人:男与女 204
一.身体是幸福的源泉 204
二.发情期和文明的分水岭 206
三.动物的“家庭”和人类的家庭 207
四.性角色是一柄双刃剑 210
第六节.人与人:男与男 212
一.原始生态学:功能的性与滥性 212
二.神学与禁忌 216
三.世俗依据与伦理态度 217
第七节.人与人:女与女 219
一.文化容忍度与经济无害原则 219
二.生理学和心理学因素 221
三.伦理的干预和介入 222
第八节.人与人:社会互动 224
一.社会是人的第二天性 224
二.劳动催生文明 227
第五章 视觉人类学对世界的阐释 231
第一节.上古人的自然观 233
一.适应:跟自然相处的金律 233
二.天文,从游猎到农耕 236
三.仪式化行为和文明制度之设 243
第二节.生态人类学:环境与象寓 245
一.天时地利与人和 245
二.人文主义与以人为中心 248
三.文明的摇篮和死敌:环境 249
四.环境与政治 252
五.环境存在决定生态意识 256
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257
七.堪舆与风水学 260
第三节.他者:与人类共存的世界 262
一.生存意识和客观意识 262
二.共处的灵异世界 263
三.灵的世界与伦理规范 266
第六章 视觉词汇和视觉语法 277
第一节.视觉人类学破译文明的依据和原理 279
一.视觉人类学解释史前史的资格 279
二.阐释人类学和“深度描写”方法 281
三.文化考古和田野工作启示 284
第二节.视觉人类学的构词法 285
一.视觉语源学构想 285
二.视觉入类学的词类 286
视觉名词类 286
视觉名词 286
视觉时间词 291
视觉方位、处所词 294
视觉的数、量词 298
视觉动词类 300
视觉动词 300
视觉的及物与不及物动词 302
抽象的视觉动词 307
视觉趋向动词 311
能愿类以及表示精神活动类的视觉动词 313
判断类的视觉动词 314
视觉形容词类 316
视觉副词类 324
视觉代词类 328
视觉介词类 331
视觉连词类 335
视觉助词类 338
第三节.视觉人类学的语法和句法 342
一.视觉人类学的主谓句 342
二.视觉人类学的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348
三.视觉人类学的语态和时态 351
第四节.视觉人类学的单句、复句和视觉修辞 355
一.视觉人类学语言的直觉性句型 355
二.视觉人类学修辞 361
三.视觉语言的“官话”和“方言” 370
颜色 370
形状 373
误读和歧义 375
第七章 水墨人类学 379
第一节.上古哲学和中国人的视觉认知 381
一.中国的原始书写,刀与笔 381
二.工具、手段与水墨语言的可能性 383
三.东方式思维与视觉思维的内在潜力 385
第二节.中西视觉思维与观察的意象和模式 388
一.文化载体的变奏曲 388
二.诗化的视觉语言:水墨 389
三.写实还是写意 391
四.能指与所指:视觉外语与母语 394
第三节.水墨内涵的题材与体裁 397
一.视觉造人与造神 397
二.文人画与寓意 401
三.图文并茂,诗歌寄情 404
第四节.水墨语言的技法与技巧 405
一.水墨语素与笔、墨、丝、帛 405
二.绘画的制度化与仪式化 407
三.水墨语言的无理与有情 408
四.符号性与墨分五彩 410
五.提前时髦的水墨语言 412
第五节.工具:笔墨及书与画的关系 413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13
二.“笔”与“墨”和书与画 414
三.书法与画法 416
四.笔性与美学修养 418
第六节.寄情:体认与超验 419
一.水墨语言与民族认知 419
二.无理有情的艺术家体验 422
第七节.放纵:狂狷与怪诞 426
一.书如其人?画如其人 426
二.道德与艺术是否同构? 429
三.不对等:人格与第二天性 431
四.程式化表达的悖论 433
五.寄情:诗性山水和理想的人生 435
六.得意忘形和得意忘情 438
第八节.民族性:寓意与象征 439
一.夜郎的民族与世界观 439
二.水墨语言的DNA 440
三.象寓与国情民俗 443
四.深层的伦理结构和美学直觉的合奏 445
第九节.革故鼎新:水墨新世界 448
一.诗学的泛化和水墨语言的迎合 448
二.温故知新的水墨语法话题 450
三.国运、时运与画运 452
四.巡礼,温故知新 453
五.窠臼,还是祖宗牌位? 456
六.水墨语言的文言、白话和欧化语体 457
七.水墨语言的“硬译”与泥古之争 459
八.三个核心基本点 460
九.“形”“神”之争 464
十.写意写神不忘形 467
十一.无须讳言“小众性”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