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把握及其教学定位 1
第一节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1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旗帜、道路与制度 10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15
第四节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体统筹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关系 19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2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与根本经验 26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与最新成果 3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45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48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争论及其意蕴 48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的差异性分析 52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55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与结构 63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研究现状 63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 66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结构 73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特征 79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82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形成与发展 82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特征 86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 89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96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00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0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和基本框架 10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09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18
第五节 以人为本,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24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12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的基本观点 127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和发展 130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涵 136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开展的几个问题 139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42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 142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144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内涵和途径 146
第四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150
第九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55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155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163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69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81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提出的背景 181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 184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187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95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197
第十一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200
第一节 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实质 200
第二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政策变迁与发展 205
第三节 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14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战略与外交 217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217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222
第三节 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和平发展的道路 226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231
第一节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新变化新特点 231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232
第三节 农民阶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236
第四节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37
第五节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38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41
第一节 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 241
第二节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44
第三节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 247
参考文献 256
后记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