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思想史 全2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姚遂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313089533
  • 页数:63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上海市十一五重点图书。“中国文明史研究大系·思想史卷”。本书论述从古至今数千年的金融货币思想的演变发展过程,具有较多新探索和新成果。

第一章 先秦的金融思想 1

第一节 先秦的货币理论 2

一、单旗的子母相权论 2

二、《墨子》论“刀 相为贾” 6

三、《商君书》论“生金死粟” 8

第二节 先秦的信用理论 10

一、《周礼》的官营借贷主张 10

二、《孟子》论高利贷 14

第三节 《管子》的货币信用理论 15

一、《轻重》外篇论货币信用 16

二、《轻重》篇和轻重论 19

三、《轻重》篇论货币 26

四、《轻重》篇论货币政策 33

五、《轻重》篇论信用政策 35

第二章 两汉的金融思想 40

第一节 西汉初的货币信用理论 41

一、贾谊论垄断铸币权 41

二、晁错论“贱金玉”及“倍称之息” 47

第二节 司马迁的货币信用理论 51

一、货币起源论 53

二、论货币流通与物价 55

三、信用论 57

第三节 盐铁会议上的铸币权之争 59

一、桑弘羊与盐铁会议 59

二、货币起源说之争 61

三、铸币权之争 62

第四节 西汉末的货币信用理论 64

一、贡禹的“罢钱币”论 64

二、王莽的利息理论 67

第五节 东汉的货币政策理论 70

一、张林论“封钱勿出” 70

二、刘陶论“先食后货” 71

三、荀悦论“五铢宜制” 73

第六节 东汉的反对高利贷理论 75

一、桓谭论“抑放钱” 75

二、《太平经》论反高利贷 78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的金融思想 82

第一节 鲁褒的《钱神论》 82

一、《钱神论》的拜物教内容 82

二、《钱神论》的历史地位 87

第二节 孔琳之的反“废钱用谷帛”论 89

一、桓玄的“废钱用谷帛”论 89

二、孔琳之的反“废钱用谷帛”论 90

三、周朗、沈约论“罢金钱” 94

第三节 南朝围绕货币不足展开的争议 97

一、何尚之与沈演之的“以一当两”之争 97

二、沈庆之与颜竣的铸币权之争 100

三、孔凯的“不惜铜爱工”论 104

第四节 北朝围绕铸钱展开的争论 107

一、元澄论行用钱币 107

二、高谦之求铸三铢钱 109

三、高恭之奏铸五铢钱 110

第四章 唐五代的金融思想 112

第一节 刘秩的禁铜论 113

第二节 褚遂良、崔沔论公廨本钱之弊 117

一、公廨本钱 117

二、褚遂良论输钱受官 119

三、崔沔论公廨本钱伤人刻下 121

第三节 唐宪宗的禁贮钱理论 123

一、唐宪宗论禁贮钱 123

二、禁贮钱令的实施 126

第四节 王绍等三人的官营汇兑理论 127

一、汇兑业务——便换 127

二、王绍、卢坦、王播论官营便换 128

第五节 晚唐的钱荒理论 131

一、陆贽论“广即山殖货” 132

二、白居易论“禁销铜为器” 134

三、韩愈论救弊四法 137

四、元稹论铜器折纳 138

五、杨于陵论物轻钱重 140

第五章 两宋的金融思想 142

第一节 沈括的货币理论 143

一、论货币流通 143

二、论贵金属本位 145

三、论“钞可以为币” 146

四、论钱荒 149

第二节 张方平的货币理论 150

一、论货币流通渠道 151

二、论宋代钱荒 153

三、论垄断发行权 154

第三节 李觏、欧阳修、苏辙的货币理论 156

一、李觏论“金银为币” 156

二、两苏论纸币、钱荒 157

三、欧阳修论罢河东铁钱 158

第四节 周行己的相形轻重及纸币发行准备理论 160

一、货币虚实论 160

二、货币轻重论 161

三、铸币贬值论 163

四、纸币发行准备论 165

第五节 叶适的纸币理论 166

一、论商品与货币 167

二、论铜钱为最佳货币 168

三、论纸币驱逐钱币 169

四、货币流通的其他弊端 170

第六节 围绕官营借贷展开的争论 172

一、王安石与熙宁新法 172

二、官营借贷——青苗钱和市易法 174

三、利息之争 176

四、散俵与抑配之争 179

五、青苗与常平之争 180

第七节 南宋初期的货币理论 183

一、绍兴六年论关子 183

二、赵开王之望论钞币管理 186

三、宋孝宗时期论纸币 188

第八节 南宋孝宗后的货币理论 194

一、杨万里论二母二子相权 194

二、袁氏父子论通货 196

三、卫泾论随地之宜 200

四、吴潜论纸币国之命脉 201

五、陈耆卿论称提铜钱 203

六、许衡论楮币无可称提 203

第九节 袁采的信用理论 205

一、论伦理借贷 205

二、论借贷营运 207

三、论营运借贷 208

第六章 元明的金融思想 210

第一节 王恽论中统钞 212

一、论中统钞的发行经验 212

二、论中统钞的失败教训 214

三、论中统钞的推行 216

四、卢世荣的币改议 218

第二节 郑介夫的钱辅钞行论 220

一、钱钞比较析 220

二、论钞法、钱法 222

三、子母相权论 224

第三节 胡祗遹论宝钞法 226

一、论钞币子母相权 226

二、论钞钱不两立 229

三、论钞法 230

附:叶李的《宝钞通行条划》 233

第四节 王祎的钱实钞虚论 236

一、论货币本质 236

二、论货币虚实 237

三、论币制改革 238

第五节 叶子奇的纸币池沟论 240

一、论元钞被废 241

二、论钞变 242

三、论纸币流通规律 243

第六节 刘定之的货币理论 245

一、论货币意识 245

二、论铸币流通 247

三、论纸币流通 248

第七节 丘濬的货币金属论 251

一、劳动价值论 252

二、货币起源论 253

三、论国家垄断发行 254

四、论币改 255

第八节 吕坤、宋应星的反对高利贷理论 258

一、吕坤论高利贷杀人 258

二、宋应星论高利贷酿乱 260

三、艾南英论高利贷——当铺 263

第七章 鸦片战争前后的金融思想 265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银荒争论 266

一、魏源、林则徐论仿铸银钱 266

附:魏源的外国金融说 274

二、徐鼒、孙鼎臣的重本抑末论 275

三、包世臣的重钱轻银论 279

第二节 王瑬的货币名目论 284

一、币改议 284

二、货币名目论的前提 286

三、中国传统货币名目论的完成形态 289

第三节 许氏兄弟的货币金属论 293

一、许楣的《钞币论》 293

二、许楣的货币金属论 296

三、对王瑬货币学说的批判 299

第四节 王茂荫的“以实运虚”理论 303

一、论币改 303

二、论虚实 306

三、论信用 314

四、论账局 318

第八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金融思想 321

第一节 自设中国银行的理论 322

一、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构想 322

二、李鸿章、盛宣怀的设银行主张 325

三、清廷为解救财政金融危机而设银行的主张 334

附:盛宣怀的币制论 336

第二节 王韬的保险理论 338

一、王韬的资产阶级思想倾向 338

二、论保险 340

第三节 马建忠的外债理论 343

一、通商致富论 343

二、财富观 344

三、币改观 347

四、外债论 348

第四节 陈炽的金融理论 353

一、货币论 353

二、银行论 358

三、保险论 361

第五节 郑观应的金融理论 362

一、商战思想 363

二、币改论 365

三、银行论 368

四、保险、国债论 372

第九章 甲午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的金融思想 376

第一节 严复的金融理论 377

一、货币论 378

二、币改论 381

三、银行利息论 385

第二节 钱恂的金融理论 387

一、货币论 388

二、银行论 392

三、国债论 395

第三节 梁启超的金融理论 396

一、货币论 398

二、币改论 402

三、钞币论 407

四、银行论 409

五、国债论 415

第四节 康有为的金融理论 420

一、货币论 422

二、银行论 425

第十章 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时期的金融思想 434

第一节 孙中山的金融学说 435

一、孙中山的货币学说 436

二、钱币革命论 439

三、整顿金融论 444

四、利用外资论 449

第二节 朱执信、廖仲恺的钱币革命论 451

一、朱执信的纸币兑换品论 451

二、廖仲恺的货物本位论 455

第三节 章太炎的货币理论 462

一、章太炎的货币学著述 462

二、论货币本质 465

三、论金本位 467

第十一章 五四运动后新中国成立前的金融思想 471

第一节 陈光甫的金融思想 472

一、金融论 476

二、上行宗旨论 483

三、银行经营管理论 492

第二节 马寅初的金融思想 512

一、货币论 514

二、信用制度论 528

三、银行制度论 531

四、金融市场论 538

五、外汇外资论 552

六、中国货币金融与传统经济思想的关系 557

第三节 章乃器的金融思想 559

一、货币制度论 561

二、货币战争论 578

三、中国金融制度论 587

第四节 李达的金融思想 608

一、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610

二、货币学说流派 612

三、信用、信用货币与货币体系 615

四、金融恐慌与金本位制的崩溃 622

五、金本位的崩溃 627

主要参考书目 633

后记 634

跋 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