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环境概况 3
第一章 自然环境 3
第一节 气候 3
第二节 地质构造、地形地貌 3
第三节 水文 4
第四节 生物 5
第五节 土壤 6
第二章 社会环境 9
第一节 社会经济 9
第二节 交通运输 9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与旅游业 11
第四节 水利工程配套生效 11
第二篇 北部引嫩工程概况 15
第一章 北部引嫩工程建设期 15
第一节 渠首工程 15
第二节 渠道工程 16
第三节 交叉工程 18
第四节 蓄水工程 20
第五节 总体工程验收 22
第二章 工程的岁修、整修、加固、改建与扩建 23
第一节 历年工程岁修 23
第二节 整修加固 25
第三节 改建扩建工程 29
第三章 工程效益与防治土壤盐碱 37
第一节 工程效益 37
第二节 防治土壤盐碱 39
第三篇 引水干渠、水库冲刷淤积第一章 渠道侵蚀与冲淤变化 45
第一节 冲淤量沿程分布 45
第二节 冲淤形态 61
第三节 渠底泥沙颗粒的沿程变化 68
第四节 1998年特大洪水的影响 70
第二章 渠道总体泥沙状况 72
第一节 渠首来沙(INFS1) 72
第二节 灌溉引沙量(OUTS2) 73
第三节 水库淤积(OUTS1) 74
第四节 渠道冲刷量(INFS2) 76
第五节 坡水入渠泥沙量(INFS3) 77
第三章 北引乌南输入干渠与红旗泡水库淤积物(底泥)成分研究 80
第一节 采样点与元素测定项目的布设 80
第二节 研究结果 81
第三节 结论 86
第四章 渠道输水能力分析 87
第一节 水面线计算原理 87
第二节 恒定非均匀流的水面线计算 88
第三节 数学模型验证 89
第四节 渠道输水能力分析 92
第五章 渠道水力特性及输沙能力分析 96
第一节 渠道水力特性 96
第二节 渠道沿程含沙量变化 100
第三节 输沙能力分析 101
第四节 总干渠渗漏率分析及年渗漏总量的估算 103
第六章 渠道冲淤计算管理系统 113
第一节 开发背景 113
第二节 计算原理及框图 113
第三节 系统分析 116
第四节 系统环境 117
第五节 北引渠道管理信息系统安装 117
第六节 软件使用说明 118
第七章 北引渠道冻融侵蚀及滑坡分析 123
第一节 北引渠道冻融侵蚀影响因素分析 123
第二节 北引渠道冻融侵蚀的动力分析 126
第三节 北引渠道滑坡成因分析 127
第四节 北引渠道滑坡类型 129
第八章 渠道变形的成因分析 132
第一节 流水引起的变形 132
第二节 渗透引起的冲刷 138
第三节 地表径流引起的冲刷 138
第四节 冻融侵蚀 139
第五节 滑坡变形 140
第六节 干燥作用 143
第七节 人类和动物活动的影响 143
第八节 风浪引起的冲刷 143
第九节 封冻期引水 144
第九章 重点渠段治理措施 145
第一节 地形、地质特点 145
第二节 渠段冲淤变形分析 145
第三节 治理措施 149
第十章 北引渠道整治的综合措施 153
第一节 铺砌护岸措施 153
第二节 生物措施 161
第三节 防渗措施 163
第四节 排水措施 165
第五节 新技术的试验与应用 165
第四篇 防治土壤盐渍措施研究 175
第一章 土壤水盐动态规律研究 175
第一节 北部引嫩工程引、蓄水量、渗漏损失与水质研究 175
第二节 安肇、肇兰新河及其滞洪区水量与水质研究 182
第三节 地面、地下水质综合研究 196
第四节 土壤盐碱 203
第二章 防治土壤盐渍措施 215
第一节 国内外防治土壤盐渍研究简况 215
第二节 防治土壤盐渍技术措施 217
第五篇 结论 231
第一章 环境条件 231
第一节 优势 231
第二节 问题 232
第二章 北部引嫩工程 234
第一节 工程建设期 234
第二节 工程岁修、整修加固、改建扩建 234
第三节 工程效益 234
第四节 问题 235
第三章 渠道、水库冲刷淤积 236
第一节 北引总干侵蚀与淤积 236
第二节 水库淤积 238
第三节 北引干渠与水库淤积成分研究 239
第四节 结语 241
第四章 防治土壤盐渍措施研究 242
第一节 土壤水盐动态规律研究 242
第二节 结语 248
附录 253
附录一:北引渠道测流成果汇总表 253
附录二:渠首拉哈站含沙量实测成果表 256
附录三:北引工程区地面水水质检验报告 266
附录四:北引工程区典型灌区地下水水质检验报告 285
附录五:北引工程土壤易溶盐与微量元素含量检验报告 304
附录六:研究区域历年逐月平均气温、日照、降雨、蒸发、风速汇总表(来于区域内市县气象局) 310
附录七:乌南北部引嫩总干(含林甸、安达气象站)通水前(1972年、1973年)与通水后1994年土壤化学元素分析汇总表 331
附录八:北部引嫩工程水质检测报告表 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