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一、自然背景与社会经济概况 1
二、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危害 3
三、水土流失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6
四、水土保持的作用及效果 7
五、水土流失治理经验与治理模式 8
六、水土保持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9
七、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11
八、水土保持战略目标与治理方案 14
第一章 自然地理背景与社会经济条件 17
第一节 自然地理背景 17
一、区域范围 17
二、地质地貌 18
三、气候 22
四、河流水文 27
五、植被 33
六、土壤 37
七、生态地理分区 40
第二节 社会经济条件 44
一、人口状况 44
二、社会经济 45
三、土地利用 47
四、工矿及能源 48
第二章 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危害 50
第一节 水土流失现状 50
一、海河流域 50
二、淮河流域 56
第二节 水土流失成因 63
一、自然因素 63
二、人为因素 67
第三节 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 71
一、造成土地退化,降低土地生产力,制约地区经济发展 71
二、淤积河道水库,加剧洪涝灾害,威胁下游水资源安全 76
三、加剧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 81
第三章 水土流失演变与发展趋势 82
第一节 遥感监测反映的水土流失变化 82
一、海河流域水土流失变化 82
二、淮河流域水土流失变化 88
第二节 河流水库泥沙资料反映的土壤侵蚀变化 92
一、海河流域 92
二、淮河流域 98
三、河流水库泥沙资料的局限性 102
第三节 水土流失演变的主要特点 104
一、深山区水土流失普遍减轻,山前丘陵区局部恶化 104
二、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普遍好转 107
三、部分经济落后地区水土流失仍很严重 117
第四节 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分析 125
一、有利因素 125
二、不利因素 126
第四章 水土保持的进展及其效果 129
第一节 水土流失治理进展 129
一、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129
二、区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132
第二节 水土保持的作用与影响 138
一、减轻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138
二、维持与提高土地生产力 143
三、改善群众生活,减少贫困人口 145
四、减轻洪涝等灾害威胁 149
五、减轻河道水库泥沙淤积 151
六、减少水体的面源污染 154
第五章 水土流失治理经验与治理模式 157
第一节 水土流失防治的经验总结 157
一、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157
二、封禁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159
三、预防监督是控制人为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162
四、规模治理才能充分发挥综合效益 164
五、水土保持应与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 165
第二节 典型小流域治理模式 168
一、海河流域不同类型区小流域治理典型 168
二、淮河流域不同类型区小流域治理模式 187
第六章 水土保持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97
第一节 水土保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97
一、坡耕地水土流失远未得到有效控制 197
二、坡林地的水土流失未得到应有重视 202
三、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投入偏低 204
四、科研机构与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205
五、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监督有待加强 207
六、与水土保持有关的部门工作缺乏统一协调 209
第二节 需研究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 211
一、上游水土保持对下游水资源供给的影响 211
二、水土保持的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补偿机制 214
三、土壤侵蚀治理标准与水土保持建设标准 218
第七章 加快水土流失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220
第一节 新时期水土保持事业的定位 220
一、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20
二、新时期水土保持功能的变化 222
三、新时期水土保持面临的若干转变 224
四、创新水土流失防治体制和水土保持监管机制 224
第二节 增强全社会对水土流失危害及其潜在威胁的认识 225
一、充分认识区域水土流失危害及其潜在威胁 225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 226
第三节 遵循地带性规律,合理部署治理措施 229
一、遵循地带性规律,实行分区治理,分类指导 229
二、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230
三、加强封育保护,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保持步伐 231
第四节 抓好两大工程,带动全面治理工作 231
一、淮河流域以坡耕地改造为主导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232
二、海河流域水源地保护工程 236
第五节 强化协调管理,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240
一、加强多部门的协调统一 241
二、建立健全水土流失区的社会保障体系 243
三、加强监督执法体系建设 244
四、加强水土保持科技支撑体系与人才队伍建设 246
第八章 水土保持目标与治理方案 249
第一节 区域水土保持目标 249
一、近期目标与任务(2006~2010年) 249
二、中期目标与任务(2011~2020年) 249
三、远期目标与任务(2021~2030年) 250
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分区 250
一、分区的目的意义 250
二、分区原则 251
三、分区方案 252
四、分区概述 254
第三节 分区治理目标与措施配置方案 265
一、分区治理目标 265
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 269
第四节 治理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 275
一、水土保持措施成本及效益的影响因素 275
二、单项治理措施的经济成本 277
三、单项治理措施的效益 283
四、各治理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 285
五、结语 288
参考文献 290
资料来源 292
致谢 303
彩图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