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
二、研究现状 6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
第一章 理论渊源:春秋前的幸福观 19
一、何谓幸福? 19
(一)幸福之语意 19
(二)幸福之内容 26
二、福由何定 29
(一)天定论 29
(二)人定论 35
(三)德定论 37
(四)命定论 45
三、致福之道 52
(一)敬神祈福 53
(二)修德致福 57
(三)顺命求福 61
第二章 轴心理论:孔孟荀的幸福观 64
一、孔子的幸福观 64
(一)命定与人定之间 65
(二)道德幸福观 69
(三)仁者幸福观 76
二、孟子的幸福观 80
(一)与民同乐说 80
(二)君子三乐说 85
(三)天爵人爵说 89
三、荀子的幸福观 92
(一)国昌民福说 92
(二)修身致福说 95
(三)祸福转化说 99
第三章 比较研究:先秦儒、墨、道家幸福观 103
一、幸福目标之比较 104
(一)济世安民与兴天下利 105
(二)内圣外王与天和天乐 111
二、致福路径之比较 123
(一)修身致福与兼爱强力 123
(二)内外兼修与无为不争 131
三、社会作用之比较 139
(一)治平天下与兴利于民 139
(二)积极入世与因任自然 147
第四章 理论反思:先秦儒家幸福观的特点和价值 156
一、先秦儒家幸福观的特点 156
(一)德福一致的价值信仰 156
(二)以德求福的致福途径 160
(三)成圣成贤的德福圣境 163
二、先秦儒家幸福观的现代分析 166
(一)“德”“得”相通——儒家幸福观的基础 166
(二)德福一致——人类生活的实质 168
(三)知德、行德——创造幸福的途径 172
三、实现德福一致的路径 176
(一)公正:德福一致的社会环境 177
(二)制度:德福一致的社会保障 179
(三)信念:德福一致的主体基础 183
结语 188
参考文献 190
后记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