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专利制度概论 1
第一节 专利基础知识 1
一、专利制度概要 1
(一)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
(二)专利体系及特点 3
(三)专利制度的特点 4
(四)专利制度的作用 5
二、中国专利制度 5
(一)中国专利制度的发展历史 5
(二)中国专利制度的主要特点 9
(三)中国专利制度行政与司法机构 10
三、我国《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内容剖析 11
(一)《专利法》总则部分之完善 11
(二)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15
(三)专利的申请 16
(四)专利权的终止与无效 18
(五)专利权的保护 18
(六)专利权的限制与例外 21
第二节 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 23
一、相关概念 23
(一)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概念 23
(二)申请人的概念 24
(三)专利权人的概念 26
二、权利的归属 26
(一)职务发明创造 26
(二)非职务发明创造 27
(三)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 28
(四)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 28
第三节 专利代理制度 29
一、专利代理 29
(一)专利代理的概念 29
(二)专利代理的作用 29
二、专利代理人 30
(一)专利代理人的概念 30
(二)申请专利代理人资格的条件 30
(三)申请专利代理人执业证的条件和程序 30
(四)专利代理人的执业和业务范围 31
(五)专利代理人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 31
三、专利代理机构 33
(一)专利代理机构的概念和组织形式 33
(二)专利代理机构的设立、变更、停业和撤销 33
(三)专利代理机构办事机构的设立条件和审批程序 34
四、专利代理人和专利代理机构的年检 35
(一)年检的内容 35
(二)年检的程序 35
(三)不参加年检或年检不合格的法律后果 35
五、专利代理惩戒 36
(一)专利代理惩戒委员会 36
(二)对专利代理人的惩戒 36
(三)对专利代理机构的惩戒 37
(四)对专利代理人和专利代理机构均适用的惩戒 37
六、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 37
同步练习题 38
第二章 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56
第一节 专利保护的对象和主题 56
一、专利的保护对象 56
(一)发明 56
(二)实用新型 57
(三)外观设计 59
二、不授予专利权的主题 60
(一)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 60
(二)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 60
(三)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60
(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 61
(五)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62
(六)科学发现 62
(七)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63
(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63
(九)动物和植物品种 65
(十)原子核变换方法和用该方法获得的物质 66
第二节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授权条件 66
一、现有技术 66
(一)现有技术的概念 66
(二)抵触申请 67
(三)宽限期 67
二、新颖性 68
(一)新颖性的概念 69
(二)新颖性的判断 69
(三)对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处理 71
三、创造性 72
(一)创造性的概念 72
(二)发明创造性的判断 73
(三)实用新型创造性的判断 79
四、实用性 80
(一)实用性的概念 80
(二)实用性的判断 80
第三节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授权条件 82
一、相关概念 82
(一)现有设计 82
(二)判断主体 82
(三)判断客体 82
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授权条件 83
(一)不属于现有设计 83
(二)不存在抵触申请 85
(三)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具有明显区别 86
同步练习题 88
第三章 对专利申请文件的要求 106
第一节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 106
一、请求书 106
(一)请求书的法律效力 106
(二)请求书的主要内容及其要求 106
二、权利要求书 108
(一)权利要求书概述和基本要求 108
(二)独立权利要求 111
(三)从属权利要求 112
三、说明书及说明书附图 113
(一)说明书 113
(二)说明书附图 118
四、说明书摘要及摘要附图 118
(一)说明书摘要的法律效力 118
(二)说明书摘要文字部分的撰写要求 119
(三)说明书摘要附图的选择 119
五、申请文件的书写规则及附图绘制要求 119
(一)适用文字 119
(二)打字或印刷 119
(三)制图规则 120
六、对于涉及生物材料申请的特殊要求 120
(一)涉及生物材料申请的请求书应当满足的要求 120
(二)涉及生物材料申请的说明书应当满足的要求 121
(三)涉及遗传资源的申请 121
第二节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 121
一、请求书 121
(一)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请求书的法律效力 121
(二)请求书应当包含的主要内容及其应当满足的要求 121
(三)应当随同请求书提交的各类证明文件及其主要内容 122
二、图片或照片 122
(一)外观设计图片或者照片的法律效力 122
(二)“图片或者照片应当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的含义、图片的绘制、照片的拍摄、图片或照片的缺陷 122
(三)视图名称及其标准 123
三、简要说明 123
(一)简要说明的法律效力 123
(二)简要说明的内容和撰写要求 123
第三节 单一性要求 124
一、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单一性 124
(一)单一性的概念 124
(二)判断单一性的原则和方法 125
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单一性 130
(一)同一产品的相似外观设计 130
(二)成套产品的外观设计 131
同步练习题 132
第四章 申请获得专利权的程序及手续 147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47
一、申请日和优先权日 147
(一)申请日的确定 147
(二)申请日的作用 147
(三)优先权与优先权日 147
(四)优先权的效力 148
二、申请号 148
(一)申请号的组成 148
(二)申请号的含义 148
(三)申请号的给出 148
(四)申请号的作用 149
三、期限 149
(一)期限的种类 149
(二)期限的计算 149
(三)期限的延长 150
(四)耽误期限的处分 150
四、费用和缴纳期限 150
(一)费用的类别和缴纳期限 150
(二)费用的减缓 151
(三)费用的缴纳方式 151
(四)费用的暂存、退款和查询 152
(五)费用种类的转换 152
第二节 专利的申请及受理 152
一、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应提交的文件及形式 152
(一)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应提交的文件 152
(二)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应提交的文件 153
(三)申请专利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153
(四)专利申请文件的形式 153
二、专利申请的受理 154
(一)受理地点 154
(二)受理条件 154
(三)受理程序 155
(四)分案申请的受理程序 155
(五)不受理的情形 155
(六)不受理程序 156
(七)其他文件的接收与不受理 156
(八)申请日的更正 157
(九)受理程序中错误的更正 157
(十)查询 157
三、文件的递交和送达 157
(一)递交日的确定 157
(二)文件递交的方式 157
(三)其他有关文件的提交 157
(四)文件统一格式 158
(五)文件送达方式 158
(六)文件送达的确定 158
(七)送达日的确定 158
四、申请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获得专利保护 158
(一)关于国际申请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获得专利保护的问题 159
(二)关于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获得专利保护的问题 159
(三)关于要求获得香港短期专利或注册外观设计保护的问题 159
五、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及其专利复审委员会处理专利申请和请求的原则 159
六、专利代理机构的委托 159
(一)委托 159
(二)委托书 160
(三)解除委托和辞去委托 160
七、代表人的指定 161
八、优先权请求 161
(一)要求外国优先权 161
(二)要求本国优先权 161
第三节 关于电子申请的若干规定 162
一、电子申请用户及其注册 162
二、电子申请的接收和受理 162
三、电子申请的特殊审查规定 163
(一)专利代理委托 163
(二)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转移引起的变更 163
(三)需要提交纸件原件的文件 163
(四)纸件申请与电子申请的转换 163
四、电子发文 163
第四节 保密专利申请与向外国申请专利的保密审查 164
一、保密的范围 164
二、保密专利申请的审查 164
三、向外国申请专利的保密审查 165
第五节 发明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166
一、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的范围 166
二、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的原则 166
(一)保密原则 166
(二)书面审查原则 167
(三)听证原则 167
(四)程序节约原则 167
三、申请文件的形式审查 167
(一)请求书 167
(二)说明书 169
(三)说明书附图 169
(四)权利要求书 170
(五)说明书摘要 170
(六)申请文件出版条件的格式审查 170
四、手续合法性审查 170
(一)委托专利代理机构 170
(二)要求优先权 170
(三)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 170
(四)撤回专利申请声明 171
(五)著录项目变更 171
五、明显实质性缺陷审查 171
六、涉及生物材料申请的审查 172
(一)涉及生物材料的申请的核实 172
(二)保藏的恢复 173
七、提前公布声明 173
第六节 发明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程序 173
一、实质审查请求 174
二、实质审查程序中的基本原则 174
三、实质审查 175
(一)审查的文本 175
(二)检索 175
(三)对缺乏单一性申请的处理 176
(四)优先权的核实 176
(五)全面审查 178
(六)不全面审查的情况 179
(七)对公众意见的处理 179
(八)审查意见通知书 180
(九)继续审查 180
(十)会晤与电话讨论 181
(十一)取证和现场调查 181
四、驳回决定和授权通知 182
(一)驳回申请的条件 182
(二)驳回的种类 182
(三)驳回决定的组成 182
(四)发出授权通知的条件 183
五、实质审查程序的终止、中止和恢复 183
第七节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183
一、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初步审查的范围 183
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初步审查的审查原则 184
(一)保密原则 184
(二)书面审查原则 184
(三)听证原则 184
(四)程序节约原则 184
三、申请文件的形式审查 184
(一)请求书 184
(二)说明书 184
(三)说明书附图 185
(四)权利要求书 185
(五)说明书摘要 186
四、手续合法性审查 187
五、明显实质性缺陷审查 187
(一)是否属于可授权主题的审查 187
(二)是否属于实用新型的审查 187
(三)修改是否超范围的审查 188
(四)单一性的审查 188
(五)分案申请的审查 188
(六)避免重复授权的审查 188
六、授权通知或驳回决定 189
(一)授予专利权通知 189
(二)申请的驳回 189
第八节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189
一、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初步审查的范围 189
二、申请文件的形式审查 190
(一)请求书 190
(二)外观设计的图片或照片 190
(三)简要说明 192
(四)专利代理委托书的审查 192
(五)优先权文件的审查 192
三、手续合法性审查 192
四、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审查 192
(一)是否属于可授权主题的审查 192
(二)单一性的审查 193
(三)修改超范围的审查 193
(四)是否属于外观设计的审查 194
(五)避免重复授权的审查 194
(六)对申请文件缺陷的处理 194
(七)申请的驳回和授权 195
第九节 审查意见通知书的答复和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 195
一、涉及发明专利申请的答复和修改 195
(一)答复的期限 195
(二)答复的方式 196
(三)答复的签署 196
(四)修改的时机 196
(五)修改的要求 196
(六)允许的修改 197
(七)不允许的修改 199
(八)修改的方式 201
二、涉及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答复和修改 202
(一)通知书的答复 202
(二)允许的修改 202
(三)不允许的修改 202
(四)申请人主动修改 202
(五)针对通知书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 203
(六)审查员依职权修改 203
三、涉及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答复和修改 203
(一)通知书的答复 203
(二)申请人主动修改 203
(三)针对通知书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 204
(四)审查员依职权修改的内容 204
第十节 分案申请 204
一、分案的情形 204
二、分案申请请求书 205
三、分案申请的申请人 205
四、分案申请的时间 205
五、分案申请的类别 206
六、分案申请的文本 206
七、分案申请的内容 206
八、发明和实用新型分案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 206
九、外观设计分案申请的特殊规定 206
第十一节 专利权的授予及授权后的程序 207
一、专利权的授予 207
(一)授予专利权的程序 207
(二)专利证书 207
(三)专利登记簿 208
二、专利权的终止 208
(一)专利权期满终止 208
(二)专利权欠费终止 208
(三)专利权人主动放弃专利权 209
第十二节 其他手续 209
一、专利申请的撤回 209
(一)撤回专利申请的时间 209
(二)撤回专利申请的程序 209
(三)提出撤回专利申请声明后的效力 210
二、著录项目变更 210
(一)著录项目变更手续 210
(二)著录项目变更证明文件 210
(三)著录项目变更手续的审批 212
(四)著录项目变更的生效 213
三、请求恢复权利 213
(一)请求恢复权利的条件 213
(二)请求恢复权利的手续 213
(三)恢复权利请求的审批 213
四、请求中止 214
(一)请求中止的条件 214
(二)中止的范围 214
(三)请求中止的手续和审批 214
(四)中止的期限 215
(五)中止程序的结束 215
(六)执行人民法院保全措施的中止 215
五、案卷及登记簿的查阅、复制和保存 216
(一)允许查阅和复制的内容 216
(二)查阅和复制程序 216
(三)保存期限 216
(四)销毁 217
六、生物材料样品的使用请求 217
第十三节 国家知识产权局行政复议 217
一、国家知识产权局行政复议基本概念与手续 217
(一)行政复议参加人 217
(二)行政复议机构及其职责 217
(三)行政复议申请与受理 218
(四)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和决定 219
(五)复议决定的作出与送达 219
(六)行政赔偿请求及赔偿范围 220
二、申请复议的范围 220
(一)可以申请复议的情形 220
(二)不能申请复议的情形 221
第十四节 专利权评价报告 221
一、专利权评价报告及其法律效力 221
二、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的提出 221
三、专利权评价报告的作出和内容 222
四、专利权评价报告的更正 224
同步练习题 224
第五章 专利申请的复审与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254
第一节 概要 254
一、专利复审委员会 254
(一)专利复审委员会的组成 254
(二)专利复审委员会的任务 254
二、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审查制度 254
(一)一般审查原则 254
(二)审查方式 255
(三)回避制度 255
三、审查决定 256
(一)审查决定的构成 256
(二)审查决定的出版 257
四、更正及驳回请求 257
五、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司法救济 257
第二节 专利申请的复审 257
一、复审的性质 257
(一)审查部门不同 258
(二)审查方式不同 258
(三)审查内容不同 258
二、复审请求的形式审查 258
(一)复审请求客体 258
(二)复审请求人资格 258
(三)期限和费用 258
(四)文件形式 259
(五)委托手续 259
(六)形式审查通知书 259
三、复审请求的前置审查 259
(一)前置审查意见类型 259
(二)前置审查意见 260
四、复审请求的合议审查 260
(一)理由和证据的审查 260
(二)修改文本的审查 261
(三)审查方式 262
五、复审决定 263
(一)复审决定的类型 263
(二)复审决定的送交和效力 263
六、复审程序的终止 263
第三节 专利权的无效宣告请求 263
一、无效宣告程序的性质 263
二、无效宣告请求应当遵循的其他审查原则 264
(一)一事不再理原则 264
(二)当事人处置原则 264
(三)保密原则 264
三、无效宣告请求的形式审查 265
(一)形式审查的内容 265
(二)形式审查通知书 266
四、无效宣告请求的合议审查 267
(一)审查范围 267
(二)无效宣告理由的增加 268
(三)举证期限 268
(四)审查方式 269
(五)合并审理 270
(六)无效宣告程序中专利文件的修改 270
五、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 270
(一)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类型 270
(二)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效力 271
(三)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送达、登记和公告 271
六、无效宣告程序中对于同样发明创造的处理 271
七、无效宣告程序的终止 272
第四节 口头审理 273
一、口头审理的确定 273
二、口头审理的通知 273
(一)口头审理通知书 273
(二)口头审理通知书回执 273
(三)当事人不参加口头审理的法律后果 274
(四)口头审理参加人 274
三、口头审理前的准备 274
四、口头审理的进行 274
(一)口头审理第一阶段 274
(二)口头审理第二阶段 275
(三)口头审理第三阶段 275
(四)口头审理第四阶段 275
五、口头审理的中止、终止 275
(一)口头审理的中止 275
(二)口头审理的终止 276
六、口头审理的其他事项 276
(一)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276
(二)当事人的缺席和中途退庭 276
(三)口头审理的记录 276
(四)证人出庭作证 277
(五)旁听 277
第五节 无效宣告程序中有关证据问题的规定 277
一、无效宣告程序中有关证据问题的法律适用 277
二、当事人举证 277
(一)举证责任的分配 277
(二)证据的提交 277
三、专利复审委员会对证据的调查收集 278
四、证据的质证和审核认定 278
(一)证据的质证 278
(二)证据的审核和认定 279
(三)证人证言 279
(四)认可和承认 279
(五)公知常识 280
(六)公证文书 280
五、其他 280
(一)互联网证据的公开时间 280
(二)申请日后记载的使用公开或者口头公开 280
(三)技术内容和问题的咨询、鉴定 281
(四)当事人提交的样品等不作为证据的物品的处理 281
同步练习题 281
第六章 专利权的实施与保护 306
第一节 专利权 306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 306
(一)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实施专利的权利 306
(二)转让专利权的权利 309
(三)许可他人实施专利的权利 309
(四)放弃专利权的权利 311
(五)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的权利 312
(六)专利权的质押 312
(七)专利权共有人的权利 312
二、专利权的期限 313
(一)专利权的生效与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临时保护 313
(二)专利权的保护期限 313
第二节 专利侵权行为与救济方法 313
一、专利侵权行为 313
(一)专利侵权行为的类型 314
(二)专利侵权的判定 314
(三)实施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行为不构成专利侵权 318
二、救济方法 318
(一)协商 318
(二)请求专利行政部门调解和处理 318
(三)诉讼 321
三、侵犯专利权的法律责任 325
(一)停止侵权 325
(二)制止侵权的措施 325
(三)赔偿损失和赔偿责任的免除情形 326
(四)赔偿数额的计算 326
第三节 其他专利纠纷与违反专利法的行为 327
一、其他专利纠纷 327
(一)专利申请权纠纷 327
(二)专利权归属纠纷 327
(三)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资格纠纷 327
(四)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奖励、报酬纠纷 328
(五)各类纠纷的解决途径 328
二、假冒专利的行为 328
(一)假冒专利行为 328
(二)假冒专利行为的查处 329
三、其他违反专利法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329
(一)擅自向外国申请专利泄露国家秘密及其法律责任 329
(二)专利行政部门人员渎职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330
(三)专利工作管理部门参与经营活动及其法律责任 330
第四节 专利的推广应用与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331
一、专利的推广应用 331
(一)专利被推广应用应具备的条件 331
(二)推广应用的审批程序 331
(三)被推广应用专利使用费的支付 331
二、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331
(一)强制许可的种类 332
(二)强制许可的申请和审批 333
(三)强制许可使用费的裁决 334
(四)强制许可的终止 334
(五)对强制许可权利的限制 335
同步练习题 335
第七章 专利合作条约及其有关规定 368
第一节 专利合作条约 368
一、《专利合作条约》(PCT)概况 368
(一)《专利合作条约》所称专利的范围和申请人的范围 368
(二)PCT制度的基本特点 369
二、国际申请 369
(一)申请的提出 369
(二)优先权 369
(三)国际申请日 369
三、国际检索 370
(一)国际检索单位 370
(二)国际检索报告 370
(三)权利要求书的修改 370
四、国际公布 370
(一)国际公布的期限 370
(二)国际公布的语言 370
(三)国际公布的要求 371
(四)不予公布和提前公布 371
(五)公布文件的传送 371
(六)国际公布的效力 371
五、国际初步审查 371
(一)国际初步审查的提出 371
(二)国际初步审查 372
(三)国际初步审查报告 372
(四)国际初步审查阶段的修改 372
第二节 国际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特殊要求 372
一、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期限与手续 372
(一)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期限 372
(二)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应办理的手续 373
二、生物材料样品的保藏和涉及遗传资源的国际申请 373
三、优先权 374
四、国家公布 375
五、分案 375
六、中国国家阶段对国际阶段不予受理和视为撤回的复查 376
七、译文有误时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 376
同步练习题 376
第八章 相关专利国际条约 388
第一节 国际承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藏布达佩斯条约 388
一、条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388
(一)条约的目的、适用范围 388
(二)微生物保藏 388
(三)条约规定的专利的范围 388
二、国际保藏单位 388
(一)国际保藏单位的资格 388
(二)国际保藏单位资格的取得、终止和限制 389
三、微生物国际保藏 389
(一)微生物国际保藏的承认与效力 389
(二)重新保藏的事由及效力 389
第二节 国际专利分类斯特拉斯堡协定 390
一、国际专利分类法 390
(一)国际专利分类法的范围、定义 390
(二)国际专利分类法的语言 390
(三)国际专利分类法的目的 390
二、国际专利分类法的使用 391
(一)国际专利分类法在缔约国分类法中的地位 391
(二)缔约国使用国际专利分类法的义务 391
三、专家委员会 391
(一)专家委员会的组成 391
(二)专家委员会的职权 391
第三节 建立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洛迦诺协定 392
一、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法 392
(一)建立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法的目的 392
(二)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法的含义 392
(三)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法的组成 392
(四)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法的语言 392
二、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法的使用 392
(一)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法的性质 392
(二)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法在缔约国分类法中的地位 392
(三)缔约国使用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法的义务 392
(四)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法的修正和补充 393
三、专家委员会 393
(一)专家委员会的组成 393
(二)专家委员会的职权 393
同步练习题 393
第九章 专利文献与专利分类 397
第一节 概述 397
一、专利文献概述 397
(一)概念 397
(二)专利文献的特点 397
(三)专利文献的作用 398
二、同族专利 398
(一)含义 398
(二)同族专利的作用 398
三、专利文献的出版及载体 399
四、专利说明书的组成部分及其种类 399
五、专利文献的编号和国别代码 400
(一)申请号 400
(二)文献号 401
(三)国家、其他实体及政府间组织双字母代码标准 402
六、专利文献著录项目及其代码 403
(一)专利文献著录项目 403
(二)专利文献著录项目识别代码 403
七、专利文献的文献种类代码 404
(一)中国专利文献种类及其代码 404
(二)其他国家或组织的文献种类及代码 405
第二节 专利分类 408
一、发明和实用新型的分类 409
二、外观设计专利的分类 411
第三节 专利信息检索 412
一、专利信息检索方法、技术和策略 412
二、专利信息检索的种类及其方法和途径 412
(一)专利信息检索种类 412
(二)专利信息检索方法 413
(三)专利信息检索途径 413
三、中国专利文献的类型、种类、著录项目、编码及其变化 414
(一)中国专利文献号的类型 414
(二)中国专利文献类型、种类、著录项目、编码及其变化 416
四、中国专利信息检索系统及检索方法 418
(一)中国专利信息检索系统 418
(二)中国专利信息检索方法 419
同步练习题 419
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427
第一章 专利制度概论 427
第二章 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432
第三章 对专利申请文件的要求 442
第四章 申请获得专利权的程序及手续 450
第五章 专利申请的复审与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463
第六章 专利权的实施与保护 470
第七章 专利合作条约及其有关规定 475
第八章 相关专利国际条约 479
第九章 专利文献与专利分类 480
主要参考文献 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