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质学专业建设概况 1
1.1 专业建设背景与沿革 1
1.1.1 建校初期至文革前阶段(1952—1966) 1
1.1.2 恢复高考至专业合并阶段(1977—1995) 2
1.1.3 “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调整阶段(1996—2001) 2
1.1.4 “通识教育与大学普及”阶段(2002年至今) 2
1.2 “3+1”课程内涵与相关的主干课程 3
1.2.1 “3+1”课程内涵 3
1.2.2 地球物质科学的相关主干课程 8
1.2.3 地球历史科学的相关主干课程 9
1.2.4 地球动力科学的相关主干课程 10
2 加强主干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组建一流师资队伍 12
2.1 教学团队与教师队伍概况 12
2.2 矿物岩石学国家教学团队建设 14
2.2.1 团队师资队伍结构 14
2.2.2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18
2.2.3 青年教师培养 23
2.2.4 团队特色 24
2.3 地史古生物学国家教学团队建设 28
2.3.1 团队的形成与师资队伍结构 28
2.3.2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31
2.3.3 青年教师培养 33
2.3.4 团队特色 34
2.4 构造地质学教学团队建设 43
2.4.1 团队师资队伍结构 43
2.4.2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44
2.4.3 青年教师培养 46
2.4.4 团队特色 47
3 推进“三个支柱”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49
3.1 精品课程建设概况 49
3.2 地球物质科学方向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 51
3.2.1 结晶学与矿物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 51
3.2.2 岩石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 60
3.3 地球历史科学方向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71
3.3.1 “古生物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71
3.3.2 “地史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78
3.4 地球动力科学方向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 88
3.4.1 “构造地质学”精品课程建设主要内容 88
3.4.2 课程描述与主要教学内容 92
3.4.3 课程负责与主讲教师 106
3.4.4 课程特色与辐射作用 107
4 改进“三个支柱”课程实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109
4.1 主干课程实验教学体系 109
4.2 结晶学与矿物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111
4.3 岩石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113
4.4 古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118
4.5 地史学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121
4.6 构造地质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123
4.6.1 实践教学内容 123
4.6.2 实践教学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124
4.6.3 构造地质学配套实验教材 125
4.6.4 实践教学条件 125
4.6.5 构造模拟实验室 127
4.6.6 构造地质学课间实习 129
5 开展双语教学实践,开拓学生学科视野 133
5.1 双语教学概况 133
5.1.1 “双语教学”的内涵 133
5.1.2 “双语教学”的教学目的 134
5.1.3 “双语教学”应具备“教”与“学”的基本条件 134
5.1.4 “双语教学”必须配备的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 135
5.1.5 “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136
5.2 “普通地质学”双语教学 137
5.2.1 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保障双语教学质量 137
5.2.2 选择合适的教材,设置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 138
5.2.3 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 140
5.2.4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40
5.3 “构造地质学”双语教学 141
5.4 “变质地质学”双语教学 150
5.4.1 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 150
5.4.2 课程双语教学简介 152
5.4.3 课程特色与社会效益 158
6 扎根“三个支柱”学科基础,激发学生科研兴趣 160
6.1 深厚的学科基础,提供丰富的科研素材 160
6.1.1 地球物质科学的学科基础 160
6.1.2 地球历史科学对应的学科基础 162
6.1.3 地球动力科学的学科基础 163
6.2 营造科学氛围,激发学生科学兴趣 165
6.2.1 改革教学方法激励 166
6.2.2 创新组织管理激励 167
6.2.3 引导参与竞赛激励 168
6.2.4 实施奖励政策激励 170
6.2.5 注重师承吸引激励 172
6.3 确定学科方向,师生相互选择 173
6.4 设立科研基金,实行科学管理 174
7 依靠“三个支柱”课程建设,培养国家需求人才 176
7.1 毕业生特色显著 177
7.1.1 基础知识广博,实践动手能力强 177
7.1.2 综合素质高,科研与创新能力强 178
7.1.3 具有热爱地质事业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182
7.2 培养了满足国家地矿建设需要的生力军 183
7.3 培养了一批管理和科学研究后备人才 186
参考文献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