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开展社会调查服务地方发展 1
报告一 上海郊区发展调查与评价&施建刚 1
前言 1
1研究引言 2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
1.3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3
2研究综述 3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3
2.2 相关理论基础 5
3问卷综述 7
3.1 问卷调查背景 7
3.2 专业术语解释 7
3.3 样本说明 8
4问卷评价 11
4.1 综合评价 11
4.2 上海郊区基础设施的评价 12
4.3 上海郊区市容环境的评价 20
4.4 上海郊区基本公共服务的评价 24
4.5 上海郊区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 32
4.6 上海郊区产业发展和城镇化 46
4.7 上海郊区(位于外环线及郊区新城之外)不同区域的综合评价 52
4.8 促进郊区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56
5建议和展望 56
5.1 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56
5.2 政策建议 58
5.3 有关展望 60
附件:上海郊区发展调查问卷 64
报告二 上海市市容与环境质量满意度跟踪调查&覃文忠 张宗彝 69
前言 69
1市民对市容建设与管理的满意度分析 70
1.1 城市绿化与市容总体面貌的公众满意度较高 71
1.2 城市交通与建筑渣土治理不容乐观,执法行为仍受诟病 72
1.3 城市公共空间行为引导不足,顽症陋习整治满意度低 73
1.4 社区环境基本面较好,绿化休闲、公交站点等满意度高 74
1.5 社区道路施工行为、违章 搭建整治、垃圾分类满意度不高 75
1.6 社区及周边“乱”字当头,管理与素质问题仍然突出 76
2市民对环境质量与管理的满意度分析 77
2.1 PM 2.5 空气治理成效初现,汽车尾气治理满意度低 77
2.2 水源地环保情况满意度较好,江河干道水质有所下降 78
2.3 交通管理环境满意度高,行人素质仍有不足 78
2.4 重大环境事故的处理基本满意,信息发布认可度高 79
3加强市容环境与管理的若干建议 80
3.1 建管并举、规划先行,促进管理手段系统化 80
3.2 疏堵并用、以疏为主,实现管理服务人性化 81
3.3 宣教并轨、情景培养,提升管理客体自律性 81
3.4 奖惩并重、协同参与,保障管理行为实效化 82
3.5 政企并行、市场运作,推动管理机制常态化 82
4结语 83
报告三 上海郊区新城认知度和入住(驻)意愿调查研究&张宗彝 覃文忠 84
前言 84
1市民和企业对郊区新城的认知情况分析 85
1.1 新城的认知广度较高,深度有限 85
1.2 企业对新城的认知度高于市民,区域差异大 86
2市民和企业入住(驻)郊区新城的意愿分析 88
2.1 七成市民和企业愿意入住(驻)新城,迁离意愿低 88
2.2 成本、环境和前景是主要吸引力 89
2.3 交通、配套和从业环境是主要斥力 90
3市民和企业对郊区新城的满意状况与期望 92
3.1 市容环境和硬件设施满意度高 92
3.2 驾车出行便捷,公共交通差强人意 92
3.3 生活和商务配套不完善,宜居宜业程度低 93
3.4 总体评价一般,提升配套、降低成本是最大诉求 94
4加快和完善新城发展的若干建议 95
4.1 近期重点发展部分新城,长期性和阶段性并重 95
4.2 加快完善新城内外公共交通,大力发展生活商务配套 96
4.3 优先导入年轻人口和外来人口,鼓励内城人口外迁 96
4.4 拦截溢出产业,导入增量企业,培育创业企业 97
4.5 打破僵局,政府发力,市区联动,落实优惠政策 97
报告四 上海市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其效率改进&马国丰 99
1工业园区基本情况介绍 99
1.1 工业园区概念界定 99
1.2 工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率现状分析 100
2上海市工业园区 102
2.1 上海市工业园区基本介绍 102
2.2 上海市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成果 106
2.3 上海市工业园区在土地集约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 106
3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数据来源及评价体系 107
4数据整理 109
5土地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11
6模糊层次分析模型 112
6.1 取值标准的确定 113
6.2 模糊判断矩阵 114
6.3 权重的确定 114
7土地利用水平分值计算 120
7.1 土地开发程度与利用结构分析 122
7.2 土地投入程度分析 123
7.3 土地利用强度分析 124
7.4 土地产出效益分析 125
7.5 工业园区土地总体利用效率评分 127
8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及分析 128
8.1 扩展潜力分析 130
8.2 结构潜力分析 132
8.3 强度潜力分析 134
8.4 管理潜力分析 136
9苏州工业园区 136
9.1 园区简介 136
9.2 地理交通 137
9.3 发展目标 138
9.4 发展规划 138
10上海市北工业园区 139
10.1 园区简介 139
10.2 土地利用水平分析 139
10.3 潜力分析 142
11苏州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经验学习 143
12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现状调研背景 146
13调研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149
13.1 复华园区 149
13.2 上海汽车城 152
13.3 上海大学科技园嘉定园区 156
13.4 嘉定出口加工区 159
13.5 调研总结 162
14问题研究 163
14.1 总体情况 163
14.2 土地利用水平情况 163
14.3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情况 163
15对策分析 164
15.1 总体对策 164
15.2 土地利用水平和提高土地利用潜力改进对策 165
报告五 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应急处理的市民满意度调查&覃文忠 张宗彝 170
前言 170
1市民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注情况 171
1.1 事件总体关注度高,市民反响大 171
1.2 市民维权意识强,对公共事件“零容忍” 172
1.3 市民话题参与度高,网络力量强大 173
2市民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评价 174
2.1 总体满意度一般,信息发布满意度较高 174
2.2 日常防范工作不足,问责严肃性有待提高 174
2.3 应急响应要把握好“黄金四小时” 175
2.4 希望加大技术投入,加强应急联动 176
3典型事件的市民满意度情况 177
3.1 暴雨积水:总体满意度不高,软硬件缺陷大 177
3.2 高温事件:电力保障与宣传引导满意度高 177
3.3 黄浦江死猪:市民满意度全面走低 178
3.4 复旦投毒:总体满意度高,素质教育需加强 179
4政策建议 180
4.1 做好应急宣传普及,响应健全应急自动机制 180
4.2 做大网格管理中心,提升日常防范管理能力 180
4.3 做强应急组织协调,提高应急联动的有效性 181
4.4 做巧网络舆情应对,及时把握舆论制高点 181
4.5 做实善后补偿与问责,确保事件处理公正性 181
报告六 上海停车问题调查&臧漫丹 吴也白 高显义 王瑞杰 183
前言 183
1上海停车问题调查的基本情况和问题 184
1.1 上海市存在较严重的停车难问题 184
1.2 医院停车 184
1.3 学校停车 185
1.4 区级服务设施停车 185
1.5 居住小区停车 186
1.6 社区服务设施停车 186
2上海停车问题原因分析 187
2.1 从总量上来看,停车位供给小于汽车保有量,供需矛盾突出 187
2.2 从供需结构来看,供应结构不合理、不均衡 188
3若干对策与建议 189
3.1 依托趋势判断确立停车管理思路 189
3.2 限制供应角度:管好存量,有限增量 189
3.3 重点管理交通(停车)需求:减少小汽车出行,建设公交都市 191
3.4 长期看,需要空间紧凑、产城融合的城市发展,从源头上减少出行需求 192
附件:国外案例 193
报告七 上海市民对上海交通拥堵现状及治理政策评价调查&周向红 201
1上海交通拥堵状况特征明显 201
1.1 拥堵状况较三年前总体加剧,市民对此感受强烈 201
1.2 时段性拥堵情况较为明显 202
1.3 区域性极端拥堵情况突出 203
2上海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203
2.1 机动出行需求增加 203
2.2 公交出行率偏低 204
2.3 路网结构不合理 204
2.4 道路资源挤占严重 205
3缓解上海交通拥堵的若干建议 205
3.1 强化外地牌照车辆限行政策,保障主干路网畅通 205
3.2 完善公共交通,构建便捷有序的轨道交通系统 207
3.3 发展智慧交通,提升交通组织水平 208
3.4 倡导绿色交通方式,扭转出行观念 209
上海市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同济分中心简介 210
同济大学城市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简介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