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行在漫漫从教求索路 1
第一章 引导—发现教学法理论构建 6
第一节 对语文特征及其学科性质的审视 6
第二节 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 10
第三节 对相关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5
第四节 引导—发现教学法的理论视点 22
第二章 引导—发现教学法的意义特征及原则 27
第一节 引导—发现教学法实质意义 27
第二节 “主体”“发展”的时代特征 29
第三节 引导—发现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31
第三章 引导—发现教学法的课堂形态 35
第一节 创设问题情境 36
第二节 显现结构层次 38
第三节 激发动态活力 43
第四章 引导—发现教学法的实施程序 47
第一节 结构编制的原理 47
第二节 课堂基本结构 50
第三节 结构中的环节 51
第四节 一般的教学程序 54
第五章 探究性课型的设计与操作 58
第一节 探究性课型的特点 59
第二节 探究性课型的教学设计 60
第三节 “微言有大义”(典型课例评析之一) 63
第四节 应用操作的说明 74
第六章 比较性课型的设计与操作 76
第一节 比较性课型的特点 77
第二节 比较性课型的教学设计 79
第三节 “相比有相知”(典型课例评析之二) 82
第四节 应用操作的说明 94
第七章 研读性课型的设计与操作 96
第一节 研读性课型的特点 97
第二节 研读性课型的教学设计 98
第三节 “个中有三味”(典型课例评析之三) 101
第四节 应用操作的说明 113
第八章 体验性课型的设计与操作 115
第一节 体验性课型的特点 116
第二节 体验性课型的教学设计 118
第三节 “移情别有情”(典型课例评析之四) 122
第四节 应用操作的说明 136
第九章 情景性课型的设计与操作 139
第一节 情景性课型的特点 140
第二节 情景性课型的教学设计 141
第三节 “入境始与亲”(典型课例评析之五) 143
第四节 应用操作的说明 150
第十章 引导—发现教学法的发展轨迹及其效果影响 152
第一节 引导—发现教学法形成的阶段 152
第二节 从学生个案调查看教学效果 157
第三节 从教师个案调查看师资培养 162
第四节 从专家评价看科研价值 172
附录 184
实践与理论的双向效应——评贺诚的“引导—发现”教学策略 184
“诗的语文教学”与“语文教学的诗”——论贺诚引导—发现教学法的“诗化”教学艺术 186
走近贺诚(报告文学)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