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本草 刘启庭医学经验续编》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启庭述;王福席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744284
  • 页数:78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总结介绍著名中医刘启廷先生的临床用药经验,于临床常用的386味中药,除介绍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外,重点介绍同类药的其性和每味药的个性。尤其是对药物的配伍应用,更为详明,而独具特色。并详细介绍十二种常见病证的分型、治疗方药,对临床医生很有参考价值。

目录 1

第一章 解表药 1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 1

一、麻黄 1

二、桂枝 3

三、紫苏 5

四、荆芥 7

五、羌活 9

六、防风 11

七、白芷 12

八、藁本 14

九、细辛 16

十、辛夷 18

十一、生姜 19

十二、葱白 21

十三、胡荽 23

十四、香薷 24

十五、鹅不食草 26

十六、苍耳子 27

小结 28

附 感冒证治五法 31

第二节 辛凉解表药 32

一、薄荷 32

二、牛蒡子 34

三、蝉蜕 36

四、桑叶 37

五、菊花 40

六、蔓荆子 41

七、淡豆豉 43

八、浮萍 44

九、葛根 46

十、柴胡 48

十一、升麻 50

小结 51

第二章 清热药 54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54

一、石膏 55

二、寒水石 57

三、知母 59

四、栀子 61

五、天花粉 63

六、芦根 65

七、莲子心 67

八、竹叶 68

小结 69

第二节 清热明目药 71

一、夏枯草 71

二、决明子 73

三、青葙子 74

四、密蒙花 75

五、谷精草 76

六、木贼草 78

七、茺蔚子 79

小结 81

第三节 清热凉血药 82

一、生地黄 82

二、玄参 84

三、牡丹皮 87

四、赤芍 89

五、水牛角 91

六、紫草 92

七、白头翁 95

八、白茅根 96

九、丝瓜络 98

小结 99

第四节 清热燥湿药 102

一、黄芩 102

二、黄连 103

三、黄柏 105

四、龙胆草 107

五、苦参 108

六、白鲜皮 110

七、秦皮 111

小结 113

第五节 清热解毒药 115

一、金银花 116

二、连翘 117

三、紫花地丁 119

四、蒲公英 120

五、大青叶 122

六、板蓝根 123

七、青黛 125

八、败酱草 126

九、鱼腥草 128

十、射干 129

十一、马勃 130

十二、山豆根 132

十三、漏芦 133

十四、贯众 134

十五、土茯苓 136

十六、蚤休 137

十七、马齿苋 139

十八、鸦胆子 140

十九、无花果 141

二十、穿心莲 143

二十一、半枝莲 144

二十二、半边莲 146

二十三、白花蛇舌草 147

二十四、山慈菇 149

二十五、黄药子 150

小结 151

第六节 清退虚热药 155

一、青蒿 155

二、白薇 157

三、银柴胡 158

四、地骨皮 159

五、胡黄连 161

小结 163

附 低热证治十法 165

第三章 祛暑药 169

一、香薷 169

二、藿香 169

三、佩兰 170

四、白扁豆 172

五、绿豆 174

六、西瓜 176

七、荷叶 177

小结 179

第四章 祛风湿药 182

一、独活 182

二、秦艽 184

三、苍术 185

四、木瓜 188

五、威灵仙 190

六、桑枝 192

七、桑寄生 193

八、五加皮 195

九、海桐皮 196

十、豨莶草 198

十一、透骨草 199

十二、伸筋草 201

十三、老鹳草 202

十四、苍耳子 203

十五、千年健 205

十六、海风藤 206

十七、络石藤 208

十八、蚕砂 209

十九、虎骨 210

二十、马钱子 212

二十一、白花蛇 214

二十二、徐长卿 215

二十三、虎杖 216

小结 218

附 痹症证治五法 222

第五章 祛寒药 224

一、附子 224

二、川乌 226

三、肉桂 227

四、干姜 230

五、高良姜 233

六、吴茱萸 234

七、小茴香 237

八、丁香 239

九、草果 240

十、川椒 242

十一、胡椒 244

十二、荜茇 246

十三、荜澄茄 247

十四、艾叶 249

小结 251

附 泄泻证治八法 255

第六章 泻下药 257

第一节 攻下药 257

一、大黄 257

二、芒硝 260

三、番泻叶 262

四、芦荟 263

小结 264

第二节 峻下逐水药 266

一、甘遂 266

二、大戟 268

三、芫花 269

四、牵牛子 270

五、商陆 272

六、巴豆 273

小结 274

第三节 润下药 276

一、火麻仁 276

二、郁李仁 277

小结 278

附 便秘证治九法 279

第七章 利水渗湿药 281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 281

一、茯苓(包括赤茯苓、茯苓皮、茯神,四者为一物) 281

二、猪苓 284

三、泽泻 285

四、车前子 287

五、防己 290

六、薏苡仁 291

七、冬瓜皮(附冬瓜子) 292

八、赤小豆 294

九、玉米须 296

小结 297

附 肾炎证治五法 299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300

一、萹蓄 300

二、瞿麦 302

三、木通 303

四、通草 304

五、灯心草 306

六、淡竹叶 307

七、地肤子 309

八、冬葵子 310

九、石韦 311

十、海金沙 313

十一、滑石 314

十二、萆薢 316

十三、茵陈 317

十四、金钱草 318

小结 320

第八章 安神药 323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323

一、龙骨(附龙齿) 323

二、牡蛎 325

三、朱砂 327

四、琥珀 328

五、珍珠 330

六、珍珠母 331

七、紫石英(附白石英) 333

小结 335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 337

一、酸枣仁 337

二、柏子仁 339

三、远志 340

四、合欢皮 342

五、夜交藤 343

小结 344

第九章 平肝熄风药 347

一、天麻 347

二、钩藤 349

三、白蒺藜 350

四、代赭石 352

五、磁石 354

六、石决明 356

七、羚羊角(附山羊角) 357

八、玳瑁 359

九、地龙 360

十、僵蚕 362

十一、全蝎 364

十二、蜈蚣 365

小结 367

附 高血压证治五法 370

第十章 开窍药 372

一、牛黄 372

二、麝香 374

三、冰片 375

四、苏合香 376

五、菖蒲 378

六、鹅不食草 379

小结 381

附 头痛证治十二法 382

第十一章 止咳化痰药 386

第一节 止咳平喘药 386

一、杏仁 386

二、桔梗 388

三、白前 391

四、百部 392

五、紫菀 394

六、款冬花 396

七、旋覆花 398

八、桑白皮 399

九、枇杷叶 401

十、白果 403

十一、苏子 405

十二、葶苈子 406

十三、马兜铃 408

小结 410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413

一、前胡 413

二、川贝母 414

三、瓜蒌 416

四、竹茹 418

五、木蝴蝶 420

六、天竺黄 421

七、竹沥 423

八、海浮石 425

九、瓦楞子 426

十、海藻 427

十一、昆布 429

十二、海蛤壳 430

十三、礞石 431

十四、胖大海 432

小结 434

第三节 温化寒痰药 437

一、半夏 437

二、天南星 440

三、白附子 442

四、白芥子 443

五、皂荚 445

小结 447

附 咳嗽证治十四法 449

第十二章 理气药 453

一、香附 453

二、木香 455

三、乌药 458

四、陈皮(附橘红、橘络、橘核、橘叶) 459

五、青皮 461

六、枳实 463

七、厚朴 465

八、砂仁 467

九、白豆蔻 469

十、川楝子 472

十一、薤白 474

十二、大腹皮 475

十三、甘松 477

十四、佛手 478

十五、沉香 479

十六、檀香 481

十七、柿蒂 482

十八、荔枝核 483

十九、路路通 485

小结 486

附 胃病证治七法 491

第十三章 理血药 493

第一节 活血化瘀药 493

一、川芎 493

二、丹参 495

三、桃仁 497

四、红花 498

五、藏红花 500

六、益母草 502

七、泽兰 504

八、三棱 505

九、莪术 506

十、郁金 507

十一、片姜黄 510

十二、元胡 512

十三、五灵脂 513

十四、乳香 515

十五、没药 516

十六、苏木 518

十七、降香 520

十八、牛膝 521

十九、穿山甲 523

二十、皂角刺 525

二十一、鸡血藤 526

二十二、王不留行 528

二十三、刘寄奴 529

二十四、水蛭 530

二十五、虻虫 531

二十六、?虫 533

二十七、自然铜 534

二十八、血竭 535

小结 536

附 冠心病证治六法 541

一、蒲黄 542

第二节 止血药 542

二、仙鹤草 544

三、白及 545

四、藕节 547

五、棕榈 547

六、灶心土 549

七、三七 550

八、血余炭 552

九、茜草根 553

十、小蓟 554

十一、花蕊石 556

十二、旱莲草 557

十三、侧柏叶 558

十四、地榆 560

十五、槐角 561

小结 562

第十四章 补益药 567

第一节 补气药 567

一、人参 567

二、党参 571

三、太子参 573

四、黄芪 574

五、山药 577

六、白术 580

七、黄精 582

八、甘草 583

九、大枣 586

十、饴糖 588

十一、蜂蜜 589

小结 591

第二节 助阳药 596

一、鹿茸 596

二、海狗肾 598

三、蛤蚧 600

四、胎盘(紫河车) 601

五、冬虫夏草 602

六、巴戟天 603

七、淫羊藿 604

八、仙茅 606

九、肉苁蓉 608

十、锁阳 609

十一、补骨脂 610

十二、益智仁 612

十三、胡桃 614

十四、狗脊 616

十五、杜仲 618

十六、续断 620

十七、骨碎补 622

十八、菟丝子 623

十九、沙苑子 625

二十、蛇床子 626

二十一、葫芦巴 628

二十二、阳起石 629

二十三、海马 630

二十四、鹿含草 632

小结 633

第三节 养血药 638

一、熟地黄 639

二、何首乌 640

三、当归 642

四、白芍 645

五、阿胶 647

六、桂圆肉 649

七、桑椹子 650

八、海参 652

小结 653

第四节 滋阴药 657

一、沙参 658

二、西洋参 659

三、天冬 661

四、麦冬 662

五、玄参 664

六、石斛 666

七、玉竹 668

八、百合 669

九、枸杞子 671

十、女贞子 672

十一、龟板(附龟板胶) 674

十二、鳖甲 676

十三、黑芝麻 677

十四、灵芝 678

小结 680

第十五章 收涩药 684

一、山茱萸 684

二、覆盆子 685

三、桑螵蛸 687

四、金樱子 688

五、五味子 690

六、五倍子 692

七、乌梅 693

八、诃子 695

九、肉豆蔻 697

十、莲子(附石莲子、莲须、莲房、荷蒂) 698

十一、芡实 700

十二、罂粟壳 702

十三、赤石脂 703

十四、乌贼骨 705

十五、椿根皮 707

十六、麻黄根 708

十七、浮小麦 709

十八、石榴皮 710

十九、刺猬皮 712

小结 713

附 带下病证治四法 720

第十六章 消导药 721

一、莱菔子 721

二、山楂 722

三、六曲 724

四、麦芽 726

五、谷芽 727

六、鸡内金 728

小结 730

参考资料 733

病证方药索引 734

对药索引 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