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计概论 1
1.1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
1.1.1 审计产生的基础 2
1.1.2 审计关系的构成 3
1.2审计的对象、职能和作用 4
1.2.1 审计的对象 4
1.2.2审计的职能 5
1.2.3审计的作用 6
1.3审计的分类及特征 6
1.3.1 审计的分类 6
1.3.2审计的特征 8
1.4.2我国的审计人员 9
1.4.1我国的审计机构 9
1.4审计的机构和人员 9
1.4.3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及法律责任 10
2审计的证据、依据和准则 12
2.1审计证据 13
2.1.1审计证据的涵义 13
2.1.2审计证据的种类 13
2.1.3审计证据的特征 15
2.1.4审计证据的收集、鉴定和综合 16
2.2审计依据 17
2.2.1审计依据的涵义 17
2.2.2审计依据的种类 17
2.2.3审计依据的特点 19
2.2.4审计依据的运用 19
2.3.1独立审计准则体系构成 20
2.3独立审计准则 20
2.3.2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的结构和内容 21
2.4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22
2.4.1 审计质量控制的概念及构成 22
2.4.2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的内容与程序 22
3审计程序和方法 24
3.1审计程序 24
3.1.1 审计计划阶段 25
3.1.2审计实施阶段 28
3.1.3 审计终结阶段 28
3.2审计方法 29
3.2.1审计的基本方法 29
3.2.2审计的技术方法 30
4.1.1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目标 33
4.1内部控制审计 33
4内部控制与风险基础审计 33
4.1.2 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 35
4.1.3 内部控制制度的描述方法 37
4.1.4 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 38
4.1.5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40
4.2风险基础审计 40
4.2.1风险基础审计的形成与特征 40
4.2.2风险基础审计的程序 41
5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 44
5.1审计工作底稿 44
5.1.1 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 44
5.1.2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46
5.1.3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48
5.1.4审计档案的管理 49
5.2.1审计报告的涵义 50
5.2审计报告 50
5.2.2编制审计报告的一般原则 52
5.2.3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52
5.2.4审计报告的基本类型 53
5.2.5审计报告的编制 58
5.2.6特殊目的的审计报告 62
6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65
6.1概述 66
6.1.1业务循环审计内容 66
6.1.2分项审计与业务循环审计的关系 66
6.1.3销售与收款循环中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66
6.1.4销售与收款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 68
6.2.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符合性测试 70
6.2.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70
6.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70
6.3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71
6.3.1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目标 71
6.3.2主营业务收入实质性测试程序 71
6.4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审计 73
6.4.1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 73
6.4.2应收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74
6.4.3坏账准备审计 76
6.5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77
6.5.1应收票据审计 77
6.5.2预收账款审计 78
6.5.3应交税金审计 78
6.5.4其他应交款审计 79
6.5.5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审计 79
6.5.7其他业务利润审计 80
6.5.6 营业费用审计 80
7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 82
7.1概述 82
7.1.1购货与付款循环中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82
7.1.2购货与付款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 83
7.1.3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审计目标 84
7.2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84
7.2.1职责分离控制 84
7.2.2请购控制 85
7.2.3订货控制 85
7.2.4验收控制 85
7.2.5应付账款的控制 86
7.2.6付款控制 86
7.2.7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符合性测试 86
7.3.2应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 87
7.3应付账款的审计 87
7.3.1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 87
7.4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 88
7.4.1 固定资产审计 88
7.4.2 累计折旧审计 90
7.5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91
7.5.1预付账款审计 91
7.5.2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审计 91
7.5.3工程物资审计 93
7.5.4在建工程审计 93
7.5.5 固定资产清理审计 95
7.5.6应付票据审计 96
8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 98
8.1概述 98
8.1.1 生产与费用循环中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98
8.1.2生产与费用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 99
8.2.1 生产与费用循环的内部控制 100
8.2.2生产与费用循环的符合性测试 100
8.2生产与费用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100
8.3存货成本审计 101
8.3.1存货成本的审计目标 101
8.3.2存货成本的实质性测试 101
8.3.3对存货实施分析性复核 103
8.3.4存货监盘 103
8.3.5存货计价审计和截止测试 105
8.4.2应付工资的实质性测试 106
8.5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106
8.5.1存货相关账户审计 106
8.4.1应付工资的审计目标 106
8.4应付工资审计 106
8.5.2费用相关账户审计 108
9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110
9.1概述 110
9.1.1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特征 111
9.1.2筹资与投资循环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111
9.1.3筹资与投资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 111
9.2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112
9.2.1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112
9.2.2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113
9.3借款审计 115
9.3.1借款的审计目标 115
9.3.2借款的实质性测试 115
9.4所有者权益审计 117
9.4.1所有者权益的审计目标 117
9.4.2所有者权益的实质性测试 118
9.5投资审计 123
9.5.1投资的审计目标 123
9.5.2投资的实质性测试 123
10货币资金循环审计 127
10.1概述 127
10.1.1货币资金循环与各业务循环之间的关系 127
10.1.2货币资金循环中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127
10.2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128
10.2.1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128
10.2.2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测试 128
10.3库存现金审计 129
10.3.1库存现金的审计目标 129
10.3.2库存现金的内部控制 129
10.3.4库存现金的实质性测试 130
10.3.3库存现金的符合性测试 130
10.4银行存款审计 132
10.4.1银行存款的审计目标 132
10.4.2银行存款的内部控制 133
10.4.3银行存款的符合性测试 133
10.4.4银行存款的实质性测试 133
10.5其他货币资金审计 136
10.5.1其他货币资金的审计目标 136
10.5.2其他货币资金的符合性测试 136
10.5.3其他货币资金的实质性测试 137
11会计报表审计 138
11.1概述 138
11.1.1会计报表审计的意义与目标 138
11.1.2会计报表编制中常见的错弊 140
11.2.1资产负债表的审计目标 141
11.2资产负债表审计 141
11.2.2资产负债表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144
11.2.3资产负债表的实质性测试 148
11.3利润表审计 149
11.3.1利润表的审计目标 150
11.3.2利润表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152
11.4现金流量表审计 155
11.4.1现金流量表的构成 156
11.4.2现金流量表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159
11.4.3现金流量表的实质性审查 160
12计算机审计 165
12.1概述 165
12.1.1计算机审计的涵义 165
12.1.2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166
12.1.3计算机审计的必要性 166
12.1.4计算机审计的特点 167
12.2计算机审计技术 168
12.2.1测试数据 168
12.2.2平行模拟 169
12.2.3整体测试法 169
12.2.4标记和跟踪 169
12.3计算机审计的方法 170
12.3.1模拟数据法 170
12.3.2重新处理法 170
12.3.3程序检查法 171
13其他鉴证代理业务 173
13.1验资业务及其报告 174
13.1.1概述 174
13.1.2验资的种类 174
13.1.4验资的方法 175
13.1.3验资的原则 175
13.1.5验资的步骤 176
13.1.6验资报告 178
13.2资产评估 179
13.2.1概述 179
13.2.2资产评估的程序 179
13.2.3资产评估的方法 180
13.2.4资产评估报告 182
13.3税务代理 183
13.3.1税务代理的原则 184
13.3.2税务代理的内容 184
13.3.3税务代理的程序 184
13.4代理记账 185
13.4.1代理记账的原则 185
13.4.3代理记账的程序 186
13.4.2代理记账的内容 186
附录 188
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188
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192
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三) 197
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四) 202
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五) 206
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六) 210
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七) 215
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八) 219
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九) 224
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十) 229
参考文献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