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精义》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道晖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43841681
  • 页数:409 页
图书介绍:本书精要地阐明法的“义理”,全书分为12立章:法学论、法本体、法自由、法权利、法理念、法结构、法运行、法统治、法效用、法社会、法发展。

第一章 法学论 1

(一)法的词义 2

一、法的概念 2

第一节 法的概念与法学 2

(二)法的形式分类 3

二、法学的特点 4

(三)应然法与实然法 4

(一)法学与自然科学的同异 5

(二)法学与一般社会学科的同异 6

(三)法学与人文学科的异同 7

(一)真理不止一个:多面视角与多维思考 8

一、思维方式和视角的多样化 8

第二节 法学的视角与法学思维 8

(二)答案的多样性不一定证明谁对谁错 9

(一)法律可让死人复活 10

二、人 10

(三)宪法关系中的人 11

(二)法律意义上的人 11

(四)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人 12

(五)刑法上的人 13

(一)自然事实与法律事实 14

三、事实 14

(六)诉讼法律关系中的人 14

(二)法律事实的特征和要件 15

(一)“情理是法的生命” 16

四、情理 16

(二)揆情度理,古已有之 17

(一)假定 18

五、法律思维逻辑 18

(三)拟制 19

(二)推定 19

(四)比照 20

(五)推理 21

(二)各学派对法学对象的不同观点 22

(一)法现象与法律现象 22

第三节 法学的对象、门类与派别 22

一、法学的对象 22

二、法学的门类 23

三、法学的派别 25

(一)自然法学学派 26

(二)分析法学学派 29

(三)社会法学学派 30

(一)由知识性的“是什么”到哲理性的“为什么” 31

一、法理学的对象 31

第四节 法理学与法学者的使命 31

(二)法理学的缘起 32

(一)前30年:法学是重灾区 33

二、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历史命运 33

(二)改革开放初期:步履维艰 34

(三)走出法学幼稚阶段 35

(一)与其他法学学科的沟通 36

三、中国法理学的使命 36

(三)形成独立学派 37

(二)要有全球化新思维 37

(四)为时代的正义思考和鼓呼 38

第二章 法本体 41

一、关于法的本源的各派理论 42

第一节 法的本源 42

(四)历史法学派 43

(三)分析法学派 43

(一)神法学派 43

(二)自然法学派 43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法源论 44

二、法的起源 44

(五)现代法人类学派 44

(二)对法的起源的辨析 45

(一)国家消亡不等于法也整体消亡 47

三、法的“消亡”析 47

一、认识和把握法的本质的方法 48

第二节 法的本质 48

(二)“消亡”的只是国家的制定法 48

(一)本质的多面性 49

(三)本质内容与本质形式 50

(二)本质的多层次性 50

(四)克服“抽象思维”习惯 51

(一)有社会才有法和法律 52

二、法存立的社会基础 52

(二)法最终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53

(一)启蒙思想家论法与法律的区别 54

三、法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54

(二)马克思论作为社会存在的法与作为社会意识产物的法律的区别 55

(三)法为什么属于客观社会存在 56

(四)法权关系:经济关系和法律意识形态的中介 58

四、法的本质内容:自由、权利、权力三维一体 59

(一)自由:法的根本理念 60

(二)权利:法对自由的确认 61

(三)权力:法的支柱 62

五、法的本质形式 64

(二)法的权威性:法和法律的存立基础 65

(一)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普遍适用的行为规范 65

(三)法的可诉性 68

第三章 法自由 70

(二)实践哲学的自由观 71

(一)哲学家头脑中的自由 71

第一节 认识论上的自由与社会性的自由 71

一、哲学认识论上的自由 71

(一)社会意义上的自由 72

二、社会实践理性的自由 72

(二)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73

(三)作为人权的自由 75

一、法律与自由的关系 76

第二节 法律上的自由权利 76

(一)对自由的法律限制 77

二、法律对自由的保护与限制 77

(三)对自由的法律保护 78

(二)内在限制与外在限制 78

(一)自由的一种形式制约着另一种形式 79

三、自由的整体性与自由的不等价 79

(三)自由不可自弃 80

(二)自由的不等价 80

(一)平等优先与自由优先 81

一、自由与平等 81

第三节 自由与平等、秩序的矛盾和平衡 81

(二)平等的自由与不平等的自由 82

(二)没有秩序的自由与没有自由的秩序 83

(一)良好的法律即良好的秩序 83

二、自由与秩序 83

(三)“明显而即时危险”与“危险倾向” 84

第四章 法权利 85

二、对权利本质的各种解说 86

一、权利一词的由来 86

第一节 权利的概念与论说 86

(三)意志论 87

(二)自由论 87

(一)资格论 87

(五)利益论 88

(四)可能论 88

(七)多要素论 89

(六)法力论 89

一、对自然权利理论的剖析 90

第二节 人权与权利的起源和存在的形式 90

二、社会自在权利的形成 91

(三)社会性权利在国家产生前即已存在 92

(二)社会性权利是基于社会关系而产生的社会要求…… 92

(一)社会性权利存在于人类社会…… 92

(四)“社会自在权利”与“国家法定权利”是相对应的权利存在形式 93

(一)应有权利:人权、道德权利 94

三、权利的几种存在状态 94

(二)自在权利:习惯权利 97

(三)法定权利 99

(四)实享权利 100

(一)自然法学的权利转化观 102

一、由社会自在权利转化为法定权利 102

第三节 社会自在权利与法定权利的相互转化 102

(二)权利转化的条件和形式 103

(一)善意的转化 104

二、法定权利返归于社会权利 104

(二)恶意的取消 105

(二)权利法定也是对自在权利的限制 106

(一)权利法定是对自在权利的确认和保护 106

三、法定权利对人权的保护与限制 106

(一)“非法之法”与不法的法定权利 107

四、不法的法定权利与抵抗权 107

(二)对恶法的抵抗权 109

一、人权的自然性与社会性 111

第四节 人权的本性与价值位阶 111

(一)人权普遍性的含义 112

二、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12

(二)对否定人权的普遍性的“理由”的评析 113

三、人权普遍性的历史发展过程 114

(二)奴隶与封建社会中的人权 115

(一)有人类社会就有人权 115

(三)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权 116

(一)人权观的历史发展 117

四、人权观与人权制度的历史发展 117

(二)三代人权论 118

(二)没有主权是否就没有人权与有主权是否就一定能保护人权 119

(一)对国家主权要作阶级分析 119

五、人权与主权 119

六、国家权力与个体人权的关系 120

(三)人权和超国家权力对国家主权的挑战 120

七、生存权与政治人权何者“首要” 121

一、集体权利与个体权利的不同形态 123

第五节 个体权利与集体权利 123

(二)个体公权利 124

(一)个体私权利 124

(五)集体公有权利 125

(四)个体共有权利 125

(三)群体同有权利 125

(七)个体与集体并有的权利 126

(六)社会共享的公共权利 126

(五)集体权利与个体权利相互对立或对抗 127

(四)集体权利与个体权利相互转化 127

二、集体权利与个体权利的辩证关系 127

(一)集体权利与个体权利平等并存、互不侵犯 127

(二)集体权利与个体权利相互依存 127

(三)个体权利对集体权利的监督与制约 127

(一)个人权利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128

三、集体权利与个体权利在人权中的地位 128

(二)集体权利与个体权利在社会主义人权中的地位 129

(一)什么是“权利推定” 130

一、权利推定的含义 130

第六节 权利推定 130

(二)权利推定与权力推定 131

(三)实行权利推定的意义 132

(一)由权利推定权利 133

二、权利推定的几种形式 133

(四)依“法不禁止即自由”原则推定权利 135

(三)依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精神推定权利 135

(二)由义务推定权利 135

(二)必须是应有且能有的权利 137

(一)必须有法律根据 137

(五)对习惯权利合法性的推定 137

三、权利推定应遵循的原则 137

(四)推定必须宽严适度 138

(三)必须依一定的法律程序 138

(一)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 139

一、义务的概念 139

第七节 法律义务 139

二、权利与义务关系:本质内容与本质形式 140

(二)法律义务的诸种界说 140

(一)法律是权利义务的统一体 141

(二)权利义务:法的本质内容与本质形式 142

(三)履行法律义务的法理根据 143

(四)义务的交易 144

第五章 法权力 145

一、权力在法理学上的地位与意义 146

第一节 权力的来源与特征 146

(一)对权力的各种界说 147

二、权力的概念 147

(二)权力的本质要素 148

(三)权力的本质形式特征 150

(一)权利与权力的相互渗透 152

三、权力与权利的矛盾统一 152

(二)权利与权力的相互依存 153

(三)权利与权力的相互转化 154

(四)对应关系不同 155

(三)法律地位不同 155

四、权利与权力的区别 155

(一)行为主体与行为属性不同 155

(二)强制性不同 155

(六)权利集中与权力分立的不同 156

(五)自由度不同 156

(四)权利制衡权力 157

(三)权力否定权利 157

五、权利与权力的冲突 157

(一)权利限制或否定权力 157

(二)权力限制权利 157

(二)行政权向社会的部分转移 158

(一)立法权的社会参与 158

第二节 权力的多元化与社会化 158

一、国家权力的历史演化 158

二、国家权力内部分权的社会化 158

(一)社会权力的含义 159

三、与国家权力相对应的社会权力 159

(三)司法权的社会性 159

(二)社会权力的威力 160

(三)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权力 161

(一)社会权力的历史发展 163

四、社会权力的渊源 163

(二)现代社会权力的新特点 164

(一)二者之同 166

五、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异同 166

(二)二者之异 167

(一)社会权力对国家权力的作用 168

六、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的互动关系 168

(二)国家权力对社会权力的控制与利用 170

(一)全球化中的超国家权力 171

七、超国家权力与国际社会权力 171

(一)政治民主化的必然要求 172

八、权力多元化、社会化的意义 172

(二)全球化中的国际社会权力 172

(三)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 173

(二)权力人民性的进步 173

一、权力制约的多种思路和理论 174

第三节 权力的制衡 174

(一)分权与制衡的含义 175

二、以国家权力制衡国家权力 175

(二)权力的位阶制约与权力的平衡制约 176

(三)“权力分立”的阶级性与非阶级性 177

(一)广泛分配权利…… 178

三、以公民权利制衡国家权力 178

(三)优化权利结构…… 179

(二)集体行使权利…… 179

(一)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是对立的统一 180

四、以社会权力制衡国家权力 180

(四)强化权利救济…… 180

(五)提高全民权利意识…… 180

(六)掌握权利制衡权力的度…… 180

(二)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权力的作用 181

(三)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权力 183

一、法的时代精神 185

第一节 法的精神与目的 185

第六章 法理念 185

(一)法精神的科学涵义 186

(二)法的时代精神与阶级精神 187

(一)法律的目的的意义 188

二、法的目的 188

(三)法的时代精神的地位:法制和法律体系的灵魂 188

(二)立法的目的的意义 189

(三)社会主义立法的总目的 190

(四)设定立法目的的要则 191

(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 192

一、对法与正义的各种界说 192

第二节 法与正义 192

(二)自然法学的正义观 193

(三)罗尔斯的正义观 194

二、唯物史观的正义观 195

(四)人民权利的最终保护神 196

(三)矫正权力腐败的社会力量的依托 196

三、正义在法律中的地位与作用 196

(一)体现时代精神和衡量法的良恶的基准 196

(二)推进法治文明的动力 196

(一)平等的概念 197

一、平等观的历史发展 197

(五)实现社会公正的可靠保障 197

第三节 法律上的平等与公平 197

(二)平等观的历史性和阶级性 198

(三)平等与公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00

(二)平等是历史的产物 200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平等观 200

(一)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平等要求 200

(一)法律上的平等概念与分类 201

三、法律上的平等 201

(四)法律上的平等不等于事实上的平等 201

(二)立法中的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 202

(一)公平在立法中的价值和地位 203

四、法律上的公平 203

(三)立法上权利平等的争议 203

(二)立法上平等与公平的关系 204

(一)利益的含义 205

一、利益在法律中的地位 205

第四节 法律与利益 205

(二)法的利益与利益的法 206

(一)对利益的认识与把握 208

二、立法中的利益权衡与调整 208

(二)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 209

(一)安全在法律中的价值和地位 212

一、法律与安全 212

第五节 法与安全、秩序 212

(二)人权与安全的矛盾与协调 213

(二)法律秩序与安全、稳定的关系 214

(一)秩序的一般含义 214

二、法律与秩序 214

一、法律效益与效率的概念 215

第六节 法律上的效益与效率 215

(一)法律效益与法律实效的联系与区别 216

二、法律效益与立法效益的含义 216

(二)法律效益与立法目的和社会目的的对比关系 217

(三)立法效益与法律效益的联系与区别 218

(二)法律成本的构成与立法成本 219

(一)法律效率的概念 219

三、法律效率与立法效率 219

(一)依靠社会自我调节,节制法律的干预 220

四、提高立法效益与效率的方略 220

(三)多行间接诱导,少作硬性规限 221

(二)把握立法最佳时机,增进立法效益 221

(五)估量法律规范的损益,作出立法倾斜或平衡 222

(四)加强法律效果预测,选择高效的法律规范 222

(二)二者兼顾:补偿正义 223

(一)正义与功利的冲突 223

五、公平与效率在立法上的矛盾与协调 223

一、法律程序的概念 224

第七节 正当法律程序 224

(一)法律程序的工具价值 225

二、法律程序的价值 225

(二)法律程序的正义价值 226

第七章 法结构 228

(一)法律规范的含义 229

一、法律规范的概念与要素 229

第一节 法律规范与法律原则 229

(二)法律规范的要素与作用 230

二、法律规范的位阶 232

(三)法律规范的分类 232

(一)法律规则 233

三、法律规则与原则 233

(二)法律原则 235

(一)法律责任的本质 237

一、法律责任 237

第二节 法律责任与赏罚 237

(二)法律责任的特征 238

(三)法律责任的不同形式 239

(四)法律责任的不同种类 240

(一)法律上的激励 242

二、赏与罚 242

(二)法律上的处罚 243

一、法系 244

第三节 法系与法律体系 244

(一)构成要素不同 245

二、法律规范体系与立法文件体系 245

三、法律规范体系的结构 246

(四)部门法规范的单一性与法律文件规范的多元性不同 246

(二)建构的主体与对象不同 246

(三)内涵的差异 246

(二)公法系统 247

(一)公法与私法之区分 247

(三)私法系统 248

(四)社会法系统 249

(一)规范等级层次 250

四、立法体系的结构 250

五、研究与建构立法体系的意义 251

(二)法律体系结构 251

(三)结构优化原则 252

(二)纲目有序原则 252

六、建构法律体系的原则 252

(一)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指导思想原则 252

第八章 法效用 254

(一)法律效力的本原和要件 255

一、法律效力的含义 255

第一节 法律效力与实效 255

(二)法律效力与法的道德效力 256

(二)有效力无实效的法律只是一纸空文 258

(一)法律效力与法律实效的区别 258

二、法律实效 258

(一)法律的时间效力 259

三、法律效力的类别 259

(三)法律的对人效力 260

(二)法律的空间效力 260

(一)法律解释的意义 261

一、法律解释 261

(四)法律规范的效力位阶 261

第二节 法律解释与法律适用 261

(二)法律解释的必要性与作用 262

(三)法律解释学的各派理论 264

(四)法律解释的规则与方法 267

(五)我国当代的法律解释体制 269

二、法的适用 271

(二)评价与指引作用 272

(一)社会调整与控制功能 272

第三节 法律的功能 272

一、法的功能与作用 272

(一)法律社会功能的局限性 273

二、法律功能的局限性 273

(三)预测作用 273

(四)警戒、激励作用 273

(二)法律自身本性的局限性 275

(一)法律外部的补偿 276

三、对法律局限性的补偿 276

(三)立法者的局限性与立法的局限性 276

(二)法律内部的补偿 277

(二)法制过苛的弊端 278

(一)疏严有度 278

第四节 法律的社会控制限度 278

一、法律的适度控制与过度控制 278

(一)自我防卫原则 280

二、法律中的防卫原则与比例规则 280

(二)比例原则 281

(一)泛立法主义的弊端 283

三、立法节制与泛立法主义 283

(二)立法节制与“除法化” 284

第九章 法运行 286

(三)法意识的观念与特征 287

(二)法意识与法律意识 287

第一节 法意识 287

一、法意识的含义 287

(一)什么是法意识 287

二、法意识的分类 289

(一)社会的共同需要 290

三、立法意识的形成 290

(三)立法主体的认知和共识 291

(二)社会共同意志的形成 291

(一)立法的概念 292

一、立法的概念、特征与本质 292

第二节 国家立法权的性质与地位 292

(二)立法行为的特征 293

(三)立法行为的本质 296

二、立法权的概念与性质 297

(一)立法权是相对独立的权力 298

(二)立法权是最高国家权力 299

(三)立法权是整体权力 300

三、防止对国家立法权的侵越和立法权的异化 302

(一)行政权及其立法行为对国家立法权的侵越 303

(二)司法权对立法权的侵犯 304

(四)国家立法权的异化及其防止 305

(三)地方立法规权对国家立法权的侵犯 305

(一)什么是“行政” 306

一、行政与行政权的要义 306

第三节 现代行政法治的理念与原则 306

(一)公有权力观 307

二、公共行政的法治理念 307

(二)行政权的性质 307

(三)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308

(二)服务行政观 308

(五)克己奉公的政风政德 309

(四)行政经费公家负担 309

(一)职权法定 310

三、依法行政原则 310

(三)职能分离 311

(二)法律最高 311

(五)自由裁量的法定限制 312

(四)权责统一 312

(一)从形式法治上升为实质法治 313

四、现代法治行政 313

(二)“法治行政”的几项原则及要件 314

(二)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 318

(一)行政程序的要义 318

五、力行行政程序法治 318

(一)司法权的性质 320

一、司法权的性质与特征 320

第四节 司法权的特征与司法理念 320

(二)司法权的特征 321

(三)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的区别 322

(一)司法活动的人民性与审判的中立性 323

二、司法权的社会地位 323

(二)司法过程的人民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监督 324

(三)司法权的部分社会化 325

(五)社会的安全阀和巩固政权的合法基础 326

(四)司法工作的国际接轨和司法权中的超国家权力 326

(二)实行司法独立:法治国家必具的条件 327

(一)重视人权保障:现代司法的基本精神 327

三、司法理念与原则 327

(三)坚持司法公正:司法工作的永恒主题 329

(四)强化司法权威:法治国家的生命所系 331

一、守法的要义 332

第五节 守法 332

(二)守法的客体 333

(一)守法的主体 333

(一)三种守法的境界 334

二、守法的境界与原则 334

(三)守法的法理性质 334

(二)守法应遵循的原则 335

(三)社会主体的法律素养 336

(二)立法过程的民主性、公开性 336

三、守法的保障 336

(一)良法 336

(四)社会法治文明环境 337

第十章 法统治 338

一、法制的概念 339

第一节 法制、法治与人治 339

二、法制与法治 340

(一)人治与法治:历代治国理念与模式之争 341

三、法治与人治 341

(二)法的统治还是个人统治:法治与人治的基本区别 344

(三)当代中国的人治的形态 345

(一)孔孟的德治观:以道德约束权力 347

四、法治与德治 347

(二)法治下的德政 348

(一)法治是人民之治,非群众之治 349

五、法治与“群治”和“党治” 349

(二)法治是以法治国,非“以党治国” 350

(二)法治原则 352

(一)法治理念 352

第二节 法治理念 352

一、法治的理念与原则 352

(三)法治的理想和法治化 354

(一)民主与法治的冲突 355

二、法治与民主 355

(一)宪政与宪治:活的宪法 356

三、法治与宪治 356

(二)民主与法治要受宪政制约 356

(一)形式法治 357

四、形式法治与实质宪治 357

(二)宪法与宪治:法治的灵魂、支柱与动力 357

(一)近代的“形式法治国”与现代的“实质法治国” 358

一、法治国的含义与类型 358

(二)实质法治 358

第三节 法治国家 358

(一)治国方略与价值目标的统一 360

二、依法治国与建立法治国家 360

(二)“自由法治国”与“社会法治国” 360

(二)依法治国重在依法治权 361

第十一章 法社会 364

(一)正确理解经济决定论 365

一、法源于经济 365

第一节 法与经济 365

(一)正向作用 367

二、法对经济的反作用 367

(二)经济全球化对法的影响 367

一、科技的发展与法律的困惑 368

第二节 科学技术对法律的挑战 368

(二)违反经济规律的法律的负向作用 368

(二)科技干预人的生命权与死亡权(安乐死) 369

(一)人类生殖科技的进步冲击法律 369

(一)新科技使私权保护遭遇新难题 370

二、先进科技促使法制的更新 370

(三)新科技促进立法与司法的科学化 371

(二)新科技诱发新的犯罪 371

一、德与法:古老的冲突 372

第三节 法与道德 372

(一)有德无法 373

二、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历史演变 373

(三)德法相争与“纳礼入律” 374

(二)德法混合 374

(四)法与德的新冲突 375

(五)德与法的分工配合,协调一致 376

(一)道德的内在性与外在性 377

三、道德的本质及其与法律的区别 377

(一)法律与道德的共同点 378

四、法律与道德的同异 378

(二)道德权力:道德的社会强制力 378

(二)法律与道德之差异 380

(一)对执政者的道德约束 382

五、以道德权力约束国家权力 382

(二)道德权力约束国家权力的法制化 383

(一)宗教的历史地位 384

一、法与宗教 384

第四节 法与宗教自由 384

(二)宗教与法律的异同 385

二、宗教信仰自由 386

(三)宗教与法律渊源相依的历史 386

(一)宗教自由发展史 387

(三)我国宗教自由的概况 388

(二)对宗教自由的法律保护 388

第十二章 法发展 390

(一)从原始法到现代法 391

一、法发展的历史类型与法的多元化 391

第一节 法社会化与法治社会 391

(三)中国法发展的社会趋势 392

(二)法的多元化 392

(二)法的社会化的途径 393

(一)法社会化的含义 393

二、法的社会化 393

(一)法治社会的含义 394

三、法治社会 394

(二)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互动关系 395

(二)法的形成和消亡是部分质变的漫长历史过程 397

(一)“消亡”的只是一定历史形态的法 397

第二节 法律的“消亡”与法的演进 397

一、国家性法律的“消亡” 397

(一)国家性法律的消亡过程 398

二、法的演进过程析 398

(二)不是所有的法要素同归于尽 399

一、全球化:当代最大的挑战 400

第三节 全球化与法 400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401

(一)全球化与民主法治世界化 402

二、全球化与全球法治 402

(二)全球化的社会影响 402

(三)全球化促使各国国内法制的演进 405

(二)全球化与球民权利 405

(二)全球化对我国法治的挑战 407

(一)“入世”是一场政治革命与法治革命 407

三、全球化与中国法治的促进 407

(三)全球化对我国深远的政治影响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