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燃烧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圣华,姚明宇,张宝剑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2591893
  • 页数:33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洁净燃烧技术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1 空气污染 1

1.1 空气污染概述 1

1.1.1 大气成分及其变迁 1

1.1.2 空气污染及污染物 2

1.1.3 空气污染指数 3

1.2 空气污染对人类及环境的危害 4

1.2.1 悬浮颗粒物污染与人体健康 4

1.2.2 氮氧化物污染与人体健康 5

1.2.3 二氧化硫污染与人体健康 5

1.2.4 一氧化碳污染与人体健康 5

1.2.6 空气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6

1.2.5 光化学烟雾污染与人体健康 6

1.2.7 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7

1.3 空气污染源 8

1.4 大气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9

参考文献 10

2 燃烧的基本理论 11

2.1 燃料及其特性 11

2.1.1 气体燃料 12

2.1.2 液体燃料 13

2.1.3 固体燃料 15

2.2 燃料的燃烧化学 17

2.2.1 化学计量空燃比 17

2.2.2 燃料的热值 19

2.2.3 绝热燃烧温度 20

2.3 可燃预混合气的燃烧 21

2.3.1 火花点火系统 21

2.3.2 火花放电 22

2.3.3 最小点火能量 23

2.3.4 预混燃烧 23

2.3.5 火焰传播界限 27

2.4 液体燃料喷雾与燃烧 28

2.4.1 液体燃料雾化装置简介 29

2.4.2 液体燃料喷射雾化机理 29

2.4.3 液体燃料喷雾油束特性参数 30

2.4.4 液体燃料的喷雾燃烧 35

2.5 煤粉的燃烧 38

2.5.1 煤粉燃烧概述 38

2.5.2 煤粉的着火 39

2.5.3 煤粉颗粒的燃烧 41

2.5.4 煤粉燃烧模型简介 44

参考文献 44

3 汽车发动机原理 45

3.1 内燃机的理论循环 45

3.2 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47

3.2.1 内燃机的工作行程 47

3.2.2 内燃机的换气损失和泵气损失 50

3.3 内燃机中的进气流动 52

3.2.3 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循环的比较 52

3.3.1 进气涡流 53

3.3.2 挤流 55

3.3.3 滚流 55

3.4 汽油机的燃烧及排放 56

3.4.1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56

3.4.2 循环变动与爆震燃烧 58

3.4.3 汽油机的排放特性 59

3.4.4 汽油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因素 63

3.5 柴油机的燃烧与排放 66

3.5.1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66

3.5.2 柴油机的有害排放 68

3.5.3 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因素 70

参考文献 73

4 汽车发动机的洁净燃烧技术 74

4.1 洁净燃料 74

4.1.4 洁净的汽油和柴油 74

4.1.2 醇类燃料 77

4.1.3 二甲醚燃料 83

4.2 汽油机的洁净燃烧技术 86

4.2.1 汽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87

4.2.2 发动机点火正时和喷油量控制 94

4.2.3 高效燃烧的组织 97

4.2.4 排气催化后处理技术 102

4.2.5 冷启动和暖机过程的排放控制 103

4.3 柴油机的洁净燃烧 107

4.3.1 柴油电控高压喷射系统 108

4.3.2 柴油机的优化燃烧 113

4.3.3 排气涡轮可变增压 116

4.3.4 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 119

参考文献 126

5 GDI和HCCI发动机燃烧技术 127

5.1 汽油缸内直喷分层燃烧发动机 127

5.1.1 进气道喷射稀燃汽油机 128

5.1.2 缸内直喷汽油机 129

5.2.1 HCCI方式的燃烧特点 136

5.2 HCCI燃烧式发动机 136

5.2.2 二甲醚HCCI发动机 139

5.2.3 DME HCCI发动机的排放特性 143

5.2.4 HCCI发动机工况范围的拓展 145

参考文献 147

6 煤的燃烧前净化技术 148

6.1 选煤技术 148

6.1.1 选煤技术概述 148

6.1.2 跳汰选煤技术 149

6.1.3 重介质选煤技术 151

6.1.4 浮游选煤技术 152

6.1.5 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 154

6.2.1 动力配煤概述 155

6.2 动力配煤与型煤技术 155

6.2.2 典型配煤工艺及技术标准 156

6.2.3 型煤概述 157

6.2.4 典型型煤生产工艺与设备 158

6.3 动力煤的炉前脱硫技术 159

6.3.1 煤的炉前脱硫概述 159

6.3.2 煤的磁法脱硫技术 160

6.3.3 煤的化学脱硫技术 160

6.3.4 煤的微生物脱硫法 162

6.4 水煤浆技术 164

6.4.1 研究水煤浆技术的意义 164

6.3.5 煤的炉前脱硫方法研究进展 164

6.4.2 水煤浆的燃料特性 165

6.4.3 水煤浆的制备 167

6.4.4 水煤浆的燃烧 168

6.4.5 水煤浆在我国的工业应用 172

6.4.6 超细水煤浆 173

参考文献 173

7 煤粉清洁燃烧技术 175

7.1 煤粉低NOx燃烧技术 175

7.1.1 煤粉燃烧NOx产生机理 175

7.1.2 煤粉燃烧NOx的还原机理 188

7.1.3 煤粉燃烧NOx排放的影响因素 190

7.1.4 低NOx燃烧技术 192

7.1.5 低NOx燃烧器 198

7.2 燃烧脱硫技术 204

7.2.1 煤中硫的赋存形态 205

7.2.2 煤燃烧硫氧化物产生机理 205

7.2.3 燃烧过程中石灰石固硫反应机理 207

7.2.4 炉内喷钙脱硫 208

7.3 煤的催化燃烧技术 216

7.3.1 煤的催化燃烧原理 217

7.3.2 煤的催化燃烧过程 217

7.3.3 催化燃烧控制污染物生成原理 219

参考文献 220

8.1.1 气固流态化理论 222

8 煤的循环流化床燃烧 222

8.1 循环流化床燃烧原理 222

8.1.2 循环流化床中煤的燃烧 227

8.1.3 循环流化床中的传热 233

8.2 循环流化床锅炉 238

8.2.1 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 238

8.2.2 循环流化床锅炉分类及主要流派 260

8.2.3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实践 262

8.3 循环流化床燃烧与污染控制 267

8.3.1 循环流化床燃烧控制SOx原理与应用 267

8.3.2 循环流化床燃烧氮氧化物的产生与控制 275

8.4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产物的综合利用 278

8.4.1 循环流化床锅炉灰渣的特性 279

8.4.2 循环流化床锅炉灰渣的综合利用措施 281

8.5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284

8.5.1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 285

8.5.2 我国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概念设计 287

8.5.3 国外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现状 289

参考文献 290

9 煤气化技术 292

9.1 煤气化基本原理 292

9.1.1 煤气化概述 292

9.1.2 煤气化的化学动力学基础 295

9.1.3 煤的催化气化 296

9.1.4 影响煤气化效果的主要因素 297

9.1.5 煤气的种类 298

9.2 移动床气化技术 299

9.2.1 发生炉煤气 299

9.2.2 水煤气 300

9.2.3 两段炉的基本原理 302

9.2.4 典型常压移动床气化炉 302

9.2.5 加压移动床气化技术 305

9.3 流化床气化技术 308

9.3.1 流化床气化概述 308

9.3.2 典型流化床气化炉 310

9.4 气流床气化技术 313

9.4.1 气流床气化概述 313

9.4.2 典型气流床气化炉 315

9.5 煤气的冷却与净化 318

9.5.1 煤气净化的必要性 318

9.5.2 煤气的除尘与冷却 318

9.5.3 煤气的脱硫与脱氰 320

参考文献 322

10 煤液化技术 324

10.1 煤直接液化概述 324

10.1.1 煤直接液化现状 324

10.1.2 煤直接液化的基本原理 325

10.1.3 影响煤直接液化产率的关键因素 327

10.2.1 SRC煤液化工艺 329

10.2 常见煤直接液化工艺 329

10.2.2 EDS煤液化工艺 330

10.2.3 H-Coal煤液化工艺 332

10.2.4 德国IGOR煤液化工艺 332

10.2.5 CTSL煤液化工艺 333

10.2.6 煤直接液化油产品的特点 334

10.3 煤间接液化技术 335

10.3.1 F-T合成的基本原理 335

10.3.2 液体燃料合成反应器 336

10.3.3 合成液体燃料结果的影响因素 337

10.3.4 典型间接液化工艺 337

10.3.5 煤间接液化油产品的特点 339

参考文献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