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
二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
三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3
四 风马牛不相及也 4
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
六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6
七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7
八 物不得其平则鸣 8
九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9
十 树欲静而风不止 10
十一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11
十二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2
十三 穷则变,变则通 13
十四 化腐朽为神奇 14
十五 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 15
十六 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 16
十七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17
十八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18
十九 一叶落而知秋 19
二○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0
二一 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21
二二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2
二三 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23
二四 图穷而匕首见 24
二五 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25
二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6
二七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27
二八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28
二九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29
三○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30
三一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1
三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2
三三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33
三四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4
三五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35
三六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36
三七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7
三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8
三九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39
四○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40
四一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41
四二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42
四三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43
四四 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 44
四五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45
四六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6
四七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47
四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48
四九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49
五○ 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 50
五一 投死为国,以义灭身 51
五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2
五三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3
五四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54
五五 一寸山河一寸金 55
五六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56
五七 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 57
五八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58
五九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59
六○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60
六一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61
六二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62
六三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63
六四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64
六五 仁者无敌 65
六六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66
六七 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 67
六八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68
六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69
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0
七一 以一人劳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71
七二 挟天子而令诸侯 72
七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73
七四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74
七五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75
七六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76
七七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7
七八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78
七九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79
八○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80
八一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81
八二 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82
八三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83
八四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84
八五 公生明,偏生暗 85
八六 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 86
八七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87
八八 仁义之道,守之而不失;俭约之志,终始而不渝 88
八九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89
九○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90
九一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91
九二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92
九三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 93
九四 疾风知劲草 94
九五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95
九六 养心莫善于寡欲 96
九七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97
九八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98
九九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99
一○○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00
一○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01
一○二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102
一○三 见义不为,非勇也 103
一○四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04
一○五 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 105
一○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06
一○七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107
一○八 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 108
一○九 满招损,谦受益 109
一一○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110
一一一 小善渐而大德生,小恶滋而大怼作 111
一一二 小善不足以掩众恶,小疵不足以妨大善 112
一一三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113
一一四 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 114
一一五 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 115
一一六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16
一一七 玩物丧志 117
一一八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18
一一九 士可杀不可辱 119
一二○ 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 120
一二一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21
一二二 士穷乃见节义 122
一二三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123
一二四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24
一二五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25
一二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126
一二七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7
一二八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128
一二九 培?无松柏,薰莸不同器 129
一三○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30
一三一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31
一三二 百学须先立志 132
一三三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133
一三四 乘长风破万里浪 134
一三五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35
一三六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136
一三七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37
一三八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38
一三九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39
一四○ 有志者,事竟成 140
一四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41
一四二 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142
一四三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43
一四四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144
一四五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45
一四六 树德莫如滋,除害莫如尽 146
一四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7
一四八 君子忧道不忧贫 148
一四九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49
一五○ 多行不义必自毙 150
一五一 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 151
一五二 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蒲柳常质望秋先零 152
一五三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153
一五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54
一五五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55
一五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56
一五七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57
一五八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58
一五九 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 159
一六○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160
一六一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61
一六二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162
一六三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163
一六四 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164
一六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65
一六六 共君一夜语,胜读十年书 166
一六七 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 167
一六八 不知而不能问,非智也 168
一六九 学莫大于知本、末、终、始 169
一七○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170
一七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71
一七二 耳限于所闻,则夺其天聪;目限于所见,则夺其天明 172
一七三 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173
一七四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174
一七五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175
一七六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76
一七七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177
一七八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178
一七九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79
一八○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0
一八一 君子有三忧:弗知,可无忧与?知而不学,可无忧与?学而不行,可无忧与 181
一八二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82
一八三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83
一八四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184
一八五 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185
一八六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186
一八七 日计不足,岁计有余 187
一八八 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188
一八九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189
一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90
一九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191
一九二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92
一九三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93
一九四 尽信《书》,不如无《书》 194
一九五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195
一九六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196
一九七 字求其训,句索其旨 197
一九八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98
一九九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199
二○○ 近贤则聪,近愚则聩 200
二○一 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 201
二○二 衣莫如新,人莫如故 202
二○三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203
二○四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04
二○五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05
二○六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206
二○七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07
二○八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208
二○九 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209
二一○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10
二一一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11
二一二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 212
二一三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13
二一四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14
二一五 司空见惯浑闲事 215
二一六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216
二一七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17
二一八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18
二一九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219
二二○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220
二二一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221
二二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22
二二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23
二二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24
二二五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25
二二六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26
二二七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227
二二八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228
二二九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229
二三○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30
二三一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31
二三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232
二三三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33
二三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34
二三五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35
二三六 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236
二三七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237
二三八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238
二三九 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239
二四○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240
二四一 诗言志,歌永言 241
二四二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242
二四三 眸子不能掩其恶 243
二四四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244
二四五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245
二四六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46
二四七 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247
二四八 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 248
二四九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249
二五○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250
二五一 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251
二五二 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252
二五三 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253
二五四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254
二五五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255
二五六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256
二五七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257
二五八 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 258
二五九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59
二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60
二六一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61
二六二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262
二六三 登泰山而小天下 263
二六四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64
二六五 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265
二六六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66
二六七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67
二六八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268
二六九 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269
二七○ 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270
二七一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71
二七二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72
二七三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273
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274
二七四 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274
二七五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275
二七六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76
二七七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77
二七八 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78
二七九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279
二八○ 望洋向若而叹 280
二八一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81
二八二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282
二八三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283
二八四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84
二八五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285
二八六 舍郑以为东道主 286
二八七 怨不在大,可畏维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287
二八八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88
二八九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89
二九○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90
二九一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291
二九二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92
二九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93
二九四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94
二九五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295
二九六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96
二九七 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297
二九八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298
二九九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299
三○○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300
附录·高考名句展示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