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自主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参考》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红旗大参考编写组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红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5113305
  • 页数:22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收录马恩列毛邓江胡关于科技与创新的论述;论述了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国家的重要问题,收集相关的文章、论点、概念和知识。

目录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1

第一编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科技与创新的部分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科技与创新的部分论述 2

毛泽东关于科技与创新的部分论述 8

邓小平关于科技与创新的部分论述 10

江泽民关于科技与创新的部分论述 14

胡锦涛关于科技与创新的部分论述 19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深刻背景和重大意义 41

第二编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若干重要问题 41

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 44

准确理解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 45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 48

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50

认真落实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 53

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57

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59

大力发展创新文化 62

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65

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69

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71

第三编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文章和论点 76

《人民日报》社论: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76

《求是》杂志评论员文章: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78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和意义 81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81

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 83

自主创新: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国策 83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解 84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85

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是特定的国情和需求决定的 87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显著 87

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的差距 88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存在的四个问题 88

中国科技创新系统中的“系统失效” 89

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面临的三个突出问题 90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正面作用与负面影响 91

世界性的新一轮结构调整的特点 91

外资企业向中国的技术扩散是相当有限的 93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93

核心技术之差导致中国制造业落后于世界水平 94

中国企业尚未以核心技术为根基 95

如何看待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 96

九大问题挑战“创新型国家” 97

“中国制造”中的经济安全与社会责任 98

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缺乏的三个原因 99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原因在于我国自主创新的体系还不健全 100

企业不愿创新和中国市场竞争激烈有关 100

科技创新体制需检讨 100

权威报告分析与自主创新相关的五类政策体系存在的三大问题 101

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 102

中国有很深厚的创新积累和创新潜力 102

我国自主创新的三个可行性 103

我国具备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和能力 103

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作为战略基点 104

充分认识和把握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 104

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创新要素的良性互动 105

要深化对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认识 106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106

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08

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108

自主创新也需要理性化 109

制度障碍影响技术进步与增长 110

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才能鼓励创新 111

自主创新需要制度保证 111

构建新型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 112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政府 112

创造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条件 114

“十一五”时期应突出制度创新 115

建立地方创新系统的必要性 116

转型期地方政府是地方创新系统中的准创新主体 116

自主创新的四个基础 117

从五个方面建立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机制 118

更广泛的创新是利用高科技做好服务 119

自主创新需要产业结构调整 119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四个途径与策略 120

着眼源头创新 121

加快自主创新 三项能力应有突破性进展 121

建立开放型的人才选拔机制是挖掘和培育自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122

“中国特色”科技创新内涵 123

找到正确方法 自主创新才有自主未来 123

政府主导下的自主创新模式是我国能够实现科技创新的根本原因 124

国家与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各自的角色 124

创新应当成为企业锲而不舍的价值观 125

中国企业在自主创新中面临的两个困难 125

中国企业三次创新浪潮 126

企业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力量是世界上的一种普遍现象 126

企业创新需要政府从四方面建立支持机制 127

走出创新的误区 127

国家创新体系认识的13个误区 128

理解技术创新必须把握三个要点 128

科技快速进步的体制和经济机制 129

当代科技快速进步的四个特点 130

创新不能排斥人文社会科学 131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创新文化之魂 132

文化层面的创新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 132

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过程和一个市场的实现过程 133

第四编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相关的重要概念和知识 135

创新 135

技术创新 135

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 136

技术创新的特点 136

技术创新与创造力 138

技术创新与市场 139

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测定方法 140

技术创新产业化 140

基础性技术研究 141

应用性技术研究 141

发展性技术研究 141

技术创新系统 141

技术进步的自然轨道 142

技术引进战略 143

时代创新 143

抽象的技术进步 143

具体的技术进步 143

技术引进的美国模式 144

技术引进的日本模式 145

技术引进的苏联模式 145

技术自立五阶段 146

创造知识的三种模式 146

创新过程 147

创造性思维的形式 148

创造性思维的障碍 149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49

创新力 150

创新型国家 151

国家创新体系 151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153

知识创新系统 153

技术创新系统 153

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绩效 154

知识应用系统 154

知识传播系统 154

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 155

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156

国家知识创新工程 157

国家技术能力 158

地方创新系统 158

科教兴国战略 159

知识经济 159

科学技术革命 160

科技园区 161

高新技术产业 161

第五编 国际创新理论与部分国家创新战略介绍 164

国际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164

部分国家创新战略介绍 171

一、德国启动的杠杆:化学、钢铁和机器制造 171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技术创新的特点及启示 173

三、韩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及其启示 179

四、印度:在雄心勃勃的复兴梦中追赶世界 183

附录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