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禁忌800例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宗泽,王忠祥,卢颂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11051742
  • 页数:42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机械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第1章 机器总体结构设计 1

概述 1

1.1 没有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制定的设计任务书,会导致设计失败 2

1.2 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2

1.3 确定机械设备的主要参数应经过慎重的研究 3

1.4 室外工作的机械设备要避免用大量的水 3

1.5 避免原理性错误1—防止互相干涉 4

1.6 避免原理性错误2—防止平行四杆机构反转 4

1.7 避免原理性错误3—电动车不宜二轮驱动 5

1.8 避免有虚约束的机构 5

1.9 仔细研究工作要求,简化机器的动作 5

1.10 有易燃物品的场合应注意防火 6

1.11 注意国家或地区对机械产品的规定和要求 6

1.12 不应把危险性高的机器设备集中安放在一起 7

1.13 必须考虑客观条件对机械设计的要求 7

1.14 变螺距给料机的螺距变化应该是由小到大 7

1.15 螺旋输送机的螺杆不宜受压力 8

1.16 普通电动机不宜用于重载荷启动 8

1.17 易燃易爆场所不可采用直流电动机 8

1.18 室外工作的大型机械设计要注意环境的影响 8

1.19 新设计大型的机械设备,应有必要的储备能力和应急预案 9

第2章 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 10

概述 10

2.1 不要忽略工作载荷可以产生的有利作用 11

2.2 不应忽略在工作时零件变形对于受力分布的影响 11

2.3 避免机构中的不平衡力 11

2.4 避免细杆受弯曲应力 12

2.5 受冲击载荷零件避免刚度过大 12

2.6 受振动载荷的零件避免用摩擦传力 12

2.7 受变应力零件避免表面过于粗糙或有划痕 12

2.8 受变应力零件表面应避免有残余拉应力 13

2.9 受变应力零件应避免或减小应力集中 13

2.10 避免影响强度的局部结构相距太近 13

2.11 避免预变形与工作负载产生的变形方向相同 13

2.12 钢丝绳的滑轮与卷筒直径不能太小 14

2.13 避免钢丝绳弯曲次数太多,特别注意避免反复弯曲 14

2.14 起重时钢丝绳与卷筒连接处要留有余量 14

2.15 避免受力点与支持点距离太远 15

2.16 避免悬臂结构或减小悬臂长度 15

2.17 可以不传力的中间零件应尽量避免受力 15

2.18 尽量避免安装时轴线不对中产生的附加力 15

2.19 尽量减小作用在地基上的力 16

2.20 避免铸铁件受大的拉伸应力 16

2.21 注意强度较低的材料不应采用强度较弱的形状 17

2.22 给料机设计应避免物料冲击或挤压而损坏机器 17

2.23 使用拱形构件以提高其承载能力时,应注意拱的支点 18

2.24 避免只考虑单一的传力途径 18

2.25 避免零件受弯曲应力1 18

2.26 避免零件受弯曲应力2 19

2.27 避免零件受弯曲应力3 19

第3章 提高耐磨性的结构设计 20

概述 20

3.1 避免相同材料配成滑动摩擦副 21

3.2 必须考虑被输送介质对零件的磨损作用 21

3.3 为了提高螺纹的耐磨性,不宜采用螺距很小的螺纹 22

3.4 避免气蚀磨损 22

3.5 避免机械零件被磁化 22

3.6 避免为提高零件表面耐磨性能而提高对整个零件的要求 23

3.7 避免大零件局部磨损而导致整个零件报废 23

3.8 避免白合金耐磨层厚度太大 24

3.9 避免电线的磨损 24

3.10 对于零件的易磨损表面,应增加一定的磨损裕量 24

3.11 注意零件磨损后的调整 25

3.12 滑动轴承不能用接触式密封 25

3.13 润滑剂供应充分,布满工作面 26

3.14 滑动轴承的油沟尺寸、位置、形状应合理 26

3.15 同一接触面上各点之间的速度、压力差应该小 27

3.16 采用防尘装置防止磨粒磨损 27

3.17 避免形成阶梯磨损 28

3.18 对易磨损部分应予以保护 28

3.19 对易磨损件可以采用自动补偿磨损的结构 29

3.20 勿使过滤器滤掉润滑剂中的添加剂 29

3.21 润滑油箱不能太小 29

3.22 滚动轴承中加入润滑脂量不宜过多 29

第4章 提高精度的结构设计 30

概述 30

4.1 避免磨损量产生误差的互相叠加 31

4.2 避免加工误差与磨损量的互相叠加 31

4.3 避免基础变形影响其上安装零件的位置精度 32

4.4 要求运动精度的减速传动链中,最后一级传动比应该取最 32

大值 32

4.5 测量用螺旋的螺母扣数不宜太少 33

4.6 必须严格限制螺旋轴承的轴向窜动 33

4.7 当推杆与导路之间间隙太大时,宜采用正弦机构,不宜采用正切机构 33

4.8 正弦机构精度比正切机构高 34

4.9 避免紧定螺钉影响滚动导轨的精度 34

4.10 导轨的驱动力作用点,应作用在两导轨摩擦力的压力中心上,使两条导轨摩擦力产生的力矩互相平衡 34

4.11 对于要求精度较高的导轨,不宜用少量滚珠支持 35

4.12 尽量不采用不符合阿贝(Abbe)原则的结构方案 35

4.13 设计精密机构可以使用误差均化原理 36

4.14 避免轴承精度的不合理搭配 36

4.15 避免轴承径向振摆的不合理配置 37

第5章 提高人机学的结构设计 38

概述 38

5.1 合理选定操作姿势 39

5.2 合理设计坐椅的尺寸和形状 39

5.3 合理设计坐椅的材料和弹性 39

5.4 设备的工作台高度与人体尺寸比例应采用合理数值 40

5.5 合理安置调整环节以加强设备的适用性 40

5.6 机械的操纵、控制与显示装置应安排在操作者面前最合理的位置 40

5.7 显示装置采用合理的形式 41

5.8 仪表盘上的刻字应清楚易读 41

5.9 刻度的最小值取0.6~1mm 42

5.10 刻度线宽度不宜太宽 42

5.11 微调旋钮每次最小调节量约为0.25~0.4mm 42

5.12 旋钮大小、形状要合理 43

5.13 按键应便于操作 43

5.14 操作手柄所需的力和手的活动范围不宜过大 44

5.15 手柄形状便于操作与发力 44

第6章 绿色产品结构设计 45

概述 45

6.1 避免采用效率低的传动型式 46

6.2 防止有害物质泄漏 46

6.3 不采用有害的工艺方法 46

6.4 优先采用热塑性塑料 46

6.5 不在热塑性塑料表面涂油漆或粘贴标签 46

6.6 钢零件与铜零件应容易分离 46

6.7 减小机械的主要尺寸 46

6.8 对包装要求适当 47

6.9 使包装能够重复使用 47

6.10 气动机构对环境污染小 47

6.11 避免事故,防止污染 47

第7章 考虑发热、腐蚀等的结构设计 48

概述 48

7.1 避免采用低效率的机械结构 49

7.2 润滑油箱尺寸应足够大 49

7.3 分流系统的返回流体要经过冷却 50

7.4 避免高压容器、管道等在烈日下曝晒 50

7.5 用螺栓连接的凸缘作为管道的连接,当一面受日光照射时,由于两面温度及伸长不同,产生弯曲 50

7.6 避免高压阀放气导致的湿气凝结 51

7.7 热膨胀大的箱体可以在中心支持 51

7.8 对较长的机械零部件,要考虑因温度变化产生尺寸变化时,能自由变形 51

7.9 淬硬材料工作温度不能过高 51

7.10 零件暴露在高温下的部分,忌用橡胶、聚乙烯塑料等制造 52

7.11 精密机械的箱体零件内部不宜安排油箱,以免产生热变形 52

7.12 避免电动机发热影响精度 52

7.13 避免热膨胀系数不同对测量或相配合零件的影响 53

7.14 注意容器内部受热膨胀气体排出 54

7.15 低速下连续工作不宜采用蜗杆减速器 54

7.16 容器内的液体应能排除干净 55

7.17 注意避免轴与轮毂的接触面产生机械化学磨损(微动磨损) 55

7.18 与腐蚀性介质接触的结构应避免有狭缝 56

7.19 避免采用易被腐蚀的螺钉结构 56

7.20 钢管与铜管连接时,易产生电化学腐蚀,可安排一段管定期更换 56

7.21 避免采用易被腐蚀的结构 57

7.22 注意避免换热器管道的冲击微动磨损 57

第8章 降低振动和噪声的结构设计 58

概述 58

8.1 减少或避免运动部件的冲击和碰撞,以减小噪声 58

8.2 高速转子必须进行平衡 59

8.3 受冲击零件质量不应太小 59

8.4 为吸收振动,零件应该有较强的阻尼性 59

8.5 室内噪声源应该隔离 60

8.6 电动机产生的振动会影响精密机械的正常工作 60

8.7 冲击很大的机器,应该有单独的地基 61

8.8 精密仪器和机械应该有适当的隔振措施 61

8.9 精密光学仪器等产品,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使它被破坏 62

8.10 大型精密零件在运输时产生变形 62

8.11 为了减小间歇机构噪声,可以用凸轮机构代替槽轮机构 62

8.12 不适当的约束导致机构产生冲击和振动 63

8.13 液压缸必须能够充分排气 64

8.14 壳体应该有足够的刚度以避免振动 64

8.15 并联的传动装置不同步时将产生噪声 65

第9章 铸造件结构设计 66

概述 66

9.1 分型面力求简单 67

9.2 防止合型偏差对外观造成不利影响 67

9.3 分型面要尽量少 67

9.4 铸件表面避免内凹 68

9.5 表面凸台尽量集中 68

9.6 改进妨碍起模的结构 68

9.7 铸件内腔不得过深 68

9.8 采用易于脱芯的结构 69

9.9 铸件结构应有利于清除芯砂 69

9.10 型芯设计应有助于提高铸件质量 70

9.11 封腔的铸件要注意气体的排出 70

9.12 尽量不用型芯 71

9.13 铸件内腔应使造芯方便 71

9.14 不用或少用型芯撑 71

9.15 铸件壁厚力求均匀 72

9.16 用加强肋使壁厚均匀 72

9.17 大型铸件外表面不应有小的凸出部分 72

9.18 考虑凝固顺序设计铸件壁厚 73

9.19 内壁厚应小于外壁厚 73

9.20 铸件壁厚应逐渐过渡 74

9.21 注意肋的受力 74

9.22 肋的设置要考虑结构稳定性 74

9.23 去掉不必要的圆角 75

9.24 铸件的孔边应有凸台 75

9.25 合理布置加强肋 75

9.26 保证铸件自由收缩,避免产生缺陷 76

9.27 两壁相交时夹角不宜太小 76

9.28 避免采用产生较大内应力的形状 76

9.29 注意铸件合理传力和支持 76

9.30 化大为小,化繁为简 77

9.31 避免较大又较薄的水平面 77

9.32 铸件的孔尽可能穿通 77

9.33 铸件的复杂曲线形状和尺寸必须明确 78

第10章 锻造件结构设计 79

概述 79

10.1 自由锻零件应避免锥形和楔形 79

10.2 相贯形体力求简化 80

10.3 避免用肋板 80

10.4 自由锻件不应设计复杂的凸台 80

10.5 自由锻造的叉形零件内部不应有凸台 81

0.6 模锻件形状应尽量简单 81

10.7 模锻件的分模面尺寸应当是零件的最大尺寸,且分模面应为平面 81

10.8 模锻件形状应对称 81

10.9 模锻件应有适当的圆角半径 82

10.10 模锻件应适于脱模 82

10.11 尽量直接模锻成形 82

10.12 复杂结构设计成可以分为几部分锻造 82

第11章 冲压件结构设计 83

概述 83

11.1 冲压件的外形应尽可能对称 83

11.2 零件的局部宽度不宜太窄 83

11.3 凸台和孔的深度和形状应有一定要求 84

11.4 冲压件设计应考虑节料 84

11.5 冲压件外形应避免大的平面 84

11.6 弯曲件在弯曲处要避免起皱 85

11.7 注意设计斜度 85

11.8 防止孔变形 85

11.9 薄板弯曲件在弯曲处要有切口 86

11.10 拉延件的凸边应均匀 86

11.11 利用切口工艺可以简化结构 87

11.12 冲压件标注尺寸应考虑冲模磨损 87

11.13 标注冲压件尺寸要考虑冲压过程 87

11.14 简化展开图 88

11.15 注意支撑不宜太薄 88

11.16 压肋能提高刚度但有方向性 89

11.17 拉延件外形力求简单 89

第12章 焊接件结构设计 90

概述 90

12.1 合理设计外形 91

12.2 减小焊前切削加工 91

12.3 焊接件不要简单模仿铸件(一) 91

12.4 焊接件不要简单模仿铸件(二) 92

12.5 尽量减少组成焊接件的零件数和焊缝数 92

12.6 注意提高焊接悬臂梁根部的强度 93

12.7 焊接接头应力求过渡平缓 93

12.8 焊缝不宜安排在机械加工表面或转折处 94

12.9 断面转折处不应布置焊缝 94

12.10 避免焊缝底部受拉应力 95

12.11 截面形状应有利于减少变形和应力集中 95

12.12 正确选择焊缝位置 96

12.13 不要让焊接影响区相距太近 96

12.14 避免多条焊缝汇聚 97

12.15 考虑气体扩散 97

12.16 减小焊缝的受力 97

12.17 减小热变形 98

12.18 合理利用型材,简化焊接工艺 98

12.19 采用套料剪裁 98

12.20 注意焊缝受力 99

12.21 焊缝的加强肋布置要合理 99

12.22 采用板料弯曲件以减少焊缝 100

12.23 焊缝应避开加工表面 100

12.24 可以用冲压件代替加工件 100

12.25 点焊接头不宜受拉力,宜承受剪切 101

12.26 箱形截面的构件用点焊连接时,应把连接处设在中性轴处 101

第13章 粉末冶金件结构设计 102

概述 102

13.1 孔与零件边缘距离不可太近 103

13.2 零件不可有尖角 103

13.3 零件沿压制方向形状和尺寸不宜变化,避免细长孔 103

13.4 避免圆锥台大小端尺寸相差过大 104

13.5 球形零件制造困难 104

13.6 齿轮的螺旋角不宜过大 104

13.7 凸台和凹槽尺寸不能过大 105

13.8 滚花不能采用交叉形状 105

13.9 复杂形状的零件不可要求直接压出 105

13.10 粉末冶金零件不可简单模仿机械加工件 106

第14章 粘接件结构设计 107

概述 107

14.1 改进粘接接头结构,减小粘接面受力 108

14.2 对剥离力较大部分采用增强措施 108

14.3 粘接结构与铸、焊件有不同特点 109

14.4 避免粘接接头应力分布不均匀 109

14.5 粘接接头强度不够时,应采取提高强度措施 109

14.6 粘接用于修复时不能简单地粘合,要加大粘接面积 110

14.7 两圆柱对接时,应加套管或内部附加连接柱 110

14.8 修复重型零件除粘接外,应加波形键 111

14.9 修复产生裂纹的零件除胶粘外,还应采取其他措施 111

第15章 工程塑料件结构设计 112

概述 112

15.1 不同厚度的壁之间应该有过渡部分 113

15.2 壁厚适当、均匀 113

15.3 避免倒塌 114

15.4 表面凹痕的消除或掩盖 115

15.5 要有足够的脱模斜度 115

15.6 塑料零件结构应对称 116

15.7 采用组合结构 116

15.8 减小有拐角零件的变形 116

15.9 避免细长杆受压 117

15.10 避免内切结构 117

15.11 避免侧孔结构 118

15.12 避免侧向凹陷或凸台结构 119

15.13 利用加强肋提高塑料件的强度和刚度 120

15.14 合理布置加强肋 121

15.15 避免加强肋会聚 121

15.16 避免大型壳体顶部和底部的变形 122

15.17 避免薄壁容器侧壁的变形 122

15.18 避免尖锐的棱角 123

15.19 避免表面出现接缝 124

15.20 避免平面上留有熔接痕 124

15.21 合理设计支承面的结构 125

15.22 合理设计角撑 126

15.23 合理设计凸台 126

15.24 合理设计通孔 127

15.25 合理设计盲孔 128

15.26 避免采用三角形螺纹 129

15.27 合理设计螺纹件 129

15.28 螺纹的开始和终结部分要平缓 130

15.29 避免螺钉连接引起表面倒塌 130

15.30 用螺栓连接的塑料零件要加金属套筒 131

15.31 合理设计嵌件 131

15.32 嵌件在塑料件中的固定应可靠 132

15.33 标记的设计 133

15.34 合理设计瓶口螺纹 133

15.35 避免粘合面承受过大的拉应力 134

15.36 减少塑料零件装配时所需的动作 134

15.37 利用塑料零件的弹性设计特殊的机构 135

15.38 切忌简单模仿钢、木制零件的结构 135

15.39 避免直接在塑料零件上面作螺纹孔 136

第16章 陶瓷件和橡胶件结构设计 137

概述 137

16.1 应避免要求陶瓷件具有高尺寸精度 138

16.2 要求模具制造方便 138

16.3 孔与零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太近 138

16.4 陶瓷件应该具有足够的刚度 139

16.5 避免陶瓷件有薄壁 139

16.6 孔如果能够与边缘开通,则模型制造简化 139

16.7 陶瓷件应避免各种薄弱的部分 140

16.8 涂釉的零件应考虑涂釉的方便 140

16.9 涂釉零件内部拐角处应避免釉料堆积 141

16.10 磨削加工的加工面应该有砂轮越程槽 141

16.11 陶瓷零件用螺纹连接时应采用大垫圈 141

16.12 陶瓷零件应使用特殊的轴毂连接 142

16.13 陶瓷零件不能承受拉力 142

16.14 避免陶瓷零件的温度应力 142

16.15 橡胶零件应避免与油接触 143

16.16 接触橡胶零件的金属零件必须光滑 143

16.17 接触橡胶零件的金属零件避免有尖锐棱边 143

16.18 橡胶零件尽量采用标准件 143

16.19 橡胶零件应有脱模斜度 144

16.20 橡胶件壁厚应该均匀,有圆角 144

16.21 囊状零件口径与腹径不应相差太大 144

16.22 橡胶波纹管的峰谷直径不应相差太大 145

16.23 在橡胶件中镶嵌其他材料的嵌件时,嵌件的长度不宜过长 145

16.24 镶嵌件上面有内外螺纹时,不应位于模具的分模面上 145

16.25 镶嵌件在模具中位置应该有一定精度 145

16.26 镶嵌件嵌入深度不可太小 146

第17章 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件结构设计 147

概述 147

17.1 要求高硬度的零件(整体淬火处理)尺寸不能太大 148

17.2 避免零件各部分壁厚悬殊 148

17.3 应避免尖角和突然的尺寸改变 148

17.4 避免采用不对称的结构 148

17.5 避免淬火零件结构太复杂 149

17.6 避免零件刚度过低,产生淬火变形 149

17.7 避免开口形零件淬火 150

17.8 避免孔距零件边缘太近 150

17.9 采用局部淬火以减少变形 151

17.10 高频淬火齿轮块两齿轮间应有一定距离 151

17.11 铸铁件不宜采用发黑处理 151

17.12 表面渗碳层应该有足够的厚度,处理后不可大量切削(磨削)加工 152

17.13 电镀钢零件表面不可太粗糙 152

17.14 电镀的相互配合零件在机械加工时应考虑镀层厚度 152

17.15 注意电镀零件反光,不适于某些工作条件 152

第18章 机械加工件结构设计 153

概述 153

18.1 注意减小毛坯尺寸 154

18.2 减小加工面的长度 154

18.3 加工面与不加工面不应平齐 154

18.4 要考虑到铸造误差的影响 155

18.5 不同加工精度表面要分开 155

18.6 将形状复杂的零件改为组合件以便于加工 156

18.7 避免不必要的精度要求 156

18.8 刀具容易进入或退出加工面 157

18.9 避免加工封闭式空间 157

18.10 避免刀具不能接近工件 157

18.11 不能采用与刀具形状不适合的零件结构形状 158

18.12 避免多个零件组合加工 158

18.13 复杂加工表面要设计在外表面而不要设计在内表 159

面上 159

18.14 避免复杂形状零件倒角 159

18.15 必须避免非圆形零件的止口配合 160

18.16 避免不必要的补充加工 160

18.17 避免无法夹持的零件结构 160

18.18 避免无测量基面的零件结构 161

18.19 避免加工中的冲击和振动 161

18.20 避免在斜面上钻孔 162

18.21 通孔的底部不要产生局部未钻透 162

18.22 减少加工同一零件所用刀具数 162

18.23 避免加工中的多次固定 163

18.24 注意使零件有一次加工多个零件的可能性 163

18.25 避免采用多个加工工序 164

18.26 避免采用方形凸缘 164

18.27 减少走刀次数 164

18.28 相对的两个沟槽能在一次走刀中切出 165

18.29 外圆上面不宜有凸起 165

18.30 对中表面直径应小 166

18.31 以外圆和通孔作为对中面好 166

18.32 能够在一次加工中得到的孔作为对中面效果好 167

第19章 考虑装配的结构设计 168

概述 168

19.1 避免同时装入两个配合面 169

19.2 柔性套安装时要有引导部分 169

19.3 难以看到的相配零件要有引导部分 170

19.4 零件安装部位应该有必要的倒角 170

19.5 要为拆装零件留有必要的操作空间 171

19.6 避免凸轮机构试车时电动机反转,造成失效 171

19.7 齿轮安装正确位置应该标示 172

19.8 为了活塞安装方便,气缸应有斜角 172

19.9 采用特殊结构避免错误安装 173

19.10 避免因错误安装而不能正常工作 173

19.11 采用对称结构简化装配工艺 174

19.12 为了便于用机械手安装,采用卡扣或内部锁定结构 174

19.13 紧固件头部应具有平滑直边,以便拾取 175

19.14 自动上料机构供料的零件,应避免缠绕搭接 175

19.15 简化装配运动方式 176

19.16 尽量减少现场装配工作量 176

第20章 考虑维修的结构设计 177

概述 177

20.1 拆卸一个零件时应避免必须拆下其他零件 177

20.2 对一个机械应合理划分部件 178

20.3 尽量采用标准件 178

20.4 零件在损坏后应易于拆下,回收材料 178

20.5 同一轴的两个轴承,不宜用独立的轴承座 179

20.6 齿轮传动装置中,各轴的轴承座不应分离 179

20.7 孔用弹簧挡圈应该有拆卸用的结构 180

20.8 键要考虑拆卸问题 180

20.9 锥形轴端上的轮毂,可以用油压拆卸 181

20.10 与孔配合紧密的套筒,应有考虑拆卸的结构 181

20.11 薄弱的零件不应暴露在容易损坏的部位 181

20.12 设计者应考虑使用者的维修水平,认真负责地编写使用说明书 182

20.13 维修一个部件时,不要拆卸其他部件 182

20.14 注意维修时螺钉拆卸方便 183

20.15 检修时只进行局部拆卸,设置维修孔 184

第21章 螺纹连接结构设计 186

概述 186

21.1 避免用螺纹件定位 187

21.2 螺钉应布置在被连接件刚度最大的部位 187

21.3 法兰螺栓不要布置在正下面 188

21.4 侧盖的螺栓间距,应考虑密封性能 188

21.5 法兰结构的螺栓直径、间距及连接处厚度要选择适当 188

21.6 避免螺杆受弯曲应力 189

21.7 受弯矩的螺杆结构,应尽量减小螺纹受力 189

21.8 避免在拧紧螺母(或螺钉)时,被连接件产生过大的变形 190

21.9 紧定螺钉只能加在不承受载荷的方向上 190

21.10 受剪螺栓钉杆应有较大的接触长度 191

21.11 减小螺母的摩擦面 191

21.12 螺母与零件的接触面为锥形时,其锥顶角不可太小 192

21.13 不要使螺孔穿通,以防止泄漏 192

21.14 螺纹孔不应穿过两个焊接件 192

21.15 对深的螺孔,应在零件上设计相应的凸台 193

21.16 螺孔要避免相交 193

21.17 高速旋转体的紧固螺栓的头部不要伸出 194

21.18 避免螺栓穿过有温差变化的腔室 194

21.19 靠近基础混凝土端部不宜布置地脚螺栓 195

21.20 螺孔的孔边要倒角 195

21.21 用多个沉头螺钉固定时,各埋头不可能都贴紧 195

21.22 对顶螺母高度不同时,不要装反 196

21.23 防松的方法要确实可靠 196

21.24 防松方法结构应简单 197

21.25 考虑螺母拧紧时有足够的扳手空间 197

21.26 要保证螺栓的安装与拆卸的空间 198

21.27 螺杆顶端螺纹有碰伤的危险时,应有圆柱端以保护螺纹 198

21.28 铝制垫片不宜在电气设备中使用 198

21.29 表面有镀层的螺钉,镀前加工尺寸应留镀层裕量 199

第22章 键与花键结构设计 200

概述 200

22.1 钩头斜键不宜用于高速 200

22.2 平键加紧定螺钉引起轴上零件偏心 201

22.3 按照平键和半圆键的新国标,键断面尺寸与轴直径无关 201

22.4 轴上两个平键,如果能够满足传力要求,截面应该取相同尺寸 202

22.5 键槽长度不宜开到轴的阶梯部位 202

22.6 键槽不要开在零件的薄弱部位 202

22.7 键槽底部圆角半径应该够大 203

22.8 使用键连接的轮毂应该有足够的厚度 203

22.9 轴上用平键分别固定两个零件时,键槽应该在同一母线上 204

22.10 平键两侧应该有较紧密的配合 204

22.11 一面开键槽的长轴容易弯曲 205

22.12 锥形轴用平键尽可能平行于轴线 205

22.13 有几个零件串在轴上时,不宜分别用键连接 205

22.14 当一个轴上零件用两个平键时,要求较高的加工精度 206

22.15 采用两个斜键时要相距90°~120° 206

22.16 用两个半圆键时,应在轴向同一母线上 207

22.17 花键轴端部强度应予以特别注意 207

22.18 注意轮毂的刚度分布,不要使转矩只由部分花键传递 207

第23章 定位销和连接销结构设计 208

概述 208

23.1 两定位销之间距离应尽可能远 209

23.2 对称结构的零件,定位销不宜布置在对称的位置 209

23.3 两个定位销不宜布置在两个零件上 209

23.4 定位销要垂直于接合面 210

23.5 相配零件的销钉孔要同时加工 210

23.6 淬火零件的销钉孔也应配作 210

23.7 必须保证销钉容易拔出 211

23.8 对不易观察的销钉装配要采用适当措施 211

23.9 安装定位销不应使零件拆卸困难 211

23.10 在过盈配合面上不宜装定位销 212

23.11 用销钉传力时要避免产生不平衡力 212

第24章 过盈配合连接结构设计 213

概述 213

24.1 相配零件必须容易装入 213

24.2 避免同时压入两个配合面 214

24.3 避免同一配合尺寸装入多个过盈配合件 214

24.4 不要令二个同一直径的孔作过盈配合 214

24.5 过盈配合的轴与轮毂,配合面要有一定长度 215

24.6 过盈配合与键综合运用时,应先装键入槽 215

24.7 过盈配合件应该有明确的定位结构 216

24.8 对过盈配合件应考虑拆卸方便 216

24.9 注意工作温度对过盈配合的影响 217

24.10 注意离心力对过盈配合的影响 217

24.11 要考虑两零件用过盈配合装配后,其他尺寸的变化 217

24.12 在铸铁件中嵌装的小轴容易松动 218

24.13 不锈钢套因温度影响会使过盈配合松脱 218

24.14 避免过盈配合的套上有不对称的切口 219

24.15 锥面配合的锥度不宜过小 219

24.16 锥面配合不能用轴肩定位 220

第25章 传动系统结构设计 221

概述 221

25.1 避免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不确定现象 222

25.2 注意机构的死点 222

25.3 避免导轨受侧推力 223

25.4 限位开关应设置在连杆机构中行程较长的构件上 223

25.5 注意传动角不得过小 224

25.6 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的摆杆不宜太短 224

25.7 正确安排偏置从动件盘形凸轮移动从动件的导轨位置 225

25.8 连杆机构各构件的运动忌发生干涉 225

25.9 设计多杆机构必须检查其自由度F是否等于1 226

25.10 平面连杆机构的平衡 226

25.11 设计间歇运动机构应考虑运动系数 227

25.12 利用瞬停节分析锁紧装置的可靠性 228

25.13 考虑调节运动参数的可能性 228

25.14 要求改善性能的机构宜用组合机构 229

25.15 机械要求反转时,一般可考虑电动机反转 230

25.16 必须考虑原动机的启动性能 230

25.17 选择齿轮传动类型,首先考虑用圆柱齿轮 230

25.18 起重机的起重机构中不得采用摩擦传动 231

25.19 带传动不宜布置在低速级,链传动不宜布置在高速级 231

25.20 对于要求慢速移动的机构,螺旋优于齿条 232

25.21 采用大传动比的标准减速器代替散装的传动装置 233

25.22 用减速电动机代替原动机和传动装置 233

25.23 采用轴装式减速器 234

25.24 传动系统各部件宜安装在同一底座上 234

第26章 带传动结构设计 235

概述 235

26.1 小带轮直径不宜过小 236

26.2 带轮中心距不能太小 236

26.3 带传动速度不宜太低或太高 237

26.4 带传动应注意加大小轮包角 237

26.5 两轴处于上下位置的带轮,应使带的垂度有利于加大包角 238

26.6 带传动中心距要可以调整 238

26.7 带要容易更换 239

26.8 带过宽时带轮不宜悬臂安装 239

26.9 靠自重张紧的带传动,当自重不够时要加辅助装置 240

26.10 注意两轴平行度和带轮中心位置 240

26.11 半交叉平带传动不能反转 241

2612 张紧轮直径不宜太小 241

26.13 V带应该能够调整中心距 242

26.14 平带传动小带轮应作成微凸 242

26.15 带轮工作表面应光洁 243

26.16 高速带轮表面应开槽 243

26.17 同步带传动的安装要求比普通平带高 243

26.18 同步带轮应该考虑安装挡圈 243

26.19 增大带齿顶部和轮齿顶部的圆角半径 244

26.20 同步带外径宜采用正偏差 244

第27章 链、绳传动结构设计 245

概述 245

27.1 链传动应紧边在上 246

27.2 两链轮上下布置时,小链轮应在上面 246

27.3 不能用一个链条带动一条水平线上多个链轮 247

27.4 链传动的中心距应该能调整 247

27.5 注意挠性传动拉力变动对轴承负荷的影响 247

27.6 带与链传动应加罩 248

27.7 链条卡簧的方向要与链条运行方向适应 248

27.8 链条用少量的油润滑为好 248

27.9 绳轮直径不得任意减小 249

27.10 应避免钢丝绳反复弯曲 249

27.11 设计者必须严格规定钢丝绳的报废标准 249

27.12 钢丝绳必须定期润滑 250

27.13 卷筒表面应该有绳槽 250

27.14 注意钢丝绳产生的侧向拉力 250

27.15 封闭式钢丝绳头,锥孔直径不能太小 251

27.16 为了避免钢丝绳乱绳,应装导绳器 251

27.17 调整钢丝绳长度的布置应有最大的调整效果 252

27.18 注意防止钢丝绳的弹射作用 252

第28章 齿轮传动结构设计 253

概述 253

28.1 齿轮布置应考虑有利于轴和轴承受力 254

28.2 人字齿轮的两方向齿结合点(A)应先进入啮合 254

28.3 齿轮块要考虑加工齿轮时刀具切出的距离 255

28.4 齿轮与轴的连接要减少装配时的加工 255

28.5 注意保证沿齿宽齿轮刚度一致 255

28.6 利用齿轮的不均匀变形补偿轴的变形 256

28.7 剖分式大齿轮应在无轮辐处分开 256

28.8 轮齿表面硬化层不应间断 256

28.9 齿轮直径较小时应作成齿轮轴 257

28.10 齿轮根圆直径可以小于轴直径 257

28.11 小齿轮宽度要大于大齿轮宽度 257

28.12 非金属材料齿轮要避免形成阶梯磨损 258

28.13 批量生产的齿轮,其形状要适宜叠装加工 258

28.14 斜齿轮轴向力应指向轴的定位轴肩 258

28.15 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齿数不宜互成整倍数 259

28.16 配对的大、小齿轮齿面硬度宜保持一定的硬度差 259

28.17 高速齿轮的喷油润滑宜从啮出侧给油 260

28.18 双向回转精密传动的齿轮应控制空回误差 260

28.19 锥齿轮的轮毂不应超过根锥 261

28.20 组合锥齿轮结构中螺栓要不受拉力 261

28.21 锥齿轮轴必须双向固定 262

28.22 大小锥齿轮轴都应能作轴向调整 262

第29章 蜗杆传动结构设计 263

概述 263

29.1 蜗轮的齿数不宜太少也不能过多 264

29.2 为节约贵重材料,蜗轮宜制成组合式结构 265

29.3 蜗杆传动不宜用于传动比小、功率大和长期连续运转的传动中 266

29.4 自锁蜗杆传动不宜用于有较大惯性力的机械 267

29.5 蜗杆自锁不可靠 268

29.6 不宜对蜗杆进行变位 268

29.7 蜗杆受发热影响比蜗轮严重 269

29.8 蜗杆位置与转速有关 269

29.9 蜗杆刚度不仅决定于工作时受力 270

29.10 蜗杆传动受力复杂影响精密机械精度 270

29.11 蜗杆传动的作用力影响传动灵活性 271

第30章 减速器结构设计 272

概述 272

30.1 传动装置应力求组成一个组件 273

30.2 注意减速器内外压力平衡 274

30.3 分箱面不宜用垫片 274

30.4 减速器中应有足够的油并及时更换 275

30.5 尽量避免采用立式减速器 275

30.6 立式箱体应防止剖分面漏油 276

30.7 一级传动的传动比不可太大 276

30.8 行星齿轮减速器应有均载装置 277

30.9 不对称齿轮轴系中,宜将小齿轮安排在远离转矩输入端 277

30.10 为改善齿轮和轴承工作受力条件,宜采用分流式减速器 278

30.11 传动功率很大时,宜采用双驱动式或中心驱动式减速器 279

30.12 二级锥齿轮减速器中,锥齿轮传动应布置在高速级 279

30.13 以动力传动为主的传动,宜采用蜗杆—齿轮减速器 280

30.14 各级传动齿轮浸油深度忌差别过大 281

30.15 圆周速度较高的齿轮减速器,不宜采用油池润滑 281

30.16 导油沟与回油沟忌错用 282

30.17 蜗杆减速器冷却用风扇宜装在蜗杆轴上 283

30.18 蜗杆减速器外面散热片的方向与冷却方法有关 283

第31章 变速器结构设计 284

概述 284

31.1 变速器移动齿轮要有空档位置 285

31.2 变速器齿轮要倒角和圆齿 285

31.3 滑移齿轮要有安装拨叉的地方 286

31.4 滑移齿轮布置在转速高的主动轴上滑动省力 286

31.5 三联齿轮在滑移时,两侧齿轮不能与另一轴中间齿轮相碰 287

31.6 有级变速转速数列分级排列,宜按等比级数排列 287

31.7 分配传动比宜“前慢后快”,安排传动组级数宜“前多后少” 288

31.8 变速组内齿轮排列宜尽量缩短轴向尺寸 289

31.9 齿轮布置宜尽量缩小径向尺寸 290

31.10 采用多速电动机简化变速机构 291

31.11 避免传动件超速现象 291

31.12 摩擦轮和摩擦无级变速器应避免几何滑动 292

31.13 主动摩擦轮用软材料 293

31.14 圆锥摩擦轮转动,压紧弹簧应装在小圆锥摩擦轮上 294

31.15 设计应设法增加传力途径,并把压紧力化作内力 294

31.16 无级变速器的机械特性应与工作机和原动机相匹配 295

31.17 V带无级变速器的带轮工作锥面的母线不是直线 296

31.18 合理设置摩擦无级变速器加压装置的位置 296

31.19 无级变速器宜布置在传动系统中的高速端 298

31.20 无级变速器与有级变速器串联时,有级变速器的变速范围宜略小于无级变速器的变速范围 298

第32章 轴结构设计 300

概述 300

32.1 尽量减小轴的截面突变处的应力集中 300

32.2 要注意轴上键槽引起的应力集中的影响 301

32.3 要减小轴在过盈配合处的应力集中 302

32.4 要减小过盈配合零件装拆的困难 303

32.5 装配起点不要成尖角,两配合表面起点不要同时装配 304

32.6 盲孔中装入过盈配合轴应考虑排出空气 305

32.7 轴上零件的定位要采用轴肩或轴环 305

32.8 轴的结构一般不宜设计成等径轴 306

32.9 轴与滚筒零件连接,不要在两轮毂处都加工出键槽 307

32.10 轴上键槽要加工方便 307

32.11 在轴上钻细长孔很困难 308

32.12 保证轴与安装零件的压紧或预留间隙的尺寸差 308

32.13 要避免弹性挡圈承受轴向力 309

32.14 在旋转轴上切制螺纹,要有利于紧固螺母的防松 310

32.15 确保止动垫圈在轴上的正确安装 310

32.16 转轴上的润滑油要从小轴段处进油,大轴段处出油 311

32.17 不宜在大轴的轴端直接连接小轴,或将大轴的—端车 311

成很小直径的轴 311

32.18 合理确定轴的毛坯及其外形要求 313

32.19 在同一设备中,材料及热处理不同的轴或销轴,其外形尺寸应有区别 313

32.20 空心轴节省材料 314

32.21 改善轴的表面品质,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314

32.22 轴上多键槽位置的设置要合理 315

32.23 空心轴的键槽下部壁厚不要太薄 316

32.24 传动轴的悬伸端受力应靠近支承点 316

32.25 合理布置轴上零件和改进结构,以减小轴的受力 317

32.26 使轴由承受对称循环应力改为静应力,以提高轴的强度 317

32.27 采用载荷分流以提高轴的强度和刚度 318

32.28 采用中央等距离驱动,以防止两端扭转变形差 319

32.29 轴颈表面要求有足够硬度 319

32.30 高速轴的挠性联轴器要尽量靠近轴承 320

32.31 避免轴的支承反力为零 321

32.32 不要使轴的工作频率与其固有频率相一致或接近 321

第33章 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结构设计 323

概述 323

33.1 不宜选择不合用的联轴器型式 323

33.2 高速旋转的联轴器不能有突出在外的突起物 324

33.3 有滑动摩擦的联轴器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润滑条件 325

33.4 工作转速较高的联轴器全部表面都应切削加工 325

33.5 对于经常装拆及载荷较大、有冲击振动的场合,宜用圆锥形轴孔的联轴器 326

33.6 滚子链联轴器不宜用于逆向传动和高速传动 326

33.7 使用有凸肩和凹槽对中的联轴器,要考虑轴的拆装 327

33.8 轴的两端传动件要求同步转动时,不宜使用有弹性元件 327

的挠性联轴器 327

33.9 中间轴无轴承支承时,两端不要采用十字滑块联轴器 327

33.10 单万向联轴器不能实现两轴的同步转动 328

33.11 不要利用齿轮联轴器的外套做制动轮 328

33.12 齿轮联轴器中,不能没有润滑剂 329

33.13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和十字滑块联轴器应分别设置在减速器的高速轴和低速轴,而不宜相反设置 329

33.14 联轴器连接两轴的支承应具有同一种型式 330

33.15 尼龙绳联轴器的两半联轴器端面不能贴紧 330

33.16 在转速差大的场合进行接合时,不宜采用牙嵌式离合器 331

33.17 牙嵌式离合器需要设置对中装置 332

33.18 离合器操纵环应安装在与从动轴相连的半离合器上 332

33.19 注意剪切销式安全离合器的受力不平衡现象 332

33.20 要保证圆锥摩擦离合器在磨损时接合面的正常接触 333

33.21 要求分离迅速的场合不要采用油润滑的摩擦盘式离合器 333

33.22 在高温工作的情况下,不宜采用多盘式摩擦离合器 334

33.23 多盘式摩擦离合器的摩擦盘数不宜过多 334

33.24 避免将离合器设置在传动系统的输出端 334

33.25 离心离合器不宜用于变速传动和启动过程太长的场合 335

33.26 带负荷直接启动困难的机械,宜用离合器取代联轴器 335

33.27 启动频繁且需要经常正反转的传动系统中,宜设置离合器 336

33.28 对于重要的机械装置,不要用自锁的蜗杆机构当作制动器使用 337

33.29 尽量不采用单瓦块制动器 337

33.30 要注意带式制动器中制动轮轴的回转方向 337

33.31 对于高安全性的传动系统,应设置两级以上制动器 338

第34章 滑动轴承结构设计 339

概述 339

34.1 轴承应开设油沟,使润滑油能顺利地进入摩擦表面 339

34.2 润滑油不应从承载区引入轴承 340

34.3 不要使全环油槽开在轴承中部 341

34.4 不要形成润滑油的不流动区 342

34.5 剖分轴瓦的接缝处宜开油沟 343

34.6 要使油环给油充分可靠 344

34.7 防止出现切断油膜的锐边或棱角 345

34.8 加油孔不要被堵塞 345

34.9 防止发生阶梯磨损 346

34.10 不要使轴瓦的止推端面为线接触 347

34.11 推力轴承与轴颈不宜全部接触 348

34.12 球面推力轴承宜采用综合曲率半径大的接触副 348

34.13 承受重载荷或温升较高的轴承,不要把轴承座和轴瓦接触表面中间挖空 348

34.14 不要发生轴瓦或衬套等不能装拆的情况 349

34.15 要减少中间轮和悬臂轴的支承轴承产生的边缘压力 349

34.16 在轴承座孔不同心或在受载后轴线发生挠曲变形条件下,要选择自动调心滑动轴承 350

34.17 轴瓦和轴承座不允许有相对移动 351

34.18 要使双金属轴承中两种金属贴附牢靠 351

34.19 白合金轴承衬不宜用铸铁轴瓦 352

34.20 轴瓦和轴不宜用相同的材料 352

34.21 含油轴承不宜用于高速或连续旋转的用途 352

34.22 含油轴承并非完全不用供油 353

34.23 设计塑料轴承不能按金属轴承同样处理 353

34.24 确保合理的运转间隙 354

34.25 保证轴工作时热膨胀所需要的间隙 354

34.26 考虑磨损后的间隙调整 355

34.27 滑动轴承不宜和密封圈组合 356

34.28 在轴承盖或上半箱体提升过程中不要使轴瓦脱落 356

34.29 在高速轻载条件下使用的圆柱形轴瓦要防止失稳 357

34.30 高速轻载条件下使用的轴承要选用抗振性好的轴承 358

34.31 重载大型机械的高速旋转轴的启动需要有高压顶轴系统的轴承 359

第35章 滚动轴承结构设计 360

概述 360

35.1 定位轴肩圆角半径应小于轴承圆角半径 360

35.2 必须考虑轴承装拆 361

35.3 安装和拆卸比较频繁时,宜采用可分离型轴承 362

35.4 不宜用于高速旋转的滚动轴承 362

35.5 要求支承刚性高的轴,宜使用刚性高的轴承 363

35.6 角接触轴承的不同排列方式对支承刚性影响的设计 364

35.7 利用预紧方法提高角接触轴承的支承刚性 365

35.8 角接触轴承同向串联安装,宜用于需要承受一个方向的极高轴向载荷的场合 366

35.9 角接触轴承不宜与非调整间隙轴承成对组合 366

35.10 轴承组合要有利于载荷均匀分担 367

35.11 轴承的固定要考虑温度变化时轴的膨胀或收缩的需要 368

35.12 当轴的轴向位置由其他零部件限定时,轴的两个支承不应限制轴的轴向位移 369

35.13 考虑内外挡圈的温度变化和热膨胀时,圆锥滚子轴承的组合 369

35.14 要求轴向定位精度高的轴,宜使用可调轴向间隙的轴承 370

35.15 游轮、中间轮不宜用一个滚动轴承支承 371

35.16 在两机座孔不同心或在受载后轴线发生挠曲变形条件下使用的轴,要选择具有调心性能的轴承 371

35.17 设计等径轴多支点轴承时,要考虑中间轴承安装的困难 372

35.18 调心轴承应合理配置 372

35.19 径向调心轴承和推力调心轴承组合时,两调心运动中心忌不重合 373

35.20 带球面座垫的推力轴承,不宜用于轴摆动大的场合 374

35.21 滚动轴承不宜和滑动轴承联合使用 374

35.22 用脂润滑的滚子轴承和防尘、密封轴承容易发热 374

35.23 避免在轻合金或非金属箱体的轴承孔中直接安装轴承 375

35.24 油润滑时应注意的问题 375

35.25 保证油流通畅 377

35.26 避免填入过量的润滑脂,不要形成润滑脂流动尽头 377

35.27 用脂润滑的角接触轴承安装在立轴上时,要防止发生脂从下部脱离轴承 378

35.28 用脂润滑时要避免油、脂混合 378

35.29 轴承座受力方向宜指向支承底面 379

35.30 轴承箱体形状和刚性对滚动体受力分布的影响 379

35.31 不宜采用轴向紧固的方法来防止轴承配合表面的蠕动 380

35.32 对于内外圈不可分离的轴承在机座孔上的装拆应方便 381

35.33 机座上安装轴承的各孔应力求简化镗孔 381

第36章 密封装置结构设计 382

概述 382

36.1 静密封垫片之间不能装导线 383

36.2 静连接表面应该有一定的粗糙度 383

36.3 高压容器密封的接触面宽度应该小 384

36.4 用刃口密封时应加垫片 384

36.5 O形密封圈用于高压密封时,要有保护圈 385

36.6 避免O形密封圈边缘凸出被剪断 385

36.7 正确使用皮圈密封 385

36.8 填料较多时,填料孔深处压紧不够 386

36.9 要防止填料发热 386

36.10 密封件的不同部位应分别供油 387

36.11 不宜靠螺纹旋转压盖来压紧密封的填料 387

36.12 用油润滑密封装置时,要保持油面有一定高度 388

36.13 当密封圈有缺口时,多层密封圈的缺口应错开 388

36.14 压盖与阀杆之间的间隙不可过大 388

36.15 阀杆表面不可太粗糙 388

36.16 注意防止活塞环泄漏 389

36.17 当与密封接触的轴中心位置经常变化时,不宜采用接触式密封 389

36.18 密封圈的压紧力应适当 390

36.19 活塞杆上避免有损伤密封的结构 390

第37章 油压系统和管道结构设计 391

概述 391

37.1 管道排列要便于拆装和检查 391

37.2 大直径管的Y形接头强度很差 392

37.3 要避免油压管道中混入空气 392

37.4 管道低处应注意排水 393

37.5 排出管道应避免因合流而互相干扰 393

37.6 排污水管道应该有弯曲,以免污染 394

37.7 管道要通畅,合流时要避免扰动 394

37.8 避免因管道伸缩引起的应力 395

37.9 管道系统中要求经常操作、观察的部位应容易操作 395

37.10 避免突然关闭管道时的液击(水锤)现象 395

37.11 避免管道共振 395

37.12 管道的接头不宜用左右螺纹 396

37.13 注意管道支承设计 396

37.14 拆装管道时不宜移动设备 397

37.15 避免软管受附加应力 397

37.16 软管内介质压力为脉冲变化时,软管应固定 398

37.17 注意油压、气动设备的滞后现象 398

37.18 冷却水污染会使冷却能力降低 399

37.19 防止冷却水管表面结露 399

37.20 要考虑启动和停车时的供油 399

37.21 液压泵的内装溢流阀不应常用 400

37.22 防止在振动时阀的手轮转动 400

37.23 大口径截止阀开启困难 400

37.24 防止安全阀开启时喷出的介质伤人 400

第38章 机架结构设计 401

概述 401

38.1 简化铸件造型 402

38.2 注意小尺寸的部位 402

38.3 减小壁厚,节约金属 402

38.4 防止铸造机架变形 403

38.5 喉口处结构应加固 403

38.6 注意加强底座的抗扭转强度 403

38.7 减少型芯数目 404

38.8 避免用型芯撑以防渗漏 404

38.9 改变内腔结构保证芯铁强度和便于清砂 405

38.10 机座的支承点应该与肋相连 405

38.11 确定支点位置时,应考虑机架自重产生的变形 406

38.12 改进结构,省去型芯 406

38.13 改善铸件冷却状况 407

38.14 改铸件为冲焊结构 407

38.15 将锻件改为铸锻焊结构 408

第39章 导轨结构设计 409

概述 409

39.1 工作台与导轨应“短的在上” 410

39.2 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双V导轨 410

39.3 导轨支持的工作台,驱动力作用点应使两导轨的阻力矩平衡 411

39.4 避免在导轨上面运动的零件卡滞 411

39.5 导轨上面运动的零件与丝杠不要作刚性连接 412

39.6 双矩形导轨要考虑调整间隙 412

39.7 导轨的温度变化较大时,导向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太大 413

39.8 导向面应不变 413

39.9 导轨的压板固定要求接触良好,稳定可靠 414

39.10 压板要有尺寸分界 414

39.11 镶钢导轨不宜用开槽沉头螺钉固定 415

39.12 固定导轨的螺钉不应斜置 415

39.13 避免扭紧固定螺钉时,引起导轨变形而影响精度 416

39.14 镶条应装在不受力面上 416

39.15 镶条调整应无间隙 417

39.16 避免导轨铸造缺陷 417

39.17 导轨支承部分应该有较高的刚度 418

39.18 要防止滚动件脱出导轨,安装限位装置 418

39.19 减少导轨安装的调整工作 419

39.20 注意相配合的导轨面能互研 419

39.21 滚动导轨应有足够的硬度 420

39.22 滚柱导轨的滚柱不宜过长 420

39.23 尽量避免采用刮研导轨 420

第40章 弹簧结构设计 421

概述 421

40.1 弹簧应有必要的调整装置 422

40.2 螺旋压缩弹簧受最大工作载荷时应有一定余量 422

40.3 拉伸弹簧应有安全装置 422

40.4 组合螺旋弹簧旋向应相反 423

40.5 注意螺旋扭转弹簧的加力方向 423

40.6 应注意板弹簧销的磨损和润滑 423

40.7 环形弹簧应考虑其复位问题 424

40.8 弹簧应避免应力集中 424

40.9 自动上料的弹簧要避免互相缠绕,弹簧应采用封闭端结构 425

40.10 用弹簧保持零件定位时,要求有一定的预压力 425

参考文献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