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史 书法篆刻卷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5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史仲文主编
  • 出 版 社: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202024985
  • 页数:23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中国从远古到民国时期的书法篆刻历史发展情况。

《中国艺术史》导论 3

第一章 概述:中国艺术成就、民族特色与文化品性 3

第一节 非凡的历史成就 3

第二节 鲜明的历史特征 9

第三节 不断开放的艺术道路 11

第二章 中国艺术的历史行程与阶段 17

第一节 初创时代——中国远古暨三代艺术 18

一、相似的童年,不同的发展 18

二、古老的陶器、辉煌的铜器与甲骨文 19

第二节 第一个艺术高峰期——春秋战国时代 23

第三节 雄风浩气,王者气象——秦汉艺术 28

一、雄姿勃发的英雄时代 28

二、全面发展的艺术成就 30

三、浑扬壮丽,大汉雄风 35

第四节 因自觉而飞跃——魏晋南北朝艺术 36

一、魏晋南北朝艺术特色——龙翔凤翥自觉天 36

二、魏晋艺术与艺术理论的成因 40

三、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艺术成就 42

第五节 精深博大、百花斗艳——令人钦羡的隋唐艺术 47

一、独树一帜的盛唐文化 47

二、繁华昌盛的隋唐艺术 51

三、唐代艺术道路的启迪 57

第六节 十字路口的繁荣——宋代艺术 58

一、宋代艺术的文化背景 58

二、宋代艺术成就 61

第七节 古典戏曲的黄金时段——元代艺术 66

一、元代戏曲的社会文化背景 66

二、元代戏曲艺术及其他艺术成就 68

第八节 走向反叛之路——明、清艺术 72

一、明、清艺术的文化背景与发展趋向 72

二、明代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 75

三、明代的艺术成就 78

四、清代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艺术成就 80

第九节 揭开新时代的序幕——民国艺术 86

一、民国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 86

二、民国艺术成就 88

第一节 中国艺术精神的理论起点 91

一、共鸣说 91

第三章 中国艺术精神 91

二、积淀说 94

三、变异说 97

第二节 中国艺术精神的诸种构因(上) 98

一、艺术品 98

二、艺术实践 99

三、艺术批评 100

四、英雄人物的榜样作用 100

五、科学技术的催化作用 101

六、社会习俗的涵养作用 101

七、人民实践的母体作用 102

八、外来文明的启迪作用 103

第三节 中国艺术精神的诸种构因(下) 104

一、儒家的影响 104

二、道家的影响 108

三、佛教的影响 112

第四节 中国艺术精神解析 124

一、敬道,中国艺术的本源论 124

二、亲仁,中国艺术的价值论 127

三、师天,中国艺术的自然论 128

四、得意,中国艺术的境界论 130

五、法古,中国艺术继承论 133

六、通变,中国艺术创造论 135

七、乐生,中国艺术情态论 137

八、重气,中国艺术风格论 140

第五节 中国艺术精神的技术范畴 143

一、中国传统艺术技术范畴的几个特色 143

二、中国传统技艺范畴通览 145

三、要在变化,妙在变化 149

第四章 中西艺术比较 151

第一节 中、西艺术不同的历史发展曲线 151

一、不同的出发点: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52

二、中、西艺术发展的历史形态:山之型与水之型 154

三、中、西艺术发展的优劣比较 156

四、造成中、西方艺术发展曲线的历史原因 157

第二节 中、西方艺术的不同文化传统与品性 158

第三节 中、西艺术的不同风格:崇高与韵味 167

第四节 中、西建筑艺术比较 170

一、“天人合一”与神、人互替 171

二、伦理为本与舒适为先 176

三、内通外闭与外通内隔 179

四、线型艺术与几何艺术 181

五、木质结构与石质结构 184

第五节 中、西戏剧艺术比较 186

一、表演形态比较:综合性艺术与专艺性艺术 186

二、表演风格比较:写意性与写实性 188

三、表演体系比较:梅氏体系与斯氏体系、布氏体系 196

四、演艺结构比较:演员中心制与编、导、演合作制 198

五、价值取向比较:悲剧与苦情戏 200

第五章 中国艺术的未来 205

第一节 古为今用,要继承更要发展 205

第二节 洋为中用,目的在于走向世界 210

第三节 艺术的未来在于现代化 215

第一章 汉字书法的曙光——史前陶文与汉字起源 217

第一节 汉字起源与书法的产生 217

先秦书法篆刻史 217

第二节 出土陶文中的书法成分 222

第二章 汉字书法的兴起——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与金文 226

第一节 甲骨文的发现、著录与研究 226

第二节 甲骨的书写、文字与读法 231

第三节 甲骨文断代与书法的演变 233

第四节 甲骨文书法的特色 238

第五节 周原甲骨与微雕书法 242

第一节 金文的载体——青铜器 244

一、青铜器的起源 244

第三章 走向成熟的古文字书法——周代的金文书法及其他 244

二、青铜器的制造 246

三、青铜器的分类 247

四、青铜器的分期 247

五、青铜器的特色 251

六、青铜器的性质 252

第二节 金文与金文研究 253

第三节 金文书法的特色与演变 256

第一节 战国书法中的传抄遗墨 268

第四章 走向自觉艺术的战国书法艺术 268

第二节 战国时代的简牍书法 271

第三节 战国帛书的书法艺术 275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盟书书法 277

第五节 战国时期的石刻书法 279

第六节 战国时代的金文书法 284

第七节 战国古隶与秦篆汉隶 289

第一节 玺印的起源 290

第五章 先秦时期的玺印艺术 290

第二节 古玺的概况 291

第三节 古玺的形式与价值 292

一、隶变的发生 297

第一节 隶变的发生和隶书成熟的过程 297

秦汉书法篆刻史 297

第一章 古今文字的转变 297

二、隶书成熟的过程 299

三、隶书成熟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302

一、草书的产生和发展 303

第二节 其他字体的产生和在秦汉时的状况 303

二、楷、行书的萌芽 304

第三节 隶变对于书法发展的意义 305

第一节 统一文字 307

第二章 秦代书法 307

一、秦刻石与李斯 308

第二节 秦小篆 308

二、其他小篆遗迹 310

一、秦隶书遗迹 311

第三节 秦隶和秦隶书家 311

第四节 秦代书法的历史贡献 312

二、秦隶书家 312

一、石刻 314

第一节 西汉书迹钩沉 314

第三章 西汉书法 314

二、金文 315

三、竹木简牍和帛书 316

四、其他书迹 317

二、金文隶书 318

一、石刻隶书 318

第二节 隶书 318

三、简牍帛隶书 319

第三节 草书 320

四、陶文隶书 320

一、金文篆书 321

第四节 篆书 321

第五节 西汉书人 322

三、篆书墨迹 322

二、石刻篆书 322

第六节 西汉书法的历史贡献 324

一、托古改制与篆书的振兴 326

第一节 篆书 326

第四章 新莽时期的书法 326

二、遗迹汇要 327

三、书风简析 328

一、遗迹简介 329

第二节 隶书 329

第三节 新莽书法的历史贡献 330

二、书风略评 330

一、石刻隶书 332

第一节 东汉前期的隶书 332

第五章 东汉书法 332

二、金文砖文隶书 337

第二节 桓帝、灵帝时期的隶书 338

三、简牍隶书 338

一、桓灵碑刻的历史条件 339

二、桓灵重要碑刻评介 340

三、桓灵石刻隶书的书风研究 353

四、简牍隶书 356

一、篆书遗迹 357

第三节 东汉篆书 357

第四节 东汉草书 360

二、书风简评 360

一、草书遗迹评介 361

二、汉末关于草书的一次讨论 362

第五节 隶书的式微和楷、行书的发展 364

第六节 东汉重要书人评介 365

二、楷、行书的发展 365

一、隶书的式微 365

第七节 东汉书法的历史贡献 372

一、秦代政治文化政策对印章的影响 374

第一节 秦代印章制度及其艺术特色 374

第六章 秦代印章 374

二、秦官、私印章及形制特点 376

三、秦印章质地与钮制特点 381

一、摹印篆与秦书八体 382

第二节 秦印章文字 382

二、秦印文字的特点 383

一、封泥 385

第三节 秦代的用印遗迹 385

二、戳记 388

一、断代分期的意义 390

第一节 汉代印章的断代与分期 390

第七章 汉代印章 390

二、断代的依据 391

三、汉印的分期 393

一、西汉早期官、私印章及艺术特色 394

第二节 西汉印章 394

二、西汉中期官、私印章及艺术特色 404

三、西汉晚期官、私印章及艺术特色 410

一、新莽“托古改制”对官印的影响及官印之特色 414

第三节 新莽印章 414

二、新莽私印之特色 417

一、东汉早期官、私印章及艺术特色 419

第四节 东汉印章 419

二、东汉晚期官、私印章及艺术特色 423

第五节 两汉肖形印 428

一、封泥 430

第六节 两汉用印遗迹 430

二、戳记 433

一、新莽六书与缪篆名实 434

第七节 两汉印章文字 434

二、缪篆的艺术特点 437

一、魏晋时代王朝更替简况 443

第一节 魏晋书法的社会文化背景 443

魏晋南北朝书法篆刻史 443

第一章 概述 443

二、魏晋时代的历史文化特征 444

一、魏晋书法的高峰成就 446

第二节 魏晋书法的辉煌 446

二、魏晋书法的审美特征 447

三、魏晋书法繁荣的原因 451

第二章 曹魏时代的书法 453

一、曹操与书法及其贡献 454

第一节 曹魏书法 454

二、曹操麾下的重要书法家 455

三、曹魏时期的名书法家 456

四、曹魏的其他书法家 459

一、楷书的产生与钟繇书法 460

第二节 钟繇与楷书的确立 460

二、钟繇生平创作与楷书的确立 462

三、钟繇的书法创作及成就 463

第三节 吴蜀书法 464

一、吴国的书法家及书作 465

二、蜀国的书法家及书作 469

一、曹魏碑刻 470

第四节 曹魏时代的碑刻书法 470

二、孙吴碑刻 475

第一节 西晋的文人书法家及书作 478

第三章 西晋时代的书法 478

一、一台二妙 480

二、陆机与陆云及顾荣 482

三、竹林七贤等文学书法家 484

四、西晋的家族书法 488

六、西晋的其他书法家 492

五、西晋的王室书法 492

一、魏晋简牍、残纸等墨迹书法简说 497

第二节 魏晋的简牍残纸等墨迹书法 497

二、魏晋简牍、残纸等墨迹书法释例 499

一、西晋碑刻书法说略 504

第三节 西晋的碑刻书法 504

二、西晋碑刻书法释例 506

第四章 书圣王羲之 513

第一节 王羲之生平创作与思想形态 513

一、少年俊才 514

二、为官入世 515

三、弃官归隐 520

第二节 王羲之书艺的划时代成就 522

一、王羲之今体书法的总体成就 522

二、王羲之书法代表作释例 528

第三节 王羲之书艺的审美风格及成因 539

一、王羲之书艺风格的分期 539

二、王羲之书艺的风格特征及成因 540

第四节 王羲之书艺的历史贡献和影响 543

一、王羲之书艺的历史贡献 543

二、王羲之书艺的深广影响 544

第一节 王献之的书法创新 547

一、王献之的生平与创作 547

第五章 王献之和东晋其他书法家 547

二、王献之的书法成就 550

三、王献之代表作释例 552

第二节 东晋家族及文人书法 555

一、东晋家族及文人书法论略 555

二、东晋的家族书法 558

三、卫夫人的书法探索 575

四、东晋的文人书法家 576

第三节 东晋的碑刻书法 590

一、东晋碑刻书法论略 590

二、东晋的碑刻书作释例 591

第四节 十六国书法 598

一、十六国及其书法简况 598

二、十六国的碑刻书法释例 599

三、十六国的墨迹书法释例 602

第五节 魏晋时期的书学理论 605

一、魏晋的书学论著 605

四、十六国的文人书法 605

二、魏晋书论的美学思想 608

第一节 魏晋官印简况 611

一、魏晋官印的典制 611

第六章 魏晋时代的篆刻 611

二、魏晋官印典制简说 612

第二节 魏晋官印的特征及释例 613

一、魏晋官印的特征 613

二、魏晋官印释例 614

三、魏晋时期其他印章说略 618

第一节 南北朝书法的基本成就及其历史特点 620

一、隶意减弱,碑楷高峰 620

第七章 南北朝书法篆刻概述 620

二、继承钟王,发展行草 622

三、书家辈出,书论精妙 623

四、风格多样,精品纷呈 624

第二节 南北朝书法艺术发展诸因素分析 626

一、宗教的影响 626

二、朝廷的提倡 631

三、家族内部的影响 633

四、书法艺术内部的动力 634

第一节 南朝书家 637

一、刘宋书家 637

第八章 南朝书法 637

二、南齐书家 643

三、南梁书家 647

四、南朝陈书家 653

第二节 南朝书作 657

一、刘宋书作 657

二、南齐书作 659

三、南梁书作 661

四、南朝陈书作 664

第三节 南朝书论 665

一、羊欣书论:《采古来能书人名》 665

二、虞和及其《论书表》 667

三、王僧虔书论 669

四、以梁武帝为中心的南梁书法批评集团 671

五、庾肩吾及其《书品》 675

第四节 南朝篆刻 676

一、刘宋篆刻 676

二、南齐篆刻 679

三、南梁篆刻 680

四、南朝陈篆刻 681

第一节 北朝书家 683

一、以崔、卢二大家族为代表的早期书法家群体 683

第九章 北朝书法 683

二、郑道昭 684

三、高僧安道壹 687

四、其他碑派书家 689

五、北朝帖学书家 690

第二节 北朝书作 693

一、北朝墓志 693

二、北朝造像记 702

三、北朝摩崖 710

四、北朝碑碣 718

五、北朝墨迹 726

第三节 北朝书论 731

一、王愔《古今文字志目》 731

二、江式《论书表》 732

第四节 北朝篆刻 733

一、北魏官印 733

二、东魏官印 734

三、西魏官印 734

四、北齐篆刻 735

五、北周官印 736

第十章 南北朝书法的对立统一 738

第一节 南北朝书风的对立统一 738

第二节 南北朝石刻的写手与刻手 740

第一节 隋唐五代书法艺术的历史地位 745

第一章 概述 745

一、历史链条上的地位 745

隋唐五代书法篆刻史 745

二、艺术成就上的地位 746

第二节 隆规尚法的历史成就 748

一、艺术自觉的源流 749

二、由“韵胜”到“法胜”的历史变迁 750

三、“隆规尚法”的显要成就 755

第三节 隋唐五代书法艺术的盛微之因 757

一、艺术自觉的历史原因 758

二、书法繁盛的直接原因 758

三、国事需要的政治原因 759

四、高度繁盛的文化原因 761

五、书势演变的科技原因 764

第一节 隋代书法的历史性融合 768

一、隋代书法的基本格局 768

第二章 “熔为一炉”的隋代书法 768

二、隋代书法的基因 769

三、“六朝”书学的融合 770

一、智永和《千字文》现象 771

第二节 隋代楷书的重要成果 771

二、“隋碑之冠”——《龙藏寺碑》 773

三、体兼篆隶的《曹植庙碑》 775

四、楷法大备的杰出代表——《美人董氏墓志》 776

五、《启法寺碑》的身前身后 780

六、隋代晚期的杰作——《尼那提墓志》 783

二、继往开来的使者 784

一、荟萃“六朝”的关键性链环 784

第三节 隋代书法的历史地位 784

一、开国的书法大师 786

第一节 欧阳询及其艺术贡献 786

第三章 奠定楷法的欧阳询 786

二、兼擅型书法家 787

第二节 欧体楷书的艺术特色 788

一、欧体楷书的总体风格 789

二、欧体楷书的结体风格 791

三、欧体楷书的用笔艺术 795

第三节 欧体楷书的代表之作 797

一、《皇甫君碑》 798

二、《化度寺碑》 799

三、《九成宫碑》 801

四、《虞恭公碑》 804

二、子承父业和后世楷模 805

一、奠定楷法第一家 805

第四节 欧体书法的史学价值 805

三、《朝日新闻》 807

第一节 初唐四杰的涌现 808

第四章 创立家派的初唐四杰 808

一、“守成以文”的书法氛围 809

二、实用中的自觉追求 811

一、御称五绝的永兴公 814

第二节 秉王立法的虞世南 814

二、“虞体”楷书的艺术风格 816

三、虞书的影响和传播 819

一、宰相书家褚河南 820

第三节 法贯南北的褚遂良 820

二、褚体书法的艺术风格 821

三、褚体书作的主要代表 823

一、富出三家的薛稷 826

第四节 法变褚书为薛体 826

二、“买褚得薛,不失其节” 827

三、“薛体”的书品代表 828

一、光辉的一生 830

第一节 高山仰止的颜鲁公 830

第五章 革故鼎新的颜真卿 830

二、显赫的成就 834

一、“颜体”楷书的艺术个性 835

第二节 楷书的顶峰——颜体 835

二、“颜体”艺术的成因 837

一、《多宝塔感应碑》 841

第三节 “颜体”的创立 841

二、《东方朔画赞碑》 843

三、《谒金天王祠题记》 844

一、《鲜于氏离堆记》 845

第四节 “颜法”的成熟 845

二、《郭家庙碑》 846

三、《大字麻姑仙坛记》 847

四、《大唐中兴颂》 851

五、《八关斋报德记》 852

六、《宋璟碑》兼及其他 853

一、《竹山堂联句》 855

第五节 “人书俱老”之作 855

二、《颜勤礼碑》 856

三、《颜氏家庙碑》 858

四、《建中告身帖》 860

一、颜楷的艺术价值 861

第六节 颜楷的价值和影响 861

二、颜体的历史发展 864

三、关于颜楷的异议 866

一、学者型的书法家 868

第一节 最后一位楷书大家 868

第六章 再度变法的柳公权 868

二、“体势劲媚”的艺术特色 870

第二节 “柳体”的传世作品 874

一、《金刚经》 875

二、《迴元观钟楼铭》及其前后四作 876

三、《玄秘塔碑》 878

四、《神策军碑》 880

五、《刘沔碑》等其他作品 881

一、“柳体”对后学的滋养 882

第三节 “柳体”的强烈反响 882

六、其他书法的蛛丝马迹 882

二、“笔谏”引发的争议 883

三、“生犷”和“外露”等等 884

一、行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886

第一节 隋唐五代行书的历史地位 886

第七章 风行大唐的行书 886

二、行书入碑的意义 887

一、行书入碑的唐太宗 888

第二节 唐太宗和初唐行书 888

三、隋唐五代行书的基本成就 888

二、虞世南的《汝南公主墓志》 891

四、陆柬之的《陆机〈文赋〉》 892

三、欧阳询的《卜商帖》 892

第三节 李邕对中唐行书的变革 893

一、“六绝”书家的人生悲剧 894

二、李邕行书的艺术风格 895

三、李邕行书的主要代表 897

一、《祭侄文稿》 899

第四节 颜真卿对中唐行书的变革 899

二、《争座位帖》 901

四、《裴将军诗》 903

三、《刘中使帖》 903

一、柳公权的行书 905

第五节 杨凝式杰出于晚唐五代 905

三、杨凝式与“风子书” 907

二、杜牧的《张好好诗卷》 907

第八章 登峰造极的唐代草书 912

一、章草失意于唐 913

第一节 隋至初唐的草书 913

三、初唐的帝王草书 914

二、智永为何执意于《真草千字文》 914

一、贫苦而不朽的一生 917

第二节 专精草书的孙过庭 917

二、“俊拔刚断”的《书谱》 918

三、《草书千字文》及其他 920

一、“诗名”难掩“书名” 921

第三节 “狂客”书家贺知章 921

二、《孝经》的艺术个性 923

三、《孝经》与李白《上阳台》 924

一、张旭狂草的问世 925

第四节 “草圣”张旭 925

二、张旭狂草的艺术风格 927

三、《肚痛帖》 930

四、《古诗四帖》 931

五、《断千字文》 933

一、“精心草圣”的一生 934

第五节 “以狂继癫”的怀素 934

二、《苦笋帖》等四作 937

三、《自叙帖》 939

四、《圣母帖》和《食鱼帖》 941

五、《大草千字文》 943

第六节 高闲以后的草书 944

第一节 难得的篆书人才 946

第九章 中兴篆书的李阳冰 946

第二节 初唐罕迹《美原神泉诗碑》 947

一、躬身入篆的赵郡李君 948

第三节 中兴之主李阳冰 948

二、李阳冰的书作 951

第四节 唐篆的尾声 953

第一节 唐代隶书的格局 954

第十章 唐代隶书的振兴 954

二、“唐隶”的兴起 955

一、初唐的“楷隶” 955

第二节 史惟则等四家唐隶 956

一、唐玄宗及其《石台孝经》 957

三、史惟则及其《大智惮师碑》 958

二、徐浩及其《嵩阳观记》 958

四、陆尚宾及其《杨孝恭碑》 959

一、韩择木及其《告华岳文碑》 960

第三节 韩择木等三家唐隶 960

三、蔡有邻的隶书 961

二、梁升卿及其《御史台精舍碑》 961

二、飞白失落于唐 962

一、书法定格于唐 962

第十一章 唐碑现象、学问僧书法与经体书法 962

第一节 唐代碑版书法 962

五、行、草入碑于唐 963

四、波斯书家书作 963

三、唐代章草不兴 963

七、名碑之外的唐碑 965

六、集体创作之举 965

一、空海的书法贡献 967

第二节 日本学问僧的书法贡献 967

三、最澄的书法贡献 969

二、桔逸势的书法贡献 969

一、隋代的经体书法 970

第三节 经体书法的演进 970

三、唐代中期的经体书法 971

二、唐代初期的经体书法 971

五、五代的经体书法 972

四、唐代晚期的经体书法 972

第十二章 隋唐五代的书法理论 973

一、隋唐五代的书论专著 974

第一节 隋唐五代书学的历史文献 974

二、隋唐五代的诗文书论 975

三、隋唐五代的史籍书论 976

一、精缩的书法学——《笔髓论》 977

第二节 书学专著中的杰出代表 977

二、划时代的书学论著——《书谱》 978

三、书法品评专著——《书断》 984

四、崇尚自然的书学专著——《述书赋》 986

五、书学《论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988

六、权威的书学编著——《法书要录》 990

一、关于书体理论 991

第三节 隋唐五代书学的法度内容 991

二、关于技法理论 994

三、关于品评理论 1001

一、重韵尚法的价值观念 1005

第四节 隋唐五代书学所确立的书学价值观 1005

三、“因蹄得兔”的价值观念 1006

二、“尽善尽美”的价值观念 1006

五、崇尚“中和”的价值观念 1007

四、标举“逸品”的价值观念 1007

七、“似我者俗,学我者死” 1008

六、崇尚“骨力”的价值观念 1008

八、崇尚“雄媚”的价值观念 1009

九、书贵“自然”的价值观念 1010

十、崇尚“意象”的价值观念 1013

十一、追求“狂逸”的价值观念 1016

十二、强调“心悟”的书学观念 1017

第五节 隋唐五代书法理论的历史意义 1019

第一节 隋唐五代篆刻艺术的变革和特征 1021

第十三章 隋唐五代的篆刻艺术 1021

二、制印工艺的革新性变化 1022

一、印制的完善性变化 1022

五、隋唐五代印风的形成 1023

四、印章艺术形式的重大变化 1023

三、印章品类的多样性变化 1023

第二节 隋唐五代的官印 1024

一、隋代的官印 1024

二、唐代的官印 1025

三、五代的官印 1028

一、唐代私印概况 1029

第三节 唐代的私印 1029

二、唐代鉴藏印的意义 1030

三、唐代斋馆印的创举 1031

第一节 宋代书艺的历史背与界定 1035

第一章 概述 1035

宋辽金夏书法篆刻史 1035

第二节 两宋右文政策 1037

一、优礼儒士,重用书生 1038

三、上行下效,蔚然成风 1039

二、延揽人才,形成艺术中心 1039

四、学校养成,专业录用 1040

五、设置馆阁,储养贤才 1041

第三节 两宋书家的主要政治环境 1042

一、法韵兼存 1046

第四节 两宋书艺的基本走向 1046

二、走出学的困惑 1048

三、个性化的发展与尚意书风 1050

四、精彩纷呈的南宋书坛 1055

第五节 辽、金、夏书坛概况 1056

第一节 烬余的辉煌 1058

第二章 缤纷杂沓的北宋前期书坛 1058

第二节 唐风遗响与宋人的二王风 1063

第三节 从李建中到唐风在宋初的再盛 1068

第四节 宋初书坛的异响 1071

二、围绕着权臣好恶而变化 1072

一、主动接受皇权约束 1072

三、以馆阁为法 1073

第一节 蔡襄的生平与思想 1074

第三章 蔡襄 1074

第二节 蔡襄书艺的继承与发展 1075

第三节 心铸之形与心铸之势 1079

第四节 不可多得的大字 1082

一、儒雅秀灵的成长环境 1084

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 1084

第四章 苏轼 1084

二、初登仕途 1085

三、宦海沉浮四十年 1086

第二节 苏轼的主要艺术成就 1087

二、苏试的散文 1088

一、苏轼的诗歌 1088

四、关于画家苏轼 1089

三、苏轼的词 1089

第三节 苏轼书艺的法度 1090

一、握笔表达了循法意愿 1091

二、严格有法的结体 1092

三、碑风是苏轼书艺中法度的又一体现 1093

第四节 苏轼书艺的个性 1095

一、书艺中体现哲理神思 1096

二、书艺中表现出书法家的才识学问 1097

三、苏轼书艺运笔的任适性 1098

四、个人性格情趣的充分表达 1099

一、端庄杂流丽、刚建含婀娜的美学境界 1102

第五节 苏轼书艺的境界 1102

二、潇散简远、任适旷达的人生境界 1104

一、蹉跎坎坷的一生 1106

第一节 黄庭坚生平与造诣 1106

第五章 黄庭坚 1106

二、文学世家与书艺世家 1107

第二节 书家之悟与山谷“禅书” 1108

第三节 黄庭坚书法艺术的阶段性 1112

第四节 黄庭坚书法的结字 1114

第一节 米芾的生平与传说 1117

第六章 米芾 1117

第二节 关于画家米芾 1119

第三节 米芾书艺的渊源 1120

第四节 米书癫意说 1122

第五节 米书“四到”与游刃有余 1126

第一节 金石学的兴起 1130

第七章 金石学与两宋书艺 1130

第二节 宋代金石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成就及其传播 1133

一、金石器物的考据著录 1134

二、关于金石文辞的著录考释 1136

三、关于金石刻辞的目录编著 1138

第三节 金石学与两宋书艺的金石气 1140

一、太祖赵匡胤的定策之功 1147

第一节 北宋前四帝对书坛兴盛的意义 1147

第八章 博艺帝王家 1147

二、太宗赵光义的搜集之功 1148

三、真宗赵恒的垂范之功 1149

四、仁宗赵祯的承传之功 1150

一、难以评说的一生 1151

第二节 才情有余的赵佶 1151

二、广博的技艺、专业的鉴赏 1155

三、赵佶的“瘦金体” 1157

一、众说纷纭的一生 1161

第三节 造妙多端的赵构 1161

四、赵佶在书法史上的特殊贡献 1161

二、赵构的书艺渊源 1163

三、书法,宋高宗的特殊政治工具 1165

四、以书艺慰藉心灵 1166

一、越王元傑 1167

第四节 宗室书艺名家 1167

三、益王赵頵 1168

二、周王元俨 1168

四、赵令穰 1169

五、赵克继 1170

第九章 两宋能书宰执 1171

一、陈尧叟兄弟 1172

第一节 宋初善书宰执 1172

二、宋绶父子 1174

一、章得象 1175

第二节 北宋中叶能书宰执 1175

三、晏殊 1176

二、杜衍 1176

四、范仲淹 1177

五、出将入相二贤公 1178

六、韩琦与欧阳修 1179

一、王安石 1181

第三节 北宋后期能书宰执 1181

二、司马光 1183

三、章惇 1184

四、蔡京 1185

一、颠沛而多味的一生 1186

第四节 陈与义 1186

二、北南宋之交诗坛第一人 1188

三、陈与义的书艺轨迹与评价 1189

四、陈与义对南宋初年书坛的规范 1191

一、赵鼎 1192

第五节 南宋主要能书宰执 1192

二、张浚 1193

三、虞允文 1195

五、周必大 1196

四、王淮 1196

六、范成大 1197

七、程元凤 1199

第一节 周越 1200

第十章 北宋书坛名家 1200

第二节 苏舜钦 1202

第三节 薛绍彭 1204

一、钱惟治 1207

第四节 北宋其他能书文臣 1207

二、郑文宝 1208

四、石延年 1209

三、杨亿 1209

五、张方平 1210

七、钱勰 1211

六、沈辽 1211

第一节 姜夔 1213

第十一章 南宋书坛名家 1213

第二节 张即之 1217

第三节 南宋书坛的“建安风骨” 1221

二、岳飞 1223

一、韩世忠 1223

三、朱敦儒 1224

四、张孝祥 1225

五、吴说 1226

第一节 隐逸才士 1228

第十二章 两宋隐逸、僧道与妇女书家 1228

二、种放 1229

一、宗翼及其同调者 1229

三、林逋 1230

四、邵雍 1231

一、言法华 1232

第二节 僧道书家 1232

二、政禅师 1233

四、陈抟 1234

三、南禅师 1234

五、陈景元 1236

六、张有 1237

七、葛长庚 1238

一、曹皇后 1239

第三节 能书才女小录 1239

三、史琰 1240

二、王英英 1240

四、李清照 1241

五、杨妹子 1242

六、其他能书妇女 1243

第十三章 辽金夏的书法艺术 1244

第一节 辽代书坛 1245

一、金代书坛的唐风宋韵 1247

第二节 金代书坛 1247

二、北国书坛三杰 1249

三、金代其他能书名家 1254

第三节 西夏书坛 1258

第一节 篆印发展到宋代 1260

第十四章 两宋篆刻艺术 1260

第二节 宋代篆刻艺术的新气象 1262

一、篆法的新生命 1263

二、吉语印发扬光大 1264

三、篆刻艺术外延的扩展 1265

第三节 辽金官印 1266

第一节 笔 1268

第十五章 书写工具 1268

第二节 墨 1271

第三节 纸 1273

第四节 砚 1276

第十六章 两宋书学理论与研究 1280

第一节 题跋识评 1281

第二节 书法的艺术研究与探讨 1285

一、书体认识与风格追求 1286

二、技法认识与心得体会 1288

三、书品与德行 1293

第三节 书学研究与著录 1295

一、欧阳修《试笔》 1295

二、朱长文《墨池编》 1296

三、米芾《书史》及其《海岳名言》 1296

四、《宣和书谱》和《皇宋书录》 1297

五、姜夔《续书谱》 1297

六、陈思《书小史》及《书苑精华》 1298

第四节 两宋书艺的地位 1298

元代书法篆刻史 1305

第一章 概论 1305

第一节 赵孟頫的书法艺术 1311

一、赵孟頫的生平和思想 1311

第二章 赵孟頫及翰林学士派书家 1311

二、赵孟頫的书法 1314

三、赵孟頫的书学成就 1325

四、赵氏家族的书法 1329

第二节 鲜于枢的书法艺术 1332

第三节 邓文原的书法 1336

第四节 冯子振的书法 1340

第五节 龚璛的书法 1340

第六节 钱良右的书法 1342

第七节 郭畀的书法 1343

第八节 俞和的书法 1345

第三章 “奎章阁”派书法 1348

第一节 虞集的书法 1348

第二节 柯九思的书法 1351

第三节 揭傒斯的书法 1353

第四节 袁桷的书法 1354

第四章 王冕和“元四家”的书法 1357

第一节 王冕的书法 1357

第二节 黄公望的书法 1359

第三节 王蒙的书法 1362

第四节 倪瓒的书法 1364

第五节 吴镇的书法 1367

第五章 各具风貌的名书家 1370

第一节 康里巙巙的书法 1370

第二节 杨维祯的书法 1373

第三节 张雨的书法 1376

第四节 饶介的书法 1377

第五节 周伯琦的书法 1378

第六节 姚安道的书法 1380

第七节 吴全节的书法 1381

第八节 薛毅夫的书法 1381

第九节 薛玄曦的书法 1382

第十节 沈右的书法 1382

第十一节 邓宇的书法 1383

第十二节 冷谦的书法 1383

第十三节 其他书家简介 1384

第六章 书法论著综述 1400

第一节 赵孟頫的书论 1400

第二节 郑杓的《衍极》 1401

第三节 陈绎曾的《翰林要诀》 1401

第四节 盛熙明的《法书考》 1402

第五节 其他书法论著简介 1403

第七章 元代篆刻 1408

第一节 元代的官、私印 1408

第二节 赵孟頫与篆刻 1409

第三节 王冕与篆刻 1412

第一章 概述 1415

第一节 明代书法的继承和流变 1415

明代书法篆刻史 1415

第二节 明代书法的流派和风格 1426

一、遵循帖学书法的书法家 1428

二、注重碑学书法但仍离不开帖学的书法家 1436

第三节 明代书法的历史贡献 1443

第二章 明代书法的土壤 1449

第一节 社会风尚士习与明代书法 1449

第二节 儒佛道教与明代书法 1458

第三节 绘画、建筑、篆刻等艺术与明代书法 1463

第四节 个人性格与明代书法 1467

第三章 明代前期的书法 1475

第一节 明初书艺的社会环境 1475

第二节 明初书艺的艺术寻踪 1478

第三节 明初“三宋” 1482

第四节 沈度兄弟及“台阁体”的形成 1491

第五节 台阁巨擘“三杨” 1499

第六节 明初书坛艺术变奏与复旧 1504

第四章 明代中期书法艺术 1510

第一节 概述 1510

第二节 傲诞之士祝允明 1512

第三节 稳重自守文征明 1516

一、身世及人品 1516

二、“清爽精绝”的书艺 1520

第四节 风流才子唐寅 1523

第五节 “大巧若拙”的王宠 1527

第六节 吴门画派的开创者沈周 1530

第七节 天下法书归吾吴 1533

一、文章领袖李东阳 1533

二、阳明先生王守仁 1534

三、吴中名家陈道复 1535

四、吴中群英 1536

第五章 明代后期的书法 1538

第一节 奇顽狂放的书坛怪杰徐渭 1539

第二节 浪漫自趣的书家群体 1545

一、邢侗 1545

二、米万钟 1546

三、赵宦光 1547

四、张瑞图 1548

五、黄道周 1550

六、倪元璐 1552

七、王铎 1554

第六章 集帖学书法大成的董其昌 1558

第一节 帖学大师的一生 1558

第二节 帖学大师的书学经历 1562

一、继承:广习诸家,博采众长 1566

第三节 帖学大师的书学理论和书法特色 1566

二、质疑:不满前人,批评改进 1576

三、创新:超迈前人,自成一格 1587

第七章 从晚明诸家看明代书法对清代书法的影响 1602

第八章 明代的书学研究 1611

第一节 明代的书学史研究 1611

第二节 明代书法理论探讨与评论 1614

一、丰坊《书诀》 1615

二、项穆《书法雅言》 1616

三、《书法粹言》及其他 1618

第三节 收藏、鉴赏与传授 1619

第九章 明代的篆刻艺术 1626

第一节 篆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1626

第二节 明中期文人篆刻的兴起 1629

第三节 开宗立派的文彭 1631

第四节 其他印家 1634

一、皖派篆刻宗师何震 1634

二、苏宣 1636

第一节 笔墨纸砚及其对明代书法的影响 1639

第十章 明代“文房四宝”与书画装潢艺术对书法的影响 1639

一、笔的改进及其对明代书法的影响 1639

三、朱简与汪关 1639

二、墨的改进及其对明代书法的推动 1643

三、纸的变化及其对明代书法的作用 1648

四、砚的制作及其对明代书法的功能 1652

五、配套文具及其对明代书法的抬升 1656

第二节 书画装潢艺术及其对明代书法的影响 1659

第一节 明代书法作品的著录与收藏 1669

一、明代书法作品的著录 1669

第十一章 明代书法作品的流传、鉴藏与辨伪 1669

二、明代书法作品的收藏 1672

第二节 明代传世的主要刻帖 1676

一、碑刻与碑帖(刻帖) 1676

二、明代主要刻帖 1678

第三节 明代主要书迹 1681

第四节 明代书法作品的作伪与鉴别 1697

第一节 清前中期书法 1707

第一章 概述 1707

一、书法艺术概况 1707

清代书法篆刻史 1707

二、书法理论概况 1709

第二节 清前中期篆刻 1711

一、篆刻艺术概况 1711

二、篆刻理论概况 1712

第二章 孕育清前中期书法的条件 1713

第一节 社会及文化概况 1713

第二节 两种美学思潮 1714

一、求异美学思潮 1714

二、正统美学思潮 1715

第三节 晚明遗风——胜朝遗民的书法 1716

一、神笔王铎有明第一 1716

二、人品、书品如一的傅山 1720

三、胜朝遗民其他书家 1724

第三章 清前中期的帖学诸家 1726

第一节 董、赵书风影响下的帖学派 1727

一、“馆阁体”书法 1727

二、其他帖学书家 1732

第二节 书法守成期有所突破的帖学书家 1734

一、名声播四海的“清四家” 1734

二、其他有所创新的帖学书家 1739

第四章 清代前中期的篆隶书法及碑学书家 1750

第一节 篆、隶书法及书家 1750

一、篆、隶书体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演进历程 1751

二、篆、隶书家 1752

第二节 碑学的兴盛及碑学书家 1758

一、碑学兴起乃至兴盛的原因分析 1759

二、碑学兴盛伊始的碑学书家 1763

第五章 清前中期的画家书法 1778

第一节 书法与绘画的结合 1778

一、书(文字)画相异 1779

二、书(书法)画相通 1780

三、书(书法)画互补 1781

第二节 清前中期文人画概况 1782

第三节 画家书法艺术 1785

一、胜朝遗民书画家 1786

二、扬州派书画家 1791

三、其他书画家 1799

第六章 清前中期的书法理论及美学思想 1802

第一节 冯班与宋曹的有关思想 1802

一、冯班对晋、唐、宋书法特征的评价 1802

二、宋曹的《书法约言》 1804

第二节 “四宁四毋”说 1805

一、傅山整个书法观中的不足 1806

二、“四宁四毋”提出的背景 1807

三、“四宁四毋”的含义及精神实质 1808

四、对“四宁四毋”说的评价 1809

第三节 清前期其他一些值得提及的美学思想观点 1809

一、笪重光论书 1809

二、梁巘提出“学书无惑俗议” 1811

三、以“领异标新”为美、择情性相相近者学 1812

四、梁同书的书法美学观 1813

五、程瑶田关于书法技法 1814

第四节 清中期碑学中兴伊始的重要美学理论 1815

一、阮元论南北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1815

二、钱泳的书分南北观 1817

三、包世臣技法高于一切的书法观 1818

第七章 清前中期的篆刻艺术 1820

第一节 篆刻艺术昌兴的原因分析 1820

第二节 篆刻流派及其艺术 1821

一、程邃的徽派篆刻 1822

二、浙宗篆刻艺术 1824

三、邓派篆刻 1833

第三节 篆刻理论 1841

一、印学著作及印谱 1841

二、篆刻家的有关言论 1843

第一节 社会文化背景 1845

一、面临的冲击 1845

第八章 晚清书法和篆刻艺术概述 1845

二、发展的条件 1846

第二节 晚清书法概说 1849

一、总体态势 1849

二、分进与融会 1852

第九章 篆、隶、北碑 1855

第一节 概述 1855

第二节 小篆 1856

一、以传承为主的书家 1856

二、有开拓精神的书家 1862

第三节 大篆 1869

一、嘉道之间的新气象 1869

二、嘉道以后的进展 1871

第四节 隶书 1876

一、以传承为主的书家 1876

二、力求开拓的书家 1885

第五节 北碑 1891

一、赵之谦与康有为 1892

二、张裕钊、李文田及其他 1897

第十章 行草及其他 1903

第一节 概述 1903

第二节 行草 1907

一、以传承为主的书家 1907

二、开拓新径的书家 1916

第三节 其他 1921

一、何绍基楷书 1921

二、其他楷书家 1922

第十一章 书学 1924

第一节 概述 1924

第二节 刘熙载、康有为、杨守敬 1925

第三节 其他著述撮要 1931

第十二章 晚清的篆刻艺术 1936

第一节 概述 1936

一、浙派对清后期篆刻的影响 1937

二、邓派对清后期篆刻的影响 1940

三、金石考据之学对清后期篆刻发展的影响 1942

四、清碑派书法对篆刻发展的影响 1950

第二节 晚清四家 1953

一、吴熙载 1953

二、赵之谦 1959

三、黄牧甫 1973

四、吴昌硕 1985

第三节 其他印人 2000

一、徐三庚 2000

二、胡 2002

三、王石经 2003

民国书法篆刻史 2011

第一章 概述 2011

第一节 悲歌与凯歌的交响 2012

第二节 繁华与萧条的反差 2013

第三节 新文化的逼宫 2015

第四节 金石学及影印术的发展 2016

第五节 书法理论的发展 2018

第六节 活跃的社团活动 2020

第七节 书法教学 2021

第八节 研究方法 2022

第二章 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地区书法 2024

第一节 社团与出版物 2026

第二节 吴沈李曾 2031

一、吴昌硕 2031

二、沈曾植 2032

三、李瑞清 2034

四、曾熙 2037

第三节 康有为及遗老书家 2038

第四节 脱离尘障的追求 2043

第五节 学者书法 2049

第六节 早逝的天才 2052

——袁克文与谢玉岑 2052

第七节 帖学复兴的潮流——40年代的东南书坛 2054

第八节 上海及江浙的其他书家 2063

第三章 以京津为中心的北方地区书法 2074

第一节 社团及出版物 2075

第二节 罗振玉与郑孝胥 2076

第三节 百年碑学的总结——于右任在书法史上的意义 2078

第四节 一段离奇的章草公案 2081

一、王世镗、罗复堪与章草复兴 2082

二、罗复堪兄弟与章草研究群体 2084

第五节 梁启超 张伯英 姚华 叶恭绰 2089

第六节 同写金文 一庄一谐 2092

第七节 吴玉如与郭风惠 2093

第八节 马叙伦与邓以蜇 2096

第九节 画家书法 2097

第十节 北方的其他书家 2101

第四章 以广州为中心的中南地区书法 2110

第一节 社团与出版物 2110

第二节 邓尔雅与容庚 2112

第三节 谭延闿与谭泽闿 2113

第四节 中南诸家 2114

第五章 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书法 2121

第一节 社团与出版物 2121

第二节 书坛诸耆宿 2123

第三节 谢无量 2126

第四节 西南地区的其他书家 2129

第六章 民国的书法理论研究 2132

第一节 概况 2132

第二节 理论著作简介 2133

一、书学类 2133

二、书体技法类 2134

四、书史类 2135

五、杂著类 2135

三、书法品评类 2135

六、法帖考释类 2136

七、金石学类 2137

第一节 概述 2139

一、篆刻家与流派 2139

第七章 民国的篆刻艺术 2139

二、印学社团 2140

三、印学研究 2141

第二节 重要篆刻家简介 2143

民国书法·篆刻大事记 2155

附录:古人论书法篆刻 2181

说文解字叙 许慎 2181

蔡邕书论二则 蔡邕 2183

四体书势 卫恒 2184

笔阵图 (旧署)卫铄 2187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旧署)王羲之 2188

书论 (旧署)王羲之 2189

笔意赞 王僧虔 2190

古今书评 袁昂 2190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萧衍 2192

书品 庾肩吾 2192

心成颂 智果 2196

传授诀 欧阳询 2197

书论二篇 (旧署)欧阳询 2197

笔髓论 虞世南 2201

李世民书论二篇 李世民 2203

书谱 孙过庭 2205

书后品 李嗣真 2209

书议 张怀瓘 2213

书断 张怀瓘 2216

《六体书论》 张怀瓘 2243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2245

论书 徐浩 2246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颜真卿 2247

授笔要说 韩方明 2249

临池妙诀 卢携 2250

《永字八法》 佚名 2251

苏轼书论十则 苏轼 2254

续书断 朱长文 2256

黄庭坚书论二十则 黄庭坚 2273

海岳名言 米芾 2276

续书谱 姜夔 2278

翰林要诀 陈绎曾 2283

赵孟頫论书六则 赵孟頫 2290

书学详说 解缙 2291

书法雅言 项穆 2292

董其昌书论十九则 董其昌 2305

钝吟书要 冯班 2307

书筏 笪重光 2312

南北书派论 阮元 2313

述书 包世臣 2316

历下笔谭 包世臣 2322

书概 刘熙载 2325

尊碑 康有为 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