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门峡概况 1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1
第二节 自然概况 2
第三节 社会经济情况 3
一、农业生产 3
二、乡镇企业 4
第二章 土壤形成条件 6
第一节 地质地貌 6
一、地质构造概况 6
二、地势地貌 8
第二节 成土母质 14
一、黄土母质 15
二、下蜀黄土母质 16
五、残积—坡积母质 17
四、风积母质 17
三、红粘土母质 17
第三节 气候 18
一、气候特征 18
二、气象灾害 24
三、气候与土壤 25
第四节 植被 25
一、植被资源概况 25
二、植被类型 26
三、植被与土壤 28
第五节 地表水与地下水 29
一、地表水 30
二、地下水 32
第六节 人为生产活动 33
一、耕作与施肥 33
三、农田基本建设 34
二、轮作制度和利用方式 34
四、植树造林 35
第三章 土壤分类与分布 37
第一节 土壤分类及命名 37
一、土壤分类的基本原则 37
二、土壤分类系统及其划分依据 38
三、土壤命名 40
四、土壤分类系统及其面积 41
第二节 土壤分布 54
一、土壤分布概况 54
二、土壤水平分布 54
三、土壤垂直分布 56
四、土壤微域分布 59
第一节 黄棕壤 61
一、黄棕壤的分布、形成与分类 61
第四章 黄棕壤、棕壤 61
二、黄棕壤亚类 62
三、黄褐土亚类 65
四、黄棕壤性土亚类 69
第二节 棕壤 71
一、棕壤的分布与成土条件 71
二、棕壤形成过程特点 72
三、棕壤亚类 74
四、白浆化棕壤亚类 81
五、棕壤性土亚类 84
第五章 褐土 90
第一节 褐土的分布、形成与分类 90
一、褐土分布范围及面积 90
二、褐土的成土条件和成土特征 91
一、分布范围及面积 99
三、亚类划分依据 99
第二节 褐土亚类 99
二、基本性态特征 100
三、利用现状、评价和改良利用方向 103
四、土属的划分及属性 104
第三节 淋溶褐土亚类 117
一、分布范围及面积 117
二、基本性态特征 117
三、利用现状、评价和改良利用方向 120
四、土属的划分及属性 120
第四节 石灰性褐土亚类 132
一、分布范围及面积 132
二、基本性态特征 133
四、土属的划分及属性 137
三、利用现状、评价和改良利用方向 137
第五节 潮褐土亚类 149
一、分布范围及面积 149
二、基本性态特征 149
三、利用现状、评价和改良利用方向 150
四、土属的划分及属性 150
第六节 褐土性土亚类 152
一、分布范围及面积 152
二、基本性态特征 153
三、利用现状、评价和改良利用方向 153
四、土属的划分及属性 153
第六章 红粘土、新积土、风沙土、紫色土、粗骨土、石质土 169
第一节 红粘土 169
一、红粘土的分布、形成与分类 169
二、红粘土亚类 170
一、新积土的分布、形成与分类 178
第二节 新积土 178
二、石灰性新积土亚类 179
三、新积土亚类 180
第三节 风沙土 182
一、风沙土的分布、形成与分类 182
二、半固定风沙土亚类 183
三、固定风沙土亚类 184
第四节 紫色土 185
第五节 粗骨土 187
一、硅铝质粗骨土亚类 188
二、钙质粗骨土亚类 189
第六节 石质土 190
一、硅铝质石质土亚类 190
三、硅质石质土亚类 191
二、钙质石质土亚类 191
第七章 潮土、山地草甸土 192
第一节 潮土 192
一、潮土的分布、形成与分类 192
二、潮土亚类 193
三、灰潮土亚类 199
四、灌淤潮土亚类 201
五、湿潮土亚类 202
第二节 山地草甸土 203
一、山地草甸土的分布与成土条件 203
二、山地草甸土的成土特征 204
三、亚类的划分及其性态特征 204
四、利用与改良 205
第八章 土壤理化性质 207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 208
一、土壤有机质的转化与作用 208
二、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分级面积 209
三、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212
四、有机质在土体中的分布 214
第二节 土壤氮素 215
一、土壤氮素的形态与转化 215
二、土壤全氮含量及分级面积 217
三、土壤碱解氮 219
第三节 土壤磷素 220
一、土壤中磷素的形态与转化 221
二、土壤速效磷含量及分级面积 222
三、土壤全磷 226
第四节 土壤钾素 228
一、土壤中钾素的形态与转化 228
二、土壤速效钾含量及分级面积 229
三、土壤全钾 232
第五节 土壤交换量 234
一、土壤交换量的作用 234
二、土壤交换量与土壤胶体 235
三、土壤交换量与土壤类型 235
第六节 土壤酸碱度和碳酸钙 236
一、土壤酸碱度 236
二、土壤碳酸钙 237
第七节 土壤质地 239
一、土壤质地分类 239
二、土壤质地与成土母质 239
三、土壤质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39
二、棕壤 240
三、红粘土 240
第八节 主要土类的粘土矿物 240
一、山地草甸土 240
第九章 土壤微量元素 242
第一节 土壤微量元素的形态与分级指标 242
一、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形态 242
二、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分级 242
第二节 土壤有效硼 243
一、土壤有效硼的含量及分级面积 243
二、硼对作物的营养作用 243
三、主要农作物缺硼症状 244
四、硼肥的种类及施用方法 244
第三节 土壤有效钼 244
一、土壤有效钼的含量及分级面积 244
三、主要农作物缺钼症状 245
四、钼肥的种类及施用方法 245
二、钼对作物的营养作用 245
第四节 土壤有效锌 246
一、土壤有效锌的含量及分级面积 246
二、锌对作物的营养作用 246
三、主要农作物缺锌症状 247
四、锌肥的种类及施用方法 247
第五节 土壤有效锰 247
一、土壤有效锰的含量及分级面积 247
二、锰对作物的营养作用 248
三、主要农作物缺锰症状 248
四、锰肥的种类及施用方法 248
第六节 土壤有效铜 249
一、土壤有效铜的含量及分级面积 249
二、铜对作物的营养作用 249
三、主要农作物缺铁症状 250
一、土壤有效铁的含量及分级面积 250
二、铁对作物的营养作用 250
第七节 土壤有效铁 250
四、铜肥的种类及施用方法 250
三、主要农作物缺铜症状 250
四、铁肥的种类及施用方法 251
第八节 主要土壤类型的有效微量元素 251
一、有效微量元素的含量 251
二、有效微量元素在剖面中的分布 252
第十章 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254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 254
一、工作方法和精度 254
二、土地资源现状 260
第二节 土壤资源评价 261
一、土壤资源特点 261
二、土壤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62
第三节 红粘土的改良利用与培肥 263
一、红粘土低产原因 264
二、红粘土的改良利用与培肥 264
第四节 黄土丘陵旱作土壤的合理利用与培肥 267
一、黄土丘陵旱作土壤的特点 267
二、黄土丘陵旱作土壤的合理利用与培肥 267
第五节 低产土壤的改良利用与培肥 270
一、低产土壤面积及其分布 270
二、低产土壤的改良利用与培肥 270
第六节 土壤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271
一、积极开展集约经营,提高土壤资源的生产能力 271
二、加强地力建设,提高土壤质量 272
三、建设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 272
四、珍惜每寸土地,认真执行《土地管理法》 273
二、土壤侵蚀的形式以沟蚀为主 274
一、黄土地区的土壤侵蚀异常强烈 274
第十一章 土壤侵蚀及其控制 274
第一节 土壤侵蚀现状 274
三、沃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275
四、土层变薄,加剧生态恶性循环 275
五、淤积塘、库、坝 275
六、冲毁耕地、河堤、村庄,损失严重 276
七、旱涝灾害频繁 276
第二节 土壤侵蚀的控制 276
一、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277
二、小流域治理是综合治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277
三、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才能大见成效 278
四、严禁陡坡开荒 278
五、把土壤侵蚀问题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278
第一节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280
一、中原黄金冶炼厂评价区土壤背景值 280
第十二章 土壤环境保护 280
二、灵宝市灵湖金矿评价区土壤质量现状调查 281
第二节 土壤渗透性及淋溶模拟试验 282
一、中原黄金冶炼厂尾矿库沟底土壤渗透性及氰化物淋溶模拟试验 282
二、灵宝市灵湖金矿尾矿库沟底土壤渗透性及氰化物淋溶模拟试验 284
第三节 三门峡市区涧北污水现状调查与生态保护 286
一、涧北污水调查概况 286
二、涧北污水的监测 286
第四节 采矿、冶金工业与生态保护 288
第十三章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 289
第一节 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289
第二节 分区概述 289
一、北部河川潮土、洪积石灰性褐土粮菜区 289
二、中部低山丘陵褐土农牧区 292
三、东部垄岗红粘土粮烟区 293
四、西南部中山棕壤针阔叶林区 294
五、南部中低山黄棕壤经济林区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