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祖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2210208
  • 页数:39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通用系列教材之一,从当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角度出发,对当代思想、修养等方面作了系列阐述,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实用性强。

前言 1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和任务 1

第一章 时代、大学与大学生 1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要内容和内在联系 2

第一节 面向世界的中国 2

一、站在中国看世界 2

二、放眼全球看中国 4

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5

四、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原则和方法 6

三、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 6

第二节 面向新世纪的大学 9

一、弘扬大学精神 9

二、认识大学价值  12

三、把握大学生活的特点和规律  13

第三节 面向社会的大学生  18

一、大学生身心发展及特点  18

二、大学生的社会化与角色学习 21

三、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23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  27

第一节 心理健康与人才成长  28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28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29

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石 32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34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34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成因分析  35

三、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  42

一、人格与健全人格  45

第三节 改善心理素质 塑造培养健全人格  45

二、心理素质在健全人格中的地位  47

三、培养健康心理,健全自我人格  48

第三章 知识结构、创新能力与科学成才观  53

第一节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54

一、知识结构的内涵与建立原则、途径  54

二、知识结构的基本模式  56

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相互关系 57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的培养  58

一、创新的定义及其涵义  58

二、创造型人才的要素与特征  59

三、如何培养创造能力  61

一、培养优良学风  64

第三节 把握成才规律 确立科学成才观  64

二、把握成才的基本规律  67

三、确立科学成才观  68

第四章 交往、友谊与爱情  77

第一节 学会交往  78

一、人际交往与人生发展  78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80

三、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81

四、在交往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82

第二节 学会交友  87

一、友谊的含义和价值  87

二、培育真挚的友谊  88

第三节 学会爱人  89

一、爱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90

二、爱情的本质特征  91

三、恋爱中的道德思考  93

第五章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101

第一节 人与社会  102

一、人是社会的人  102

二、社会是人的社会  104

三、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  105

第二节 人生目的  106

一、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106

二、摈弃错误的人生目的  108

三、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109

第三节 人生态度  111

一、人生态度的内涵与类型 111

二、正确对待人生境遇  113

三、当代大学生应有的人生态度  115

第四节 人生价值  117

一、人生价值的涵义与取向  117

二、人生价值的评价与选择  120

三、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23

第六章 理想、信念与爱国  127

第一节 树立崇高理想和信念  128

一、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128

二、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131

三、实践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132

第二节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136

一、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136

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139

三、弘扬民族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145

第七章 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  153

第一节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154

一、道德的涵义、特点及其功能  154

二、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156

三、道德评价及其作用  158

第二节 现代社会与公民道德  161

一、现代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  162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165

三、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  166

第三节 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169

一、诚信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169

二、诚信道德是法制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  171

三、诚信道德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基本前提  174

第八章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道德修养  179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  180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80

二、职业理想规划与职业选择  182

三、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与策略  185

第二节 职业道德修养  189

一、职业与职业道德  189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192

三、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修养  197

第九章 社会主义法的一般原理  205

第一节 法的概述  206

一、法的起源、本质和历史类型 206

二、法的概念和特征  210

三、法的价值和作用 213

四、法的形式与类别 216

五、法的运行  217

六、法律关系  223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  225

一、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 225

二、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  228

三、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229

第三节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33

一、法治概说  233

二、依法治国理论的提出及涵义  234

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标志与条件  235

第十章 宪法法律制度  239

第一节 宪法概述  240

一、宪法的概念  240

二、宪法的分类  242

三、宪法的历史发展  243

四、我国宪法的结构和基本精神  248

第二节 我国的基本制度  249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  249

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251

三、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254

四、我国的经济制度  255

五、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257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57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  257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259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260

四、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260

五、公民应该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61

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262

一、我国国家机构的概念及其组织活动原则 262

二、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  263

第十一章 行政与诉讼法律制度  267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  268

一、行政法的概念、渊源和分类  268

二、行政法的任务和作用 272

三、行政法律关系  274

四、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278

五、行政法制监督  279

第二节 公安行政管理法律  283

一、概述  283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283

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286

第三节 诉讼法律制度综述  288

一、诉讼法的概念和种类  289

二、诉讼法的共同原则 289

三、诉讼法的共同制度  290

四、诉讼法中的证据制度  291

第十二章 刑事法律制度  295

第一节 刑法概述  296

一、刑法的概念  296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296

三、刑法的效力范围 297

第二节 犯罪概说  299

一、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299

二、犯罪构成  300

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306

四、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307

五、共同犯罪  309

六、犯罪的主要种类  311

第三节 刑罚概述  316

一、刑罚的概念  316

二、刑罚的种类  316

三、刑罚的具体运用 318

第十三章 民事法律制度  323

第一节 民法概述  324

一、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324

二、民事法律关系  325

三、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326

四、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329

第二节 民事权利  333

一、财产所有权和与之相关的财产权利  333

二、债权  336

三、人身权  339

四、知识产权  340

五、财产继承权  348

第三节 合同法  351

一、合同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351

二、合同的订立、效力与合同的履行  352

三、合同的变更、解除和转让  355

四、违约责任  356

第四节 民事责任和诉讼时效  357

二、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358

三、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358

一、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358

四、诉讼时效  359

第五节 婚姻家庭法  360

一、婚姻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360

二、结婚与离婚  360

三、家庭关系  362

第十四章 经济法律制度与环境法律制度  365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  366

一、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366

二、经济法的体系和基本原则 367

第二节 市场主体法  368

一、企业法  368

二、公司法  373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  377

第三节 市场秩序规制法  377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79

第四节 经济宏观调控法  380

一、税与税法  380

二、我国的现行税制  381

三、税收征管法律制度  384

第五节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385

一、劳动法  385

二、社会保障法  388

第六节 环境法律制度  390

一、自然资源法  390

二、环境保护法  391

后记  395

主要参考文献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