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原理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宾·巴德(Robin Bade),迈克尔·帕金(Michael Parkin)著;张弘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300056571
  • 页数:48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第1章 经济学预览 1

本章要点 1

第1篇 导论 1

1.1 定义与问题 2

1.1.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3

1.1.2 宏观经济学 3

1.1.1 微观经济学 3

检查站1.1 6

1.2 经济学:一门社会科学 7

1.2.2 建立模型 8

1.2.1 观察与测量 8

亚当·斯密与现代经济学的诞生 9

回顾历史 9

1.2.3 检验模型 9

1.2.4 揭示因果关系 10

检查站1.2 11

1.3 宏观经济思想 12

1.3.1 理性选择与激励 12

1.3.2 生活水平与生产率 14

1.3.3 生活成本与货币数量 14

1.3.4 支出波动与生产率波动 14

检查站1.3 15

1.4 学习经济学的必要性 16

1.4.1 理解事物 17

1.4.2 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17

1.4.3 学习经济学的成本 18

1.4.4 收益与成本 18

检查站1.4 19

本章检查站 19

附录:绘制和使用图形 22

基本知识 22

解释数据图 23

解释经济学模型所使用的图形 24

相关关系的斜率 27

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 27

附录检查站 29

2.1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31

本章要点 31

第2章 美国与全球经济 31

2.1.1 生产什么 32

2.1.2 如何生产 33

回顾历史 34

人力资本的变化 34

2.1.3 为谁生产 34

检查站2.1 36

2.2 循环流动 36

2.2.1 家庭与企业 37

2.2.2 市场 37

2.2.3 实物流动与货币流动 38

2.2.4 政府 38

2.2.5 循环流动中的政府 39

2.2.6 美国联邦政府的支出与收入 40

2.2.7 美国州和地方政府的支出与收入 40

当今世界的产出与人口 41

观察世界经济 41

2.3 宏观经济表现 42

2.3.1 生活水平 42

检查站2.2 42

2.3.2 生活成本 44

2.3.3 经济波动 46

检查站2.3 46

本章检查站 47

3.1 生产可能性 51

本章要点 51

第3章 经济学问题 51

3.1.1 生产可能性边界 52

检查站3.1 56

3.2.1 一瓶水的机会成本 57

3.2 机会成本 57

3.2.3 机会成本是一个比率 58

3.2.2 一张光盘的机会成本 58

3.2.4 递增的机会成本 59

检查站3.2 60

3.2.5 递增的机会成本无处不在 60

3.3.1 比较优势 61

3.3 专业化与贸易 61

3.3.2 从贸易中获益 63

检查站3.3 64

3.3.3 绝对优势 64

3.4.1 产业中的经济增长 65

3.4 生产可能性的扩张 65

检查站3.4 66

美国与中国香港的经济增长 67

观察世界经济 67

本章检查站 68

市场 72

本章要点 72

第4章 需求与供给 72

4.1 需求 73

4.1.2 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74

4.1.1 需求法则 74

4.1.3 需求的变化 75

检查站4.1 77

4.2.1 供给法则 78

4.2 供给 78

4.2.3 供给的变化 79

4.2.2 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79

检查站4.2 81

4.3 市场均衡 82

4.3.1 价格:市场的自动调节器 83

4.3.2 需求变化的影响 84

4.3.3 供给变化的影响 85

玫瑰需求的变化 86

观察世界经济 86

观察世界经济 86

小麦供给的变化 86

4.3.4 需求与供给的同时变化 87

检查站4.3 88

4.4 价格刚性 90

4.4.1 最高限价 90

4.4.2 最低限价 92

4.4.3 黏性价格 93

联邦最低工资 94

检查站4.4 94

观察美国经济 94

本章检查站 96

本章要点 100

第5章 GDP与生活水平 100

第2篇 监测宏观经济 100

5.1.1 GDP的定义 101

5.1 GDP、收入与支出 101

5.1.2 美国经济中的循环流动 102

5.1.3 支出等于收入 103

检查站5.1 104

5.2.1 支出法 105

5.2 测量美国的GDP 105

计算机程序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 106

观察美国经济 106

5.2.2 不包括在GDP中的支出 106

5.2.3 收入法 107

5.2.4 衡量产业的产出 109

检查站5.2 110

5.3 名义GDP与实际GDP 111

5.3.1 计算实际GDP 111

观察美国经济 113

给GDP气球放气 113

5.3.2 计算GDP平减指数 114

检查站5.3 114

5.4.1 未体现在GDP中的产品与服务 116

5.4 实际GDP与生活水平 116

5.4.2 影响生活水平的其他因素 117

人文发展指数 118

检查站5.4 118

观察世界经济 118

本章检查站 119

6.1 劳动力市场指标 124

本章要点 124

第6章 工作与失业 124

6.1.2 人口调查的标准 125

6.1.1 人口状况调查 125

6.1.5 非全时工人 126

6.1.4 “丧失信心的工人” 126

6.1.3 劳动力市场的两项主要指标 126

人口状况调查 127

观察美国经济 127

6.1.6 总劳动时间 127

检查站6.1 128

6.2 劳动力市场趋势与波动 129

6.2.1 失业 129

6.2.2 劳动力加入率 130

大萧条时期的劳动力市场 130

观察美国经济 130

国家间的失业率比较 131

观察世界经济 131

6.2.3 非全时工人 132

6.2.4 总劳动时间和平均劳动时间 132

女性劳动力 133

观察世界经济 133

6.3 失业的原因与类型 134

检查站6.2 134

6.3.2 失业状态如何结束 135

6.3.1 失业的原因 135

6.3.3 劳动力市场流动:小结 136

6.3.4 失业的类型 137

6.3.5 失业状态持续的时间与人口分布 138

6.3.6 充分就业 139

6.3.7 失业与实际GDP 139

检查站6.3 140

本章检查站 141

7.1 消费者价格指数 145

本章要点 145

第7章 CPI与生活成本 145

7.1.3 CPI的“篮子”产品 146

7.1.2 编制CPI 146

7.1.1 理解CPI数据 146

7.1.5 计算CPI 147

7.1.4 月度价格调查 147

7.1.6 衡量通货膨胀 148

回顾历史 149

700年来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49

检查站7.1 150

7.2 CPI与生活成本 151

7.2.1 CPI的偏差问题 151

7.2.2 偏差的程度 152

7.2.3 偏差的两个后果 153

7.2.4 GDP平减指数是更好的指标吗 153

检查站7.2 154

7.3 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 156

7.3.1 不同时期的美元与美分 156

7.3.2 宏观经济学中的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 156

7.3.3 名义工资率与实际工资率 157

回顾历史 157

普通邮件的名义价格与实际价格 157

美国总统的名义工资率与实际工资率 159

回顾历史 159

7.3.4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160

检查站7.3 161

本章检查站 162

本章要点 166

第8章 AS-AD与潜在GDP 166

第3篇 实物经济 166

8.1 AS-AD模型 167

透视宏观经济表现 167

8.1.1 总供给 168

8.1.2 总需求 169

8.1.3 宏观经济均衡 170

实际GDP增长、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171

观察美国经济 171

检查站8.1 172

8.2 潜在GDP 173

8.2.1 生产函数 174

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的潜在GDP 174

观察美国经济 174

8.2.2 劳动市场 176

8.2.3 收入的功能分配 179

观察美国经济 179

解释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的经济差异 179

检查站8.2 180

8.3 自然失业率 181

50年来的平均失业率 182

回顾历史 182

观察世界经济 183

8.3.1 寻找工作 183

失业救济与自然失业率 183

8.3.2 工作配给 184

失业与最低工资 186

观察美国经济 186

检查站8.3 187

本章检查站 188

9.1 资本、投资、财富与储蓄 192

本章要点 192

第9章 投资与储蓄 192

观察美国经济 193

1971—2001年的投资与资本 193

9.1.1 资本与投资 193

9.1.2 财富与储蓄 194

9.1.3 金融市场 195

9.1.4 全球金融市场 195

检查站9.1 196

9.2 投资、储蓄与利息 197

9.2.1 投资需求 198

9.2.2 储蓄供给 200

9.2.3 金融市场均衡 201

检查站9.2 203

1973—2002年储蓄、投资与实际利率的反复变化 205

观察世界经济 205

9.3.1 政府预算与政府储蓄 206

9.3 金融市场中的政府 206

9.3.2 政府储蓄的影响 207

9.3.3 政府赤字与挤出效应 208

检查站9.3 209

本章检查站 210

10.1 经济增长的基础知识 214

本章要点 214

第10章 经济增长 214

10.1.2 持续增长的魔力 215

10.1.1 计算增长率 215

回顾历史 216

人均实际GDP增长得有多快 216

检查站10.1 217

10.2 经济增长的源泉 218

10.2.1 总劳动时间 219

10.2.2 劳动生产率 219

10.2.3 增长的源泉:小结 221

10.2.4 生产率曲线 221

观察美国经济 223

1962年以来的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 223

检查站10.2 224

10.3 经济增长的理论 225

10.3.1 古典增长理论 225

10.3.2 新古典增长理论 226

10.3.3 新增长理论 228

观察美国经济 230

1960—2001年的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劳动时间的资本 230

持续性的收入差距还是趋向同 231

10.3.4 全球的经济增长 231

观察世界经济 231

10.4 获得更快的经济增长 233

检查站10.3 233

10.4.1 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 234

10.4.2 使经济增长更快的政策 235

10.4.3 政策的影响有多大 236

检查站10.4 236

本章检查站 237

本章要点 240

第11章 货币与货币系统 240

第4篇 货币经济 240

11.1.1 货币的定义 241

11.1 什么是货币 241

11.1.4 价值储藏 242

11.1.3 计价单位 242

11.1.2 交易媒介 242

11.1.5 今天的货币 243

11.1.6 信用卡、借记卡、电子支票和电子货币 244

11.1.7 测定货币量的官方指标:M1与M2 245

观察世界经济 246

美国境外的美元 246

检查站11.1 247

11.2 货币系统 248

11.2.1 商业银行 249

11.2.2 储蓄机构 250

11.2.3 货币市场基金 250

11.2.4 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 251

11.2.5 金融机构的经济功能 251

大银行 252

观察世界经济 252

检查站11.2 253

11.3 联邦储备系统 254

11.3.1 美联储的结构 255

11.3.2 美联储的权力中心 256

11.3.3 美联储的政策工具 256

11.3.4 基础货币 257

检查站11.3 258

11.3.5 美联储的政策工具怎样发生作用:简述 258

本章检查站 259

第12章 货币创造与控制 263

本章要点 263

12.1.1 建立银行 264

12.1 银行怎样创造货币 264

回顾历史 265

银行的“发明” 265

12.1.2 货币创造的极限 270

12.1.3 存款乘数 271

检查站12.1 272

12.2 影响货币数量 273

12.2.1 法定准备金比率如何影响货币量 273

12.2.2 贴现率如何影响货币量 273

12.2.3 公开市场业务如何影响货币量 273

12.2.4 公开市场业务的乘数效应 276

12.2.5 货币乘数 277

货币乘数 278

观察美国经济 278

检查站12.2 279

本章检查站 280

已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向 285

本章要点 285

第13章 货币、利息与通货膨胀 285

13.1.1 货币需求 286

13.1 货币与利率 286

实物经济 286

货币经济 286

13.1.2 货币需求的变化 288

13.1.4 名义利率 289

13.1.3 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 289

观察美国经济 290

货币与信用卡 290

13.1.5 改变利率 291

检查站13.1 292

13.2 货币、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 293

13.2.1 长期货币市场 293

13.2.2 货币量的变化 295

13.2.3 货币数量论 296

13.2.4 通货膨胀与货币数量论 298

13.2.5 超速通货膨胀 299

观察美国经济 299

货币数量论与经济现实 299

20世纪20年代德国的超速通货膨胀 300

回顾历史 300

检查站13.2 300

13.3.1 “通货膨胀税”的成本 301

13.3 通货膨胀的成本 301

13.3.2 “皮鞋成本” 302

13.3.3 混乱成本 303

13.3.4 不确定性的成本 303

13.3.5 通货膨胀成本有多大 304

检查站13.3 304

本章检查站 305

本章要点 308

第14章 AS-AD与经济周期 308

第5篇 经济波动 308

14.1.2 美国经济周期的历史 309

14.1.1 确定经济周期转折点的时间 309

14.1 有关经济周期的术语与事实 309

14.1.3 最近的经济周期 310

检查站14.1 311

14.2.1 总供给的基础知识 312

14.2 总供给 312

14.2.2 总供给与潜在GDP 313

14.2.3 总供给的变化 315

检查站14.2 316

14.3.2 总需求与AD曲线 318

14.3.1 总需求的基础知识 318

14.3 总需求 318

14.3.3 总需求的变化 320

检查站11.3 321

14.3.4 总需求乘数 321

14.4.1 总需求波动 323

14.4 透视经济周期 323

14.4.2 总供给波动 324

回顾历史 325

美国与全球经济中的原油价格周期 325

14.4.3 经济向充分就业状态的调整 326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宣布新的衰退开始 327

观察美国经济 327

检查站14.4 328

本章检查站 330

简要复习和新知识预览 334

本章要点 334

第15章 总支出 334

15.1 支出计划与实际GDP 335

价格水平固定 335

充分就业时的经济 335

偏离充分就业状态 335

15.1.2 自发性支出与引致支出 336

15.1.1 计划支出与非计划支出 336

15.1.3 消费函数 337

美国的消费函数 339

观察美国经济 339

15.1.4 进口与GDP 340

检查站15.1 340

15.2 均衡支出 341

15.2.1 计划总支出与实际GDP 342

15.2.2 均衡支出 343

15.2.3 趋向均衡 343

萨伊定律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 345

回顾历史 345

检查站15.2 346

15.3 支出乘数 347

15.3.1 乘数的基本思想 347

15.3.2 乘数的大小 348

15.3.3 乘数为什么大于1 349

15.3.4 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 349

15.3.5 进口与所得税 349

15.3.6 经济周期转折点 351

检查站15.3 351

15.4.1 从均衡支出导出AD曲线 352

15.4 AD曲线与均衡支出 352

检查站15.4 353

本章检查站 354

16.1 联邦预算与财政政策 358

本章要点 358

第16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 358

回顾历史 359

联邦收入与支出 359

16.1.1 联邦预算 359

观察世界经济 360

美国财政预算与各国比较 360

16.1.2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需求效应 362

16.1.3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供给效应 364

2003年的刺激经济计划 366

观察美国经济 366

16.1.4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367

检查站16.1 368

16.1.5 自动性财政政策 368

16.2 美联储与货币政策 369

16.2.2 影响利率 370

16.2.1 货币政策实施过程 370

16.2.3 美联储行动的涟漪效应 372

16.2.4 用AS-AD模型分析货币政策的稳定作用 373

美联储的行动 375

16.2.5 货币政策稳定作用的局限性 375

观察美国经济 375

检查站16.2 376

本章检查站 377

17.1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381

本章要点 381

第17章 短期政策取舍抉择 381

17.1.1 总供给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382

美国的菲利普斯曲线 384

回顾历史 384

通货膨胀与失业 385

观察世界经济 385

17.1.2 我们为什么关心菲利普斯曲线 386

检查站17.1 386

17.2.1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388

17.2 短期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388

17.2.3 预期通货膨胀 389

17.2.2 AS-AD模型的长期调整 389

17.2.4 自然率假说 390

事实对自然率假说的检验 391

回顾历史 391

17.2.5 自然失业率的变化 392

17.2.6 自然失业率是否发生变化 392

短期取舍关系的变化 393

观察美国经济 393

检查站17.2 395

17.3 预期通货膨胀 396

17.3.1 哪些因素决定了预期通货膨胀率 396

17.3.2 短期取舍关系对预期通货膨胀变化的反应速度如何 397

17.3.3 政策如何使预期通货膨胀率降低 397

检查站17.3 398

本章检查站 400

本章要点 403

第18章 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争论 403

18.1.1 政策效应 404

18.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优劣 404

18.1.2 政策目标间的矛盾 406

18.1.3 政策的时机选择与灵活性 407

检查站18.1 408

18.1.4 哪种政策更好 408

18.2.3 反馈原则政策 409

18.2.2 固定原则政策 409

18.2 原则与相机抉择 409

18.2.1 相机抉择的政策 409

18.2.4 在总需求冲击下保持经济稳定 410

18.2.5 在总供给冲击下保持经济稳定 413

检查站18.2 414

18.3 以通货膨胀为目标 415

18.3.1 实际GDP与价格水平 416

回顾历史 418

以价格水平为目标 418

18.3.2 零通货膨胀与正通货膨胀的优劣 419

美联储的调控目标与泰勒法则、麦克伦法则 420

观察美国经济 420

检查站18.3 421

本章检查站 422

本章要点 426

第19章 国际贸易 426

第6篇 世界经济 426

19.1.3 贸易量的变化趋势 427

19.1.2 服务贸易 427

19.1 贸易模式与趋势 427

19.1.1 产品贸易 427

观察世界经济 428

美国与其他国家的主要贸易项目 428

19.1.4 贸易伙伴与贸易集团 428

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和贸易额 429

观察世界经济 429

检查站19.1 430

19.2 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430

19.1.5 贸易余额与国际借贷 430

19.2.1 美国为什么出口飞机 431

19.2.2 美国为什么进口T恤衫 432

19.2.3 从贸易中获益与PPF 433

检查站19.2 436

19.3 国际贸易限制 437

回顾历史 437

美国关税的历史 437

19.3.1 关税 437

19.3.2 非关税壁垒 439

检查站19.3 441

19.4 关于贸易保护的争论 442

19.4.1 主张贸易保护的三个理论 442

19.4.2 有致命缺陷的贸易保护理论 443

19.4.3 国际贸易为何受到限制 446

与低工资国家竞争 447

检查站19.4 447

观察世界经济 447

本章检查站 448

20.1 为国际贸易融资 452

本章要点 452

第20章 国际金融 452

20.1.1 国际收支账户 453

美国的国际收支 454

回顾历史 454

20.1.2 借入国与借出国、债务国与债权国 455

20.1.3 经常项目结余 456

20.1.4 净出口 456

观察世界经济 457

全球经常项目结余 457

检查站20.1 458

1982年以来的美元与日元 459

20.2 汇率 459

回顾历史 459

20.2.2 外汇的需求法则 460

20.2.1 外汇市场中的需求 460

20.2.3 美元需求的变化 462

20.2.4 外汇市场中的供给 463

20.2.5 外汇的供给法则 463

20.2.6 美元供给的变化 464

20.2.8 汇率的变化 465

20.2.7 市场均衡 465

20.2.9 对汇率的预期 467

观察世界经济 468

购买力平价 468

20.2.10 美联储在外汇市场中的作用 469

欧元的回升 470

观察世界经济 470

检查站20.2 470

本章检查站 471

术语表 475

译后记 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