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一、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 2
二、“大阐教育”的成就 4
三、唐代学校的兴衰 8
四、唐代教育的特色 13
第二章 唐代的中央官学 18
一、中央六学 18
二、弘文馆、崇文馆:贵族学校 19
三、广文馆与崇玄学 21
四、中央官学的管理制度 22
第三章 唐代的地方官学 32
一、地方官学体系 32
二、地方官学教学内容及编制 32
三、地方官学的教育风格 32
第四章 唐代的乡里村学 33
第五章 唐代留学生教育 37
第六章 唐代私学 41
一、私人讲学的衰微 44
二、私学的复兴 44
三、名流学者的乡间讲学 45
四、山林讲学的风行 47
五、佛门寺塾的讲学 48
第七章 唐代的教材建设 49
一、《五经正义》的颁定 50
二、唐代的文学教材 50
三、启蒙教材 53
四、专科教材 55
五、教材的外播 58
第八章 唐代实科学校 59
一、律学 61
二、书学 61
三、算学 61
第九章 唐代专业教育 62
一、医学 64
二、音乐学 64
三、工艺学校 66
四、专科人才的基本规格 66
第十章 唐代职业教育 67
第十一章 唐代职业道德教育 68
第十二章 唐代专科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70
一、私学传授 73
二、世业家传 73
三、经师兼授 74
四、手工作坊的艺徒制 74
五、佛道传艺 75
第十三章 唐代专科教材的风格 76
第十四章 唐代女子教育 78
一、女子必读的教科书 80
二、“教女”内容 80
第十五章 唐代佛教教育 82
一、唐代佛教“众学”的设立 85
二、佛教宗派传授制度的产生 85
三、唐代佛教讲学仪式 87
四、独具特色的禅宗教育 88
五、佛教教育的广泛影响 88
第十六章 唐代的书院 91
一、书院的起源 93
二、集贤书院:最早的官立书院 93
三、私立书院:读书治学之所 94
四、书院与精舍 100
五、海内书院第一:白鹿洞书院 104
第十七章 唐代教育与文学艺术的繁荣 107
第十八章 唐代科举考试制度 110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 119
二、唐代科举制之一:常举 119
三、唐代科举制之二:制举 123
四、唐代科举制之三:创设武举 134
五、进士科地位的上升 140
六、唐代科举的历史地位 142
第十九章 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升沉互动 146
第二十章 科举对士子学风的影响 150
第二十一章 教育家与教育思想分析 157
一、孔颖达《五经正义》与教材论 164
二、韩愈的教育思想 164
三、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174
四、李翱的教育思想 181
五、白居易的教育思想 186
图表: 196
《唐代地方学校分类表》 196
《唐代学制系统图表》 205
《唐代中央学校分类表》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