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凡例 1
概述 1
第一篇 明 清 民国财政 11
第一章 明朝财政 11
第二章 清朝财政 13
第一节 财政收入 13
第二节 财政支出 18
第三节 财政管理 19
第三章 民国财政 21
第一节 财政收入 21
一、田赋 21
二、田赋附加 24
三、赋税 32
五、官产 37
四、差徭 37
六、豁免 38
第二节 财政支出 45
第三节 公债 57
第四节 财政管理 57
第四章 解放区财政 62
第一节 财政收入 62
第二节 财政支出 65
第三节 财政管理 67
第二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 71
第一章 财政收入 71
第一节 工商税收 77
第二节 企业收入 83
第三节 农业税 89
第四节 公债收入 97
第五节 其他 97
第六节 上级补助收入 101
第二章 财政支出 102
第一节 经济建设支出 108
第二节 社会文教费 125
第三节 行政管理费 133
第四节 其他支出 136
第五节 上解支出 138
第三章 财政管理体制 139
第一节 地市级财政管理体制 139
第二节 县(市)区级财政管理体制 140
第三节 乡(镇)级财政管理体制 148
第四章 财政管理 151
第一节 预算管理 151
一、预算编制 151
二、预算执行与调整 162
三、财政决算 172
四、冻结资金 清理小家当 184
一、总预算会计 186
第二节 会计 186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189
三、工交企业会计 193
四、商业企业会计 195
五、农业税征解会计 196
六、会计培训 职称 达标及其他 197
第三节 企业财务管理 222
一、固定资产管理 222
二、流动资金管理 227
三、成本(费用)管理 230
四、利润分配管理 234
五、专项资金管理 239
六、价格补贴管理 246
第四节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256
一、全额管理 256
二、差额管理 266
三、自收自支管理 268
四、人员经费管理 269
第五节 农业税收征收管理 295
一、农业税 295
二、农林特产农业税 322
三、耕地占用税 324
四、契税 325
第六节 农业财务管理 327
一、支援农村生产资金支出管理 327
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管理 332
第七节 国有资产管理 347
第八节 国库 348
第九节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352
第十节 目标管理 362
第五章 预算外资金管理 364
第一节 技改资金 381
第六章 财政信用 381
第二节 支农周转金 385
第三节 农业发展基金 390
第四节 文教卫周转金 394
第五节 债券 395
一、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395
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396
三、国库券 397
五、保值公债 398
四、特种国债 398
第七章 财政监督 401
第一节 财政监察 401
第二节 财政驻厂员 407
第三节 财务税收大检查 411
第四节 清产核资 414
第八章 理论研讨 416
第一节 学(协)会组织 416
第二节 学术活动及成果 417
第九章 机构人员 423
第一节 地市级财政机构人员 426
第二节 县(市)区级财政机构人员 441
第三节 乡(镇)级财政机构人员 450
第四节 党团群组织 453
一、中共党组织 453
二、共青团组织 454
三、工会组织 454
第五节 财会学校 454
第六节 先进集体与个人 455
第三篇 财政大事记 475
财政大事记 475
第四篇 人物 527
第一章 古代人物 527
第一节 传略 527
第二节 古代财政人员表 531
第二章 近现代人物 533
第一节 简介 533
第二节 副县级以上财政人员表 551
第三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 552
第五篇 附录 553
附录(一) 三门峡市及各县(市)区概况 553
附录(二) 洛阳地区财政概况 560
附录(三)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农业负担暂行办法 566
附录(四) 中原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公粮合理负担暂行办法 568
附录(五) 关于三门峡市199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199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571
附录(六) 关于三门峡市199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199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576
附录(七) 李玉凡同志在市财政志编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581
附录(八) 张留欣局长在《三门峡市财政志》编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584
附录(九) 关于提供财政大事记资料问题的讲话 586
附录(十) 《三门峡市财政志》志稿评定意见书 588
编后记 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