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议会政治的为用与为学 1
第一节 议会政治的西方来源 1
限制王权是议会政治的起点 1
国会的资产阶级国体内涵 3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建立 4
第二节 清代嘉道之际的政治权力结构关系 10
乾隆朝的政治遗产 10
皇权在民族结构关系中的作用 11
皇权是一种功能性存在 13
官方主控国民经济由“重农抑商”向“重商保农”转移 15
地主阶级自由化历史时代的来临 17
第三节 西方议会政治之学东来中国附体 22
鸦片战争的冲击波 22
议会政治之用有助于制约“昏暴之君”与“跋扈之臣”:在野派的视角 25
议会政治之用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当权派的视角 28
议会政治之学纳入托古改制范畴 32
第一节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不自由 36
中国地主阶级自由派的使命感 36
第二章 地主阶级自由化进程向资产阶级自由化方向分轨 36
洋务运动中的商务运动 38
缺乏自由伸展环境是中国资本主义特色 42
第二节 中国特色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萌生 42
中国通称的民族资产阶级不是“布尔乔亚”的全部 42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共通性 46
严复是中国特色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教父” 48
中国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行动特征 50
甲午战后的维新运动 54
第三节 资产阶级自由派没进入角色的戊戌变法 54
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的同步性 58
“孤臣有负传衣带”? 61
地主阶级在野派运动常变不常新 64
慈禧太后基本是一个阳谋家 66
资产阶级自由派在维新运动中没有进入角色 72
第四节 地主阶级自由化运动新阶段的起点:清末新政 75
各派政治力量结构的世纪性改组 75
“严祛新旧之名,浑融中外之迹” 77
西学开禁宪政要求复活 80
体制内外资产阶级自由派在立宪前提下合流 84
立宪运动中的自由派政团 93
第五节 资产阶级自由派在预备立宪运动中进入角色 93
国会请愿运动:资产阶级自由派独立意志的首度表现 100
地主阶级自由派与资产阶级自由派争夺立宪主导权 103
皇权的危机:慈禧模式解体 110
皇权的末日:资产阶级革命派集中目标 114
军人干政:袁世凯模式起步 116
第三章 自由派地主阶级同自由派资产阶级的“共和”与“约法”第一节 晚清皇权的终结与民初共和的肇兴 118
皇权专制主义与皇权制衡主义 118
皇权制衡主义的慈禧模式 120
民初共和政体结构三模式 125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孙中山模式 126
资产阶级自由共和的宋教仁模式 129
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自由共和的袁世凯模式 130
第二节 《临时约法》为袁世凯备位 133
《鄂州约法》与鄂沪之争 133
鄂沪“约法”中的袁世凯阴影 136
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 138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42
第三节 袁世凯模式开始运作 148
北京兵变 148
鄂宁之争 150
袁世凯北京开府 156
第四章 民国初元的多党制政治生态 162
第一节 同盟会改组 162
奇特的政治风景线 162
议会党还是革命党之争 164
同盟会改组为议会党 166
民元国民党的“内阁政党化” 170
进入民元国民党的新伙伴 172
拥袁对抗国民党的第二大党 174
第二节 共和党成立 174
统一党本是袁世凯党 177
民社是具当权派属性的朋党 178
梁启超入围 180
共和党也是“内阁政党” 181
政党为体朋党为用的两个“内阁政党”的党争 182
第三节 民主党登台 184
梁启超班底组建没有梁启超的第三党 184
与共和党统一未成 187
梁启超不入第三党加入第二党 190
第三党联袁一时有成 191
第四节 思想超前行动滞后的其他政团 193
第五章 民元政府危机的暴力调控 198
第一节 唐绍仪“南北内阁”失衡 198
唐绍仪政治立场非袁化 198
袁世凯模式与宋教仁模式之争 201
共和党乘机倒阁同盟会难进易退 206
第二节 政府危机的持续与解决 207
袁世凯无意决裂同盟会不思举兵 207
同盟会期待完全“政党内阁” 208
陆徵祥“超然内阁”不被信任 211
暴力出台:非袁资产阶级自由派政治联盟不战自屈 213
第三节 清除异己势力稳定袁世凯模式权力结构 215
袁世凯一箭双雕 215
共和党徒呼奈何 218
孙中山主张同盟会与张、方划清界线 219
赵秉钧化身“政党内阁” 220
第六章 北京民国政府首届国会——中国特色议会政治最高权力机构产生第一节 首届国会的权力意识来源 224
宋教仁模式为体袁世凯模式为用的第一届国会 224
地主阶级主导国会议员选举 228
选民人口比例与地主阶级人口比例大体相当 231
资产阶级政党竞争的权力观念 234
第二节 国会选举中的权力分配 234
袁大总统偷梁换柱 235
地主阶级朋党倾轧的权力争夺 236
体现权力谋私意识的选举丑闻 237
第三节 首届国会议员的党派和阶级结构 239
第四节 宋教仁为“宋教仁模式”献身 248
国会始开暴力阴影即现 248
各省都督酝酿摆脱国会起草宪法 250
宋教仁力争主导国会 252
宋教仁临终不悟议会政治的虚幻性 254
第一届国会召开共和政体不同模式互为体用 255
第七章 梁启超入局成为袁世凯模式资产阶级自由派一翼 260
第一节 进步党与袁世凯模式之“第一流人才内阁” 260
梁启超明“为舆论之主”袁世凯佯“居舆论之仆” 260
梁启超划清“暴民专制”与“腐败官僚”之界限 264
梁启超视国会为配角 267
“第一流人才内阁” 269
第二节 民元国民党民二不成形 272
二次革命孙中山回天乏术 272
进步党化的国民党 275
二次革命前另立门户的国民党议员 277
袁世凯正式宣布革命非法 281
合法国民党人的软化——变化——分化 282
当权派显形为公民党 284
第三节 袁世凯模式的确立 284
拥袁国民党议员筹组大中党 287
非袁国民党议员另组民宪党 290
第八章 共和政体两种模式在制宪中的较量 293
第一节 制宪之争 293
政治权力结构三要素 293
意识形态要素交锋的核心 297
法制性要素之争拉锯战 298
力量要素之争一面倒 301
袁世凯模式的不稳定性 302
第二节 暴力保证袁世凯当选正式大总统 302
当权派赤膊上阵 304
袁世凯模式的意识形态危机 306
第三节 《天坛宪草》冷宫待毙 308
国民党进步党同病相怜制定《天坛宪草》 308
袁世凯要求不受宪法与国会约束——“无法无天” 309
袁世凯藉二次革命“株连三族” 312
地主阶级当权派的价值观念 314
第一节 从取缔国民党开始 314
第九章 首届国会的首次危机 314
通缉二次革命党人 316
制造“党狱”恐怖气氛 317
解散国民党并逐党人议员出国会 318
第二节 进步党举步维艰 320
袁世凯模式内法制性要素之争 320
进步党苦心孤诣保国会 323
可怜议员穷妙计 四百银圆好还乡 328
首次危机所为何来 331
“作前人所未作,行后人所难行”的抱负 333
第三节 “第一流人才”“出师未捷身先死” 333
熊希龄内阁的大政方针 334
“第一流人才”难进易退 338
第十章 国民党的分化与改组 340
第一节 民元国民党“癸丑思过” 340
二次革命后的中国政局 340
党人他乡论兵事失败主义情绪浓 343
孙黄不两立 劳燕随分飞 346
重组党的要害在于排除自由主义干扰 351
第二节 孙中山重组中华革命党 351
中华革命党的政治取向 353
与分权主义议会政治划清界限的《革命方略》 357
第三节 黄兴与欧事研究会 359
自由派反对孙中山君临全党 359
自由派结盟研究欧洲 360
欧事研究会主张缓进 362
第十一章 洪宪帝制始末 367
第一节 袁世凯模式回归皇权主义 367
来自权力结构内部的危机 367
“袁氏约法”炮制“皇帝新衣” 370
总统终身制与备储制的立法 373
第二节 袁大总统高升一步不胜寒 374
“周公恐惧流言日” 374
“家天下”的心理障碍 377
杨皙子筹安劝进误苍生 379
袁氏造“民意”称孤 383
第三节 梁任公于无声处布惊雷 386
资产阶级自由派显示力量 386
梁启超炮打司令部 388
进步党准备造反 391
欧事研究会丢掉幻想 393
中华革命党开辟第二战场 395
蔡锷挂帅正式倒袁 397
袁世凯厚颜恋栈卒自毙 400
第十二章 袁世凯模式化整为零 资产阶级自由派择木而栖 403
第一节 资产阶级自由派“孔雀”西南飞 403
自由派择木争鸣 403
梁启超军务院领唱 404
龙济光侮辱斯文 406
霸权主义政治趋向 407
第二节 地主阶级当权派群龙无首谁当家 407
黎元洪妾身未明继大位 408
新旧“约法”之争 410
段祺瑞受命组阁 414
梁启超调和南北获成功 416
第三节 自由派议员国会再分手 419
春天里的秋天 419
段祺瑞咄咄逼人 420
原国民党人重又合一 422
政学会继承国民党自由派传统 424
进步党一分为三 425
研究系继承进步党自由派传统 427
第十三章 首届国会二次危机 428
第一节 省制入宪 府院之争 428
地主阶级自由化运动的极端化 428
宪政商榷会强调地方分权 431
研究系力主强干弱枝 433
督军团插手政争 435
徐树铮府院跋扈 438
美国日本在华争霸 总统总理各向一方 443
第二节 欧战参战旨在内战 府权院权重在霸权 443
国会的难题 445
“对德绝交”“宣而不战” 448
段祺瑞弄巧成拙被免职 451
第三节 黎元洪引狼入室解散国会 张辫帅带兵进京复辟清朝 453
黎、段僵持张勋奇货可居 453
北洋九省督军宣布独立清君侧 455
张勋两边通吃有恃而来 457
黎元洪违法违心解散国会 459
张辫帅中央称霸 461
研究系献策再勤王 462
张勋复辟挂龙旗 463
第十四章 议会政治分立南北成二统 467
第一节 段祺瑞毁法召集临时参议院再造国会 467
段祺瑞马厂誓师 467
孙中山起兵护民国 468
冯国璋代理总统分割北洋霸权 470
研究系弹冠入阁 472
孙中山敦请两院议员南下护法 475
国会非常会议广州开幕 478
孙中山寄希望西南霸权缘木求鱼 481
第二节 政学系主导非常国会改组护法军政府 481
陆荣廷反对军政府 唐继尧抵制孙中山 484
政学系与陆、唐同道 照霞楼空遗恨一时 486
南北霸权谋和议 孙大元帅令不行 489
莫荣新兴祸肘腋 大元帅炮击督军 490
西南联合会与军事联合会起议 491
孙中山退出主流政治 495
第三节 新国会安福系开始当道 499
徐树铮组织安福俱乐部 499
安福系包办国会选举 502
研究系隐身至无形 507
徐树铮崇尚暴力万能论 508
第十五章 南北交兵议会政治无足轻重 512
第一节 湘南初开战 冯段暗交锋 512
“对外宣而不战” “对内战而不宣” 512
长江三直督“巧电”主和 516
督军团天津会议主战 517
冯国璋和战举棋不定 518
段祺瑞武力统一成梦幻 519
冯国璋大总统难以为继 521
第二节 冯国璋出局 徐世昌入彀 521
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继任大总统 524
旧交通系国会杯葛安福系 526
第三节 南北和议——中国政治新格局 529
霸权均势是南北和议的国内原因 529
欧战结束协约国要求中国停止内战 534
资产阶级自由派积极活动期成和平 535
和议开始议题直指皖系霸权命脉 540
国会双包案又成和议难题 544
和平无望南北代表皆辞职 548
霸权均势全面失衡 550
第一节 直皖战争直胜皖败 安福国会苟且偷生 550
第十六章 中国特色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议会政治的沦落 550
安福系把持中央霸权 554
吴佩孚与西南方衡州结盟 557
皖系战略目光短浅非亲不用 559
徐树铮倒靳云鹏内阁自毁长城 561
段祺瑞战败下野安福系作鸟兽散 562
旧交通系入阁倒向张作霖 566
第二节 粤桂滇军西南争霸 非常国会颠沛流离 568
政学系支持桂系西南称霸 568
“二李”相争国民党议员颠沛流离 569
岑春煊引退孙中山再组军政府 571
第三节 民初国民经济现代化第二、三产业的高速发展 573
实业振兴的有利环境 573
北京政府的促进政策 574
投资规模的增长与范围的扩大 577
北洋经济区的加速发展 579
现代金融业的成长 581
地方性财团的形成 582
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时代” 585
脱离地主阶级自由化轨道的历史性思考 587
第十七章 中国资产阶级社会力量文化特色的再抉择 587
第一节 走“西洋式”道路 587
五四前新文化运动以“人权”开道 588
特色道路的选择归根到底是文化特色的选择 591
个体本位主义伦理观是西洋文化特色的中心 594
中国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历史性思考 597
陈独秀首倡西洋特色伦理观 599
由“人权”到“民主”:陈独秀与胡适的思想分野 602
第二节 “走俄国人的路” 609
十月革命提供的新选择:“以俄为师” 609
中俄文化的一致性:群体利益优先,自由主义难行 610
民族爱国主义驱使向苏俄“一边倒” 612
由“全盘俄化”到马克思主义化 613
第三节 走国共合作的路 615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615
五四运动对孙中山的启示 618
孙中山利用议会政治二次护法再度失败 622
孙中山的历史性选择:国共合作 626
第十八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一统历史趋势启动资产阶级分权主义议会政治告停第一节 中央霸权空缺时期的联省自治运动 628
民初共和政体三模式的历史趋势 628
“联省自治”溯源 632
研究系策划湖南自治 635
章太炎主张“虚置政府”胡适鼓吹“联督自治” 638
吴佩孚确立中央霸权 640
第二节 议会政治行将就木 曹锟贿选议员卖身 645
首届国会再度复活“法统重光”回光返照 645
旧国会议员地主阶级朋党化 647
“好人内阁”不长寿 649
津保派“倒阁去黎”为曹锟开道 650
曹锟正式贿买总统议员公然出卖自身 653
《曹锟宪法》:留芳百世?遗臭万年? 656
冯玉祥倒戈政变吴子玉兵败榆关 657
第三节 结束北京民国政府议会政治的善后政治 660
北京政府中央霸权再次空缺 660
孙中山北上主张召开国民会议 662
“善后会议”不能善终 664
国民党广东组建国民政府 666
北京民国政府议会政治无奈谢幕 667
南京国民政府取代北京民国政府 670
后记 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