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双面影 1
近观细读“双城记” 3
京海两难 7
王府井·霞飞路 京都花见小路 14
沈从文的上海观 22
谁之北京乎 29
封面女郎和学院脸孔 33
海上升“开明” 39
书刊广告琐谈 44
发黄的数字 51
台北的“上海热” 55
文化消费在生活中之比重 60
海派:文化流动性与社会、与人 63
附:比较台北、上海异同之处 吴福辉游走文学双城 70
海上观风月 73
《孽海花》所记之近代上海 75
救火、消防水龙及其他 80
文化转机:上海的马路(一) 86
面临现代:上海的马路(二) 92
良友画报也曾革新 98
小报视界中的日常上海 102
张爱玲的宽度 112
苏青的上海女人属性 117
张爱玲曾引苏青为同调 122
鬼才穆时英 127
予且是谁 131
先行者的潇洒背影,忆施蛰存 136
蓟门排云录 139
精英文化和平民品格 141
用农民感情活在都市中 145
周作人与《骆驼草》 153
胡适的自传 157
西滢的“闲话”和“后话” 160
梁遇春:领略人生的深味 169
难读耐读的诗人 173
杨绛的讽谕风度 178
记住萧乾:九十而生命鲜活 180
刘云若言情小说自成经典 185
往日平面设计,并非为美术家专有 188
附:京派文学结束流放 196
私人记忆簿 201
兔子的感觉 203
童年上海印象 205
我的小学,我的白杨树 210
还堪回首的青春岁月 216
请“赎买”已逝将逝的文明 222
话说信件 225
坐香港图书馆得趣 229
在花东纵谷看风景 233
寻访延陵吴 238
镇海老屋 243
好梦醒来已黄昏 251
附:为京派文学定位 为海派文学正名 255
后记 吴福辉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