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1
第二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 4
一、科学 4
二、课程设置方式 4
三、综合科学课程 5
四、分科科学课程 10
五、初中阶段 11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11
一、文本分析法 12
二、定量研究法 13
三、调查访谈法 14
四、文献法 15
第四节 本书的框架 16
第一章 科学素养:初中科学课程改革目标定位 19
第一节 科学素养概述 19
一、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20
二、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22
第二节 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现状堪忧 30
一、科学素养现状调查结果 30
二、科学素养形成的关键:初中科学课程 32
第三节 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新世纪初中科学课程改革 36
一、课程目标的转向 37
二、突出科学探究 38
三、设置综合科学课程 39
第二章 反思初中传统分科科学课程:基于科学素养 41
第一节 回溯分科科学课程 41
一、中学科学教育的开端 41
二、西方国家分科科学课程地位的确立和强化 46
三、我国初中分科科学课程的发展历程 48
第二节 科学知识维度:传授“惰性知识” 52
一、以“分”为基本取向致使科学知识割裂 52
二、过大的抽象水平梯度(GLOA)使初中生面临“认知鸿沟” 59
三、难以统筹安排造成内容前后失配 77
第三节 科学技能方法维度:存在局限 85
一、科学技能训练:重低轻高 85
二、科学方法的掌握:形同虚设 87
第四节 科学观念维度:严重不足 87
一、造成对科学本质的误解 87
二、不涉及STS 90
三、使学生养成单一化的科学思维方式 91
第三章 审视综合科学课程:基于科学素养 93
第一节 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的沿革 93
一、综合科学课程的历史渊源 94
二、综合科学课程的产生和发展 97
三、现代综合科学课程改革 112
四、我国新世纪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115
第二节 科学知识维度:重视“活性知识” 122
一、综合科学课程能够克服知识的割裂 122
二、综合科学课程有助于降低过大的抽象水平梯度 125
三、统筹安排能够解决前后失配 132
四、更有效地促进学习的迁移 134
第三节 科学技能方法维度:全面训练、系统培养 149
一、科学技能训练:高低兼顾 149
二、科学方法的掌握:全面培养 150
第四节 科学观念维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51
一、综合科学课程围绕着科学本质 151
二、重视STS 153
三、促进学生综合性科学思维方式的养成 153
第四章 聚焦综合科学课程设计:“应然”与“实然” 156
第一节 综合科学课程设计的“应然”状态 156
一、课程内容的比例分配 157
二、课程内容选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59
三、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方式 161
四、课程形态的选择 179
第二节 我国综合科学课程设计的“实然”状态 185
一、课程设计的实际状况——以教科书为例 185
二、课程设计的两大严重缺陷 188
第五章 透视我国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模式 197
第一节 地方性综合科学课程改革:做法不同、结果迥异 197
一、浙江省的综合科学课程改革:“先进后退式” 198
二、上海市“二期课改”:“合分结合式” 207
第二节 新世纪全国性综合科学课程改革:“分科与综合并行” 210
一、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进展 210
二、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境遇:矛盾尖锐、问题突出 211
三、简析“分科与综合并行”推进模式 215
第三节 推进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四个必要条件 216
一、认同综合科学课程 216
二、综合的理念必须得到有效落实 217
三、改革必须全方位进行 218
四、保障基本的配套条件 219
结语 221
第一节 对策与建议 221
一、分科科学课程引入综合的理念 222
二、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不能急于求成 223
三、为综合科学教师“减负” 224
第二节 综合科学课程的评价:有待研究的问题 228
附录1一些科学课程中的概念分级 230
一、老人教版分科教科书 230
二、华东师大版《科学》 238
三、大日本图书《中学校理科》 245
附录2部分综合科学教科书的章节目录 252
一、《能量》 252
二、《生命科学》 254
三、大日本图书《中学校理科》 255
四、IIS系列的综合科学教科书 256
五、《最新综合科学——迈进21世纪》 259
参考文献 262
后记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