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诗词吟咏”与“民族凝聚”——古典诗词研究的“另类”课题二、“别开一面”与“深进一层”——古诗词凝聚力研究的价值阐释三、“文政立交”与“土壤分析”——古诗词凝聚力研究的基本论域第一章 古典诗词的审美特质及其对民族情感的激发 24
第一节“缘情感物”与摇荡性情 25
一、诗缘于情:情感在古诗词中的地位二、情感于物:古典诗词情感的生发源三、心物共振:诗词对人之情感的激发第二节“主客同构”与诗意阐释 49
一、天人合一:古典诗词的物我感应特质二、畅神比德:古典诗词的自然审美观念三、兴观群怨:古典诗词的社会审美功能第三节 “审美运作”与鉴赏需求 71
一、意境发掘:古典诗词的阐意技略二、格律创造:古典诗词的审美形式三、读者之心:鉴赏接受的审美需求第二章 古典诗词的文化基因及其对民族心理的潜导 94
第一节 “诗乐相将”与温柔敦厚 95
一、兴诗成乐:儒家诗学的感化方式二、贵和尚中:儒家理想的实现行为三、含蓄蕴藉:儒家思想的诗学表达第二节 “诗道相携”与积善却害 120
一、游仙畅玄:道教思想的诗性表达二、慕神忧道:道教文学的永恒主题三、修性养生:诗道相携的人生体认第三节 “诗禅相融”与宁静致远 142
一、以禅入诗:禅宗对诗词的渗透二、以诗示禅:诗词对禅宗的吸收三、禅诗悟理:诗禅合辙的理性追求第三章 古典诗词的内容指向及其对民族意识的强化 166
第一节 “血缘故土”与民族意识 167
一、“血”的追溯:民族意识的本源二、“家”的眷恋:民族意识的基础三、“阙”的关切:民族意识的强化第二节 “征战边寨”与民族抗争 191
一、保国安民:古典诗词抒写的战争德行二、大漠孤烟:古边塞诗表现的战争状况三、战争诗魂:古边塞诗的民族凝聚力量第三节 “咏史喻理”与民族反思 213
一、反思历史:咏诗史的历史价值二、观照现实:咏诗史的现实意义三、感悟人生:哲理诗的美学品格第四章 古代诗人的爱国情怀及其对民族精神的高扬 239
第一节 “蔑视权贵”与憧憬理想 240
一、“傲岸”之风:李太白的浪漫情怀二、“归隐”之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三、“自然”之境:山水田园的诗学主旨第二节 “体恤人民”与匡时济世 262
一、“位卑”之志:王昌龄的民意民情二、“沉郁”之思:杜子美的忧国忧民三、“时政”之音:现实主义的凝聚效应第三节 “忍死望复”与爱国统一 286
一、“执著”之情:陆放翁的爱国热情二、“浩然”之气:辛弃疾等的报国情怀三、“忠君”之旨:古典爱国主义的积极意义第五章 古典诗坛的改革兴变及其对民族发展的酵促 311
第一节 “诗体代嬗”与文化要求 312
一、“宫体”式微:初唐诗风变革的文化意义二、“诗余”盛行:词生成的社会历史价值三、“词余”兴起:散曲疏离政治的社会推力第二节“乐府传承”与社会呼唤 338
一、《诗》“经”精神:乐府传统的理论渊源二、“乐府”传统:现实主义的传承与发展三、“元白”主张:新乐府理论的社会价值第三节 “清诗演进”与时代转化 360
一、“祧唐祢宋”:清代诗学思想的主流二、“诗界革命”:诗学维新的时代色彩三、“摩罗诗魂”:诗力呼唤的精神价值余论:民族古典的永恒 384
一、古典诗词与文化传统二、古典诗词与文学精神三、古典诗词与素质教育主要参考文献 408
写在后面的话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