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西藏草地和植被的研究简史 1
第二节 西藏草地资源详查 3
第三节 西藏草地的地位 6
第二章 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 9
第一节 地貌 9
第二节 气候 19
第三节 水资源 33
第四节 土壤 41
第五节 植被 56
第六节 社会经济概况 71
第三章 草地植物 79
第一节 草地植物区系与地理成分 79
第二节 草地植物的生态生活型 88
第三节 饲用植物 97
第四节 草地经济植物 105
第五节 草地有毒有害植物 112
第一节 草地分类方法的回顾 114
第四章 草地分类的原则、方法和系统 114
第二节 草地分类的原则与标准 116
第三节 西藏草地类型系统 118
第五章 草地类型 125
第一节 温性草甸草原类 126
第二节 温性草原类 130
第三节 温性荒漠草原类 137
第四节 高寒草甸草原类 138
第五节 高寒草原类 144
第六节 高寒荒漠草原类 158
第七节 温性草原化荒漠类 162
第八节 温性荒漠类 162
第九节 高寒荒漠类 163
第十节 暖性草丛类 166
第十一节 暖性灌草丛类 168
第十二节 热性草丛类 171
第十三节 热性灌草丛类 173
第十四节 低地草甸类 173
第十五节 山地草甸类 177
第十六节 高寒草甸类 189
第十七节 沼泽类 213
第六章 西藏草地地理分布的规律性 217
第一节 西藏草地的水平地带特征 218
第二节 西藏草地的垂直地带特征 221
第七章 草地资源评价 235
第一节 草地产草量 235
第二节 草地资源等级评价 237
第三节 草地营养评价 245
第四节 草地利用及载畜量评价 252
第一节 草地分区的发展与现状 266
第八章 草地分区 266
第二节 西藏草地分区原则、标准与系统 267
第三节 喜马拉雅山南翼山地暖热湿润草地区 272
第四节 藏东山地温暖湿润、半湿润草地区 280
第五节 藏东北高原高寒半湿润草地区 294
第六节 藏南山原湖盆谷地温暖半干旱草地区 299
第七节 藏北高原湖盆半干旱草地区 313
第八节 阿里山地温凉干旱草地区 320
第九节 昆仑山高寒极干旱草地区 324
第九章 各地市草地资源 328
第一节 拉萨市草地资源 330
第二节 林芝地区草地资源 337
第三节 昌都地区草地资源 345
第四节 山南地区草地资源 353
第五节 日喀则地区草地资源 360
第六节 那曲地区草地资源 369
第七节 阿里地区草地资源 376
第十章 草地利用与草地畜牧业生产 385
第一节 草地利用与管理 385
第二节 草地畜牧业生产 391
第三节 草地畜牧业发展战略 397
第十一章 草地改良、保护与建设 406
第一节 草地改良 406
第二节 草地保护 410
第三节 草地建设 412
第四节 人工草地建设 416
后记 423
附1:植物拉丁名、中文名对照 428
附2:植物中文名、拉丁名对照 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