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叶宜德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040199084
  • 页数:34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新的健康观和影响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主线,分析了影响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案例教学。书中共选择了27个新近发生的、经典的、能让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大大增加了该教材的特色。本书可供临床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专业高职高专学生使用,亦可作为医学成人教育、电大、网络教育教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预防医学的主要内容 2

一、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2

二、寻找危险因素的研究方法 3

三、控制危险因素的策略与措施 3

第二节 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4

一、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4

二、我国公共卫生问题的主要对策 5

一、预防为主的观点 8

第三节 预防医学的基本观点 8

二、大卫生的观点 9

三、生态平衡的观点 9

四、多病因的观点 9

五、量化研究的观点 9

第二章 生态环境与健康 11

第一节 环境 12

一、基本概念 12

二、环境的构成要素 13

三、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4

一、环境污染 16

二、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16

第二节 环境污染 16

三、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 17

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7

五、环境污染的防护措施 20

第三章 人居与健康 24

第一节 饮用水与健康 24

一、水的卫生学意义 24

二、水源的选择原则及卫生防护 25

三、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和水质标准 25

四、水的净化与消毒 26

一、住宅的卫生要求 28

第二节 住宅卫生 28

二、室内空气污染 30

第三节 原生环境与健康 32

一、碘缺乏病 32

二、地方性氟中毒 34

第四章 食物因素与健康 38

第一节 营养素与健康 38

一、基本概念 38

二、蛋白质 39

三、脂肪 41

五、热能 42

四、糖类 42

六、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43

七、维生素 45

八、合理膳食与膳食指南 48

第二节 食物中毒 49

一、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 50

二、食物中毒的分类 50

三、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 51

四、细菌性食物中毒 51

五、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54

七、食物中毒调查处理 55

六、化学性食物中毒 55

第五章 职业与健康 58

第一节 职业有害因素 59

一、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有害因素 59

二、劳动过程中的职业有害因素 59

三、生产环境中的职业有害因素 60

第二节 职业有关疾病 60

一、职业病 60

二、工作有关疾病 61

四、职业有关疾病的防制 62

三、工伤 62

第三节 常见职业病 63

一、铅中毒 63

二、汞中毒 65

三、苯中毒 66

四、硅沉着病 68

五、刺激性与窒息性气体中毒 69

六、农药中毒 71

七、噪声的危害 73

八、中暑 74

第一节 经济因素与健康 76

第六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76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 77

二、社会阶层与健康 78

第二节 社会发展与健康 79

、社会制度与健康 79

二、家庭关系与健康 80

三、人口发展与健康 80

四、卫生服务与健康 82

第三节 文化教育与健康 82

三、宗教与健康 83

一、教育与健康 83

二、风俗习惯与健康 83

第四节 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84

一、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84

二、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86

第七章 医学统计基本步骤 90

第一节 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 91

一、同质与变异 91

二、总体与样本 91

五、误差 92

四、参数与统计量 92

三、变量与观察单位 92

六、概率 93

第二节 变量的类型 93

一、定量变量 93

二、定性变量 94

三、变量变换 94

第三节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94

一、设计 94

二、搜集资料 95

三、整理资料 95

四、分析资料 96

第八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98

第一节 集中趋势的描述 98

一、频数表的编制 98

二、算术均数 99

三、几何均数 99

四、中位数 100

第二节 离散趋势的描述 103

一、全距 103

四、标准差 104

三、方差 104

二、四分位数间距 104

五、变异系数 106

第三节 正态分布的基本特征及其应用 107

一、正态分布的概念 107

二、正态分布(曲线)的特征 107

三、正态分布基本特征的应用 108

第四节 均数的标准误及其应用 110

一、抽样研究 110

二、抽样研究和抽样误差 110

三、均数的抽样误差 111

四、均数标准误的用途 112

第五节 均数的假设检验 113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114

二、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14

三、均数的t检验 115

四、均数比较的u检验 119

五、两组独立样本资料的方差齐性检验 119

六、假设检验与可信区间 120

七、第一类错误与第二类错误 121

八、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121

第一节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24

第九章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124

一、分类变量资料的描述示例 125

二、常用相对数 125

第二节 率的标准化法 127

一、率的标准化法意义 127

二、标准化率的计算 128

第三节 率的抽样误差与总体率的估计 129

一、率的标准误 129

第四节 卡方(x2)检验 130

一、X2检验的基本思想 130

二、总体率的估计 130

二、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 131

三、行×列表的X2检验 134

四、配对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 135

第五节 秩和检验 136

一、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 137

二、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139

第十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 142

一、统计表的结构及其要求 143

二、统计表的种类 143

第一节 统计表 143

三、统计表常见缺点及修改 144

第二节 统计图 145

一、统计图的构造及制图基本要求 145

二、图形选择 145

三、常用统计图及其绘制 145

第十一章 SPSS软件在医学中的应用 151

一、SPSS软件基本界面 153

二、SPSS软件应用——t检验 153

三、SPSS软件应用——X2检验 156

四、SPSS软件应用——方差分析 159

第十二章 疾病的分布 164

一、发病指标 165

第一节 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及其应用 165

二、患病指标 166

三、结局指标 168

四、综合指标 169

第二节 描述疾病分布的方法 170

一、疾病的地区分布 170

二、疾病的人群分布 172

三、疾病的时间分布 174

四、疾病分布的综合描述 176

五、疾病流行的强度 176

第十三章 流行病学基本方法 180

第一节 流行病学方法概述 181

一、描述性研究 181

二、分析性研究 182

三、实验性研究 182

四、理论性研究 182

第二节 描述性研究 182

一、现况调查 182

二、筛检 186

第三节 分析性研究 190

一、病例对照研究 190

二、队列研究 194

三、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比较 196

第四节 实验性研究 197

一、实验性研究概述 197

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199

第十四章 病因探索 204

第一节 病因的概念 205

一、单病因论 205

二、多病因论 205

三、流行病学病因观 208

第二节 病因探讨的基本步骤 208

二、形成病因假设 209

一、观察疾病现象 209

三、验证病因假设 210

四、进行病因推断 210

第三节 病因推断 210

一、病因推断的基本步骤 210

二、因果推断的常用标准 211

第十五章 临床预防服务 217

第一节 概述 218

一、临床预防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218

一、临床预防的方法 219

第二节 临床预防服务的方法和内容 219

二、临床预防的原则 219

二、临床预防的主要内容 221

第三节 健康维护计划的制定及实施 221

一、危险因素及其评价 221

二、健康维护计划的制定 222

三、健康维护计划的实施 223

第十六章 医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226

第一节 医院获得性感染 227

一、医院感染的特征 227

三、医院感染的防制 228

二、医院感染的种类 228

第二节 药源性疾病 230

一、药源性疾病概述 230

二、药物不良反应 230

三、药源性疾病的发病因素 231

四、药源性疾病的预防 232

第十七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33

第一节 健康教育 234

一、健康教育的概念 234

二、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234

三、健康教育的原则 234

二、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和核心策略 235

一、健康促进的定义 235

四、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关系 235

第二节 健康促进 235

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相互关系 236

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施步骤 236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现实意义 237

第三节 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37

一、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 237

二、医院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238

三、患者健康教育的程序和步骤 241

四、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 242

第十八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245

第一节 概述 246

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概念 246

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及危害 246

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特点 247

第二节 心脑血管疾病 248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特点 248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249

三、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控制 250

一、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 251

第三节 恶性肿瘤 251

二、恶性肿瘤的主要危害因素 252

三、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控制 253

第四节 糖尿病 254

一、糖尿病的流行特征 255

二、糖尿病的分类及病因 256

三、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257

第五节 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 260

一、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定义 260

二、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内容 261

第十九章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263

第一节 概述 264

一、感染与传染病 264

二、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 264

三、传染病再次敲响警钟 266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病学 266

一、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266

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疫源地 270

三、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270

第三节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策略与措施 271

一、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策略 271

二、落实各项行之有效的防制措施 274

第四节 免疫预防 277

一、免疫预防的历史回顾 277

二、免疫预防的分类 277

三、计划免疫 278

第二十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282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283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及其内涵 283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 284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284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现状与趋势 285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286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平时预防 286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286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准备工作 287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288

第二十一章 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295

第一节 伤害的概念与分类 295

一、伤害的概念 295

二、伤害的分类 296

一、伤害的流行概况 298

二、伤害的危害性 298

第二节 伤害的流行概况及危害性 298

第三节 伤害的预防干预 299

一、伤害的三级预防 299

二、伤害预防的干预措施 299

三、哈登(Haddon)模型 300

四、Haddon伤害预防的十大策略 300

第二十二章 社区卫生服务 302

第一节 社区卫生服务概述 303

一、社区卫生服务产生的背景 303

三、社区卫生服务的理念和实施者 304

二、社区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 304

第二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 305

一、社区医疗 305

二、社区预防 306

三、社区保健 307

四、社区康复 308

五、健康促进 309

六、计划生育服务 310

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与评价 310

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310

三、社区诊断 313

二、社区卫生调查 313

四、社区卫生服务计划 314

五、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 315

六、社区卫生服务评价 315

七、健康档案建立 317

预防医学实习 320

实习一 环境污染案例讨论 320

实习二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322

实习三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323

实习四 数值变量资料分析 324

实习五 分类变量资料分析 326

实习六 流行病学暴发调查分析 328

实习七 流行病学调查表设计与分析 331

附表 335

附表1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左侧尾部面积 335

附表2 t界值表 336

附表3 F分布界值表 338

附表4 百分率可信区间(部分) 339

附表5 x2界值表 340

附表6 T界值表 341

附表7 H界值表 342

参考文献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