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蜜蜂生物学 2
一、蜂群 2
(一)蜂群的组织 2
(二)蜜蜂级型的分化 4
(三)蜂群中蜜蜂之间的相互关系 5
(四)蜂群之间的关系 6
(五)蜂巢 7
二、蜜蜂的外部构造及功能 10
(一)体壁和体毛 11
(二)头部 12
(三)胸部 14
(四)腹部 16
三、蜜蜂的解剖生理学 18
(一)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18
(二)分泌系统 24
(三)脂肪体和绛色细胞 27
(四)消化系统和排泄器官 27
(五)呼吸系统 31
(六)循环系统 32
(七)生殖系统 34
四、蜜蜂个体的发育和繁殖 36
(一)发育过程 36
(二)蜂王、工蜂和雄蜂的产生及发育特性 42
(一)处女王 44
五、蜂王的生活活动 44
(二)婚飞和交配 45
(三)蜂王产卵 46
六、雄蜂的生活活动 47
七、工蜂的生活行为 48
(一)工蜂行为的特点 50
(二)蜜蜂行为的遗传控制 51
(三)工蜂的活动行为 52
(四)采集飞行活动 54
(五)蜜蜂的信息交换 58
八、保持蜂巢内稳定的生活条件 63
(二)蜂群的产热 64
(一)蜜蜂的体温 64
(三)蜂巢的温度状况和温度调节 65
(四)蜂巢内湿度状况和湿度调节 66
(五)蜂群的呼吸 66
九、蜂群的周年生活 67
(一)蜂群春季发展时期 68
(二)蜂群的自然分蜂 71
(三)主要采蜜期蜂群的情况 74
(四)蜂群秋季的更新 76
(五)蜂群的越冬 77
(一)环境在现代养蜂中的地位 79
第二章 蜂场的环境和蜜蜂的营养 79
一、蜂场环境和场地的选择 79
(二)蜂场环境对蜜蜂的影响 80
(三)蜂场场地的选择 84
(四)蜂场的规模和密度 86
二、蜜蜂的营养和饲料 87
(一)蜜蜂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87
(二)蜜蜂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96
(三)蜜蜂配合饲料的配制 97
(四)蜜蜂饲料的饲喂 99
(一)蜂群的选购和排列 104
一、蜂群的基本管理技术 104
第三章 蜂群的管理技术 104
(二)蜂群的检查 105
(三)合并蜂群和诱入蜂王 107
(四)修造巢脾 111
(五)防止盗蜂 113
(六)移动蜂群 114
(七)收捕蜂团 115
二、蜂群的阶段管理 116
(一)蜂群恢复增殖期的管理 116
(二)饲养和保持强群的方法 119
(三)生产期的蜂群管理 130
(四)越冬准备期的蜂群管理 146
(五)越冬期蜂群的管理 149
(六)南方越夏期的蜂群管理 152
(七)转地饲养 154
第四章 中蜂活框饲养 159
一、中蜂活框饲养简史 159
二、中蜂资源和品种特性 160
三、中蜂生物学特性 161
四、中蜂十框标准蜂箱 163
(一)巢箱、巢框和闸板 164
(三)副盖 166
(二)浅继箱和继箱框 166
(四)箱盖 167
五、中蜂过箱 167
(一)过箱的准备 167
(二)过箱操作 169
(三)过箱后的管理 172
六、中蜂的饲养管理 173
(一)放蜂场地和蜂群的陈列 173
(二)自然分蜂的控制和利用 174
(三)中蜂病虫害的防治 178
(四)中蜂咬毁巢脾的控制 179
(五)工蜂产卵的识别和处理 180
(六)蜂群飞逃的预防和处理 181
(七)强壮采蜜群的培养 182
(八)主要采蜜期的管理 183
(九)中蜂转地饲养 185
(十)中蜂度夏的管理 185
七、活梁巢脾养蜂 187
八、中蜂人工育王和生产王浆 187
(一)人工育王方法 188
(二)组织交尾群 189
(三)选择蜂王 189
九、中蜂生产花粉 190
(四)蜂王浆生产方法 190
十、中蜂生产雄蜂蛹 191
十一、收捕野生蜂的技术 192
(一)野生蜂的生活习性 192
(二)诱捕野生蜂 192
(三)猎捕野生蜂 194
第五章 蜜蜂育种和良种繁育 197
一、蜜蜂遗传学基础 197
(一)遗传物质 198
(二)遗传物质的传递 200
(三)父母本性状在子代中的表现 207
(四)变异 208
(五)环境和性状表现的关系 209
(六)蜜蜂的性别决定 210
二、蜂种概况 212
(一)蜜蜂品种 212
(二)蜜蜂的四大名种 215
(三)我国养蜂生产上的用种状况 219
三、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222
(一)人工育王 223
(二)人工分蜂 230
(三)控制自然交尾 231
(四)蜂王人工授精 231
(五)选种 236
(六)繁育 242
(七)近交和杂交 244
(八)种蜂档案 250
四、蜂种复壮和纯种选育 256
(一)蜂种复壮的方法 257
(二)纯种选育的方法和步骤 258
五、蜜蜂杂交种的培育和使用 260
(一)杂交种蜂群的特点 260
(二)蜜蜂杂交种培育的方法和步骤 261
(三)蜜蜂杂交种的应用 262
第六章 蜜蜂的疾病和敌害 268
一、细菌病 268
(一)美洲幼虫腐臭病 269
(二)欧洲幼虫腐臭病 274
(三)蜜蜂败血症 276
(四)蜜蜂副伤寒病 277
(五)蜜蜂螺原体病 278
二、病毒病 280
(一)囊状幼虫病 282
(二)蜜蜂麻痹病 284
(三)蜜蜂蛹病 286
(四)其他蜜蜂病毒病 287
三、真菌病 288
(一)白垩病 289
(二)黄曲霉病 291
(三)蜂王黑变病 293
四、原生动物病 293
(一)蜜蜂孢子虫病 294
(二)马氏管变形虫病 298
五、寄生螨 299
(一)雅氏瓦螨 300
(二)亮热厉螨 303
六、寄生昆虫和线虫 304
(一)肉蝇 304
(二)蜂虱 306
(三)线虫 307
(二)幼虫冻伤 308
七、非传染性病害和中毒 308
(一)死卵病 308
(三)卷翅病 309
(四)枣花病 309
(五)甘露蜜中毒 310
(六)植物毒素中毒 311
(七)农药中毒 311
八、敌害 312
(一)胡蜂 312
(二)蜡螟 313
(四)蜂虎 315
(三)蚂蚁 315
第七章 蜂箱和养蜂工具 316
一、蜂箱 316
(一)现代蜂箱的形成与蜂路 316
(二)西方蜜蜂蜂箱 318
二、巢础 334
(一)巢脾与巢础 334
(二)巢础的种类 335
(三)制造巢础的工具 338
三、饲养管理工具 341
(一)喷烟器 341
(二)蜂王诱入器 341
(三)饲喂器 343
(一)蜂蜜生产工具 344
四、蜂产品生产工具 344
(二)王浆生产工具 346
(三)蜂蜡生产工具 349
(四)花粉生产工具 350
(五)蜂胶采集工具 351
(六)蜂毒采集工具 353
第八章 工业化养蜂 355
一、巢础生产线 355
(一)一步式生产巢础的流水线 355
(一)电动液压榨蜡机 356
(二)二步式生产巢础的流水线 356
二、工业化制蜡设备 356
(二)蜡盖熔化器 357
(三)蜜蜡分离机 358
三、现代取蜂蜜的机具 359
(一)吹蜂机 359
(二)割蜜盖机 361
(三)电动分蜜机 363
(四)滤蜜器 366
(五)取蜜车间 368
四、花粉保鲜设备 370
(一)电热鼓风小型花粉干燥器 370
(六)取蜜车 370
(二)远红外花粉干燥箱 371
(三)花粉干燥烘房 373
(四)化学花粉干燥器 374
五、塑料蜂箱 375
六、除螨器 377
(一)喷雾除螨器 377
(二)热处理除螨器 379
七、越冬室 380
(一)地上越冬室 380
(三)全地下越冬室 381
(二)半地下越冬室 381
八、运输设备 383
(一)蜂场手推车 383
(二)蜂场叉车(蜂场装载机) 385
(三)继箱升降车 386
(四)养蜂专用汽车 386
(五)放蜂车 389
(六)蜜罐车 390
九、规模化养蜂 391
(一)我国处在传统养蜂的阶段 391
(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养蜂 393
(三)发展我国的规模化养蜂 395
(一)养蜂机具的重要性 397
十、养蜂机具标准化 397
(二)我国养蜂机具的标准化势在必行 398
(三)养蜂机具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399
第九章 蜜蜂的产品 402
一、蜂蜜 402
(一)蜂蜜的理化特性 403
(二)蜂蜜的化学成分 404
(三)蜂蜜中的微生物及其影响 407
(四)蜂蜜的结晶 408
(五)蜂蜜加工和贮存 409
(六)蜂蜜的质量标准 410
二、蜂王浆 411
(七)蜂蜜的应用 411
(一)蜂王浆的分类 412
(二)蜂王浆的理化特性与化学成分 412
(三)蜂王浆的贮存保鲜和加工利用 416
(四)蜂王浆的质量标准 419
(五)蜂王浆的检验 421
(六)蜂王浆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 422
三、蜂花粉 423
(一)蜂花粉的分类 423
(二)蜂花粉的理化特性、化学成分 424
(三)蜂花粉的保鲜贮存与加工利用 427
(四)蜂花粉质量标准 430
(五)蜂花粉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 433
四、蜂蜡 433
(一)蜂蜡的理化特性、化学成分 433
(二)蜂蜡的质量标准及检测 434
(三)蜡的贮存、加工与应用 438
五、蜂胶 441
(一)蜂胶的理化特性 441
(二)蜂胶的化学成分 441
(三)蜂胶的生物活性及其应用 443
(四)蜂胶的质量标准 445
(五)蜂胶制品的加工技术 446
六、蜂毒 450
(一)蜂毒的理化特性、化学成分与生理作用 450
(二)蜂毒质量标准 453
(三)蜂毒毒性 454
(四)蜂毒的贮存 454
(五)蜂毒的应用 455
七、蜜蜂幼虫、蜂蛹和蜜蜂成虫 455
(一)幼虫、蛹的采收 455
(二)幼虫、蛹的化学成分 457
(三)蜜蜂幼虫、蛹的贮存与加工应用 461
(四)蜂王幼虫、蛹的质量要求 463
(五)蜜蜂成虫 466
一、花蜜与花粉 467
(一)花蜜 467
第十章 蜜源植物与农作物授粉 467
(二)花粉 470
二、花蜜数量与质量的影响因素 471
(一)花蜜分泌生理 471
(二)影响花蜜分泌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472
(三)蜜源植物的栽培与保护 476
三、蜜源植物调查方法与内容 478
(一)蜜源植物种类、数量及面积 478
(二)开花期和泌蜜习性 478
(四)蜜源植物开花泌蜜的预测预报 479
(三)泌蜜量的测定 479
四、蜜源植物种类 482
(一)主要蜜源植物 482
1.油菜 482
2.荔枝 482
3.龙眼 483
4.紫云英 483
5.沙枣 484
6.刺槐 484
10.枣树 485
9.柿树 485
8.苕子 485
7.柑橘 485
11.白刺花 486
12.紫苜蓿 486
13.大叶桉 486
14.柠檬桉 487
15.乌桕 487
16.山乌桕 487
19.紫椴 488
20.白香草木犀 488
18.老瓜头 488
17.荆条 488
21.向日葵 489
22.芝麻 489
23.棉花 489
24.荞麦 490
25.鹅掌柴 490
26.野坝子 490
27.枇杷 491
28.柃属 491
(二)辅助蜜源植物 491
(三)有毒蜜源植物 510
(一)蜜蜂授粉的增产价值 511
五、蜜蜂为农作物授粉 511
(二)蜜蜂授粉生态学 514
(三)影响蜜蜂授粉效果的因素 516
(四)蜜蜂授粉技术 517
六、授粉昆虫的开发 519
(一)重要授粉昆虫的特点及利用 519
(二)熊蜂为保护地作物授粉 529
(三)野生蜜蜂研究趋势 531
一、蜂产品经营管理 533
(一)从生产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转变 533
第十一章 蜂产品经营与养蜂效益评价 533
(二)蜂产品市场预测 534
(三)蜂场盈亏平衡预测 539
(四)供求关系预测 542
二、蜂产品生产成本 543
(一)生产成本的构成及计量 543
(二)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 548
三、养蜂经济效益分析评价 552
(一)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及数据收集 552
(二)经济活动的分析 557
(三)蜂场经济问题定量分析方法 562
(一)WTO的组织与基本领域 575
(二)WTO的基本原则 575
第十二章 WTO的有关知识以及我国加入WTO对农业、养蜂业的影响一、基本知识 575
二、WTO协议中与农业有关的规则、条款 577
(一)农业协定 577
(二)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581
(三)反倾销协定 581
(四)保障措施协定 582
三、加入WTO我国在农业方面做出的承诺 583
(一)扩大市场准入 583
(二)削减出口补贴 583
(三)削减国内扶持 583
(七)反补贴与反倾销的价格确定 584
(六)我国放弃了使用特殊保障措施的权利 584
(五)取消外贸的计划管理 584
(四)改善动植物卫生措施和技术标准 584
四、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585
(一)影响的程度 585
(二)促进农业的发展 587
(三)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限制因素 588
(四)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的影响 590
(五)有关保障措施及承诺的影响 591
五、加入WTO对我国养蜂业的影响 591
(一)给养蜂业带来的机遇 592
(二)给养蜂业带来的挑战 593
(三)面对“入世”,应采取的对策 595
主要参考文献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