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医学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因明,邓小明主编;李文志,刘功俭副主编;王祥瑞,艾宇航,刘敬臣,刘菊英,吕建农,朱科明,缪长虹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17070986
  • 页数:333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5部分组成:与危重病诊治相关的临床共性问题;临床监测部分;危重病治疗基本技术;脏器功能衰竭及常见高危综合征;心肺脑复苏等。读者对象:医学院校本科麻醉专业师生。

第一节 麻醉学与危重病医学 1

一、麻醉学与危重病医学发展简史 1

第一章 绪论 1

二、课程特点及学习要求 2

第二节 基本概念 2

一、危重病医学 2

二、急诊医学 3

三、复苏 3

四、加强医疗病房 4

第二章 创伤后机体反应 5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改变 5

一、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 5

二、免疫系统反应与炎症 7

四、循环系统的改变 8

三、凝血系统的改变 8

五、呼吸系统的改变 9

六、消化系统的改变 9

七、泌尿系统的改变 9

八、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 9

九、代谢的改变 10

第二节 创伤后机体反应的调控 10

一、机体对创伤后反应的调控 11

二、创伤后机体反应的人工调控 11

第三章 围术期水、电解质平衡失常的诊治 13

第一节 麻醉手术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13

一、体液治疗的基础知识 13

三、手术创伤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15

二、麻醉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15

第二节 围术期液体治疗 17

一、围术期体液量平衡失常的诊治 17

二、围术期电解质平衡失常的诊治 21

第三节 体液治疗的监测 25

第四章 围术期体液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治 27

第一节 体液渗透的基本概念 27

一、渗透 27

二、体液的渗透平衡 28

第二节 体液渗透浓度的监测 29

一、监测的方法和原理 29

二、临床应用 30

第三节 体液渗透平衡失常 30

一、血液低渗状态 31

二、血液高渗状态 32

第五章 围术期血液酸碱平衡失常的诊治 35

第一节 血液酸碱分析的参数及临床意义 35

一、pH 35

二、[HCO3-] 36

三、PCO2 37

四、BB、BE和BD 37

第二节 酸碱平衡失常的诊断 38

一、分类和命名 38

二、临床特点 39

三、诊断 42

第三节 酸碱平衡失常的治疗 44

一、代谢性酸中毒 44

二、代谢性碱中毒 45

三、呼吸性酸中毒 46

四、呼吸性碱中毒 46

第六章 血液气体监测 47

第一节 血气监测参数及临床意义 47

一、血氧分压 48

二、血氧饱和度 49

三、二氧化碳分压 49

四、气体交换效率指标 50

五、反映气体血液运输和组织呼吸的指标 52

第二节 血气监测与呼吸生理 53

一、外呼吸与血气监测 53

二、血气监测与气体运输 56

三、血气监测与组织呼吸 58

第三节 血气监测的临床应用 59

一、麻醉手术前应用 60

二、麻醉手术中应用 60

三、麻醉恢复室及ICU的应用 61

第七章 呼吸功能监测 63

第一节 肺功能监测 63

一、通气功能监测 63

二、换气功能监测 70

第二节 呼吸运动监测 71

一、一般性观察 71

二、呼吸肌功能监测 72

三、呼吸力学监测 72

四、呼吸中枢兴奋性监测 74

一、围术期的应用 75

第三节 临床应用 75

二、呼吸治疗中的应用 78

第八章 血流动力学监测 80

第一节 动脉压监测 80

一、无创伤性测量法 80

二、有创伤性测量法 82

第二节 中心静脉压监测 84

第三节 肺动脉压监测 85

第四节 心排出量监测 87

第五节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88

第六节 周围循环监测 89

第七节 循环功能的判断 89

一、心电图监测仪器 91

第一节 心电图监测的方法 91

第九章 心电图监测 91

二、心电导联及其选择 92

第二节 临床应用 94

一、应用范围 94

二、正常心电图 95

三、心电图监测的意义 97

第十章 脑功能监测 99

第一节 颅内压监测 99

一、颅内压的测定方法 99

二、颅内压监测的判断 100

三、影响颅内压的因素 101

第二节 脑电监测 102

一、脑电图 102

二、诱发电位 103

第三节 脑血流监测 104

一、经颅多普勒超声 105

二、同位素清除法 105

三、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105

第四节 脑氧供需平衡的监测 105

一、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 106

二、脑血氧饱和度仪监测 106

三、脑组织氧监测 106

第十一章 体温监测 108

第一节 体温监测的方法 108

一、测温方法 108

二、测温部位 108

第二节 体温监测的临床意义 109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波动 109

二、体温升高 110

三、体温降低 112

第十二章 出凝血监测 114

第一节 概述 114

一、临床监测 114

二、实验室监测 115

第二节 出凝血监测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117

一、出凝血功能的术前评估 117

二、术中与术后出血分析 118

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19

第十三章 内分泌代谢功能的监测 122

第一节 概述 122

一、下丘脑-垂体功能监测 122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监测 123

三、肾上腺髓质功能监测 125

四、甲状腺功能监测 126

五、胰腺功能监测 127

第二节 内分泌代谢功能的监测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128

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危象 128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128

三、急性肾上腺危象 128

第十四章 氧疗 130

第一节 氧气吸入疗法 130

一、适应证 130

二、方法 130

三、注意事项 132

四、并发症 133

一、基本原理与治疗作用 134

第二节 高压氧治疗 134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135

三、治疗方法 136

四、并发症 137

第十五章 机械通气 139

第一节 基本原理 139

一、起动 139

二、限定 140

三、切换 140

第二节 常用通气方式 140

一、机械控制通气和机械辅助通气 140

二、间歇指令性通气和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 141

三、分钟指令性通气 142

四、压力支持通气 142

二、压力控制通气 143

一、反比通气 143

五、呼气末正压和持续气道正压 143

第三节 特殊通气方式 143

三、压力限定通气 144

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144

第四节 常用正压通气时的呼吸参数调节 145

一、通气量 145

二、呼吸比 145

三、通气压力 146

四、吸入氧浓度(FiO2) 146

五、湿化器 146

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各项呼吸参数 146

第五节 正压通气对生理的影响 146

一、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46

三、适应证和常规呼吸管理 147

二、对脏器功能的影响 147

四、停机 148

第六节 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防治 149

一、气管插管、套管产生的并发症 149

二、呼吸机故障引起的并发症 150

三、长期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150

第十六章 输血 152

第一节 概述 152

一、输血的临床应用 152

二、输血指南 153

第二节 输血反应 153

第三节 大量输血 156

第四节 成分输血 158

二、自身输血主要的方法 160

第五节 自身输血 160

一、自身输血的优越性 160

第十七章 心脏除颤、复律与起搏 162

第一节 心脏除颤 162

一、心脏除颤的原理及除颤器 162

二、心脏除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62

三、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 164

第二节 心脏电复律 164

一、适应证 164

二、禁忌证 165

三、并发症 165

四、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65

一、起搏器的构造和分类 166

第三节 心脏起搏 166

二、适应范围 167

三、起搏器的使用 168

第十八章 危重病人的营养 171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71

一、正常成人营养物质和能量代谢 171

二、营养评定 173

第二节 肠内营养 175

一、肠内营养制剂的某些特性 175

二、肠内营养配方的种类及选择 176

三、肠内营养的输入选径与投给方式 177

四、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 177

一、完全胃肠外营养的分类 180

第三节 完全胃肠外营养 180

五、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180

二、完全胃肠外营养液的成分、配制与输注 181

三、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监测 182

四、危重病人肠外营养支持的策略 182

五、完全胃肠外营养的并发症 183

第十九章 危重病人的感染 184

第一节 危重病人的感染因素 184

一、病人因素 184

二、医源性因素 184

三、环境因素 185

第二节 感染的病理生理 185

第三节 危重病人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86

第四节 危重病人感染的治疗 186

三、抗生素治疗 187

一、清除感染灶 187

二、支持疗法 187

第五节 常见危重病人的几种感染 188

一、脓毒症 188

二、肺部感染 189

三、腹部感染 189

四、尿路感染 190

第二十章 急性肺水肿 192

第一节 发病机制 192

一、Starling理论 192

二、肺水肿的形成机制 192

第二节 病因与病理生理 193

一、血流动力性肺水肿 193

二、通透性肺水肿 195

三、与麻醉相关的肺水肿 196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 196

一、临床表现 196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197

第四节 治疗 198

一、充分供氧和机械通气治疗 198

二、降低肺毛细血管静水压 198

三、镇静及感染的防治 199

四、复张性肺水肿的防治 199

第二十一章 急性呼吸衰竭 201

第一节 病因和分类 201

一、病因 201

第二节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202

二、分类 202

一、肺泡通气不足 203

二、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203

三、肺内分流 204

四、弥散功能障碍 204

五、吸入氧分压降低 205

六、氧耗量增加 205

第三节 临床表现 205

一、低氧血症 205

二、高碳酸血症 206

三、引起呼吸衰竭基础疾患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207

第四节 诊断 207

第五节 治疗 207

二、呼吸支持疗法 208

一、病因治疗 208

三、控制感染 209

四、维持循环稳定 210

五、营养支持 210

六、预防并发症 210

第二十二章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11

第一节 病因 211

第二节 病理生理 211

一、基本病理改变 211

二、基本病理生理改变 212

第三节 发病机制 213

第四节 临床表现与分期 215

二、鉴别诊断 217

第六节 治疗 217

第五节 诊断 217

一、诊断标准 217

第二十三章 围术期心律失常 221

第一节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病因 221

一、术前存在的疾病或并存症 221

二、麻醉用药 221

三、电解质异常 222

四、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222

五、体温降低 222

一、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 223

第二节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判断 223

二、心律失常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因素 223

七、再灌注心律失常 223

六、麻醉操作和手术刺激 223

三、围术期常见的心律失常 224

第三节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治疗 230

一、围术期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 230

二、围术期心律失常的治疗 230

第二十四章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232

第一节 围手术期心肌缺血的原因 232

一、心肌氧供下降 232

二、心肌氧需增加 233

第二节 围手术期心肌缺血的诊断 234

第三节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235

一、临床表现 235

四、其他 236

三、心肌酶谱 236

二、心电图 236

第四节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缺血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 237

一、手术前用药 237

二、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与麻醉方法 237

三、调控围手术期氧供氧需的相关因素 239

四、药物治疗 239

第二十五章 急性心力衰竭 241

第一节 病因与分类 241

一、病因 241

二、分类 242

第二节 病理生理与发病机制 243

一、心室功能改变 243

二、心肌代谢改变 243

一、临床表现 244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 244

三、血流动力改变 244

二、诊断 245

第四节 治疗 246

一、治疗原则 246

二、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 246

第二十六章 休克 249

第一节 病因与分类 249

第二节 病理生理 249

第三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251

第四节 感染性休克 253

第五节 过敏性休克 256

一、病因 259

第一节 麻醉手术后精神和情感改变 259

第二十七章 手术后脑功能障碍 259

二、临床表现 260

三、预防和处理 260

第二节 麻醉手术后意识恢复障碍 261

一、手术后意识恢复障碍的原因 261

二、临床诊断与治疗 264

第二十八章 术后肾功能损害 265

第一节 术后急性肾衰竭 265

一、高危因素 265

二、分类 265

三、肾前性氮质血症与急性肾小管坏死 266

四、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267

五、ARF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69

六、治疗 271

七、预后 272

第二节 肾移植术后的常见问题及治疗原则 273

一、术后一般处理 273

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 274

第三节 血液净化 276

一、概述 276

二、血液透析 277

三、血液滤过 279

四、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279

五、腹膜透析 280

一、高胆红素血症 282

二、肝炎 282

第一节 肝功能障碍的原因及临床特征 282

第二十九章 术后肝功能障碍 282

三、术后胆汁淤滞 283

第二节 急性肝功能衰竭 284

一、病因 284

二、发病机制 284

三、临床表现 285

四、并发症 285

五、诊断 287

六、治疗 287

第三节 肝移植术后常见问题及治疗原则 288

一、排斥反应 288

二、并发症 289

三、临床表现 291

一、发病诱因 291

二、发病机制 291

第三十章 围手术期内分泌系统危象 291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291

四、诊断 292

五、治疗 292

第二节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 293

一、病因 293

二、临床表现 293

三、实验室检查 293

四、诊断 293

一、病因 294

三、临床表现 294

二、发病机制 294

第三节 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 294

五、治疗 29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295

五、治疗 295

第三十一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297

第一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念 297

第二节 病因和病理生理 297

一、病因 297

二、病理生理 298

第三节 发病机制 301

一、器官血流量减少和再灌流损伤(器官微循环灌注障碍) 301

二、全身性炎症反应失控 301

第四节 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 303

一、临床诊断及其分级 303

四、细胞代谢障碍 303

三、内毒素血症和肠道细菌移位 303

二、MODS病情评估 305

第五节 预防、治疗和预后 305

第三十二章 心肺脑复苏 308

第一节 心搏骤停的病因和诊断 308

一、心搏骤停的病因 308

二、心搏骤停的诊断 309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的阶段与步骤 309

第三节 基础生命支持 310

一、呼吸道通畅 310

二、人工呼吸 311

三、人工循环 312

一、除颤 313

第四节 进一步生命支持 313

二、控制气道 314

三、药物治疗 315

四、人工通气和氧疗 317

五、循环支持 317

第五节 长期生命支持 319

一、急性全脑缺血的病理生理 319

二、脑复苏的治疗措施 322

第六节 脑死亡 324

一、脑复苏的结局 324

二、脑死亡 325

第三十三章 加强治疗病房 327

第一节 围术期重症监测治疗 327

第二节 加强治疗病房 328

一、ICU的体制和建设 328

二、ICU的工作内容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