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时子明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13245·18
  • 页数:220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地质条件与矿产资源 5

一、地质概况 5

(一)地层 5

(二)岩浆岩 7

(三)构造 9

(四)河南地史简述 12

(一)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 14

二、矿产资源 14

(二)燃料矿产 16

(三)钢铁基本原料矿产 17

(四)非金属矿产 18

第三章 地貌条件 22

一、地貌基本轮廓 22

二、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26

(一)隆起侵蚀剥蚀山地丘陵 27

(二)沉降堆积平原 34

三、地貌条件分区评价 41

(一)东部堆积平原区 41

(二)南阳盆地堆积平原区 43

(三)豫南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区 44

(四)豫西复杂构造山地区 44

(五)三门峡——洛阳黄土台地丘陵区 45

(六)豫西北断块山地区 46

第四章 气候资源与不利气候条件 48

一、气候概况 48

二、光照资源 49

(一)日照 49

(二)太阳总辐射 51

(一)热量资源的基本特征 52

三、热量资源 52

(二)热量资源的保证机率 56

(三)热量资源的农业评价 60

四、水分资源 62

(一)年和作物旺盛生长季的降水特征 62

(二)年和作物旺盛生长季和生长季各月的降水变率 64

(三)作物旺盛生长季和生长季各月的降水保证机率 66

(四)作物需水量和降水量的平衡分析 69

(五)气候湿润程度和水分供需平衡概况 71

五、不利气候条件 76

(一)暴雨 76

(二)连阴雨 82

(三)干旱 85

(四)干热风 88

(五)大风 90

(六)沙暴 92

(七)冰雹 94

(八)霜冻 97

六、气候条件分区评述 98

(一)淮南温暖湿润、春雨丰沛区 98

(二)南阳盆地温暖半湿润、夏秋多旱涝区 99

(五)淮北平原温和半湿润、春雨适中、夏秋易涝区 100

(三)伏牛山山地温凉湿润少旱区 100

(四)中部黄土丘陵温和半湿润、夏秋多旱区 100

(六)豫东平原温和半湿润、春季多旱、夏秋易涝交错区 101

(七)豫北平原、豫西黄河谷地温和半干旱、全年少雨多旱区 101

(八)太行山地温和半干旱少涝区 101

第五章 地表水资源 102

一、主要水系分布 102

(一)黄河水系 102

(二)淮河水系 103

(三)长江水系 103

(四)海河水系 104

二、地表径流 105

(一)水量平衡 105

(二)地表径流形成的因素 106

(三)地表径流的分布 107

三、各区水文特征 110

(一)南部足水带 110

(二)北部少水带 112

四、径流资源的利用 115

(一)径流资源的分配 115

(二)径流的调节利用 115

(三)开源节流的途径 116

第六章 地下水资源 118

一、地下水概况 118

二、地下水特征 119

(一)地下水的形成、补给、径流和排泄 119

(二)含水层及富水性 120

(三)地下水化学特征 122

(四)地下水动态 123

三、地下水分区 129

(一)黄河平原水文地质区 129

(四)嵩箕山前倾斜平原水文地质区 130

(三)太行山前倾斜平原水文地质区 130

(二)淮河上游倾斜平原水文地质区 130

(五)伊洛盆地水文地质区 131

(六)灵宝、三门峡盆地水文地质区 131

(七)南阳盆地水文地质区 131

(八)桐柏、大别山前岗丘水文地质区 131

(九)山地丘陵水文地质区 131

四、地下水水量评价 133

(二)山地土壤垂直分布规律 136

(一)土壤水平分布规律 136

一、土壤分布规律 136

第七章 土壤资源 136

(三)土壤的地域性特点 138

二、土壤类型及其特征 138

(一)棕壤 138

(二)褐土 140

(三)黄棕壤 143

(四)塿土 146

(五)潮土 147

(六)盐碱土 148

(七)砂姜黑土 150

(八)水稻土 151

三、土壤分区概述 153

(一)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干旱森林草原褐土地带 155

(二)北亚热带混生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黄棕壤地带 160

第八章 植物资源 164

一、植物概况 164

二、各区植被特征 165

(一)黄淮平原栽培植被区 165

(二)伏牛山北坡、太行山地丘陵、台地落叶阔叶植被区 166

(三)桐柏、大别山地丘陵常绿落叶阔叶植被区 167

(四)伏牛山南坡山地丘陵、盆地含有常绿落叶阔叶植被区 167

(一)主要用材树种 169

三、自然植物资源 169

(二)特用树种 171

(三)药用植物 173

(四)竹子 174

(五)食用菌类 174

四、栽培植物资源 175

(一)粮食作物 175

(二)经济作物 176

五、果树资源 178

二、动物区系的划分与特征 181

一、动物概况 181

第九章 动物资源 181

(一)华北区系各区的分布与特征 182

(二)华中区系各区的分布与特征 184

三、野生动物资源 187

(一)毛皮兽 188

(二)鸟类 189

(三)爬行类 190

(四)两栖类 190

四、饲养动物资源 190

(一)家畜 191

(三)无脊椎动物 192

(二)家禽 192

五、鱼类资源 193

第十章 自然区 195

一、自然分区的目的和意义 195

二、自然分区的基本原则 195

三、各自然区域概述 196

(一)黄河平原区 196

(二)淮河平原区 197

(三)南阳盆地区 198

(四)桐柏大别山地丘陵区 199

(五)豫西山地丘陵区 200

(六)黄土台地丘陵区 201

(七)太行山地丘陵区 202

第十一章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205

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在利用与保护方面的特点 205

(一)气候的过渡性和季风型 206

(二)地貌类型的差异性和黄河的影响 206

(三)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 207

二、建国以来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主要经验与教训 209

(一)三十多年来的主要成就和经验 209

(二)三十多年来的一些失误和教训 210

(二)改变某些资源的利用方式,以求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和生态效果 212

三、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方向 212

(一)制止破坏性的利用,采取保护措施,以恢复某些资源的再生产能力 212

(三)对某些资源应继续采取改造措施,以提高其利用价值 213

(四)用养结合,以保证某些资源的永续利用并不断提高其质量 214

(五)节约使用水土资源,以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 214

(六)择优投资,逐步建设生产专门化基地,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15

四、建立和管理好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区 216

(一)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区的意义 216

(二)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区概述 216

(三)采取有效措施管理好保护区和禁猎区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