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明强著(浙江外国语学院)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8042413
  • 页数:33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全书共八章,主要论述语境的特点、功能和语境学的研究内容,并分析了语文教学、广播电视、广告、网络等实用语境语言运用及语言理解的规律。

第一章 语境概说 1

第一节 语言语境语境学 2

一、语境的定义 2

二、语境与语言 5

三、语境学及其研究内容 10

第二节 语境与语言意义 11

一、语言意义与语境意义 11

二、语境意义的理解 14

第三节 语境的功能 18

一、生成和解释功能 19

二、暗示和引导功能 20

三、创造和过滤功能 22

四、协调和转化功能 24

五、省略和补充功能 26

第二章 言内语境与语言意义的彰显 30

一、语境对动词语义的彰显 31

(一)动作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 31

第一节 句法语境与意义的彰显 31

(二)使令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 32

(三)心理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 33

(四)存现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 33

(五)趋向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 34

(六)能愿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 34

(七)判断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 35

(九)关系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 36

(八)行止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 36

(十)授受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 37

(十一)形式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 38

(十二)交互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 38

二、语境对形容词语义的彰显 39

(一)形容词的类型 39

(二)形容词作谓语时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 40

(三)形容词作定语时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 41

(四)形容词作状语时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 42

三、语境对名词语义的彰显 43

(五)形容词作补语时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 43

(一)名词作主语 44

(二)名词作宾语 45

(三)名词作定语 46

(四)名词作谓语 47

(五)名词作状语 47

四、副词修饰名词的语义彰显 48

(一)能修饰名词的副词 49

(二)能受副词修饰的名词 49

第二节 语义语境与意义的彰显 50

一、语义关系与语义的彰显 50

(一)语义表现的两种形式 50

(二)语义结构与语义彰显 51

二、语义指向与语义的彰显 55

(一)语义指向的类型 56

(二)语义指向对言内语境语义的彰显作用 59

(二)句式的构成与语义特征 61

(一)什么是语义特征 61

三、语义特征与语义的彰显 61

(三)语义特征对言内语境语义的彰显作用 63

第三节 语用语境与意义的彰显 67

一、句类与语义的彰显 67

(一)陈述语气与语义的彰显 67

(二)疑问语气与语义的彰显 69

(三)祈使语气与语义的彰显 72

(四)感叹语气与语义的彰显 72

(五)语气类型间的关系 73

二、语调与语义的彰显 75

三、虚词与语义的彰显 77

(一)副词的语义彰显 77

(二)助词的语义彰显 86

(三)语气词的语义彰显 89

第三章 现场语境与言语意义 90

一、时间、地点因素 91

第一节 现场语境的客观因素分析 91

(一)时间、地点因素是言语交际中的基本语境化线索 92

(二)时间、地点的超二维性为话语的言外之意提供了前提 93

(三)多层时间、地点因素使话语的语用意义显得更为复杂 94

二、自然景观因素 95

(一)自然景观的描写可以衬托人物心情 96

(二)自然景观的描写可以展现情节真实性、人物性格的真实性 97

(三)自然景观的描写可以渲染背景、暗寓主题 98

第二节 现场语境的主观因素分析 98

一、主体与客体 99

(一)主体要依据现场语境对语言内容进行选择与调控 99

(二)主体要依据现场语境对谈话方式进行选择与调控 101

(三)客体要依据现场语境来理解语言的含义 102

(四)客体可以利用现场语境进行反调控 105

二、对象与目的 110

(一)交际角色关系直接影响交际结果 110

(二)交际目的直接影响对语言的调控 112

三、话题与话轮 116

(一)什么是话题和话轮 117

(二)话题对语义理解有限定作用 117

(三)话轮对语义理解有导引作用 118

第四章 背景语境与言语意义的彰显 120

第一节 社会背景语境与言语意义的彰显 121

一、政治思想对语言的影响与制约 121

(一)政治思想决定语言意义的变化 121

(二)政治思想带来了政令语言的出现 123

(三)政治思想影响流行语的隐现 123

二、社会制度对言语意义的影响与制约 128

(一)社会制度促成了反映等级制的语词的产生 128

(二)社会制度促成了称谓语的变化 129

三、经济发展对言语意义的影响 131

(一)经济发展产生大量的新词 131

(二)经济发展带来大量的外来词 132

四、文化教育对语言的影响与制约 133

(三)经济发展促使语言意义的改变 133

(一)受教育的程度影响人们的语言能力 134

(二)文化教育对语言面貌的影响 134

第二节 文化背景语境与言语意义的彰显 138

一、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与制约 138

(一)文化与词汇 139

(二)文化与语法 141

(三)文化与语用 142

(四)文化与语音 144

二、语言对文化的投射 146

(一)利用文化语境恰当表达 146

(二)利用文化语境正确解读语言 148

第三节 认知心理背景语境与言语意义的彰显 151

一、认知心理背景语境的形成 151

(一)语言的认知过程 152

(三)认知心理背景的特点与评价标准 153

(二)认知心理背景的组成 153

二、社会政治心理语境对语言的影响与制约 155

(一)权势心理对语言的影响与制约 155

(二)偏见心理对言语的影啊与制约 156

三、道德心理语境对言语的影响与制约 157

(一)道德心理语境影响和制约话语的表达 157

(二)道德心理语境影响和制约话语的理解 158

(一)审美心理语境对言语表达的影响与制约 159

四、审美心理语境对言语的影响与制约 159

(二)审美心理语境对言语理解的影响与制约 160

第五章 教学语境与语文教学 161

第一节 信息化时代教学语境的新特点 162

一、信息化时代教学语境的新特点 162

(一)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 163

(二)由规定性走向灵活性 164

(三)由单向度走向多维度 165

(四)由单一性走向立体化 166

(一)信息化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168

二、信息化时代教学语境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168

(二)信息化时代对学生素质的要求 169

(三)信息化时代对语文教师语言素质的要求 171

第二节 课堂语境与语言调控 174

一、课堂语境的特点 174

(一)场所和对象的固定性与组织教学的灵动性 174

(二)教学内容的有计划性与实施计划的灵活性 175

(三)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与教学方式的对话性 176

(四)教学过程的不可预期性与语境的可调控性 177

二、课堂语境的语言调控策略 177

(一)“民主”的言语心态 177

(二)“立体”的言语流程 177

(三)“对话”的言语方式 178

(四)“建构”的言语目标 178

(五)“亲和”的言语趣味 179

第三节 阅读教学中的语境策略 179

(一)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 180

一、语言策略与语境策略 180

(二)句法策略与语义策略 182

(三)语境策略 183

二、把握上下文语境,形成较为敏锐的语境感 186

三、利用现场语境,使表达和理解准确自如 187

四、调动背景语境,将各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 188

第四节 写作教学中的语境策略 189

一、语境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地位 190

二、语境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191

(一)指导学生利用上下文语境,培养较为敏锐的语境感 191

(二)指导学生利用情景语境,使表达灵活自如 191

(三)指导学生调动背景语境,使表达和理解切境适度 192

第六章 广播电视语境与语言运用 194

第一节 广播电视语境的形成与形式 195

一、广播电视语境的特点 195

(四)语境的艺术性 196

(三)语境的封闭性 196

(二)语境的预设性 196

(一)语境的双重性 196

二、广播电视语境的新发展 197

(一)现场直播的出现打破虚拟性 197

(二)热线参与和谈话节目的出现打破封闭性 198

(三)播音员由“播”到“说”打破刻板性 199

第二节 广播电视语境中的语言运用 200

(一)广播语言与电视语言的相似之处 201

一、广播语言与电视语言之比较 201

(二)广播语言与电视语言的相异之处 204

二、广播电视语境中的语言调控技巧 208

(一)新闻节目的语言调控技巧 208

(二)谈话节目的语言调控技巧 211

(三)综艺节目的语言调控技巧 221

第三节 广播电视语境对公众语言的影响 224

一、广播电视语境对语言发展和规范的影响 225

(一)广播电视语境在语言规范中的作用 225

(二)广播电视语境对汉语规范的影响 226

二、节目主持人幽默语言风格的影响 235

(一)幽默给观众带来欢乐 236

(二)幽默传递给观众智慧 236

第七章 广告语境与语言运用 238

第一节 广告概述 239

一、什么是广告 240

(一)广告的定义 240

(二)广告的基本要素 241

二、广告的种类 242

(一)根据广告的主体和目的分类 243

(二)根据广告所使用的媒体分类 244

(三)根据广告使用的表意手段分类 248

第二节 广告语境及其特点 249

一、广告语境与广告传播 249

(一)广告语言与广告语境 249

(二)广告语境对广告传播的影响 250

(一)媒体构成的复杂性 252

二、广告语境的特点 252

(二)使用手段的多样性 253

(三)语言运用的艺术性 253

(四)广告构思的独创性 254

(五)受众心理的可接受性 254

第三节 广告语境与语言运用 255

一、广告创意对广告语言运用的影响 255

(一)表现主题是广告创意的核心 255

(二)新颖独特是广告创意的生命 256

(三)立足真实是广告创意的依据 257

(四)生动形象是广告创意的活力 258

(五)文化背景是广告创意的支柱 259

二、广告媒体对广告语言运用的影响 259

(一)报刊广告的语言运用 259

(二)广播广告的语言运用 262

(三)电视广告的语言运用 266

(四)网络广告的语言运用 271

(一)汉字使广告显身 275

三、广告手段对广告语言运用的影响 275

(二)图画(图片)使广告添趣 277

(三)音响使广告动听 280

(四)影像使广告生辉 280

四、社会文化背景对广告语言运用的影响 281

(一)传统文化对广告语言的影响 283

(二)现代意识对广告语言的影响 287

第八章 网络语境与语言运用 292

第一节 网络语境的形成 293

一、互联网媒体的出现与特点 293

(一)传播的速度快 294

(二)储存的容量大 295

(三)储存方式的多样化 295

(四)涉及的范围广 295

(五)手段的多媒体化 295

(七)使用方式的交互性 296

(六)使用的效率高 296

(一)利用互联网传播新闻信息 297

二、人们对互联网媒体的利用 297

(二)利用互联网阅读信息资料 298

(三)利用互联网从事商务活动 299

(四)利用互联网开展信息化办公和电子政务 299

(五)利用互联网作为通讯手段 300

(六)利用互联网进行交际和娱乐 301

(七)网络广告 305

(八)网络教育 305

第二节 网络语境的特点 306

一、网络语境的多样性 306

(一)交际主体的多样性 306

(二)媒体文化的多样性 306

(三)交际方式的多样性 306

二、交际范围的全球性 306

(一)交际时间的自由性 307

三、交际过程的自由性 307

(二)交际地点的自由性 308

(三)交际内容的自由性 308

四、交往情境的虚拟性 308

五、交际手段的技术性 309

第三节 网络语境与语言运用 309

一、网络语言的基本特点 309

(一)快捷、自由、多变的词汇创新 310

(二)形象、诙谐、幽默的表达效果 314

(三)简约化、粗俗化的表现风格 316

二、网络语言对日常语言运用的影响 317

(一)网络语言对报刊语言的影响 317

(二)网络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320

(三)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 324

主要参考文献 327

后记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