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4
第一节 人才和人才问题 4
第二节 人才分类及其特征 12
第三节 人才学 17
一.人才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 18
二.人才学的兴起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18
三.研究人才学的作用 22
四.人才学产生的基础 23
五.人才学是一门综合、边缘学科 24
六.人才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26
七.人才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27
八.人才学同其相邻主要学科之间的关系 28
第二章 人才学的理论基础 33
第一节 人才学建立在实践的基石上 33
第二节 人才的本质属性 38
第三节 怎样研究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9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者论人尽其才 41
第五节 人才的基本要素 44
第六节 人才成长和发展规律 46
第七节 社会主义人才成长、发展的时代特征 49
第三章 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才成长、发展的内外因素 52
第一节 人才五个基本要素(内在因素)——对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意义 54
一.德在人才成长和发展中的意义 54
二.识在人才成长和发展中的意义 55
三.才在人才成长和发展中的意义 56
四.学在人才成长和发展中的意义 56
五.体在人才成长和发展中的意义 57
第二节 人才成长和发展与环境因素之关系(外在因素) 60
一.人——时关系 61
二.人——地关系 61
四.人——物关系 62
三.人——人关系 62
第四章 才能发展与成才战略 67
第一节 才能萌发的特征与方法 67
一.怎样促进才能的萌发? 69
二.从兴趣中萌发才能 69
三.从灵感中萌发才能 70
四.拓宽和深化知识基础,促进才能萌发 71
五.通过多方面实践,促进才能萌发 71
六.把握自我调节,促进才能萌发 72
七.树立创造意识,促进才能萌发 72
八.形成逻辑的创造思维,促进人才萌发 72
十.坚定自己的创造力,促进才能萌发 73
九.善于观察,促进才能萌发 73
第二节 成才战略 74
一.目标选择 74
二.目标选择的原则 77
三.目标选择的方法 78
四.目标动态调节 79
五.时间的运筹 80
六.时间运筹要讲方法 81
七.用脑艺术 82
第五章 成才的主要途径 84
第一节 人才成长规律 85
第二节 素质与成才 92
第三节 理想、自信心对成才的作用 95
第四节 机遇、失败与成才的契机 96
第五节 教育与成才 99
第六节 自学成才与继续学习成才 103
第六章 人才结构 107
第一节 人才结构及其分类 108
第二节 人才的个体结构(微观结构) 109
第三节 人才的群体结构(宏观结构) 111
第四节 人才的智能结构 113
第五节 科技人才群体结构 121
第七章 人才开发 126
第一节 人才开发是我国“四化”建设的需要 127
第二节 人才开发的基本原理 132
第三节 人才资源的开发 133
第四节 人才智力开发形式的探讨 136
第八章 人才的识别与发现 139
第一节 人才识别与发现的原则 139
一.德才兼备原则 140
二.实践原则 142
三.不拘一格原则 143
四.比较择优原则 144
五.开放性原则 145
第二节 识别与发现人才的基本方法 147
一.竞争考试法 147
二.民意测评法 148
三.竞赛择优法 149
四.鼓励荐举法 149
五.张榜招贤法 150
六.信息跟踪法 151
第三节 人才鉴别方法 152
一.人才鉴别的重要意义 152
二.若干类型人才的鉴别方法 152
第一节 两条选人用人的对立路线 160
第九章 人才的选拔与使用 161
第二节 新时期坚持“任人唯贤”的措施 162
一.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163
二.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做到好中选优 163
三.坚持群众路线,实行领导群众相结合 164
五.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165
四.严格组织、人事工作纪律 166
第三节 人才选拔的标准 166
一.德才相统一标准 166
二.正确掌握文凭和水平相一致标准 167
四.坚持发扬长处和长短互补用人标准 168
三.既讲资历又强调实际能力标准 168
五.根据工作性质和事业需要来选择使用专才或通才的标准 169
第四节 建立选拔人才的制度 169
一.选举制 170
二.招聘制 170
三.推荐制 171
四.任命制 171
第五节 人才选拔的方法 171
一.筛选法 171
六.共事法 172
五.梯队法 172
三.轮换法 172
四.助理法 172
二.导师法 172
七.补救法 173
八.比较法 173
九.统计法 173
十.结合法 173
第十章 人才管理与人才管理者 174
第一节 人才管理 174
一.人才管理的指导思想 175
二.人才管理的原则 176
三.人才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178
四.人才管理的具体内容 179
五.人才管理的主要方法 180
第二节 人才管理者 183
一.人才管理者的地位和作用 183
二.人才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184
三.人才管理者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185
四.人才管理队伍的建设 186
第十一章 科技人才与科技管理人才 187
第一节 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状况 187
第二节 科技人才的地位和作用 189
第三节 科技人才的智力结构 193
第四节 科技人才的劳动特点和应具备的条件 198
第五节 科技人才的最佳年龄结构 201
第六节 科技人才的知识更新 203
第七节 科技队伍建设和管理 206
第八节 科技管理人才的特点与分类组成 212
第九节 科技管理人才的使用原则 214
第十节 科技管理人才应具备的条件及其职称问题 216
第十一节 科技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217
第十二章 领导与决策人才 219
第一节 领导和决策人才的概念 220
第二节 领导、决策人才的智能和气质、品格 224
第三节 现代领导者的人才观 226
第四节 领导人才的重任和职责 229
第十三章 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 232
第一节 人才流动是发展经济、保证“四化”建设的战略措施 233
第二节 人才合理流动的目的要求 237
第三节 人才合理流动的原则和方式 238
第四节 人才市场 245
一.为什么要开放人才市场 245
二.开放人才市场的理论依据 247
三.人才市场适应当前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 248
四.人才市场的主要功能和机制 249
五.社会主义人才市场的基本特征 250
六.人才市场的管理 251
七.人才市场的基本条件、服务范围、对象及实施的方法步骤 252
第五节 加强对科技人员第二职业的管理 255
第十四章 人才预测与规划 260
第一节 人才预测 260
一.人才预测的目的意义 260
二.人才预测的种类 263
三.人才预测的方法与程序 263
四.人才预测技术 264
第二节 人才规划 265
一.人才规划的规模、速度和效益 265
二.人才教育规划的制定 267
三.人才规划的流程(程序) 267
四.人才规划的总成 271
第十五章 人才考核与立法 273
第一节 人才考核 273
第二节 人才立法 278
第十六章 开创社会主义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282
附:用人之道古今谈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