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动物生物学的定义、性质和任务 1
二、动物生物学研究发展动态 2
第二章 动物生物学基本原理 6
第一节 生命的物质基础 6
一、生命的主要特征 6
二、生命的物质基础 8
第二节 动物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15
一、细胞 15
二、组织 23
三、器官和系统 36
四、细胞分裂与遗传 37
第三节 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基本规律 49
一、受精 49
二、卵裂 51
四、原肠胚的形成 53
三、囊胚的形成 53
五、神经胚的形成与器官建成 55
第四节 动物形态学基本概念 58
一、体制 58
二、体腔 59
三、体节 61
第五节 动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62
一、物种概念 62
二、分类系统 63
三、生物分界 64
第三章 动物的类群 71
第一节 单细胞动物 72
一、原生动物门主要特征 72
二、原生动物门分类 75
附:中生动物门 79
第二节 无体腔动物 81
一、海绵动物门 81
附:扁盘动物门 84
二、腔肠动物门 85
附:栉水母动物门 93
三、扁形动物门 94
附:纽形动物门 100
第三节 假体腔动物 100
一、假体腔动物主要特征 100
二、假体腔动物分类 101
第四节 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 106
一、软体动物门 106
二、环节动物门 117
附:星虫门 123
第五节 节肢动物门 124
一、节肢动物门主要特征 124
二、节肢动物门分类 134
第六节 棘皮动物门 153
一、棘皮动物门主要特征 153
二、棘皮动物门分类 155
附:原口和后口若干小门 159
第七节 脊索动物 164
一、脊索动物门主要特征 164
二、脊索动物门分类 165
一、圆口纲 167
第八节 水生脊椎动物 167
二、鱼纲 168
第九节 陆生外温脊椎动物 190
一、两栖纲 191
二、爬行纲 203
第十节 陆生内温脊椎动物 216
一、鸟纲 217
二、哺乳纲 240
一、皮肤系统 274
第四章 动物机体的结构、功能和调节 274
第一节 保护、支持与运动 274
二、骨骼系统 276
三、动物运动 279
第二节 机体的协调 283
一、神经系统 283
二、感觉器官 290
三、内分泌系统 294
一、气体交换 301
第三节 气体交换、血液循环与免疫作用 301
二、血液循环 304
三、免疫作用 309
第四节 营养与消化 313
一、营养与摄食 313
二、消化系统 314
三、食物的消化吸收 316
第五节 温度与体液调节 317
一、体温调节 318
二、排泄系统 319
三、体液调节 323
第六节 动物的生殖与个体生长 325
一、生殖形式 325
二、生殖系统 329
三、哺乳动物的生殖过程 331
四、个体生长 332
第五章 进化与系统发育 336
第一节 遗传变异与进化 336
一、遗传变异的来源 336
二、哈迪-温伯格定律 340
第二节 进化的例证 341
一、比较解剖学例证 342
二、胚胎学例证 343
三、古生物学例证 345
四、生理和生化例证 350
五、分子生物学例证 351
第三节 物种起源 352
一、生命的起源 352
二、物种形成 358
三、人类起源与进化 359
第四节 系统发育 361
一、进化理论 361
二、动物进化规律 367
三、动物系统发育 369
第六章 动物的行为 375
第一节 行为组成 375
一、动物行为的定义 375
二、刺激及其选通 376
三、固定动作模式 377
四、欲求行为和完成行为 378
第二节 定型行为 378
一、非条件反射 379
二、趋性 380
三、动机行为 381
四、节律行为 381
五、社会行为 382
一、习惯化 383
第三节 学习行为 383
二、经典条件反射 384
三、操作条件反射 384
四、模仿 385
五、印记学习 385
六、推理学习 385
第四节 社会生物学 386
一、群体及社会 386
二、群体生活的利弊 387
三、动物社会的维持机制 388
四、生殖行为与对策 395
第七章 动物与环境 402
第一节 动物地理 403
一、动物地理分布类型 403
二、世界大陆动物地理 406
三、中国陆栖动物地理 411
四、中国淡水动物地理 418
五、世界海洋动物地理分区 419
六、中国海洋动物地理 421
第二节 动物生态 422
一、生态因子分析 423
二、种群生态学 427
三、群落与生态系统 435
第三节 保护生物学 444
一、保护生物学与生物多样性 444
二、生物多样性价值 450
三、生物多样性危机及根源 452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 457
参考文献 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