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1
第一编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3
农民问题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韩树英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5年第4期 3
人民内部矛盾的再认识——杨春贵 《哲学研究》1987年第1期 13
善于从哲学高度提出和解决问题——杨春贵 《哲学研究》1991年第2期 22
邓小平的两大历史性贡献——杨春贵 《求是》1997年第8期 32
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杨春贵 《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37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杨春贵 《人民日报》1997年5月6日 52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王伟光 《人民日报》2003年1月2日 57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王伟光 《求是》2005年第4期 61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动摇——庞元正 《光明日报》1998年5月17日 66
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结合过程的模式转换——庞元正 《求是》1989年第1期 72
创新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庞元正 《求是》2003年第5期 77
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董德刚 《人民日报》2004年11月15日 81
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的关系——董德刚 《求是》1992年第16期 85
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论纲——董德刚 《哲学动态》2000年第6期 89
社会主义经济哲学引论——董德刚 《哲学动态》1997年第5期 95
论毛泽东哲学的世界历史意义——薛广洲 《哲学研究》2005年第5期 100
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比较研究——刘毅强 《桂海研究》2002年第2期 109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韩树英 《人民日报》1990年6月29日 119
第二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124
谈谈关于哲学史的对象问题——韩树英 《中国哲学史问题讨论专辑》,《哲学研究》编辑部编辑,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124
“一分为二”是普遍现象——韩树英 《光明日报》1978年7月23日 130
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纲)——韩树英 《光明日报》1981年1月15日 136
近年来我国哲学的若干热点问题——邢贲思 《哲学研究》1991年第5、6期 138
关于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中的若干问题——邢贲思 《光明日报》1990年2月26日 158
意识形态论——邢贲思 《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166
矛盾学说与系统理论——庞元正 《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 181
现代科学证实了非决定论吗——庞元正 《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194
非决定论泛起的社会文化背景——庞元正 《哲学研究》1992年第2期 209
辩证决定论的创立是决定论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庞元正 《哲学研究》1994年第2期 220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之争及其现实意义——庞元正 《求是》1992年第7期 231
弘扬五四创造精神——许全兴 《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240
奴性再批判——许全兴 《美中社会和文化》(美国)2004年第2期 248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韩庆祥 《哲学研究》1990年第6期 258
关于以人为本的若干重要问题——韩庆祥 《哲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8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塑造——韩庆祥 《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297
能力建设与当代中国发展——韩庆祥 《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310
代价论与当代中国发展——韩庆祥等 《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321
从主、客体关系的理解来看的马克思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历史透察——侯才 《哲学研究》1994年第4期,《新化文摘》1994年第6期全文转载 337
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侯才 《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 346
论反思思维——侯才 《新华文摘》2002年第6期全文转载 350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现状与前景——胡为雄 《哲学研究》2005年第1期 358
马克思的上层建筑概念:一种文本分析——胡为雄 《哲学研究》2001年第11期 373
英雄观的变迁:从卡莱尔到普列汉诺夫再到胡克——胡为雄 《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389
“被认识”问题与客体能动性——毛卫平 《求索》2001年第5期 405
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当代意义——边立新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 410
辩证唯物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张耀光 《辩证唯物主义研究:历史、理论与前沿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 420
第三编 科技哲学研究 435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差异:一个应该重视的研究课题——钱俊生 《哲学研究》1999年第9期 435
生态价值观的哲学意蕴——钱俊生 彭定友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10期 439
技术理性的人文反思——钱俊生 曾林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8期 446
保护香港环境,推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路线——钱俊生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第9期 453
迈向知识经济的路径与力量:社会创新的含义、特征与范式——冯鹏志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4期 457
技术创新行动与社会环境变迁的考察——冯鹏志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第13期 466
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学说明:默顿模式与库恩模式之比较——冯鹏志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年第5期 473
人择原理与人和自然关系的新特征——冯鹏志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第3期 482
从混沌走向共生——冯鹏志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7期 489
时间正义与空间正义: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冯鹏志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1期 497
自组织的问题、理论和机制——李建华 《自然辩证法研究》1989年第5期 502
信息论与否证论——李建华 《自然辩证法研究》1988年第2期 511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Ecosystem(通信与生态系统的进化)——LI JIAN HUA李建华《GENERAL EVOLUTION》1998,Vol.52(美国著名学者埃尔温·拉兹洛主編的《世界未来》杂志1988年第52卷) 518
关于知识—机器互动机制的可能性的探讨——王克迪 傅小兰 黄斌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6期 552
从科学大师到灵魂出卖者:勒纳德其人其事——王克迪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3期 559
信息化浪潮中的美国——王克迪 刘晓君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5期 577
科技经济一体化视野中的网络经济——段培君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12期 583
方法论个体主义的三种诠释及其合理性——段培君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9期 590
方法论个体主义与分析传统——段培君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6期 600
李约瑟问题的内涵与我们应有的理论视野——赵建军 周峰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第3期 611
历史的逻辑理性:科学哲学理性的未来转向——赵建军 曹欢荣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12期 617
技术理性的现代展现及其未来命运——赵建军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10期 625
科学技术哲学是自然辩证法的当代形态——赵建军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第9期 631
追问技术悲观主义——赵建军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4期 636
自然之死与人类世界观的转型——靳凤林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11期 642
下册 649
道德建设中的几个理论问题——宋惠昌 《红旗》1987年第10期 651
第四编 伦理学研究 651
从伦理悲观主义走向伦理现实主义——宋惠昌 《伦理学研究》2002年试刊号 659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道德的批判——宋惠昌 《哲学研究》1983年第3期 667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若干伦理学问题——宋惠昌 《哲学研究》1985年第3期 676
问题与主义之间:应用伦理学该如何应用——曹刚 戴木才 《哲学研究》2004年第8期 685
论管理与伦理结合的内在基础——戴木才 《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695
以德治国与中国社会资本的重建——戴木才 《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1期 709
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戴木才 《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6期 717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伦理特征与性质分析——戴木才 《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2期 729
现时代伦理大变局的若干基本方面——康健 《新华文摘》2002年第4期转载 740
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六种直观——康健 《新华文摘》2001年第2期转载 755
THE SELF AND LI IN CONFUCIANISM(《儒家的礼与自我的概念》)——Yuli Liu(刘余莉)the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September 2004,No.3.(《中国哲学》,2004年第3期) 762
The Unity of Rule and Virtue in Confucianism(《规则与美德在儒家思想中的统一》)——Yuli Liu(刘余莉)(Kim Chong Chong和刘余莉主编的论文集Conceptions of Virtue:East and West(《东西方的美德概念》)第十章,Singapore:Marshall Cavendish 2004年版(新加坡M 778
第五编 中国哲学研究 801
“和的哲学”辨析——许全兴 《哲学研究》1995年第9期 801
简论陈独秀的前期哲学思想——许全兴 《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年第2期 809
陈独秀与中国传统文化——许全兴 《孔子研究》1989年第2期 821
论悟性:对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和特质的一种审视——侯才 《哲学研究》2003年第1期 831
道教的内蕴及其文化功能——侯才 《哲学研究》1989年第9期 838
论孔子人生价值观——阮青 《孔子研究》1996年第4期 845
吴虞对儒家封建礼教的评判——王杰 《中国哲学史研究》1988年第4期 853
殷周至春秋时期神人关系之演进——王杰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0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0年第11期全文转载 862
儒者经世致用的两难选择:朱陈义利王霸之辩解读——赵峰 《中国学术》总第十四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870
由功利到信仰:墨子思想重估——赵峰 《国学研究》第八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04
周敦颐的思想体系与“无极”、“太极”之辨——舒金城 《孔子研究》1999年第3期 932
儒家“六天”说辨析——陈中浙 《孔子研究》2002年第3期 941
朱熹新道统说之形成及与易学之关系——王风 《哲学研究》2004年第11期 948
第六编 西方哲学研究 957
当代西方思潮评析——邢贲思 江涛 《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957
维护认识论的尊严——葛力 《哲学研究》1996年第1期 970
当前西方哲学的若干重要趋向——岳长龄 《现代外国哲学》第11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78
从“文明的冲突”看“西方的没落”:论“文明冲突论”的理论背景与社会基础——李晓兵 《哲学研究》1995年第9期 989
冷战之后的文明战略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评介——李晓兵 《人民日报》1994年6月29日 999
费希特的理智直观——郭大为 《哲学研究》1998年第3期 1004
镜像中的生存:现代性的反思与反思的现代性——郭大为 《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015
从恩典时刻论到存在时刻论:海德格尔时间概念的神学起源——成官泯 《道风·汉语基督教文化评论》[香港]第12期(2000年春,略有增删) 1024
罗尔斯学术生平——李小科 《世界哲学》2003年第1期 1040
第七编 发展哲学研究 1051
领导主体的自我意识——张绪文 《人民日报》1998年3月19日 1051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庞元正 辛鸣 《人民日报》2003年7月24日 1055
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与体系框架——贾高建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 1060
当代社会发展理论应予关注的两个问题——丁东红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 1068
理性与价值的整合:新发展观的确立与发展实践的转型——杨信礼 《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077
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结构、功能与运行过程——杨信礼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4期 1086
发展哲学是关于发展观的学问——邱耕田 《哲学动态》1998年第2期 1095
从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相对人类中心主义——邱耕田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第1期 1099
赞颂和追求美的发展:关于发展学研究的美学沉思——邱耕田 《哲学研究》2003年第10期 1106
“政治——经济”的结构变异:缘起和后果——何建华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4期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