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式的变革》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九俊,吴永军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4374898
  • 页数:291 页
图书介绍:《学习方式的变革》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主要内容有:学习方法的变革、课程标准的变动以及如何接受学习方法的变革等,供广大读者参考。

第一章 新课程呼唤学习方式的变革 1

第一节 课程改革纲要对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 1

一、课程改革纲要对学习方式的阐述 1

二、新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学习方式转变的关系 5

第二节 学习方式的重要价值 11

一、学习方式的本体论与方法论价值 11

二、学习方式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 21

三、学习方式对于新课程的意义 25

第三节 学习方式的实质及影响因素 30

一、学习方式的内涵及类型 31

二、影响学习方式的因素 37

三、当代学习方式发展的趋势 43

第二章 课程标准与学习方式 46

第一节 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46

一、从“课程”的角度来提出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 46

二、以学习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操作 47

三、为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和生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9

第二节 课程标准对学习方式的理念预设 50

一、学生是学习的积极、能动的主体,学习就是一个发展过程 51

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度重视体验性学习 52

三、强调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尊重和欣赏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53

四、提倡综合性的学习,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55

五、揭示了学习方式的多重内涵,注重学习的情意过程 56

第三节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8

一、课程目标 59

二、内容标准 65

第四节 教学方式为学习方式的转变服务 74

一、教学目标与任务 75

二、教学过程与组织 79

三、教学评价 85

第三章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92

第一节 自主学习方式 93

一、自主学习方式的内涵及其特征 94

二、实施自主学习的操作模式 95

三、自主学习案例分析 98

第二节 合作学习方式 100

一、合作学习方式的内涵及其特征 100

二、实施合作学习的操作模式 101

三、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105

第三节 探究性学习方式 107

一、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内涵及其特征 108

二、实施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操作模式 109

三、探究性学习案例分析 112

第四节 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其他学习方式 114

一、体验式学习方式 115

二、网络学习方式 118

三、微格学习方式 123

一、接受式学习的产生 126

第四章 重新认识接受式学习 126

第一节 接受式学习产生与发展探微 126

二、近现代接受式学习的发展 131

三、20世纪接受式学习的发展 134

第二节 正确评价接受式学习 137

一、对于接受式学习的误解 138

二、正确评价接受式学习 141

第三节 接受式学习的有效运用 149

一、指导运用接受式学习的理念 150

二、有效运用接受式学习的具体策略 155

第五章 新教材与学习方式 166

第一节 教材的功能 166

一、教材是什么 166

二、教材功能何在 167

一、以人为本 169

第二节 新教材体现的基本理念 169

三、遵循规律 170

二、与时俱进 170

四、回归生活 171

五、引导学习 171

六、倡导开放 172

第三节 新教材对学习方式的引导 172

一、构建了有利于学习方式转变的教材结构 172

二、着眼学习过程,创新呈现方式,引导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174

三、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176

四、重视活动、练习的设计,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178

第四节 教材的使用 180

一、教学设计中的整合 180

二、教学过程中的整合 184

第一节 教师的学习观 194

一、学习是学生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194

第六章 教师观念更新与学习方式转变 194

二、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 195

三、学习是群体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单个的个体行为 197

四、学习的内容不只是文化知识和书本知识,还有许多更加重要的东西 197

五、学习的场所不只是课堂和教室,还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199

六、学习是终身的,不是在学校一次性完成的 200

第二节 教师的学生观 202

一、学生是独特的人 202

二、学生是具体的人 203

三、学生是发展的人 204

四、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206

五、学生是生活中的人 207

第三节 教师的教学观 208

第四节 教师的师生关系观 213

第五节 教师的自我角色观 217

第一节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221

第七章 与学习方式相匹配的教学方式的建构 221

一、当代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222

二、新课程下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探索 224

三、对新课程下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思考 233

第二节 课堂调控与管理 234

一、新课程给教学管理带来的挑战 235

二、转变——势在必行 236

三、出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课堂的管理与调控 238

第三节 教学方法的综合 241

一、教学方法的分类 241

二、教学方法综合的形式与原则 242

第四节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247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与功能 248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50

一、教学评价对于学习方式转变的意义 253

第五节 教学评价的改革 253

二、有利于学习方式转变的评价观念及方法 255

第八章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262

第一节 学习方式的“成长论” 262

一、学生的心理发展决定了学习方式的特征 262

二、学习方式本身内涵和运用水平上的差异 268

第二节 学习方式的“文化论” 269

一、学校文化是学习方式的“根” 269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挣脱传统学校文化的“茧” 273

三、新学校文化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神” 274

第三节 学习方式的“实践论” 277

一、创设运用不同学习方式的教学情境 277

二、加强对学生运用不同学习方式学习的过程的监控和指导 280

三、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完善学习方式的意识和能力 282

参考文献 289

后记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