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爱国家 1
屈原投江 1
苏武牧羊 2
岳飞精忠报国 4
戚继光抗倭 7
郑成功收复台湾 9
林则徐虎门销烟 10
三元里人民抗英 12
二、公忠为国 13
周公捉发吐哺 13
祁奚举贤不避亲 14
子文守法不徇私 16
惜才萧何追韩信 17
张释之秉公执法 19
桓谭直谏光武帝 21
诸葛亮鞠躬尽瘁 22
魏徵勇谏唐太宗 23
狄仁杰公忠护法 25
包拯铁面无私 27
三、清介自守 29
子罕以不贪为宝 29
孔奋力行清廉 29
广为人知的杨震“四知” 30
雷义得金送官 31
清正耿介的顾协 32
清白如水的赵轨 33
独立不倚的韦贯之 33
不贪人财的范仲淹 34
曹鉴退砂金 35
梁寅的居官三字符 36
陈瑸以清苦为乐 37
王东皋清正 37
曹操不喜奢华 40
四、勤俭节约 40
是仪清简 41
沈庆之驽马敝车 42
王罴节俭 43
苏瓌不行“烧尾” 44
钝马防蹶 45
韩滉崇廉俭 46
卢怀慎家无长物 47
朴素传家的范仲淹 48
司马光以扇遮日 王安石不用轿子 49
天下第一廉吏 50
五、崇尚气节 52
齐人不吃嗟来之食 52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52
范缜不卖论取官 54
颜真卿宁死不变节 55
宋濂不苟利而生 57
罗洪先辞官为学 58
高攀龙视死如归 59
六、宽容忠恕 61
何武不挟嫌报复 61
卓茂送马 62
唐临宽宏大度 63
狄仁杰不愿知毁己之人 64
吴履公正释邻人 65
徐翁捐弃前隙 66
官文不以细故介怀 67
何梓汀不与醉汉计较 69
曾国藩大度能忍 70
七、谦逊礼让 71
齐桓公五顾小臣稷 71
范文子让功 72
范宣子让贤 73
吴季札不肯为君 74
张良辞封三万户 75
孔融让梨 77
张说谦让 77
顾炎武谦称不如人 78
黎士宏不言功 80
江永谦让举弟子 81
八、自律改过 83
李离过杀请死 83
曹操割发代首 84
诸葛亮引咎自贬 85
韩延寿自责感吏民 86
左雄向周举陪礼 87
周处除三害 88
李沆受诋无忤色 90
许衡义不苟取 91
九、发愤好学 93
苏秦刺股 93
匡衡凿壁借光 94
郑玄好学 96
承官拾柴听经 97
王育折蒲学字 98
孙康映雪读书 99
葛洪借书苦读 99
车胤囊萤勤学 100
王冕庙灯夜读 101
朱恕求道志坚 103
十、孝敬父母 104
孔子与曾参论孝 104
闵子骞求留继母 105
汉高祖敬父 106
缇萦上书救父 107
花木兰替父从军 108
司马芝舍身护母 109
怀橘孝母的陆绩 110
冷升万里寻父 111
陆陇其孝感忤逆子 112
吴姓四子竞孝 113
十一、兄友弟恭 116
薛包孝悌 116
郑均谏兄廉洁 117
马援敬事寡嫂 118
邢晏义让 118
韦世康让产与弟 119
韦嗣立自幼友悌 120
李勣为姊煮粥 121
张氏兄弟分家互让 121
吴宗伯寻弟 122
钱天润孝谨友爱 124
萧良昌抚侄寻兄 125
十二、见利思义 127
渔翁仗义 127
甄彬获金不昧 128
裴度还带 129
林积还珠 130
彭思永得钗还吏 131
郑氏不取无劳财 132
阮湘圃耻苟得 133
鲁亮侪拒任中牟令 134
浦东人不昧金囊 138
颜回食污 141
十三、尊师重教 141
汉明帝执弟子礼 142
一字师 143
程门立雪 145
岳飞从师周侗 146
丁积尊师重教 148
罗汝芳事师如父 149
史可法狱中探恩师 149
雍正帝手谕皇子尊师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