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 3
第一节 知识产权概述 3
第一编 知识产权法总论 3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4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 15
三、知识产权的特征 16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概述 21
一、知识产权法的概念 21
二、知识产权法的地位 22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和体系 24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 24
一、概述 24
二、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 26
一、知识产权法的历史发展 42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的历史发展和体系 42
二、我国知识产权法的体系 45
第三章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 47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概述 47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要素 49
一、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主体 49
二、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52
第二编 著作权法 63
第四章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 63
第一节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概述 63
一、著作权的概念和特征 63
二、著作权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65
一、我国的著作权法 68
第二节 著作权法 68
二、保护著作权的国际条约和协议 70
第五章 著作权的客体 71
第一节 作品概述 71
一、作品的概念 71
二、作品的特征 72
第二节 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74
一、文字作品 74
二、口述作品 74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75
四、美术、建筑作品 77
五、摄影作品 78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79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79
八、计算机软件 80
九、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81
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81
第三节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82
一、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82
二、不适宜用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82
第六章 著作权的主体 84
第一节 著作权主体概述 84
一、著作权主体 84
二、我国著作权法所规定的主体 86
第二节 著作权的归属 88
一、合作作品的著作权 88
二、职务作品的著作权 89
四、委托作品的著作权 91
三、汇编作品的著作权 91
五、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 93
六、美术作品的著作权 94
七、匿名作品的著作权 94
八、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 95
九、计算机软件作品的著作权 95
十、外国作品在中国的著作权 95
第七章 著作权的内容 97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 97
一、概述 97
二、发表权 98
三、署名权 99
四、修改权 100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 101
五、保护作品完整权 101
一、复制权 102
二、发行权 103
三、出租权 103
四、展览权 104
五、表演权 104
六、放映权 105
七、广播权 106
八、信息网络传播权 106
九、摄制权 107
十、改编权 107
十一、翻译权 108
十二、汇编权 108
十三、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109
一、著作权取得的条件 110
第八章 著作权的取得和保护期限 110
第一节 著作权的取得 110
二、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 111
第二节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111
一、著作权保护期限的一般原则 111
二、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 113
第九章 邻接权 115
第一节 邻接权概述 115
一、邻接权的概念 115
二、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 116
第二节 表演者的权利 116
一、表演者和表演者权 116
二、表演者的主要权利 117
三、表演者的义务 119
一、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 120
第三节 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 120
二、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主要义务 121
第四节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 122
一、广播组织和广播组织权 122
二、广播组织的主要义务 122
第五节 出版者的权利 123
一、出版者的权利 124
二、出版者的主要义务 125
第十章 著作权的利用和转移 126
第一节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126
一、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概念 126
二、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主要条款 127
一、概念 129
三、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普通条款 129
第二节 著作权的转让 129
二、著作权转让合同的主要条款 131
第三节 著作权的转移 131
一、著作人身权的转移 131
二、著作财产权的转移 131
第十一章 著作权的限制 133
第一节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133
第二节 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使用和强制许可使用 136
一、著作权法定许可使用 136
二、著作权强制许可使用 137
第一节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及其民事、行政、刑事责任 139
一、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 139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 139
二、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 140
三、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侵权行为 141
四、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 142
第二节 法律措施 143
一、证据保全 143
二、过错推定的运用 144
第十三章 著作权的行政管理和集体管理 145
第一节 著作权的行政管理 145
第二节 著作权的集体管理 146
一、概述 146
二、我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 147
一、专利制度的起源 153
第一节 专利制度的沿革 153
第十四章 专利法概述 153
第三编 专利法 153
二、专利制度的发展阶段 154
三、专利制度的国际化 155
第二节 中国专利制度 155
一、近、现代立法思想和专利制度 15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专利立法 157
三、我国两次修改专利法的主要内容 158
第三节 专利制度的理论根据 163
一、自然权利论 163
二、权利契约论 164
三、社会发展论 164
四、报酬论 164
第四节 专利制度的特征 165
一、相对的垄断性 166
二、绝对的公开性 167
第五节 专利法与专利权 169
一、专利法 169
二、专利与专利权 169
第十五章 专利权的客体 173
第一节 发明 173
一、发明的概念和特征 173
二、发明的种类 175
三、发明分类的法律意义 177
第二节 实用新型 177
一、实用新型的概念和特征 177
二、实用新型与发明的比较 179
第三节 外观设计 180
三、保护实用新型专利的意义 180
一、外观设计的概念和特点 181
二、外观设计与实用新型、商标和作品的比较 182
第十六章 专利权的主体 184
第一节 发明创造人 185
一、发明创造人的概念和条件 185
二、发明创造人的分类 185
三、发明创造人的权利 186
第二节 专利申请人与专利申请权人 187
一、专利申请人 187
二、专利申请权人 192
一、专利权人的概念 195
第三节 专利权人 195
二、专利权人与发明创造人、专利申请人、专利申请权人的关系 196
第十七章 获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197
第一节 消极条件 197
一、违反国家法律的发明创造 197
二、违反社会公德或者妨碍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198
三、依法不被授予专利权的其他智力成果 198
第二节 积极条件 202
一、新颖性 202
二、创造性 208
三、实用性 211
四、新颖性或独创性 213
五、适用性和美感性 215
六、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215
第一节 申请 216
第十八章 获得专利权的程序 216
一、申请的原则 217
二、申请专利应提交的文件 221
第二节 审查与授权 225
一、审查程序 225
二、我国专利法的具体规定 226
三、授权 229
第三节 异议和诉讼 229
一、申请人对驳回专利申请请求复审和起诉 230
二、其他人对专利权的授予不服而请求无效宣告和起诉 230
第四节 专利的国际申请 232
一、中国单位和个人向外国申请专利 232
二、外国单位或个人在中国申请专利 235
第一节 专利权的内容 238
第十九章 专利权的内容和实施 238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 239
二、专利权人的义务 244
第二节 专利权的实施 245
一、许可他人实施 245
二、转让专利权 246
第三节 专利权的限制 248
一、时间效力的限制 248
二、地域范围的限制 249
三、强制许可和计划许可 249
四、不被视为侵权的行为 251
第四节 专利权的终止 254
一、不按照规定缴纳年费 255
二、专利权人以书面形式声明放弃专利权 255
一、界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原则 256
第一节 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界定 256
第二十章 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256
二、我国专利法的有关规定 257
第二节 侵犯专利权行为的构成 259
一、受侵害的专利权必须是有效的专利权 259
二、侵权行为人必须有生产经营目的 260
三、侵权行为人的行为没有得到专利权人的许可 260
四、侵权行为的客体属于专利权保护的范围 260
第三节 侵犯专利权行为的表现 262
一、理论上的分类 263
二、法律上的规定 264
第四节 专利权的民事法律保护 266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和主要形式 266
二、专利侵权民事诉讼的管辖、时效和特别举证责任 268
第一节 商标概述 275
一、商标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275
第四编 商标法 275
第二十一章 商标法律制度概说 275
二、商标的分类 282
三、商标与相关标记 287
四、商标的作用或功能 293
第二节 商标法概述 294
一、商标法律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294
二、商标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 300
三、商标法律制度的基本理念 305
第二十二章 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 308
第一节 商标权的主体 308
一、关于商标权主体的法律规定 308
二、商标权主体的种类 310
三、商标权主体的范围 311
第二节 商标权的客体 313
一、商标权客体的构成条件 313
二、商标权客体的范围 323
第二十三章 商标权 334
第一节 商标权的概念和特点 334
一、未注册商标权的概念和特点 334
二、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概念和特点 335
第二节 商标权的取得 336
一、商标权的取得制度 336
二、商标专用权的取得程序 338
第三节 商标权的内容和限制 351
一、商标权的内容 351
二、商标权的限制 359
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有效期限和续展 361
第四节 商标权的终止 362
一、因注销而终止 363
二、因撤销而终止 363
第二十四章 商标管理 365
第一节 商标管理概述 365
一、商标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365
二、我国商标管理机关和商标管理体制 366
第二节 商标使用管理 367
一、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 367
二、未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 370
三、驰名商标的使用管理 371
四、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 371
一、商标标识印制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372
第三节 商标标识的印制管理 372
二、商标标识印制管理的内容 373
三、违反商标标识印制管理的法律责任 373
第二十五章 商标权的保护 375
第一节 商标权保护的理论基础和意义 375
一、商标权保护的理论基础 375
二、保护商标权的意义 375
第二节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和商标侵权行为的种类 376
一、注册商标权的保护范围 376
二、商标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和种类 377
第三节 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救济 380
一、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纠纷的处理方式 380
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临时措施和诉前证据保全 382
三、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法律责任 384
第五编 其他知识产权保护 391
第二十六章 商业秘密 391
第一节 商业秘密概述 391
一、商业秘密的概念 391
二、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 392
三、商业秘密的范围 394
四、商业秘密与专利 395
第二节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397
一、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特点 397
二、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方式 398
三、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399
四、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 401
一、商号的概念 403
第一节 商号 403
第二十七章 商号 403
二、相关概念的辨别 404
三、商号的选定 405
第二节 商号权概述 406
一、商号权的概念和特征 406
二、商号权的效力范围 407
三、商号权的内容 408
四、商号权的性质 409
第三节 商号权的转让 410
一、商号权转让的特征 410
二、商号权转让与营业转让 411
第四节 商号的保护 412
一、民法对商号权的保护 412
三、商号权的转让与债务的承担 412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其他商号利益的保护 413
三、行政法对商号的保护 414
第二十八章 地理标志 415
第一节 地理标志概述 415
一、地理标志 415
二、地理标志权 417
三、地理标志保护的意义 418
四、地理标志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419
第二节 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421
一、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 421
二、地理标志的国内法保护模式 424
三、我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 425
一、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概述 428
第一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428
第二十九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428
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保护模式 430
第二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432
一、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概述 432
二、布图设计权的主体 434
三、布图设计权的客体 435
四、布图设计权的取得方式 435
五、布图设计权的内容及期限 436
六、布图设计权的限制 436
七、布图设计的保护 438
一、植物新品种的概念 439
二、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历史沿革 439
第一节 植物新品种概述 439
第三十章 植物新品种 439
三、我国保护植物新品种的立法 441
第二节 植物新品种权 441
一、植物新品种权的概念 441
二、植物新品种权的获取条件 442
三、植物新品种权的内容和限制 443
四、植物新品种权的归属 444
第三节 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和审批 445
一、申请 445
二、品种权的审查和批准 446
第四节 植物新品种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447
一、期限 447
二、终止 447
三、无效 447
一、植物新品种权的临时保护 448
第五节 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 448
二、擅自商业化利用他人授权品种繁殖材料的法律责任 449
三、假冒授权品种的法律责任 449
四、销售授权品种未使用其注册登记的名称的法律责任 450
五、品种权争议的处理 450
第三十一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451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451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特征 452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455
第二节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459
一、市场混淆行为 459
二、虚假标示行为 464
三、虚假宣传行为 467
四、商业诋毁行为 468
五、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470
第三十二章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 471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中著作权保护的新问题 471
一、著作权客体的扩张 471
二、著作权内容的发展 474
三、网络中的著作权侵权行为 478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中商业标记保护的新问题 481
一、域名的性质 481
二、域名冲突的具体类型及解决途径 482
三、网络中的商标隐性侵权 486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中专利保护的新问题 487
一、计算机软件的可专利性 487
二、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 488
三、网络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 490
第六编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493
第三十三章 国际知识产权法概述 493
第一节 国际知识产权法定义和分类 493
一、国际知识产权法定义 493
二、国际知识产权法分类 494
第二节 国际知识产权法主体 494
一、国家 494
二、国际组织 494
三、自然人和法人 497
第三节 国际知识产权法渊源 498
一、国际法渊源 498
二、国内法渊源 504
一、国民待遇原则 505
第四节 国际知识产权法基本原则 505
二、最惠国待遇原则 507
三、独立保护原则 508
四、国际优先权原则 509
五、禁止知识产权滥用原则 511
第三十四章 国际工业产权法 515
第一节 《巴黎公约》 515
一、法律状态 515
二、公约背景 516
三、公约内容 517
第二节 国际专利法 524
一、《专利合作条约》 524
二、《专利法条约》 528
三、《国际承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存布达佩斯条约》 530
四、《国际专利分类斯特拉斯堡协定》 531
一、《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及其议定书 533
第三节 国际商标法 533
二、《商标法条约》 537
第四节 国际工业品外观设计法 539
一、《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保存海牙协定》 539
二、《建立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洛迦诺协定》 542
第三十五章 国际版权和邻接权法 545
第一节 国际版权法 545
一、《伯尔尼公约》 545
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 550
第二节 国际邻接权法 554
一、《保护表演者、录音制作者与广播组织国际公约》 554
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公约》 556
一、法律状态 560
第三十六章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560
第一节 概述 560
二、协议背景 561
第二节 实体性保护规范 563
一、版权 564
二、邻接权 566
三、商标 567
四、地理标志 570
五、工业品外观设计 572
六、专利 574
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拓扑图) 584
八、未披露信息 587
主要参考文献 590
后记 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