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思辨要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付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910145X
  • 页数:60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推动中医理论进步与促进临床诊治水平提高的典范与精华,也是中医工作者学习、研究及应用的重点与难点。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正确地理解《伤寒杂病论》的精深理论并使其与实践联系起来,如何将其中的辨证方法和用药原则熟练地应用到临床中去,这是本书旨在解决的问题。本书共分16章,按照《伤寒杂病论》分经脉、辨病症的基本顺序,分设仲景原文,临床思维点拨,辨类似证,治疗方法,方药组成,用药要点,临床运用提示,用方比较,医案体会等版块,结合现代临床医疗实践,逐条、逐病阐述分析,以点拨思维方法为主,开拓学习思路,提高运用技能。

概说 1

一、脏腑辨证论治的整体观 1

第1章 辨脏腑经络先后受病脉证 1

二、脏腑发病与致病因素 3

四、闻声诊病 4

三、望面色及形态主病 4

六、三焦辨证 5

五、望形诊病 5

八、季节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6

七、脉诊与面诊之间的辨证关系 6

十一、卒厥在脏在腑的预后 7

十、厥阳证机 7

九、脉象主证的辨证意义 7

十三、经络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的基本法则 8

十二、脉脱在脏在腑以别预后及火毒热证的转归 8

十四、表里兼证先治里大法 9

十七、脏腑病证的治疗大法 10

十六、脏腑病证的基本治疗法则 10

十五、新病旧病先后治疗大法 10

概说 12

第2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2

一、太阳病基本脉证 13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13

三、辨表证里证之大法及辨疑似证 14

二、辨阴证阳证之大法 14

(一)病初传否之大法 15

六、病传之大法 15

四、辨寒热真假之大法 15

五、辨虚证实证之大法 15

(二)太阳主时为欲解 16

(一)太阳病病愈日期兼论防病传变之要则 16

(二)病不传之大法 16

七、病愈日期之大法 16

(一)当汗则汗,当下则下 17

八、治则之大法 17

(三)病解而体力未复,可不药而愈 17

(四)表证似里,误下,表证仍在 18

(三)表里证俱,治当先里 18

(二)表里证俱,先表后里 18

(二)以脉为例论辨证论治 19

(一)辨证论治之大法 19

九、如何应用辨证论治 19

(二)太阳病脉停汗出病解 20

(一)阴阳自和者愈 20

十、病愈之机制 20

2.辨太阳中风证 21

1.太阳中风证基本脉证 21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21

一、太阳营卫肌表证 21

(一)太阳中风证 21

3.辨桂枝汤证 26

4.桂枝汤治禁 28

2.辨太阳伤寒证 29

1.太阳伤寒证基本脉证 29

(二)太阳伤寒证 29

4.麻黄汤治禁 36

3.辨麻黄汤证 36

1.太阳温病证基本脉证及误治的变证 37

(三)太阳温病证 37

2.太阳温病证的证治及治禁 38

3.太阳温病证治疗大法及其变证 40

1.太阳刚痉证基本脉证 41

(一)太阳刚痉证 41

二、太阳营卫经筋证 41

2.太阳刚痉证的证治 42

2.太阳柔痉证的证治 44

1.太阳柔痉证基本脉证 44

(二)太阳柔痉证 44

1.阳虚血少痉证 48

(四)太阳痉证预后 48

(三)太阳湿热痉证基本脉证 48

(二)太阳风水证基本病理特征 49

(一)太阳风水证基本脉证 49

2.痉证兼疮证 49

三、太阳营卫风水证 49

1.太阳表实风水证 50

(四)太阳营卫风水证 50

(三)风水证的典型脉证及其兼证 50

2.太阳表虚风水证的证治 51

3.太阳风水夹热证的证治 52

(二)太阳风湿证治法及病理特征 54

(一)太阳湿痹证的基本脉证 54

四、太阳营卫风湿证 54

1.太阳寒湿表实痹证 55

(三)太阳营卫风湿痹证 55

3.太阳湿热痹证 56

2.太阳风湿表虚痹证的证治 56

2.太阳温病证与心证相兼 58

1.太阳伤寒证与心证相兼 58

第三节 太阳病兼证 58

一、太阳病证兼心证 58

(一)太阳病证与心证相兼,治当先表 58

1.心气血虚证的证治 59

(二)太阳病证与心证相兼,治当先里 59

3.太阳病证与心气虚证相兼 59

2.心气血阴阳俱虚证的证治 61

1.心阳虚悸证的证治 63

(三)以论表里兼证为借鉴,提示杂病辨证论治 63

3.脉结代形状及预后 63

2.心阳虚惊狂证的证治 65

3.心阳虚烦躁证的证治 66

二、太阳病证兼肾、膀胱证 67

4.心阳虚耳聋证 67

1.太阳病证与肾阳虚证相兼 68

(一)太阳病证与肾、膀胱兼证,治当先表 68

3.太阳温病证与肾膀胱证相兼 69

2.太阳中风证与肾阳虚证相兼 69

4.太阳病证与膀胱瘀热证相兼 70

6.太阳病证与膀胱水气证相兼 73

5.太阳病证与膀胱湿热证相兼 73

1.肾阳虚烦躁证的证治 75

(二)以论表里兼证为借鉴,提示杂病辨证论治 75

2.肾阳肾气俱虚证的证治 76

4.肾寒气冲证的证治 77

3.心肾阳虚水泛证的证治 77

5.肾虚水气证的证治 79

1.太阳伤寒证与肺热证相兼 80

(一)太阳病证与肺、大肠证相兼 80

三、太阳病证兼肺,大肠证 80

2.辨大青龙汤证即太阳营卫湿郁证的证治 82

3.太阳伤寒证与寒饮郁肺证相兼 83

4.辨小青龙汤证 85

5.太阳中风证与寒饮郁肺证相兼 86

7.太阳中风证与邪热壅肺证相兼 87

6.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证 87

9.太阳中风证与大肠热利证相兼 89

8.太阳伤寒证与大肠寒利证相兼 89

10.太阳伤寒证与大肠邪结证相兼 90

12.太阳病证与阳明病证相兼 91

11.太阳病证与大肠邪结证相兼 91

13.太阳病证与下焦瘀热证相兼 92

15.太阳风湿痹证与里证相兼 96

14.太阳病证与大肠津亏证相兼 96

2.邪热壅肺证的证治 97

1.寒邪客肺证 97

16.太阳风湿痹证与里证相兼及其预后 97

(二)以论表里兼证为借鉴,提示杂病辨证论治 97

1.太阳伤寒证与脾胃水气证相兼 98

(一)太阳病证与脾胃病证相兼 98

3.大肠热结缓证的证治及鉴别 98

四、太阳病证兼脾胃证 98

2.太阳伤寒证与胃寒证相兼 100

3.太阳病证与脾胃虚滞证相兼 101

5.太阳伤寒证与阳明胃热盛证相兼 103

4.太阳病证与脾胃寒证相兼 103

6.太阳伤寒证与胃热津气两伤证相兼 105

8.太阳中风证与脾胃虚寒证相兼 106

7.太阳中风证与胃热津气两伤证相兼 106

9.太阳温病证与阳明胃热证相兼 109

10.太阳病证与脾胃热痞证相兼 110

2.脾胃热痞证的证治 111

1.脾胃痞证及辨证要点 111

11.太阳病证与脾胃虚寒证相兼 111

(二)以论表里兼证为借鉴,提示杂病辨证论治 111

3.脾胃热痞兼阳虚证的证治 112

4.中虚湿热痞证的证治及兼论鉴别 114

5.中虚湿热痞兼食滞水气证的证治 117

6.中虚湿热痞重证的证治 118

7.中虚痰饮痞证的证治 119

10.痞利证的证治 122

9.阳虚水气痞证 122

8.脾胃水气痞证的证治 122

12.脾胃阴虚证 124

11.痞证预后及转归 124

14.脾胃热证的证治 125

13.胃虚寒证与胃实热证的鉴别 125

16.胃热脾寒证的证治 126

15.胃热内烦证 126

17.脾胃气虚水气证的证治 127

18.脾胃郁热水气证与脾胃阳郁水气证的证治 129

20.阳明胃热津气两伤证的证治 130

19.阳明胃热盛证的证治 130

2.太阳病证与肝气乘肺证相兼 131

1.太阳病证与肝气乘脾证相兼 131

五、太阳病证兼肝胆证 131

(一)太阳病证与肝胆病证相兼 131

4.太阳中风证与少阳胆证相兼的证治 132

3.太阳病证与少阳胆证相兼 132

6.太阳病证与少阳病证相兼的证治及禁下 133

5.太阳病证与少阳病证相兼的证治及禁汗 133

1.胆热气郁证的证治 134

(二)以论表里兼证为借鉴,提示杂病辨证论治 134

7.太阳病证与少阳病证相兼误辨误下的变证 134

2.少阳胆热气郁证的证机及其兼证 139

4.少阳胆证与少阴心证相兼的证治 140

3.少阳胆热气郁证的证治及其鉴别 140

5.少阳胆热水气证的证治 142

6.少阳病证与阳明病证相兼重证的证治 144

7.少阳病证与阳明病证相兼轻证的证治 146

9.少阳胆热呕利证的证治 148

8.少阳胆热证与阳明胃热证相兼的证治 148

12.太阳病证与热入血室证相兼的证治 150

11.太阳阳明少阳证相兼的证治 150

10.少阳病证与太阴脾证相兼的证治 150

13.辨热入血室证 151

1.太阳中风证与胸阳不足证相兼的证治 152

(一)太阳病证与胸膈证相兼的证治 152

14.小柴胡汤治禁 152

六、太阳病证兼胸膈证 152

2.太阳病证与胸阳虚弱证相兼的证治 153

1.热扰胸膈证的证治 155

(二)以论表里兼证为借鉴,提示杂病辨证论治 155

2.热扰胸膈气郁证的证治 156

4.热扰胸腹证的证治 157

3.热扰胸膈血结证的证治 157

6.栀子豉汤治禁 158

5.热扰胸膈证与脾寒证相兼的证治 158

2.太阳病证与阳虚重证相兼的证治 159

1.太阳病证与阳虚轻证相兼的证治 159

七、太阳病证兼阳气虚证 159

(一)太阳病证与阳气虚证相兼 159

1.太阳病证与血虚证相兼 162

(一)太阳病证与阴血津证相兼 162

(二)太阳病证与心肾两虚证相兼 162

八、太阳病证兼阴血津证 162

3.太阳病证与营血虚证相兼的证治 163

2.太阳病证与营血虚证相兼 163

4.太阳病证与阴虚证相兼 164

7.太阳病证与津亏证相兼 165

6.太阳病证与阴血虚证相兼 165

5.太阳病证与阴虚火旺证相兼 165

9.太阳温病证与动血证相兼 166

8.太阳温病证与气血两燔证相兼 166

2.脏结证 167

1.阴津虚损证 167

(二)以论表里兼证为借鉴,提示杂病辨证论治 167

(二)太阳病证与阴阳两虚证相兼的证治 168

(一)太阳病证与阴阳两虚证相兼 168

九、太阳病证兼阴阳两虚证 168

(三)注解前(29)条病理病证 170

1.太阳病证与实热结胸证相兼 171

(一)太阳病证与痰饮证相兼 171

(四)阴阳两虚证的证治 171

十、太阳病证兼痰饮证 171

2.太阳病证与寒饮结胸证相兼 174

2.实热结胸证与少阳阳明证相鉴别及其证治 175

1.实热结胸证的证治 175

(二)以论表里兼证为借鉴,提示杂病辨证论治 175

4.胃脘痰热证的证治 176

3.实热结胸证与阳明病证相鉴别及其证治 176

5.寒实结胸证的证治 177

6.结胸证治禁 178

一、悬饮证类太阳病证的证治 179

第四节 太阳病类似证 179

7.结胸证预后 179

二、胸中痰实证类太阳病的证治 180

三、阳虚肌痹证类太阳病证的证治 182

四、阳虚骨痹证类太阳病的证治 184

六、转筋证类似太阳病证 186

五、太阳经伤证类太阳病证 186

八、疮痈证类似太阳病证 187

七、疮家类太阳病证 187

1.暑热气阴两伤证的证治 188

(二)中暍证的证治 188

九、阳明热极痉证类太阳病证 188

十、中暍证类太阳病证 188

(一)中暍证的基本脉证及辨证 188

2.暑湿营卫不和证 189

概说 190

第3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90

一、阳明病证机的基本理论 191

第一节 阳明病纲要 191

(一)阳明病恶寒的特殊性 192

三、阳明病恶寒 192

二、阳明病病因病机 192

(一)阳明病成因 192

(二)阳明病发病与素体的关系 192

(一)阳明?然汗出 193

四、阳明病主证主脉 193

(二)阳明病恶寒自罢的机制 193

(二)阳明主时为病欲解 194

(一)阳明水湿郁表自愈证 194

(二)阳明病热证主脉 194

五、阳明病自愈 194

1.阳明热郁证 195

(二)阳明实热证 195

第二节 阳明病本证 195

一、阳明热证 195

(一)阳明热证的基本脉证 195

2.阳明热盛证 197

3.阳明热极证的证治 198

4.阳明热结证 200

5.大肠热毒下利证的证治 213

6.阳明湿热证 214

2.胃热津伤重证的证治 219

1.阳明热盛津气两伤证的证治 219

(三)阳明虚热证 219

1.阳明虚热证的证机 219

2.阳明虚热身痒证 219

(四)阳明虚实夹杂热证 219

3.阳明阴虚水气热证 221

1.阳明实寒证主证 225

(一)阳明实寒证 225

二、阳明寒证 225

3.阳明寒结证的证治 226

2.阳明实寒证基本主脉 226

1.阳明虚寒胃反证 227

(二)阳明虚寒证 227

2.阳明虚寒呕吐证 228

4.阳明虚寒固瘕证 231

3.阳明虚寒下利重证的证治 231

6.阳明虚寒发黄证 232

5.阳明虚寒哕证 232

3.阳明血热证 233

2.阳明血利证 233

(三)阳明血证 233

1.阳明瘀血喜忘证的证治 233

1.阳明宿食证主脉 234

(四)阳明宿食证 234

4.阳明气血两燔证 234

5.阳明出血证 234

5.再论阳明宿食重证的证治 235

4.阳明宿食重证主脉及其证治 235

2.阳明宿食证主证 235

3.阳明宿食上脘证的证治 235

1.饮阻脾胃呕渴证偏寒者的证治 236

(五)阳明胃水饮证 236

6.阳明下利宿食重证的证治 236

2.饮阻脾胃寒证的证治 237

3.饮阻脾胃冲胸证的证治 238

2.脾胃虚热哕证的证治 239

1.脾胃寒湿哕逆证的证治 239

(六)阳明胃哕逆证 239

(七)胃气下泄气利证的证治 241

(一)阳明病证与太阳病证相兼的辨证关系 242

一、阳明病证与太阳病证相兼 242

第三节 阳明病兼证 242

1.阳明病与太阳中风证相兼的证治 243

2.阳明病与太阳伤寒证的证治 245

1.阳明热结证与太阳病证相兼的辨证关系 246

(二)阳明热结证与太阳病证相兼的证治 246

4.阳明热结重证与太阳病证相兼的先后证治 247

3.阳明热结轻证与太阳病证相兼的证治 247

2.阳明热结缓证与太阳病证相兼的证治 247

(三)阳明少阳太阳兼证的治法及预后 248

5.阳明热结重证与太阳病相兼的证治 248

(三)阳明病证与少阳病证相兼的证治及其病愈机制 249

(二)阳明热证与少阳病证相兼,先治少阳 249

二、阳明病证与少阳病证相兼 249

(一)阳明热结证与少阳病证相兼,先治阳明 249

2.虚证谵语,以脉断预后 250

1.辨谵语、郑声及其预后 250

(四)胆胃气逆证的证治 250

三、阳明病证与少阴病证相兼 250

(一)阳明病与少阴心证相兼 250

(二)阳明病与少阴肾证相兼 251

一、脾约证类阳明热结证的证治 252

第四节 阳明病类似证 252

四、阳明热结证与瘀血善饥证相兼的证治 252

二、太阴脾湿热发黄证类阳明湿热发黄证 254

概说 255

第4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255

(一)少阳病邪传入三阴 256

(二)少阳病不传三阴 256

第一节 少阳病纲要 256

一、少阳病的基本脉证 256

二、少阳病传变 256

一、少阳热证及其类可吐、可下证 257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257

三、少阳病自愈证 257

(一)少阳脉小主病愈 257

(二)少阳主时为病欲愈 257

三、少阳病证治 258

二、少阳热证及其类可汗证 258

三、少阳病证与阳明胃热证相兼的证治 259

二、少阳太阳阳明兼证 259

第三节 少阳病兼证 259

一、少阳病兼证治则 259

二、疟母证的证治 260

一、疟病主脉及其主证特征 260

第四节 少阳病类似证 260

(一)疟病热证证机 263

三、疟病热证 263

(二)温疟证的证治 264

四、阳郁牡疟证的证治 265

概说 268

第5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268

1.太阴脾湿注四肢自愈 269

(二)太阴脾自愈证 269

第一节 太阴病纲要 269

一、太阴脾病证 269

(一)太阴脾病证的其本脉证 269

(四)太阴脾虚寒证证机及治则 270

(三)脾胃虚弱证治则及注意事项 270

2.太阴主时为欲愈 270

(九)辨嚏以别虚寒证 271

(八)辨嚏以别实寒证 271

(五)腹满虚证实证的辨证 271

(六)太阴脾腹满虚寒证的辨证要点及治法 271

(七)太阴脾实寒证的审证要点 271

(二)肺痈病理及其预后 272

(一)肺痿肺痈的基本脉证 272

二、太阴肺病证 272

(四)肺胀实证基本脉证 273

(三)肺虚危证基本脉证 273

(三)太阴脾湿热发黄证及其转归 274

(二)太阴脾虚寒证的证治 274

第二节 太阴病本证 274

一、太阴脾本证 274

(一)太阴脾虚寒证基本脉证 274

(四)脾胃虚寒证以寒为主的证治 275

(五)脾胃寒饮阳郁证的证治 276

2.腹痛寒证及其表里兼证的证治 278

1.寒疝腹痛证的基本脉证 278

(六)寒疝证 278

3.脾胃脘腹寒痛证的证治 280

(八)脾胃支饮寒证的证治 281

(七)中虚湿热痞证的证治 281

(九)脾胃虚寒夹饮证以气虚为主者的证治 282

(十)脾胃虚寒证以饮逆为主的证治 283

(十一)脾胃阳虚危证 284

2.虚热肺痿证的证治 285

1.虚寒肺痿证的证治 285

二、太阴肺病证 285

(一)肺痿证 285

1.肺痈热证的证治 287

(二)肺痈证 287

2.肺痈水逆热证的证治 288

3.肺痈脓热证的证治 289

(三)痰浊壅肺寒证的证治 290

2.肺饮证的证治 291

1.肺虚饮证主脉及其预后 291

(四)肺饮证 291

(五)肺热饮气伤证的证治 303

二、太阴脾气滞络瘀证与太阳病证相兼的证治 305

一、太阴病证与太阳病证相兼的证治 305

(六)肺支饮热证的证治 305

第三节 太阴病兼证 305

一、肾阳虚便结证类太阴脾证 308

第四节 太阴病类似证 308

二、肝血虚寒疝证类太阴脾寒疝证的证治 309

三、膈间饮停呕吐证类太阴病的证治 310

四、脏腑阳虚呕利证类阳明呕利证 311

概说 313

第6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313

(三)少阴病脉紧为向愈 314

(二)少阴主时者为向愈 314

第一节 少阴病纲要 314

一、少阴病的基本脉证 314

二、少阴病自愈证 314

(一)少阴正气复者为向愈 314

(一)少阴寒证的审证要点 315

一、少阴病寒证的基本脉证 315

三、少阴病兼证治则 315

(一)少阴病兼表禁单用汗法 315

(二)少阴病兼表证或兼虚弱证禁单用汗下法 315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 315

(一)少阴阳虚阴盛证的证治 316

二、少阴寒证的证治 316

(二)少阴寒证主脉 316

(二)少阴阳虚格阳证的证治 317

1.少阴阳虚戴阳证的证治 318

(三)少阴阳虚戴阳证 318

2.少阴阳虚戴阳证及其服药格拒证的证治与预后 319

(四)少阴阳虚水泛证的证治 320

1.少阴阳虚寒湿证的证治 322

(五)少阴阳虚寒湿证 322

1.少阴阳虚下利便血证的证治 324

(六)少阴阳虚下利便血证 324

2.少阴寒湿证灸药并治 324

2.少阴阳虚下利便血证的证候特征及证治 325

1.少阴寒证预后良好 326

(八)少阴寒证预后 326

(七)灸法治疗少阴寒证 326

1.灸法治疗阳气暴伤脉不至证 326

2.灸法治疗阳虚血少证 326

2.少阴病预后不良证 327

(一)少阴心肾虚热内烦证的证治 329

三、少阴热证 329

(三)少阴心肾阴虚内热证的证治 331

(二)少阴阴虚水气热证的证治 331

(五)少阴谵语热证 332

(四)少阴热利便脓血证的证治 332

(三)痰瘀胸痹证的证治 333

(二)胸痹实证的主要脉证 333

四、少阴胸痹证 333

(一)虚寒胸痹证的基本脉证 333

(五)郁瘀痰胸痹证的证治及虚寒胸痹证的证治 336

(四)痰盛瘀阻胸痹证的证治 336

(六)饮阻胸痹证的证治及气郁痰阻胸痹证的证治 337

(七)阳虚寒湿胸痹证的证治 339

(八)痰阻气逆胸痹证的证治 340

(九)阳虚寒凝脉阻胸痹证的证治 341

(一)惊悸证的基本脉证 342

六、少阴惊悸证 342

五、少阴动血证 342

(二)饮邪凌心证的证治 343

(一)少阴病证与太阳病证相兼重证的证治 345

一、少阴病证与太阳病证相兼 345

第三节 少阴病兼证 345

(二)少阴病证与太阳病证相兼轻证的证治 346

(二)少阴热证与阳明热结旁流重证相兼的证治 347

(一)少阴热证与阳明热极证相兼的证治 347

二、少阴病证与阳明病证相兼 347

(一)少阴病证与咽痛热证及与热痰咽痛证相兼的证治 348

四、少阴病证与咽痛证相兼 348

(三)少阴热证与阳明热结重证相兼的证治 348

三、少阴病证与膀胱病证相兼 348

(二)少阴病证与痰郁火灼咽痛证的证治 349

(三)少阴病证与咽痛寒证的证治 350

一、痰阻胸膈证类少阴病证及其证治 351

第四节 少阴病类似证 351

三、肝气郁滞证类少阴病证的证治 352

二、厥阴肝寒吐利证类少阴病证的证治 352

概说 357

第7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357

(二)厥阴肝寒向愈证 358

(一)厥阴肝热向愈证 358

第一节 厥阴病纲要 358

一、厥阴肝热证的基本脉证 358

二、厥阴病自愈证 358

三、厥阴手足厥冷证的机制 359

2.脉紧与脉数以别寒利愈与不愈 359

(三)厥阴主时为向愈 359

(四)厥阴阳气是否来复 359

1.审脉以别阳气是否来复 359

(二)厥阴寒证,阳复太过 360

(一)厥阴寒证与阳气恢复 360

四、厥阴病正邪相争 360

(二)厥阴血虚厥证禁下 361

(一)厥阴四逆、厥证禁下 361

(三)厥阴病与阳气的关系 361

五、厥阴病治则 361

六、厥阴病治禁 361

2.厥阴肝寒下利证 362

1.厥阴肝寒气逆证的证治 362

第二节 厥阴病本证 362

一、厥阴肝病 362

(一)寒证 362

5.厥阴肝寒血虚证的证治 363

4.厥阴肝寒阳虚厥冷证的证治 363

3.厥阴肝寒与阳气盛弱的关系 363

6.厥阴肝血虚痼寒证的证治 366

1.厥阴肝热下利证 368

(二)热证 368

(一)热伏与厥的关系 370

二、厥阴心包证 370

2.肝热厥逆证 370

三、厥阴阳郁证的证治 371

(三)热陷心包证的证治 371

(二)热陷心包证 371

(五)阴盛阳竭证,兼论病危当断趺阳脉 372

(四)有阴无阳证 372

四、厥阴病预后 372

(一)阴盛阳绝证 372

(二)阴盛阳脱证 372

(三)阴盛阳亡证 372

(八)邪实正虚证难治 373

(七)真脏脉外脱证 373

(六)阳暴脱证及其预后 373

(三)厥阴阳虚阴盛厥逆证的证治 374

(二)表里兼证,不可攻表 374

第三节 厥阴病兼证 374

一、厥阴病证与太阳病证相兼 374

(一)表里兼证,治当先里 374

1.相兼证、除中证及阳复太过证 375

(三)厥阴病证与阳明寒证相兼 375

二、厥阴病证与阳明病证相兼 375

(一)厥阴病与阳明热结证相兼的证治 375

(二)厥阴肝热证与阳明热郁证相兼的证治 375

四、厥阴病证与太阴病证相兼的证治 376

三、厥阴病证与少阳病证相兼的证治 376

2.相兼证类似证 376

(一)脏厥证及蛔厥证类厥阴病 378

一、厥冷证类厥阴病 378

五、厥阴病证与少阴病证相兼的证治 378

第四节 厥阴病类似证 378

(四)脾胃阳郁水气证类厥阴病及其证治 383

(三)痰阻胸膈证类厥阴病及其证治 383

(二)冷结膀胱关元证类厥阴病及其鉴别 383

(一)胃热脾寒证类厥阴病及其证治 384

二、吐利证类厥阴病 384

(三)痈脓证类厥阴病及其治禁 385

(二)少阴阳虚阴盛证类厥阴病及其证治 385

(二)实热哕证类厥阴病 386

(一)胃中寒冷证类厥阴病 386

(四)少阴阳虚戴阳证类厥阴病及其鉴别 386

三、哕证类厥阴病 386

概说 387

第8章 辨百合狐?阴阳毒疮痈脉证并治 387

二、心肺阴虚内热证的治法 388

一、心肺阴虚内热证的基本脉证 388

第一节 百合病证治 388

三、心肺阴虚证以肺热为主的证治 389

四、心肺虚热气逆夹湿证的证治 390

六、心肺阴虚证以心热为主的证治 391

五、心肺阴虚证以血虚为主的证治 391

七、心肺阴虚内热证的证治 392

九、心肺阴虚夹湿证的证治 393

八、心肺阴虚证以热为主的证治 393

一、湿热疫毒证(口眼生殖器综合征)的证治 394

第二节 狐?病证治 394

三、湿毒下注证的证治 395

二、湿热下注证的证治 395

四、湿热毒血证的证治 396

一、毒热阳郁证的证治 397

第三节 阴阳毒证治 397

二、热毒血证的证治 399

三、肠痈寒湿证的证治 400

二、疮痈成脓证的审证要点 400

第四节 疮痈证治 400

一、疮痈证的基本脉证 400

四、肠痈热瘀证的证治 403

六、伤科、疡科、妇科血瘀气郁证的证治 404

五、伤科证及亡血证的基本脉证与鉴别 404

八、心火毒热证的证治 407

七、火毒热证的转归 407

十、胃痈寒证的证治 408

九、胃痈热证的证治 408

概说 410

第9章 辨中风历节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410

二、邪中经络脏腑的基本脉证及病理 411

一、中风及痹证的基本脉证与鉴别 411

第一节 中风证治 411

三、心脾不足,痰风内生证的证治 412

五、肝热动风证的证治 413

四、风中肌肤营卫气血证及心气不足证 413

六、心虚热发狂证的证治 415

七、肾虚头痛证的证治 417

三、阴血虚弱历节证机 418

二、湿热历节证机 418

第二节 历节证治 418

一、寒湿历节证机 418

五、肝肾两伤历节证 419

四、阳虚痰湿历节证的基本脉证 419

(一)阳虚热郁痹证的证治 420

六、历节证治 420

(二)气虚寒湿骨节痹证的证治 421

七、湿毒脚气冲心证的证治 423

八、肾阴阳俱虚脚气证的证治 424

二、气血营卫虚痹证的证治 427

一、血痹即气血营卫虚痹证的病因病机及其基本脉证 427

第三节 血痹证治 427

(四)阴血虚劳证与季节的辨证关系 430

(三)阴血虚劳证的基本脉证 430

第四节 虚劳证治 430

一、虚劳证基本特征 430

(一)虚劳主脉 430

(二)虚劳望诊 430

(八)阳虚虚劳证 431

(七)虚劳夹痰证的基本脉证 431

(五)虚劳与生育 431

(六)虚劳盗汗证 431

(一)心肾虚寒失精证的证治及其有关类似证的辨证 432

二、虚劳证治 432

(九)肝肾精血亏虚证证机 432

(三)脾胃虚寒证以气虚为主的证治 435

(二)气血虚内热证的证治 435

(五)阴阳气血俱不足证或阴阳气血俱不足证与太阳病证相兼的证治 437

(四)肾阴阳俱虚腰痛证的证治 437

(六)肝阴血虚失眠证的证治 439

(七)肝血瘀脉阻证的证治 440

(八)肾阳虚失精证的证治 442

概说 444

第10章 辨痰饮水气黄汗消渴淋病脉证并治 444

(二)四种饮证的基本脉证 445

(一)痰饮病证的证型 445

第一节 痰饮证治 445

一、痰饮病证 445

(四)肝水饮证的基本脉证 446

(三)脾水饮证的基本脉证 446

二、痰饮证的基本治法 446

三、五脏水饮证的基本脉证 446

(一)心水饮证的基本脉证 446

(二)肺水饮证的基本脉证 446

(三)胸中留饮证的基本脉证 447

(二)胁下留饮证的基本脉证 447

(五)肾水饮证的基本脉证 447

四、留饮证的基本脉证 447

(一)心下留饮证的基本脉证 447

(一)弦脉主虚证 448

六、饮证脉象 448

(四)膈间痰饮证的基本脉证 448

五、饮证与饮水的关系 448

八、肺支饮证的基本脉证 449

七、肺饮证的基本脉证 449

(二)饮证主脉 449

(三)饮证与季节的治疗关系 449

(四)悬饮证主脉 449

(三)大肠饮结证的证治 450

(二)胃脘痰饮证及肾阴阳俱虚痰饮证的证治 450

九、痰饮证的证治 450

(一)胃脘痰饮证的证治 450

(五)悬饮证主脉及证治 452

(四)悬饮证的证治 452

(八)膈间阳郁热饮证及膈间阳郁饮结重证的证治 453

(七)溢饮热证及溢饮寒证的证治 453

(六)悬饮证的证治及预后 453

(九)脾虚饮逆眩冒证的证治 455

(十)阳明热结支饮证的证治 456

1.脾胃支饮寒证的基本脉证 457

(十一)脾胃支饮寒证 457

(十二)大肠水结证的证治 458

2.脾胃支饮寒证的证治 458

(十三)脾胃支饮水逆证的证治 460

(十五)下焦水气证的证治 461

(十四)脾胃支饮水盛证的证治 461

一、水气证的基本脉证及其鉴别 462

第二节 水气证治 462

(四)水气里证禁汗 463

(三)肺胀证主证 463

二、水气证主证 463

(一)皮水证主证 463

(二)黄汗证主证 463

(一)水气热证证机 464

四、水气证证机 464

三、脾胃水气证 464

(一)脾胃水气寒证 464

(二)脾胃水气热证 464

五、水气主脉及预后 465

(三)少阴水气寒证证机 465

(二)肠间水气寒证证机 465

(一)心水气证的基本脉证 466

七、五脏水气证的基本脉证 466

六、脾肾水气证 466

(一)脾肾水气实证 466

(二)脾肾水气虚证 466

八、水气病的治疗原则 467

(五)肾水气证的基本脉证 467

(二)肝水气证的基本脉证 467

(三)肺水气证的基本脉证 467

(四)脾水气证的基本脉证 467

十、妇人水病血病的辨证要点 468

九、水气证机与肾脾胃的关系 468

十一、水气病证候特点、辨治失误、病理特征及治疗大法 469

(一)脾胃阳郁夹热水气证的证治 470

十二、水气证的证治 470

(二)脾胃阳郁夹热水气证及脾寒阳郁水气证的证治 471

(三)脾虚水泛重证的证治 472

(四)少阴心肾阳虚水气证的证治 473

(六)阳虚饮结寒凝证的证治 474

(五)瘀郁水气证的证治 474

(七)脾气虚气滞热证的证治 475

一、湿热黄汗证的证治 476

第三节 黄汗证的证治 476

二、寒湿黄汗证的证治 478

阳虚寒厥血少证类水气证 479

第四节 辨类似证 479

(二)上焦、中焦消渴证的基本脉证及证机 480

(一)厥阴肝热消渴证的基本脉证 480

第五节 消渴淋病证治 480

一、消渴证 480

3.脾胃津伤消渴证的证治 481

2.水气不利消渴证的证治 481

(三)中焦消渴证的证候特点 481

(四)消渴证治 481

1.肾阴阳俱虚消渴证的证治 481

6.肾气不化水气证的证治 482

5.阴虚水气热证的证治 482

4.阳明胃热津气两伤证的证治 482

(三)淋病证治即论膀胱瘀湿证、膀胱瘀湿热轻证及膀胱气虚湿热证的证治 484

(二)淋证治禁 484

二、淋病证 484

(一)淋病的基本脉证 484

(一)衄血望诊 488

一、出血证的基本特征 488

第11章 辨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 488

概说 488

(五)吐血预后 489

(四)血证辨证特点 489

(二)衄证与季节的关系 489

(三)太阳病证与阴虚火旺证相兼,禁单用汗法 489

(一)阳虚吐血证的证治 490

二、出血证的证治 490

(六)吐血与饮酒的辨证关系 490

(七)精血亏虚劳证 490

(八)太阳病证与气血虚弱证相兼,禁单用汗法 490

(二)脾阳虚出血证的证治 491

(四)血热出血证的证治 493

(三)湿热出血证的证治 493

(一)瘀血证主证 494

三、瘀血证 494

(二)瘀血证治则 495

概说 496

第12章 辨奔豚转筋狐疝蚘虫病脉证并治 496

(一)肝热气逆证的证治 497

二、奔豚证的证治 497

第一节 奔豚证的证治 497

一、奔豚证的基本脉证及有关病证 497

(一)风痰动筋证的证治 500

一、转筋证的证治 500

(二)肾寒气冲证的证治 500

三、肾虚水气上冲证类奔豚证的证治 500

第二节 转筋狐疝证的证治 500

(二)湿热动筋证的证治 501

一、虫证的基本脉证 502

第三节 蚘虫证的证治 502

二、肝寒狐疝证的证治 502

二、虫证的证治 503

三、蛔厥证的证治 504

概说 505

第13章 辨五脏风寒积聚黄疸病脉证并治 505

1.肝热证的基本脉证 506

(二)肝病证 506

第一节 五脏风寒聚积 506

一、五脏病证 506

(一)肺病证 506

1.肺热证的基本脉证 506

2.肺寒证的基本脉证 506

3.肺病危证 506

4.肝络血瘀轻证的证治 507

3.肝病危证 507

2.肝寒证的基本脉证 507

3.心阴虚证的基本脉证 508

2.心寒证的基本脉证 508

(三)心病证 508

1.心热证的基本脉证 508

2.脾病危证 509

1.脾热证的基本脉证 509

4.心病危证 509

5.心气血虚证的基本脉证 509

(四)脾病证 509

1.肾著寒湿证的证治 510

(五)肾病证 510

3.脾约证的证治 510

(一)三焦虚证 511

二、三焦病证 511

2.肾病危证 511

(二)三焦热证寒证 512

三、积聚病证 512

第二节 黄疸证 513

一、黄疸证纲要 513

(一)湿热黄疸证的基本脉证 513

(二)谷疸女劳疸酒疸证的基本脉证 513

(三)阳明虚寒谷疸证及治禁 514

(四)酒毒黄疸证的基本脉证及其治法 514

1.酒毒黄疸证的基本脉证 514

2.酒毒黄疸证的治法 515

(五)酒疸与黑疸的演变关系 515

(六)湿热黄疸证机及治法 515

2.寒湿发黄证的基本脉证 516

1.从日期论黄疸证预后 516

(八)黄疸证预后 516

2.从证候特征论疸证预后 516

1.湿热发黄证的基本脉证 516

(七)湿热发黄与寒湿发黄的鉴别 516

(一)脾胃湿热谷疸证的证治 517

(二)瘀血湿热证的证治 517

二、黄疸证的证治 517

(三)酒毒湿热黄疸证的证治 518

(四)寒湿发黄证与太阳中风证相兼的证治 519

(五)津亏燥热瘀血发黄证的证治 520

(六)肝胆湿热证湿重于热者的证治 521

(七)肝胆湿热夹瘀血证的证治 522

(九)少阳胆郁发黄证的证治 523

(十)气血虚发黄证的证治 523

(八)脾胃寒湿发黄证的证治 523

第14章 辨妇人妊娠产后杂病脉证并治 525

概说 525

一、妊娠恶阻证的证治 526

二、妇人胞宫癥积证的证治 526

第一节 妊娠病证治 526

三、妊娠宫寒证的证治 530

四、冲任虚弱血虚证的证治 531

五、妊娠肝脾气血虚证的证治 532

六、妊娠脾胃虚寒饮逆证的证治 534

七、妊娠膀胱血虚湿热证的证治 536

八、膀胱阳郁水气证的证治 537

九、妊娠血虚热证的证治 539

十、妊娠脾胃寒湿证的证治 540

十一、妊娠伤胎证的证治 541

一、妇人产后津血虚三大病 542

二、产后郁冒证的证治 542

第二节 产后病证治 542

三、妇人产后阳明热结重证的证治 543

四、产后血虚寒客证的证治 543

五、气血郁滞腹痛证的证治 544

六、产后气血郁滞腹痛证及胞中瘀血内阻腹痛证的证治 544

八、产后感风寒证的证治 547

九、太阳中风证与阳虚夹热证相兼的证治 547

七、产后宿食瘀血证的证治 547

十、妇人产后脾胃虚热烦逆证的证治 549

十一、产后血虚下利证或肝热血虚下利证的证治 550

一、热入血室适断证的证治 551

二、热入血室暮谵证的治禁 551

第三节 妇人杂病证治 551

四、阳明血热证的证治 552

五、痰阻气郁证的证治 552

三、热入血室如结胸证的证治 552

六、心脾气血虚脏躁证的证治 554

七、寒饮郁肺证与胃脘热痞重证相兼的证治 556

八、妇人杂病错综复杂证机 556

九、胞宫虚瘀寒证的证治 557

十、妇人阳郁血瘀证的证治 560

十一、妇人半产瘀血漏下证的证治 563

十二、妇人阳虚血少漏下证的证治 563

十三、胞中水血证的证治 564

十四、妇人胞中瘀血证的证治 566

十五、胞中瘀湿证的证治 566

十六、妇人气血郁瘀证的证治 567

十八、妇人气血虚腹痛证的证治 568

十九、肾阴阳俱虚转胞证的证治 568

十七、妇人肝脾气血虚证的证治 568

二十、妇人寒湿瘙痒证的证治 569

二十一、妇人阴中湿热疮证的证治 570

二十二、妇人肠燥胃热阴吹证的证治 571

二十三、小儿疳热生虫证的证治 571

一、霍乱证的基本脉证 573

概说 573

二、霍乱证与太阳病证相兼 573

第15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573

三、霍乱证与太阴少阴厥阴病证的鉴别 574

四、阳虚液竭霍乱证的证治 574

五、湿热霍乱轻证及寒湿霍乱证的证治 575

六、营卫不和证的证治 578

七、阳虚阴盛霍乱证的证治 578

八、阳虚阴盛假热霍乱证的证治 579

九、阳虚格阳阴损霍乱证的证治 579

十、霍乱证瘥后注意饮食调护 580

概说 581

一、肾中浊邪阴阳易证的证治 581

第16章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脉证并治 581

二、邪热内扰气滞证的证治 582

三、病者新瘥复感外邪证的证治 583

四、膀胱湿热证及湿热水气外溢证的证治 583

五、胸阳虚证的证治 585

六、胃热津伤气逆证的证治 586

七、任何病证瘥后皆当注意饮食调节 587

附1 方剂索引 588

附2 条文索引 593

《伤寒论》条文索引 593

《金匮要略》条文索引 599

参考文献 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