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研究与诠释问题举隅:儒家传统对于知识与价值的理解 刘述先 1
重新编制的战后东亚殖民主义 10
何为“责任”?何为“主体”?——质疑所谓的“战后” 中野敏男 10
三木清思想中的“技术”、“动员”、“空间”——东亚统合体论与构想力的理论 岩崎稔 33
从“帝国臣民”到“日本国民”——国民概念的变迁 尹健次 52
“少数族群”还是“国民”——在日朝鲜人的行进之路 徐京植 81
后殖民的政治与“在日”文学 李孝德 101
洞窟唤起的冲绳战记忆 屋嘉比收 116
战后开拓与农民斗争——社会运动中的“难民”体验 道场亲信 129
关于“返回祖国” 成田龙一 164
欲望/忘却“美国”的日本战后——“基地”与“消费”文化的错综关系 吉见俊哉 190
论汤显祖剧作与剧论中之情、理、势 王瑷玲 215
古代视点 215
金圣叹的诗歌理论及批评实践 蒋寅 242
当代视点 280
“现代化”的期待,还是“现代性”的忧思?——从“韦伯翻译”看1990年代以来的“西学想像” 罗岗 280
汉学视点 314
马若瑟的选择:《赵氏孤儿》翻译的历史背景和美学缘由 鲁进 314
古今书评 325
评《实用主义的误读——杜威哲学对中国现代哲学的影响》 杨贞德 325
评《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 杨芳燕 330
著译者简介 335
英文目录 337
编后记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