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白垩系—第三系地层与旋回特征 1
1.1.1 泰州组(K2t) 1
1 区域地质背景 1
1.1.2 阜宁组(E1f) 3
1.1.3 戴南组(E2d) 4
1.1.4 三垛组(E2s) 5
1.1.5 盐城组(Ny) 6
1.1.6 白垩系—第三系火山岩夹层地质特征 7
1.2 盆内构造单元划分与盆地构造演化 7
1.2.1 盆内构造单元的划分 7
1.2.2 盆地构造演化 8
1.3.1 层序划分与组段、砂层组界线划分对比 12
1.3 苏北盆地泰州组—三垛组地层划分与对比 12
1.3.2 沉积特征 20
2 区域层序地层学研究 22
2.1 陆相层序地层学应用与研究 22
2.1.1 当前层序地层学理论与学派 22
2.1.2 陆相层序地层发育的主要特点 23
2.1.3 层序地层学在陆相沉积中的应用 23
2.2 苏北盆地层序划分标志与层序地层框架 24
2.2.1 层序级别的划分 24
2.2.2 层序边界的识别 25
2.2.3 层序地层框架建立 36
2.3.1 层序类型与特征 37
2.3 苏北盆地层序的基本特征 37
2.3.2 湖平面升降和体系域类型 44
2.3.3 层序与准层序组 46
2.4 苏北盆地层序地层模式 50
2.4.1 断-坳型盆地层序模式 51
2.4.2 断陷型盆地层序地层模式 52
2.4.3 闭流湖盆层序地层模式 54
3 高邮凹陷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56
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与特点 56
3.1.1 高分辨率旋回层序地层原理 56
3.1.2 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 56
3.1.3 沉积基准面旋回 57
3.1.4 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的体积分配 59
3.1.5 相分异作用 60
3.2 泰州组基准面旋回分析 61
3.2.1 泰州组基准面旋回划分 61
3.2.2 泰州组基准面旋回的特点 61
3.3 阜宁组基准面旋回分析 63
3.3.1 阜一段基准面旋回分析 64
3.3.2 阜二段基准面旋回分析 64
3.3.3 阜三段基准面旋回分析 66
3.3.4 阜四段基准面旋回分析 66
3.4.1 戴一段基准面旋回分析 68
3.4 戴南组基准面旋回分析 68
3.4.2 戴二段基准面旋回分析 69
3.5 三垛组基准面旋回分析 71
3.5.1 垛一段基准面旋回分析 71
3.5.2 垛二段基准面旋回分析 74
4 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 75
4.1 盆地古环境特征 75
4.1.1 有关遭受海侵的证据 75
4.1.2 海侵发生时的古构造背景与海侵方向推断 77
4.1.3 海侵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78
4.2 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 79
4.2.1 冲积扇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类型 79
4.2.2 河流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 83
4.2.3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 87
4.2.4 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类型 90
4.2.5 近岸水下冲积扇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 96
4.2.6 湖泊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 100
4.2.7 盐湖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 109
4.2.8 浊积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 110
5 不同成因储层砂体鉴别标志与内部构成 116
5.1 不同成因类型储层砂体鉴别标志 116
5.1.1 突出生成与发育模式的研究 116
5.1.2 重视垂向序列的研究 120
5.1.4 加强测井相的分析 125
5.1.3 引用不同砂体粒度参数的研究 125
5.2 储层砂体内部构成单元分析 126
5.2.1 储层岩石相划分依据与原则 127
5.2.2 具体储层岩石相划分及意义 127
6 苏北盆地K2t—E2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演化 133
6.1 泰州组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演化 133
6.1.1 泰州期古地理特征 133
6.1.2 泰州期的古气候 134
6.1.3 泰州组沉积体系发育与展布 134
6.2 阜宁组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演化 137
6.2.1 阜宁期古地理特征 137
6.2.2 阜宁期的古气候 139
6.2.3 阜宁组沉积体系发育与展布 140
6.3 戴南组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演化 145
6.3.1 戴南期古地理特征 145
6.3.2 戴南期的古气候 146
6.3.3 戴南组沉积体系发育与展布 146
6.4 三垛组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演化 150
6.4.1 三垛期古地理特征 150
6.4.2 三垛期的古气候 153
6.4.3 三垛组沉积体系发育与展布 153
参考文献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