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心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陶国富,王祥兴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42916351
  • 页数:4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稿主要包括大学生创新心理概论,大学生创新策略与模式,大学生的创新影响、创新素质结构、创新意识、创新心理品质、创新思维、创新知识结构、创新潜能、创新精神与灵感、创新素质提升等内容。

第一章 大学生创新心理概论 1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心理概述 1

一 大学生创新心理的内涵 2

二 大学生创新心理的结构 4

第二节 创新的诞生与发展 10

一 创新学的诞生 11

二 创新学简史 12

三 创新学的发展 15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7

一 大学生应积极改变消极心理 18

二 大学生应努力提升向上心理 19

三 大学生应及时消除思维垃圾 21

四 大学生应经常使用语言提示 23

五 大学生应始终保持丰富心智 24

第二章 大学生创新策略与模式 28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与问题提出 28

一 创新的要素 28

二 大学生创新的要素 31

三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34

第二节 大学生的创新策略 36

一 策略与解决问题的策略 36

二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39

三 影响创新实现的主要因素 43

二 创新的心理操作 47

第三节 创新模式简析 47

一 创新性思维的一般模式 47

三 创新的非认知调控 56

第三章 大学生的创新影响 60

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心理影响因素 60

一 大学生文化影响因素 61

二 大学生人际影响因素 65

三 大学生学术影响因素 68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环境影响因素 71

一 大学生的科技环境 71

二 大学生的学术环境 74

三 大学生的群体环境 77

四 大学生的工作环境 80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教育影响因素 83

一 大学生家庭教育影响因素 83

二 大学生社会教育影响因素 85

三 大学生学校教育影响因素 87

第四章 大学生创新素质结构 90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的人文素质 90

一 自觉的哲学思想 91

二 合理的知识结构 91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的心理素质 92

一 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结构 92

二 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内涵 94

一 左右脑互动与科技创新 100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的生理素质 100

二 男女性别差异与科技创新 102

三 年龄差异与科技创新 106

第四节大学是培养创新的关键时期 110

一 高等教育与大学生创新素质 110

二 大学时期与创新能力发展 112

三 教育实践与创新素质提升 114

四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特点与不足 117

第五章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122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意识概述 122

一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内涵 123

二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特点 125

三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129

第二节 大学生的创新心理 130

一 大学生创新心理构成及其影响 130

二 大学生创新心理特点及其功能 131

三 大学生创新心理的培养 133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 137

一 兴趣在创新中的作用 137

二 树立责任感与升华事业心 141

三 大学生创新理想的强化 146

第六章 大学生的创新心理品质 147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心理品质概述 147

一 大学生创新心理基本要求 148

二 大学生创新心理品质综述 149

三 大学生创新心理品质特点 150

第二节 大学生的创新与修养 151

一 大学生创新与德才的关系 152

二 大学生创新的道德准则 154

三 大学生创新与修养 157

第三节 大学生的创新与音乐 159

一 音乐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感 160

二 音乐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激情 165

三 音乐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 168

四 音乐促进大学生创造的身心机制 170

第七章 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175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思维概述 175

一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内涵 176

二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内容 181

三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要求 183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分类 186

一 大学生模仿创新思维法 187

二 大学生移植创新思维法 188

三 大学生逆反创新思维法 191

四 大学生离散创新思维法 192

五 大学生组合创新思维法 193

六 大学生还原创新思维法 195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技巧 197

一 创造思维放松法 197

二 创造思维相关法 199

三 创造思维转向法 200

第八章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203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能力概述 203

一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要素 204

二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结构 206

三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则 209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11

一 大学生创新的观察能力 211

二 大学生创新的记忆能力 215

三 大学生创新的想像能力 217

第三节 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19

一 大学生合作协调能力 219

二 大学生沟通公关能力 222

三 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226

四 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 229

第九章 大学生的创新知识结构 233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者的哲学修养 233

一 哲学和科学的双向互动关系 234

二 科学中心与哲学高潮的关系 236

三 大学生哲学修养与创新的关系 241

四 哲学修养对大学生创新的作用 242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的语言修养 243

一 大学生语言的社会功能 244

二 大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246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的数学修养 249

三 大学生创新能力与语言修养 249

一 创新人才的数学基本功 250

二 数学与思维品质的关系 252

三 数学可给人以美的修养 255

第十章 大学生的创新潜能 261

第一节 大学生潜能概述 261

一 潜能的“冰山效应” 262

二 大学生潜能的认知 265

三 大学生潜能的作用 268

第二节 大学生潜能的释放 269

一 大学生松弛型潜能释放 270

二 大学生无意识型潜能释放 274

三 大学生刺激型潜能释放 277

第三节 大学生潜能的发掘 280

一 大学生潜能的自我发掘 280

二 大学生潜能的互动发掘 283

三 大学生潜能头脑风暴发掘 286

第十一章 大学生创新精神与灵感 290

第一节 创新精神与灵感概述 290

一 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291

二 大学生的创新灵感 296

第二节 创新精神与灵感的内容 301

一 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容 301

二 大学生创新灵感的内容 305

第三节 创新精神与灵感的作用 308

一 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作用 309

二 大学生创新灵感的作用 315

第十二章 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升 319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环境 319

一 大学生创新与社会环境 320

二 大学生创新与家庭环境 326

三 大学生创新与学校教育 327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330

一 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内涵 330

二 大学生创新活动模式分析 334

三 实践在创新素质形成中的作用 338

一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群体提升 340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 340

二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个体提升 342

三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互动提升 347

第十三章 大学生的创新障碍 349

第一节 大学生认知障碍的克服 349

一 大学生对传统思维定势的克服 349

二 大学生想像力缺乏的克服 353

三 大学生信息饱和的克服 355

第二节 大学生情绪动机障碍与克服 359

一 大学生创新缺乏挑战精神 360

二 大学生创新动机薄弱 363

三 大学生创新动机过度 365

一 大学生文化禁忌的克服 369

第三节 大学生文化环境障碍的克服 369

二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克服 372

三 大学生家庭阻力的克服 375

第十四章 大学生的群体创新 378

第一节 大学生头脑风暴法的培训 378

一 头脑风暴法的特点 379

二 头脑风暴法的原则 381

三 头脑风暴法的程序 383

第二节 大学生列举法的培训 387

一 特性列举法 387

二 缺点列举法 390

三 希望列举法 392

一 综摄法的特点 395

第三节 大学生综摄法的培训 395

二 综摄法的步骤 397

三 综摄法的效果 403

第十五章 大学生创新方法与成果 406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方法概述 406

一 大学生创新方法的分类及特征 407

二 大学生创新方法的评价及应用效果 419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的成果 420

一 大学生创新成果的概述 421

二 大学生创新成果的影响 422

三 大学生创新成果的鉴定 426

四 大学生创新成果的社会效应 429